第四卷 麒麟高卧聲自遠 第五五章 交易

李言慶不怕柳周臣反水!

這是個聰明人,很清楚如何保全自己。宇文佑刺殺楊建失敗之後,他就牢牢抱住隋室宗親的大腿,甚至成為楊慶最為信任的心腹幕僚。這些年來,柳周臣非但沒有露出任何破綻,而且過得非常滋潤。這樣一個人,李言慶相信他可以看得清局勢,也知道該如何去做選擇。

柳周臣不是沒有想過去告密,可最終,他還是忍住了告密的衝動。

從今天李言慶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他綁到洞林湖的手段來看,這滎陽縣城裡,遍布他的耳目。

要知道,滎陽縣大街小巷裡,如今有二三百頂出租轎子。

就算全部都是兩人抬,也就是說整個滎陽縣裡,李言慶至少有六百個耳目。這六百個耳目里,真的有多少,假的有多少?誰能分得清楚?如果要強行抓捕,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激起整個滎陽縣的暴動。天曉得有多少沒有土地的人,在那邊等待著一頂出租轎子的分發呢?

再者說,證據在哪兒?

李言慶大可矢口否認,到時候他柳周臣反而更加麻煩。

朵朵,那可是僚王公主。在成都郡有戶籍,堂堂正正的隋室冊封。抓了朵朵,楊廣就得擔心岷蜀動蕩。這種時候,誰敢去碰觸,誰又能去碰觸?

柳周臣能活的如此滋潤,就是因為他能看得清形式……

所以,柳周臣最後還是決定閉口不言。通風報信?可以!如果形式果真不好,我就通風報信!

柳周臣拿定了主意,一如往常,繼續出入郡守府。

與此同時,李言慶在滎陽縣等了兩天之後,楊慶終於召見他,並將那半闕虎符,交給李言慶。

由此,言慶正式接過了河南討捕大使職權,總督四郡五十二縣兵事。無需奏報,可自行決斷。

休要小看這『自行決斷』四個字,有了這四個字,李言慶在軍務上,再也無人可以襟肘。

獲得完整虎符後,言慶立刻返回鞏縣。

他將討捕使府邸設立於洛口倉,並在第一時間,徵召兵卒。

馬上就要秋收了,言慶不敢大肆耗用人力。

於是在徵兵令上,李言慶註明:不滿二十不招,年過四旬不招,家中獨子不招,成親不滿一載者不招,身有殘疾者不招,體弱多病者不招……

徵兵令可謂充滿了人性化,共設立九不招,十不收。

以至於李言慶徵召令發出之前,薛收等人連連咋舌。這麼嚴格的篩選,又能徵召多少兵卒?

李言慶笑道:「我所求者,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瓦崗數十萬人馬又如何,不過烏合之眾。我守滎陽,兩萬足矣,又何需動用太多民力,以使百姓恐慌?」

然則就是這麼嚴格的篩選,在六月中旬時,卻徵召一萬五千人。

而黑石關的八千戰俘,也經過了一定程度的篩選,留下五千人之多。余者則被處以勞作之刑,負責修繕黑石關和虎牢關兩地城池。兩萬精兵,再加上鷹揚府中兩千悍卒,共兩萬兩千人。

看著手中名冊,李言慶微微點頭。

六月末,右驍衛府下詔,命杜如晦為黑石府鷹擊郎將。

麥子仲調任欽州,為欽州都護。羅士信晉陞黑石府別將,王伏寶出任黑石府兵曹之職。而姚懿,則被封為黑石府長史,下設六團十八旅,一併歸入河南討捕大使所轄,聽從討捕使調遣。

同月,李言慶再次上表東都,請封蕭懷靜為討捕使府衙副使。

下分八營,設八驃騎。分別是雄闊海、闞棱、鄭大彪、羅士信、王伏寶、辛士傑、鄭善寶、崔萬里。

其中,辛士傑是辛文禮的侄子,鄭善寶是鄭善果的侄孫,崔萬里則是管城崔氏族人。

對於這樣的安排,楊慶也沒有反對。

辛士傑、鄭善寶、崔萬里都是楊慶一手推薦過去,李言慶沒有任何拒絕之意。

雖說八驃騎中有五人屬李言慶一系,然則楊慶能佔據三營,也算是心滿意足。加之李言慶並沒有把討捕使府衙設立在滎陽縣,表明他無意和楊慶爭奪這滎陽的控制權,令楊慶非常滿意。

所以,楊慶也沒有設置任何障礙,越王楊侗一併准許。

隨後,辛文禮奉命出鎮虎牢關,又使得楊慶獲得了一些安慰。對李言慶的敵意,似乎也隨之減少許多。

※※※

滎陽徵兵,在轟轟烈烈的進行著。

而駐守於開封的李密,卻處在猶豫之中。

猶豫的原因,是源自一封書信。在五月中,李密接到了一封來自梁父山,一個名叫徐洪客道人的信函。

信中說: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建立功業之時。

密公秉承天意,起兵反隋,乃天命所歸。然則密公此前用兵,卻過於謹慎。東都雖則重要,但卻不易取之。公可還記得,當年於楊公所獻三策否?上策取涿郡,中策占關中,下策才是奪洛陽。

密公當年既然能獻出這樣的妙計,而今為何又舍上策而取下策呢?

