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集 靈犀辟邪 第六章 鍾隱

世上只有一個鍾隱,是縱橫千年未嘗一敗的絕代神劍!

自一千兩百年前,他初下山之日起,便以手中『斬空』神劍,會盡天下修士,從無敗績。

劍劈朱勾宗的勾魂三使、擊潰冥王宗的七冥星陣、邀戰天妖劍宗的四大妖劍、大戰邪道宗師鬼先生、闖入六絕地之一的星河……種種事迹,數千年來,通玄界無人能出其右!

尤其是,他還是唯一一個,將通玄界三散人盡敗於手下的人。當然,最經典的就是千年之前,單槍匹馬殺入無回境,迫得玉散人逃遁萬里一事。

所有的這一切,組合在一起,便成就了鍾隱的赫赫聲威。

毫無疑問,他是明心劍宗所有弟子心中當之無愧的偶像,便是李珣自己,亦未能免俗。

即便如此,李珣也絕不願在這種時候見到他!

傳說中,鍾隱早在數百年前,就可以白日飛升,而他卻因為某事,而以絕大神通強留此界。

就算是這樣,他也具備了仙人的神通,當然不會誇張到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但明心劍宗流傳最盛的,就是他舉世無雙的觀人之術。

只須一眼看去,便能將人心中最隱秘的角落揭開,人心在他眼中,沒有任何秘密。可李珣偏偏就是那種心中秘密極多的人,而且所藏的隱秘,多是些見不得人的玩意,叫他如何敢與鍾隱相見?

就算鍾隱的眼睛不像傳說中那麼誇張,但以他近乎通天的修為,難道還看不透自己身上的秘密?

血魘、陰火、幽明氣,哪一個東西被翻出來,都是一個死字!

早在數月前,他拜見宗主清溟道人時,便覺得好生難過,如今再碰上一個修為更勝數籌的鐘隱,他哪還有活路?

李珣越想越怕,甚至想著是不是乾脆跳下雲去,就此駕劍逃命算了!

這個瘋狂的念頭只在心中一閃,便泄了氣,而此時,他也想到了剛剛心中所覺那極不妥的地方在哪裡!

「血魘噬心!血魘噬心的時間就要到了……這個時候,要怎麼用『飼鷹法』?而如果不用,血魘噬心一起,體內的異狀怎還瞞得住人?」

這個念頭才起,他心臟處,便是重重一跳──完蛋了!

他絕望地閉起了眼睛,但是事情的發展,卻不像他想像得那麼糟。

心臟只是狂跳了兩下,血魘似乎也很暴躁,可在心竅周邊遊盪,那一絲來自「玉辟邪」的涼氣,卻似乎有著極妙的作用!

便如他剛佩上此物時一樣,血魘與陰火,猛地收縮了一下,然後又緩緩恢複,而血魘噬心……在哪裡?

每日一次,無可抑制的血魘噬心,竟被壓制了下去!

李珣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不過他此時也想不到那麼遠去,這死裡逃生的感覺實在太過美妙,讓他只知道抓著胸前的玉石,獃獃發愣。

「聽到要見他,歡喜得傻了?」

青吟悠悠的話音響起,輕而易舉地攫回了他走失的心神。

李珣身子一震,「啊」了一聲,想措辭應對過去,卻因一時急切,腦子裡一片混沌。

幸好,青吟還挺理解他的心情,只是頗感興趣地看著他緊抓「玉辟邪」的手:「心口不舒服嗎?」

「啊……不,沒有!」李珣連忙搖頭否認,但又覺得太生硬了些,趕緊變化了一下說法:「剛剛心跳了兩下,呃,這玉……」

他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才是,萬一剛剛那變化是針對陰邪之物才有的反應,那就是不打自招了,所以才說了半截就呆在了當場。

「忽然變涼了,是嗎?」

也許是坐在雲上的緣故,青吟的笑容便如座下的雲朵,模糊不清,變幻莫測。

李珣遲疑了一下,才點頭應是。

青吟臉上沒有半點異色,她道:「此物有平靜心緒的功用,剛剛你太激動了。修道之人做到不為外物所惑雖是基本功夫,卻又難如登天,今後此玉便等於你的良師,時時提醒你平定心緒,寵辱不驚,你今後要多加努力才是。」

李珣心中長吁了一口氣,知道已過了這一關,連忙躬身應是。

說話間,飛雲又跨越了一段距離,速度漸漸放慢下來。

青吟悠然起身,站在飛雲邊上,望著下面的風景,喚李珣過來:「你看那裡!」

玉管般潔白晶瑩的手指,牽著李珣的目光,投向了下方一片竹林。

這林子也是古怪,遠遠看去,竟發著淡淡的青光,如虛似幻,絕非世間凡物。

「這片竹林稱為『青煙障』,也算是一片天生靈物,鍾隱便住在那裡!」

李珣臉上抽搐兩下,好險沒讓青吟看到。

只聽青吟道:「他這些年出去得少了,十年倒有九年在這裡定居,要見他,到這裡來即可。」

「見他個頭!」李珣心中急轉,正想著該如何逃過這一劫數,背上忽被一股力道一推!

