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五章 舉家搬遷

好處趕早不趕遲,麻煩趕遲不趕早。

很有哲理的一句話,也間接到處了很多為人處世的一些手段,只是有些悲觀,不過還是有些人拿他來當做座右銘,並且一直很好的保持了下來。

剛從林源嘴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夏桀樂了,樂得哈哈大笑個不停,以至於到了後來,他肚子都樂得有些疼了,這才停下來。

電話里,林源依然再說著「小桀,你說說這是怎麼個事兒,這個愛心獻的我鬱悶……」

對於林源的嘮叨,夏桀無動於衷,一直再嘿嘿的偷笑著,等林源好不容易發完了感慨,他才插上一句話「林叔,你就別較真了,沒意思,隨他們愛怎麼說去,反正咱問心無愧,大不了基金會咱不弄了,本來就是花自己的錢去幫助別人,還讓他們說三道四的,咱圖個什麼啊」

事情是這樣的,話說林源把愛心基金會整起來了,憑藉著他曾經的名頭和如今與希望集團之間那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愛心基金會還整得風生水起的,期間也的確是以愛心基金會的名義資助了不少的人。

要說這林源吧,他也有一段時間沒有露面了,這不是靜極思動,就想著什麼時候出去活動活動,再露露面,省的有些人都把他『老人家』給忘記了,趕巧,他們在資助一個稍偏遠一點兒小鎮建立希望小學,這在那小鎮當地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甚至連小鎮所在的縣城都給驚動了,要知道這愛心基金會的名頭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等著這一筆錢到賬之後吧,就有些當地的領導偷偷摸摸的想從裡邊扣點兒好處出來,可是沒想到那管財務的是愛心基金會直接派過去的,主要是負責希望小學從頭到尾的建設工作,就是為了防備這些偷偷摸摸的黑爪,剛開始那當地的領導也不知道這事兒啊,再加上那管財務的人根本不理會這些領導的無理要求,於是乎,一場矛盾激發了。

到了後來,那管財務的哥們說了自己的身份之後,那些個領導們生怕出什麼岔子,竟然提前一步開始宣揚說愛心基金會打著獻愛心的牌子,實則藏污納垢云云……

可有趕巧,那一會兒,林源這靜極思動的去了趟這個小鎮,就這麼,一場矛盾被激化開來。

林源真的出名了,主要那些狗仔隊們的鼻子提靈敏了,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的就趕了過去,尤其是這關乎著林源的聲譽問題,他再一次上了電視,同期很多電視台同時播放了這件事兒。

自然那地兒的一些領導都被紛紛罷免了下來,可是林源還是氣不過,這心裡不舒服,給夏桀打了個電話,嘮叨幾句。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說道夏琳已經生了小孩兒,林源就有些期期艾艾的,話里有些酸酸的味道。

夏桀不明所以,問了一下,才從他嘴裡扒出幾句話來,話說他和曉柔也努力了一陣時間,可為什麼就是沒有懷上哪?

夏桀聽的那叫一個尷尬,這事兒他也能說出來,問自己,也不知道啊!再說這種事他可是幫不上忙,匆忙的掛斷了電話,夏桀還是發出陣陣笑聲來。

不過對於愛心基金會這次的遭遇,他確實有了一些警惕。

正如剛才所說,如果做好事兒都做到這份上,那索性不如不做了。

只是……

排出這件事情,還有很多事兒要做的,如今,他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甚至是三個、四個人來用,叫悄悄的夜裡,夏桀就會想,如果我要是會分身術就好了,這樣每一處產業都有一個分身,嗯!另外生活上也有兩個分身,一個和付曉麗過日子、一個和王析若……

太邪惡了,最終夏桀拋出了這個邪惡的想法,他有些恨恨的打了自己兩巴掌,像什麼不好,這種下三濫的想法都能夠冒出來。

想到前兩天黃博亮給自己的電話,酒廠那邊暫時可以算是告一段落,就等著今天的糧食成熟之時,他們就準備開足了馬力,一一刻不停的運轉起來。

可惜,減免農業稅這個事兒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得到落實,夏桀也曾經在私下裡詢問過大師兄、二師兄還有五師兄,甚至是老白都問了,不過關於減免農業稅這一塊兒都沒有聽到什麼確切的消息。

夏桀就一直再思索,莫非這農業稅減免真的要等到零五年嗎?難道說他重生以來,做了這麼多的努力,擴大了這許多的影響力,還是不足以令有關方面把這個事兒提上日程嗎?

