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方至,闞棱護送車仗出掖縣三里,目送母親隨車仗離去,這才趕赴港口軍營向言慶報到。
鄭言慶委任其為右扈從,意為親隨。
由於如今是在軍營中,言慶身為旅帥,也只是一個基層軍官。按道理說,他沒有達到配備扈從的地位。但他又是隋煬帝楊廣親封的雲騎尉,按照爵位而言,他配備扈從也屬於正當。
言慶出身安遠堂,所以就沿用了安遠堂的常用名號:猛虎。
雄大海為猛虎左扈從,闞棱為右扈從。
再算上沈光這個跟隨言慶最久的『虎長』,昔日安遠堂祖先,大將軍鄭偉組建的猛虎扈從,已初具雛形。這三個人,等同於是言慶的私兵。他們的俸祿並非源自朝廷,而是由鄭言慶所支付。並且在宗團的名單里,不會顯示他們的名字。若言慶功勞越大,他們地位越高。
這也是自南北朝以來,世家最常用的一種手段。
鄭言慶一方面在掖縣港口,一方面看護和接收從各地運送而來的輜重,另一方面,則加緊了對宗團的操練。他把周法尚調撥給他的二百官兵,與謝家三百宗團合併一處,日夜操演。
謝科自幼熟讀兵法,相比之下,言慶就顯得有些不足。
他不是一個精於治兵,善於調兵遣將的人。即便是苦讀多年兵書,最多也就是能紙上談兵。
所以,鄭言慶非常自覺的把自己的位置放低。
這支五百人組成的護軍,就以謝科謝映登為主將。言慶依舊充當軍中司馬的角色,協助謝科出謀劃策,同時整治軍紀。用鄭言慶自己的話來講: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由專業的人做。
閑暇時,他就帶著沈光三人,與掖縣令黃文清,亦或者當地的名士遊走周邊。
掖縣,也就是後世的山東省萊州。
這裡的風景名勝不少,但在隋唐時期,最有名的莫過於掖縣南邊的雲峰山。這雲峰山,又名文峰山,不過更通俗一點的,則是根據它的山勢形狀,而名筆架山。山中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畫。
正值初春,蒼松滴翠,百花吐艷。
這筆架山的春桃,是三時絕景之一。言慶隨著黃文清等人,暢遊山中,倒也算是逍遙自在。
不過,山中最有名的一處景緻,也是黃文清著重介紹的一處景緻,就是鄭道昭石碑。
這鄭道昭是滎陽鄭氏族人,曾在北魏年間楚人光州刺史,有『北方之聖手』的名號。他在雲峰山中,留下題刻十七處,均位於摩崖之上。在後世,鄭道昭的名氣或許比不得那些著名的書法家。然則他的碑刻文字,卻廣為流傳。其中尤以日本書道學者,對鄭道昭的碑刻視若珍寶。
黃文清覺得,鄭言慶既然是鄭家子弟,雖說並非與鄭道昭屬於同一宗房,但卻同為書法大家,肯定會對山中題刻產生興趣。事實上,言慶也的確是對鄭道昭的題刻生出濃厚的興趣。
後來乾脆居于山中,整整十日,臨摹碑帖,過的好不快活。
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黃文清購買來的糧食,陸陸續續抵達掖縣。先前向言慶借出的六百石軍糧,也按期歸還。糧食有了,再加上春耕開始,流民的數量,也沒有繼續增長的趨勢。
鄭言慶見軍糧輜重調集完備,而麾下兵馬也日漸配合完善,於是通報沙卑城。
二月下旬,周法尚命鄭言慶押送糧草,隨海船前往沙卑城集結。
同時,隋軍抵達遼水河畔,向高句麗發起了兇猛的攻擊……
※※※
沙卑城,亦即後世的遼寧省金縣。
位於黃海和渤海之間,海岸線曲折,港灣相連,灘涂廣闊。這裡是水軍進擊高句麗都城平壤的中繼站,五百艘海船囤積於港灣內,旌旗招展,彩旗飄揚,遮天蔽日。三萬排鑹手,三萬弩手,亦即從江南抽調而來的萬餘水手和宗團,幾近八萬人,整裝待發,隨時等候軍令。
言慶抵達沙卑城的時候,已經是二月末。
水軍前軍、中軍,都已經出發,向海浦出擊。
後軍人馬大約兩萬人,由周法尚坐鎮指揮。言慶和謝科將糧草輜重送抵倉廩,立刻趕赴軍帳報到。
「鄭旅帥,謝公子,你們來得正好。」
周法尚看到言慶和謝科,非常高興,「大將軍已率部渡海出擊,我亦在十日之後,領兵出征。
如今,正是用人之時,你二人前來,正了卻了我一樁心事。」
鄭言慶聞聽這話,心裡不由得一沉。
來護兒還是不想見他?