力量不大,卻是恰恰破壞了他的平衡,當即把他推下雲去。

李珣大叫一聲,體內真息卻是急涌,想要做點什麼,但那股力量好怪,一推之後尚有餘力,也不算大,卻輕巧地連續化去他數次真息變化,讓他身上半分勁兒也使不出來,只能像一塊大石般墜落!

「是青吟仙師!」李珣腦中閃過這個念頭:「她想幹什麼?」

身體在空中來了個翻滾,他正好看到天上那朵飛雲冉冉而去,併入天際雲層之中,再不復見。

而此時,他的背部,已靠上了尖銳的竹林尖端。

「難道就這麼完了?」

這念頭只是一閃,便有一股奇特的清靈之氣自下而上地湧起,將他託了一托,其力用得極為柔和。

李珣只是身上一軟,口鼻間已傳入一絲淡淡的竹木香氣,清清淡淡,沁人肺腑。

緊接著身上微震,他已經落在地上,卻是不痛不癢,沒有半點兒不適。

「怎麼回事?」

他此時已在竹林之中,四顧打量,只看見周圍的竹子都有七八丈高,青翠欲滴,通體圓潤,竹節微凸卻也是青光隱隱,乍一看去,倒像是玉做的一般,不沾染半點兒塵俗。

「果然是仙家妙境……」

思及鍾隱的身分,對他生活在這種地方,李珣一點也不覺奇怪。

他用手指輕輕敲擊竹身,觸手平滑堅硬,有涼意透指而入,用力敲擊,發出的也是玉石撞擊的清音。

「也不知這寶貝竹子有什麼用?」

心中想著,他信步在竹林間走動,這一動便覺出異狀來。

他在外面已經覺得天地元氣豐厚得不可思議,而現在,則覺得竹林中的元氣濃厚程度,已凝如實質一般,走在這裡竟好似在水中穿行,總有些阻礙。

如此濃度,實在讓李珣為之咋舌。

他現在也大概明白,剛剛為什麼沒摔死。正是因為這裡天地元氣太過濃厚,便如同一湖無形之水,從高空撞下,自然不至於摔死。

雖然知道了青吟並無惡意,但李珣還是不明白,青吟就那樣把他推下來,總不會是惡作劇,應該有什麼深意才是。

李珣那愈是緊張,便愈是清明的性子顯了出來,當下便將心中無謂的緊張和恐懼拋在一邊,只想著一會兒若見了鍾隱,該有什麼說辭。

才走了數十步,說辭也還沒想個全套,眼前卻是豁然一亮──這是一片林中的空地,其中蓋了一處竹屋,通體都是由林中的竹子所建,看得出來這竹廬雖然小巧,細節上卻細細排列編織,每一處都透出了十分的認真來。

屋外還擺放著一套桌椅,桌上的茶具,也都是竹子製成。杯中蒸氣裊裊,想是才泡了一杯香茶。

而距李珣數步之外,還擺著一件竹製的書案,此時,上面正鋪著一張紙,有一人身著白衣,站在案前執筆作畫。

這人必是鍾隱了,可任李珣怎麼想,也想不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與他碰面。

也許應該慶幸,他沒有直接面對那雙據說可以穿透一切的眼神。但是對於這樣意外的景象,他卻更加手足無措起來。

如果不是剛剛已調整好心緒,他此時就很有可能出乖露醜。

現在,他只是垂手恭立,看著對方作畫。

李珣在丹青上沒有什麼造詣,以他的眼光去看,只覺得鍾隱下筆極快,往往略一勾畫,輪廓便出,眨眼間便是數筆。

鍾隱只畫了七棵竹子便停下來,在紙上留下了好大一塊空白,李珣全然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雖然不是內行,但也知道丹青最講究布局,縱然畫家有「留白」之法,但似這般取一角而留一角的,當是畫家大忌。

鍾隱想做什麼?

正疑惑間,鍾隱忽地抬起頭來。

在最沒準備的情況下,他和鍾隱目光相對──他腦中先是一片空白,可隨即胸口便是一陣涼意湧上,直貫頂門,被這涼意一衝,如同當頭潑下了一盆冰水,讓李珣瞬間反應了過來。

他再不遲疑,當即雙膝跪地,垂首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