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集 靈犀辟邪 第四章 飛天

像鳥兒一樣,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大概是所有人心中最原始,也最渴求的願望之一。

李珣也不例外。

早在初上連霞山之時,他便對天空中飛遁的劍光有著極大興趣。

甚至在他親眼見到一同上山的單智,駕著歪歪斜斜的劍光從天而降時,心中的嫉妒便不可遏抑地噴湧出來,斷絕了他和單智成為真心朋友的最後一線可能。

七八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再次登上連霞山,成為宗門的嫡系弟子,身分產生了變化,但有些願望卻是不會變的。

在單智已經能御劍千里,朝發夕至的時候,他才剛剛擁有了一把劍器。

但是,他不急。

坐臨止觀峰上的萬丈懸崖,他緩緩地抽出劍來,青蒙蒙的光輝在黯淡的天色下遠遠發散。

李珣學明璣的樣子,用手掌在劍脊上輕輕抹過,眯起了眼睛,感受著劍上的寒意。

他首先調勻氣息,將手掌貼在劍脊之上,手指開始緩慢而有節奏地敲打劍身,發出一連串「嗡嗡」的聲響,劍上的青光也開始波動,隨著李珣用力的輕重,光芒顯得明滅不定。

明心劍宗煉劍之常規,一般有兩種方式。

李珣用的不是普遍的養劍方式,而是另外一種,也就是明璣所說的「附靈」之術。是以「篆刻」之法,以真息在劍身刻畫符紋,使真息在劍上的流向,符合劍主的習性。

這種方法,對增進修為沒什麼幫助,但勝在簡便易行,只要符紋畫下,便能即刻使用。

李珣用他的專長便在符籙禁紋之上,棄長用短,那是愚人才做的事。

不過他也不敢輕率刻紋,只因為「附靈」之術,其關鍵在於能否激發出劍的最佳性能,此時他對劍的特性尚是一知半解,若就此篆刻紋路,只會事倍功半,這是萬萬做不得的!

他以手指敲擊劍脊,便是用一種測劍的法門,觀察劍上靈氣的流動軌跡。「青玉」本應是一把不俗神兵,卻因工序的問題而落了下乘,委實可惜。

李珣用測劍法門,來回測了多遍。果然隱隱間,這劍本身的凌厲銳氣,和劍上繚繞的靈氣之間,有一個模糊的斷層存在。

劍氣靈氣兩者互不統屬,一劍揮出,神意不凝,威力便先打了個折扣,發揮不出七成的力量來。

以李珣的能力,自然不可能解決這個難題。幸好他也不需要解決,現在他的目的,是修鍊那御劍飛行之術。

經過三個多時辰的感應,他終於將「青玉」上的靈氣波動瞭然於心,而天色也已全黑。

他手掌抬起,旋又落下,在劍脊上猛拍一記,劍身發出「嗡嗡」的低鳴,久久不散。趁著劍身顫動的時機,他將手指貼在劍刃之上,鋒銳的劍氣割破了他的食指,鮮血滴下。

他微一曲指,讓血滴在指尖打轉,驀地,「青玉」的劍芒在一次波動中,微黯了一下,李珣出血的手指於此時緊貼著劍脊正中,從劍鍔上端滑出,直抵劍尖,血紅色的紋路一氣貫通,筆直無曲折,便彷佛是刻在劍身上一般。