此前,他帶著鄭醒、麥子仲等人,先期來到沙卑城,所以沒有接見鄭言慶,倒也能說得過去。而後,他又把言慶留在掖縣,甚至連水軍誓師大會也未曾讓言慶參加,已經有些過分。
而今,明知道鄭言慶押送輜重前來,卻自顧自率部出海。
這顯然是極其失禮的行為,若非他對言慶厭惡到極點,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很顯然,他是算準了時間後,才讓鄭言慶前來沙卑城報到。言慶好歹也有雲騎尉的官職,同時又是士林中極富盛名的名士。來護兒用這樣的方法來怠慢鄭言慶,甚至把他邊緣化……沒錯,鄭言慶是不想參與這場戰事,可卻不能代表,他可以接受來護兒這樣程度的輕視。
從他以詠鵝體而成名之後,何時遭受過這樣的怠慢?
想到這些,鄭言慶眉頭擰成了川字,清秀的面容,頓時浮起一層陰霾。
周法尚如何看不出來言慶心裡的不快,可無奈何來護兒聽信鄭醒一面之詞,馮智玳抵達沙卑城之後,也多有詆毀之言。麥子仲不喜歡背後說人閑話,為人也很洒脫。但這並不代表,他會站出來為奪他所愛的情敵說話。特別是言慶帶著裴翠雲私奔,已重重的挫傷了麥子仲的感情。
這種時候,他不站出來落井下石,已是大丈夫胸襟。
於是乎,來護兒對鄭言慶的感官越發惡劣。在他眼中,鄭言慶不過是個少年得志,仗著有幾分才情,故而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紈絝子弟。特別是言慶在掖縣和馮智玳發生衝突,更闖進馮氏軍營,斬殺了馮家數十名鄉勇,更坐實了鄭言慶囂張之名。來護兒,不喜歡他。
周法尚雖然為鄭言慶辯解了兩句,可無奈何來護兒成見已深。
他只能盡量來緩解這種尷尬的局面。畢竟他只是一個副總管,只是來護兒的副手,做不得主。
若非為了等鄭言慶,他早應該隨軍開拔。
周法尚心裡非常清楚,莫說鄭言慶年少氣盛,就算是成年人受此怠慢,恐怕也無法接受。言慶表現的很不錯,如果換做一個真正的少年人,說不得就帶領宗團,二話不說告辭離去。
如若那樣,來護兒可算是把人得罪狠了!
「鄭旅帥,來總管本想等你抵達後,親自接見你。
但由於軍情緊急,遼東方面業已開戰,他不得不率部渡海,準備攻擊平壤。臨行之前,來總管還委託我,向你表達歉意,並委任你為倉曹參軍,十五日之後,隨軍渡海,於江壩水西岸紮營。
這幾日,你且留在這邊,清查輜重糧草。
十五日之後,隨軍出擊,到時候就在江壩水西岸匯合。到時候,來總管將會親自接見於你。」
倉曹參軍,顧名思義就是看守倉庫的主官。
說好聽一點,叫做督糧官;說難聽一點,就是個看守倉庫的管理員。
歷史上,因督糧官而聞名的人,恐怕就是三國時期,那個在攻打袁術時,被曹操斬殺的督糧官吧……汝妻兒,我養之,汝勿擔心。平日里沒機會建立功勛,遇到麻煩時,就是替罪羊。
鄭言慶臉上陰霾之色更重。
他插手行禮:「末將聽從調遣。」
周法尚心裡苦笑,不過臉上依舊是和顏悅色。
「鄭司曹一路辛苦,就先下去歇息吧。」
言慶和謝科,告辭退出軍帳。
出了大營,謝科突然道:「言慶,我們回去吧。」
「回哪兒去?」
「自然是回家……我曾聽說,那位來護兒禮賢下士,有名士之風。如今看來,聞名不如見面。
你我自抵達掖縣以來,一晃業已三個月。他非但不曾召見,反而處處為難你我。與其如此,你我又何必留在這鬼地方呢?司曹參軍……哼,你我成給他看守倉庫的打雜了。」
鄭言慶笑了笑,「咱們若現在走了,只怕日後更被他瞧不起。
司曹就司曹,至少還給了咱們一個軍職……謝大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是這一次,你被我連累了。」
謝科笑了,「賢弟你這是什麼話?你我當年在白雀寺,浴血而戰,可是袍澤之誼,豈有連累之說。我本來對這些也沒有興趣,若非家父期許甚重,我才不願意跑來這裡,受這委屈。」
說罷,他與鄭言慶相視,忍不住都笑起來。
兩人回到營地後,言慶就下令麾下兵馬,加緊休整。
其實也沒什麼好休整,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