如果到時候真的是如此的話,他也想好了,只要清河的百姓們信任他們,夏桀就會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價格,只要那些老百姓敢賣,他就敢收。

似夏桀這般堅定的聲音,出去那一小撮的人,外人並不知道,很多莊稼地里的農民都在擔憂著,今天的莊稼收成不好,似乎已經成了定局,很多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乾脆趁著這個時段,連即將到來的麥收都不管了,直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踏上了或北去、或南行、或東西飄蕩的生活,只是為了給家裡增加一點兒可觀的收入。

用夏宗明的話來說,這是一場活生生的悲劇,天災的確不是人們可以抗拒的,可是天災之後的相關安排卻沒有到位,這才是最讓他痛心的事情。

為這,他和兒子打電話的頻率也明顯比以前多了起來,好在這市委書記的手機費是可以全額報銷的,要不然,那費用的產出可就大了。

每次聊到這個問題,夏宗明都透露出深深的無奈,想著為老百姓做一點兒實事兒,可目前的政局來看,有心也是無力。

夏桀很奇怪,其實去年道今天都在乾旱,和農業收入這一塊兒註定了不行,卻也不是清河市一個地方有這類似的問題,也不是岐山省一個地方有這種類似的問題,難道說其他的地界都不管嗎?他們就真的一點兒行動都沒有。

亦或者說這天底下真的就沒有什麼把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的好官了。

對於這個,夏桀是決然不會相信的,他也不會認同這個說法,可是除了這個之外,他又找不到別的說法來反駁他。

時間輾轉挪移,一直道了四月二十號,眼看著再有個七八天的時間,地里的麥子就差不多要熟了的時候,相關部門才終於是姍姍來遲般下達了一個命令。

大致的內容是有鑒於今年的特殊情況……根據各地區不同的受災情況,將有各地區按照實際情況分別執行不同的減免農業稅政策。

對著這個姍姍來遲的文件,如夏宗明那般堅強的漢子,也流淚了。

而後,夏宗明更是絕了,直接上表清河市今年的收成完全不在理想狀態,他要求全部免除今年的農業稅收入,文件投到岐山省省委之後,至於結果是什麼樣的,他並不清楚,不過他一直按照自己心裡想的去做了。

或許這樣做有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也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其他的所未能預料道的麻煩,可仔細想想,一畝地往年能夠產一千斤左右的糧食,而今年平均來說只有六百斤而已。

在這樣一個可怕的事實數據面前,很多人都會被驚到的啊!

後來的全國統計結果出來以後,據說全國只有十三個地方上表請求了全部免除今年農業稅的報告,而其他的都是賤民啊了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左右。

最讓夏桀想不通的是,竟然有不知道哪個蠢驢上表說自己管轄的地界,今年的農業成長良好,用不到減免農業稅。

可據事實的調查是,去往那所謂的農業情況很好的地方一看,怎麼也看不出來會比清河市這邊的農業收入情況好一些。

得知了這個事實,夏桀都恨不得直接給那些人一拳,踹他們一腳,這都是什麼人啊,難道真的為了自己的政績,為了面子上的好看,而不管百姓的死活了嗎?或者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討好了上邊,拿出去可以有個響亮的名頭,亦或者等待他們的將是平步青雲的飛黃騰達。

這一切的一切到底朝著哪個方向發展的,夏桀並沒有再去關注那些,他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他知道一點兒,那幾個裝13裝過了頭的人,蹦躂不了多長時間了。

而此時,夏桀他們一家人正商量著回去清河市的事情。

除了他們之外,吳庭遠、白雪蓮也過來了,是夏桀叫過他們來的,主要是為了弟弟的問題。

要說他們都走了之後,夏天齊的學業又面臨著一個選擇,是隨著回清河,還是繼續留在北京。

到了最後,夏桀還是毅然決定讓他留下來,就吃住在師姐家裡,雖然夏天齊還有些不樂意,可看著母親他們都是一個態度,他也就不在堅持了。

「師姐,天齊的事兒就拜託你了,到時候他不聽話,你只管打罵就行,我是絕無二話」夏桀大聲說道。

估計他是故意的,聲音很大,全客廳的人都聽到了,一個個側目看著他,而後又看看苦著一張臉的夏天齊,都嘿嘿的笑了起來。

跟著過來的吳曉海卻非常義氣的摟著夏天齊,拍著胸脯保證「儘管放心,有什麼事兒他負責」

而這也是夏桀決定把弟弟留在北京的另外一個原因,主要就是弟弟和吳曉海他們倆時一個學校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