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國之柱石

在得到了華南海方面的回覆和授權後,簫建軍很快就去找了寧月璟,跟寧月璟細談了一些相關的事宜,沒用多長時間就基本上把事情都定了下來。

比如衍月宗借調的那些弟子什麼時候前去報道,那些弟子的待遇問題,還有分別將在哪些院校之中任職……等等這些。

雖然一些細節上略有些繁雜,不過雙方都很快就這些細節達成了共識。

因為敲定這些細節後,已經是快到傍晚,加之尹修也已多年未與簫建軍見面。於是便索性在蓬萊閣中辦了一場宴席,尹修也順便把郁長生、凈青荷他們都一併叫了過來。

此外還有尹崇文、紀雪晴等人也都一併列席,一塊吃頓飯。

簫建軍的父親當年雖然只是尹修的一個記名弟子,但終究有這麼個名分在,尹修也順便將簫建軍介紹給郁長生、凈青荷以及杭伯謙三人認識了一下。

尹修倒是並未跟簫建軍多提郁長生幾人的來歷,只是跟他說這是自己的幾位結義兄長和姐姐。

饒是如此,簫建軍也是非常的吃驚,望向郁長生幾人的眼神充滿了好奇和疑惑。

心裡很是好奇這幾人居然會是師祖的結義兄長和姐姐。

簫建軍畢竟是老於世故,縱然心中好奇,卻也不會冒然去多問。只是恭恭敬敬的分別向郁長生幾人見了個禮,問候了一聲。

簫建軍在蓬萊仙島上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尹修便讓人送他返回了泰山分宗那邊。因為他自己也急趕著要回京都向上級彙報具體細節情況,是以尹修自然也就不會多留他。

當簫建軍回到京都時,立刻就受到了華南海一眾高層的禮遇。

沒辦法,且不說簫建軍與尹修之間的那一層關係,單單是這一次幫助國家成功的徵得了衍月宗的幫助就是大功一件!

回到京都後,簫建軍也是第一時間就趕到了華南海面見那幾位高層領導人,將具體的情況細節仔細的與他們說了一遍。

當簫建軍說完後,一號領導人甚至親自上前向簫建軍鞠躬道:「簫將軍,這一次您可真的是為國家,為人民立了一件大功了!」

「是啊,若非有簫將軍親自出馬,怕是此事不會那麼容易。」一旁的二號也忍不住開口說道。

此事對於華夏的教育改革而言意義重大。

有了衍月宗,有了那位尹仙人的支持,那麼他們的這一番教育改革必然能夠很快的得到全面的推廣施行,以及在最短時間內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果。

見到幾位領導人對自己稱讚有加,甚至行禮鞠躬,簫建軍連忙道:「幾位首長太過獎了,此事主要還是我師祖本就心懷國家民族,有心想要幫襯一番,是以才會如此順利,我可不敢居此功勞。」

一號不禁點點頭道:「尹仙人的確是於國家於民族有大恩大義!我想,咱們所有人都應該要銘記尹仙人對整個華夏民族的恩與義!」

微頓了一下,一號又繼續道:「不過,簫將軍的功勞也同樣不容抹殺。若是沒有簫將軍您在這中間牽線搭橋,我們想要與尹仙人溝通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容易與和諧!」

旁邊的其他幾位領導人也都紛紛贊同的點著頭。

「一號說得很對,要是沒有簫老您的溝通,很多事情我們都是不太好與尹仙人交涉的。就某種程度而言,就算您不能說是國家的定海神針,至少也當得上國之柱石這個稱呼!」

一位相對較為年輕的領導人也不禁開口讚歎道。

他的話立即贏得了其他人的認可。

縱然這番讚譽略有吹捧之嫌,但是如今的簫建軍,無論是自身的資歷、身份地位,以及貢獻,還有與尹修之間的關係,說是『國之柱石』也的確算不上誇大。

誰都知道,只要簫建軍還在,那麼國家方面與尹修之間的溝通就不會存在什麼原則性的障礙。

這對於國家而言,是無比重要的。

以往尹修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他並不願意與國家官方人員有過多的交涉,因此,簫建軍就是他們最佳,也是唯一能夠直接與尹修對話的渠道。

待簫建軍離開後,二號忽然開口道:「我想,是時候為簫將軍升銜為上將軍銜了!以簫將軍對國家,對人民的貢獻,升銜為上將,當之無愧!」

「我也同意二號的提議!簫將軍的確應當成為共和國上將!」

「贊同!」

「贊同!」

……

在場的所有人全部贊同了這一項提議,沒有任何一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見狀,一號不禁掃過眾人,道:「既然如此,那麼此項為簫將軍升銜的提議就此通過。相關事宜都儘快的安排下去,我們要讓簫將軍知道,我們,還有國家都知道他所做出的貢獻。將來也會銘記他的這些貢獻!」

此事有了定論之後,剩下的,便是之後需要安排下面去具體負責的事情。

這時,其中一位領導人忽然又道:「一號,現如今咱們的全國教育改革已經提上日程。而隨著這項教育改革的延續,在不久的將來,成果也必將逐漸顯現。」

「但是,與此同時,有一個問題恐怕也必將會凸顯出來。那就是當全民的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之後,一些私下裡的衝突爭鬥等等治安問題,恐怕也會明顯上升。」

「這一點從近年來習武修行之風日漸盛行,民間的武館遍布各地後,與早些年習武修行之風還未興起時相比就可見端倪。」

「所以,我建議,咱們在推行全國教育改革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再次針對軍隊及警察隊伍進行改革,強化提升軍人與警察的個人武力?」

這一番建議的確是未來頗為需要的。

如果軍隊和警察沒有足夠的威懾力,那麼當那些自幼習武修行的人紛紛成長起來,擁有了強大的個人武力的時候,難保治安不亂。

「此事的確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雖然現在,世界算是暫時的太平下來了,但難保未來不會再出現什麼變故,所以軍隊的力量一定也儘可能的強化。」

「而警察,則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所以,警察隊伍也需要再一次的進行強化,尤其是一線執勤的警員更要如此,該淘汰的淘汰,該吸收新鮮血液的,就趁著如今還有時間,趕緊進行換血。」

「務必要保證,無論何時,我們的警察隊伍都能夠維持好社會治安的穩定與和諧……」

一號開口說道。

世界劇變,一個全新的時代來臨之後,許多舊有的體系和秩序就都得要打破或者變革,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而一個國家,尤其是如華夏這般龐大的國家,需要進行變革的地方更是方方面面的。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

一個大國,就如同一艘巨輪,總歸是不能如同小船那樣可以很輕鬆的隨意掉頭。

方方面面的問題,用牽一髮而動全身來形容也不為過。尤其是涉及到大方向的改革,那更是繁雜無比。

不是隨隨便便三兩句話說改變就能立馬改變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