「青玉」發出了一聲低嘯,青蒙蒙的光華剎那間黯淡下去,而劍脊上的血痕也越發鮮艷奪目,小指粗細的血痕正迅速地變細,直至成為髮絲粗細的紋路,才停了下來。

李珣露出了滿意之色,臉上卻有些蒼白。

剛剛他用了「引煞」之術,藉靈氣稍微低落的瞬間,以血為引開出了一條「回龍槽」,將劍身浮游的靈氣,盡數收束其中。

表面上看去靈氣全失,威力大減,可實際上,沒有了靈氣的掣肘,寶劍本身的殺伐之氣便盡數放出,再也沒有那種身意兩分的狀況,用來更是得心應手。

但「回龍槽」里的靈氣若棄而不用,將是極大的浪費,李珣想釋放其中的靈氣,作為激發劍氣的動力。

只要將靈氣化為千絲萬縷,滲入寶劍的材質中,再控制這些靈氣,在劍體內部形成符籙禁紋,就可從內部激發劍氣。

但這個功夫卻不是一天兩天便能夠完成的,因此他只能暫時放下。

如此,煉劍的工作便算告一段落,被加了「回龍槽」的「青玉」,已有些名不符實。青蒙蒙的光華已不見,只有一圈貼著劍身的隱隱光暈,顯出此劍的不凡。

李珣心中默頌法訣,真息流轉透體而出,打在劍上,又是「嗡」的一聲低鳴,他鬆開了手,「青玉」在低沉的震鳴聲中,浮在了半空。

所謂御劍之術,其實便是以劍器為媒,通天地之元氣,借之浮游往來,出入青冥。

憑藉著宗門的法訣,李珣控制著「青玉」,讓它在空中轉了幾個圈,速度極慢,但飛得很穩。

李珣可以感覺到,天地元氣通過「青玉」,與體內真息發生了頗為微妙的感應,真息每一次波動,都會通過劍身,再作用於天地元氣。

他控著劍使其逐步加速,讓自己適應在這種情形下,對天地元氣的影響。

漸漸的,高速飛行的「青玉」已在李珣身外結成一個黯淡的光圈,劍氣破開了他的掌控,四面散溢,在岩石上留下了不少劃痕。

李珣由此明白,若過了這個速度,他便無法順利掌控飛行,以後倒是要小心了。

劍隨心動,「青玉」在空中猛地一跌,斜插下地來。

李珣輕輕一躍,已踏在劍身上,身體輕晃一下隨即站穩,青玉劍尖一擺,浮在了空中。

「好!」

李珣吐了口氣,一邊體驗著憑虛而立的新異感覺,一邊小心翼翼地控制真息,使其與腳下寶劍氣息往來有如一體,直至圓融無礙之時,方再一次提升高度。

腳下的止觀峰漸漸地變小了,從他這個高度,整個峰頂一覽無遺,點點燈火成了黑暗中最美的點綴,在他眼中閃閃發亮。

高空的風呼嘯著吹過,只拂動了他的衣袂,卻無法對他的平衡造成什麼妨礙,他的膽子也越發大了起來。

首先是緩緩地駕劍繞圈,接著便加快了速度,到後來便開始上下起伏,側旋飛掠,急停急起,足足玩了大半個時辰,方才盡興飛下。

如果不是怕夜間有什麼不妥,他恐怕早御劍飛掠連霞七十二峰了!

僅僅如此,便足以使他在夢中也能笑醒過來。

明天,就是明天,一定要好好地玩一下!

可在他還沒有想好明天的計畫之前,林閣已在門前等著他下來。

看著林閣似笑非笑的臉色,李珣這才知道,自己在天上的放肆行徑,下面的林閣都已經收入眼中。幸好,林閣還是一貫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只是招了招手,讓他進屋。

說起來,極少見到林閣的主動邀請,李珣一時也有些受寵若驚,忙收劍跟著去了。

只是這次,似乎又有不同。

林閣進了屋,腳步不停,竟往樓上走去。李珣有些遲疑,這幾個月來,他還未到樓上去過,他隱約知道,這樓上是林閣的私密空間,向不喜他人涉足,今日卻是怎麼了?

心中這麼想,但也只是停了一下,便繼續跟上。

到了樓上,他看著林閣直入內室,卻不敢再進,只是恭謹等在外廳。

林閣只一會兒便走了出來,手中拿著一個玉盒。

將盒子扔在桌上,他坐了下來,突地問了一句:「老四回來了?」

李珣知他說的「老四」是指明璣,忙應了一聲,心中卻暗笑這稱呼與佳人是何等的不相配。

林閣仍是有氣無力地發話:「把劍拿來!」

李珣忙把劍雙手奉上,此時他已明白,林閣必是從這把劍上知曉了明璣的消息。

林閣將劍出鞘半尺,略一打量,卻是一奇。

「回龍槽?好絕的心思!」

他抬起頭來,看向李珣道:「你做的?」

李珣忙點頭稱是。林閣又贊了一聲:「敢舍方可得,做得好!」

這麼明顯的稱讚,李珣還是第一次聽到,自然心中暗喜,只是臉上當然不敢太過放肆。

林閣將長劍整個地抽出來,手指一彈,劍身發出了一聲清亮的震音。他臉上略有些追憶之色:「當四妹拿到此劍,初時也想到了『回龍槽』的手法,你師祖贊的也是這一句……」

李珣略有尷尬,原來挨這一聲贊,卻是有典故的。

「不過,最終四妹還是沒用這一方法,因為你師祖覺得她那時性子剛烈,一言不和便拔劍相向是常有的事,以『回龍槽』抑制寶劍靈性,並激發煞氣,於她的修行有礙……但你卻沒有這個問題。」

林閣的手指貼著劍脊處的血紋,緩緩上移:「你的性子和我很像,小小年紀,做事便謀定而後動,能忍常人之所不能。所以,你才能在坐忘峰七年,還留下命來……

「當然,明璣現在也磨練得差不多了……不,她現在心思淵深,機心敏銳,倒是遠超你我,難得的是她卻能立志精修,不為外物縈心,這一點我自愧不如。今後你要學她,才是正途。」

李珣唯唯諾諾,應了下來。

不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