公可覺察,如今之局勢,與當初楊公起兵之局勢何等相似。公之實力,尤勝楊公,何不棄洛陽,走江淮,直取江都?以密公之號召力,只要把旗號亮出來,則江淮各路英雄,定當紛紛投靠。到時候攻佔江都之後,公即為天下英雄。東西兩京,不過小兒做主,到時焉能服眾?

徐洪客在信中侃侃而談,令李密不由得大為讚賞。

於是立刻派人前往梁父山,試圖邀請徐洪客前來。可是當李密的人抵達梁父山後,當地人根本不知道有徐洪客這麼一個人。雖然沒有把徐洪客請過來,李密對他的讚賞卻未曾改變。

只是……

不做到這個位置上,就不能明白當年楊玄感為何執意攻取洛陽的難處。

軍士皆為關東子弟,難免有鄉土情結。孟讓等人雖然投靠了李密,卻又各自保存實力。想要他們遠離故土,南下江都?李密感覺著,如果說出去之後,孟讓這些人一定會立刻選擇離開。

終究是一群烏合之眾啊!

李密左右為難。

他曾私下裡試探過幾次,但得到的答案,都無法令他感到滿意。

很明顯,瓦崗軍七成左右的將領,是不想離開山東,而遠赴江南,攻取江都。如果李密強行下令的話,瓦崗軍面臨的,必然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對於此,李密頗有些不知所措。想來當初楊玄感和他現在的情況一樣吧。他一定也知道攻取涿郡的好處,但偏偏又無法自己做主。

這一招,可以稱之為『斬首』計。

只要殺了楊廣,隋室必滅。

偏偏,這一招又極具風險。如果失敗,那瓦崗軍就要面臨滅頂之災……

楊公啊,如若現在是你選擇,又該如何抉擇呢?

李密心裡的這個『楊公』,不是楊玄感,而是楚公楊素。想到頭疼處,李密不由得閉上眼睛。

「魏王,剛才巡城軍卒抓獲了一個行商,此人口稱是大王故友,還說有要事稟報於大王。」

屋外,一個魁梧壯碩的青年,低聲稟報。

這青年身高九尺,生的好像一座黑鐵塔結實。他是李密的貼身護衛,名叫蔡建德。在瓦崗軍中,並不是很有名氣。可這個人,卻是李密極為信任的兩個人之一。另外一個,就是內軍四驃騎之一,連山營驃騎將軍王伯當。當年誅殺翟讓,就是這蔡建德一刀砍下了翟讓首級。

「故友?」

李密放下手中書卷,蹙眉走出房間。

「帶他過來。」

蔡建德躬身應命,急匆匆離去。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他帶著一個小商販打扮的中年人,來到了李密跟前。

看來人的年紀,大約在四十多歲的模樣。生的倒是很端正,不過也很普通,是那種扔到人堆里就找不到影兒的主兒。不過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絲書卷氣,而且進退頗有禮數,非同一般人。

「你是何人,竟敢冒充孤的故人?」

中年人微微一笑,「在下王素,太原王氏子弟。

當初大王還在求學時,曾與在下族弟往來密切,故而也與大王有過一面之緣,大王是否記得,當年龍門王通?」

李密手指王素,片刻後拍拍額頭,「我想起來了,你是世傑大兄。」

「大王果然厲害!」

「快快請坐……世傑兄,一晃已有十載光陰。若非大兄提及,孤果真就忘懷了故人。恕罪,恕罪。」

蔡建德將兩人認識,於是退到門口,垂手而立。

「世傑,如今在何處高就?王通賢弟現在如何?我已有多年未曾聽說過他的消息了。」

「通在唐國公帳下為記室。」

李密心裡一動,凝視王素道:「怎麼,世傑今天是奉李淵之命而來?

他不是在太原起兵了嗎?還信誓旦旦要往江都救駕……呵呵,莫不是他讓世傑你過來,借道嗎?」

李淵起兵之後,卻未曾豎起反旗。

對外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