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或躍在淵 第三百七十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

虞子期的死,讓劉闞著實擔心了一陣子。

事實上,當楚軍耗費錢糧無數,難以維持的時候,唐軍同樣也到了極限。雖說藍田大營重開,巴蜀兵馬和北疆兵馬不斷入駐其中。可諾大的關中,在歷經嬴胡亥四年的折騰之後,也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蕭何已經不止一次的派人告訴劉闞,開春之前,務必要結束戰鬥。

特別是在北疆開始行動,河南地再也無法給予關中任何支持。

如果項籍惱羞成怒,不過一切的要為虞子期報仇的話,關中的壓力勢必要增大,實不利於發展。

為此,劉闞迴轉澠池後,立刻作出了準備迎戰的姿態。

可等了三天,楚軍並沒有返回。

探馬報知:楚國兵馬已退守至洛陽,項羽在一天之前,親率十萬大軍自雒陽開拔,以范增為軍師,馳援東阿的黥布去了。至於雒陽,如今則交由章邯董翳兩人打理,陳嬰為長史,名為輔佐,實際上是監視,負責治理河洛地區。與此同時,各方戰報源源不斷的傳至澠池。

「沒想到,項籍竟然忍住了!」

劉闞長出一口氣,與張良道:「如果那傢伙真的不顧三齊之亂,一意要為他那大舅子報仇的話,我還真的有些擔心了。」

而張良卻笑道:「大王何必擔心,即便項籍來打澠池,那把澠池讓給他便是。

到時候我們就駐守陝縣函谷關,一樣能將他阻擋在關中以外……不過,如果是這樣,那楚國可就算完了。」

劉闞深以為然。

三齊之地動蕩起來的話,以田氏在齊地的威望,很容易就站穩腳跟。

一旦三齊站穩腳跟,那項羽可就有大麻煩了……即便他奪取了澠池,同樣也將失去三齊之地。

最重要的是,三齊和楚國接壤……

不過還好,一切都按照劉闞預想的方向發展。

這也是公叔繚生前遺留下來的最後一個計策,失楚國疲於奔波,而關中可趁機休整,積蓄力量。只要能風調雨順,來年關中就是一個豐收年。到時候在出兵關東,自可以橫掃天下。

張良要在澠池拖住項羽,在某種程度上,和公叔繚的計策不謀而合。

拖住楚軍主力,以虛其實地,而後挑動關東混戰,坐收漁人之利。不過當務之急,卻要先解決雒陽的章邯董翳。

張良思忖之後,向劉闞拋出了這個問題。

劉闞笑道:「此事,還是交由子房來解決吧。章邯董翳本為秦將,卻投降楚國,累得十萬秦軍被殺,關中人恨不得食其肉。所以這二人絕不會輕易低頭,子房不如考慮一下陳嬰這個人。

我已命中車府秦同星夜趕來,預計這幾日的功夫就可以到達。

到時候,子房可以聽聽他的意見,說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張良聽聞這番話之後,一怔。

從劉闞的口吻中,他似乎聽出了一個信息:劉闞要走!

「大王莫不是要返回咸陽?」

劉闞點點頭,「明日,我就將迴轉咸陽……不瞞子房,道子已開始行動,我必須要時刻關注。

若此次道子成功,可保九原百年無憂。」

「難道說……」

張良當然知道劉闞口中的『道子』是什麼人。只是一直聞其名,卻未見其人。看樣子,這位唐王胸中,謀划了好大的一盤棋。不僅僅是關中,連帶著塞外萬里疆域,都已在其心中了。

劉闞,笑而不答。

張良說:「大王要回咸陽,那澠池這十數萬兵馬,又交與何人?」

劉闞笑道:「自然是交與先生。」

「萬萬不可!」

本以為張良會因此而感激,哪知道劉闞話未說完,張良就起身,連連擺手,表示了拒絕之意。

他正色道:「良可運籌帷幄,卻非良將。

兵法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良有薄智,卻無勇、嚴……故而,良實不宜執掌帥位,還請大王另請高明,良願從旁輔佐,效犬馬之勞。」

張良的意思是說:這主帥的位置,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出個主意啊,打個幫手啊,這我擅長,可統領一軍,卻不可以。原因很簡單,我是降將,沒有任何威信,底下不可能服我。

細想,張良能在澠池城下運籌帷幄,指揮得當,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卻是在劉闞。

如果劉闞沒有坐鎮澠池,不說別的事情,那軍中大大小小的將官,張良恐怕就難以調動指揮。

劉闞聽罷這話,才覺得自己考慮有點率意了。

澠池之戰,雖說是張良在指揮,但真正的主帥,還是在城中,幾乎未曾出戰一陣的劉闞本人。可一下子,劉闞又想不到合適的人選,不由得緊蹙眉頭,沉吟不語。張良有些惶恐的在一旁肅手而立,他也擔心,自己這樣拒絕了劉闞的好意,會不會觸怒劉闞,怪罪自己呢?

「那子房以為,何人可為主帥?」

張良猶豫了片刻,輕聲道:「臣對大王麾下將帥,所知不多。

然有一人,或許合適。雒陽之戰,說穿了是秦人對決,章邯乃秦人名將,需以秦人方可敵之。

臣有一人,乃老秦名門之後,三代名將,在秦人之中聲望甚高……」

「你是說,蒙克?」

「然!」

張良深吸一口氣,「臣曾與少君對決,雖說兵力懸殊,臣不慎落敗,可說起對戰局的把握能力,還有指揮能力,不愧名門之後。少君承三代忠義之名,秦人甚愛之。又留駐巴蜀多年,許多巴蜀子弟,亦對其心悅誠服……若少君執掌帥位,臣一旁輔佐之,區區章邯董翳,不足為慮,河洛之地,唾手可得。」

這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保證。

張良這等於是立下了軍令狀,會拿下雒陽。

劉闞看著他,半晌之後突然笑了,「既然子房不計前嫌,一力推薦,那我又有什麼好擔心呢?

如此,我即刻書信咸陽,由丞相府傳令河西將軍蒙克,命他即刻前來澠池。」

這,同樣是一種信任。

張良心中一暖,插手道:「臣還有一計,可令大王不費一兵一卒,盡得楚地二郡。」

「哦?還請先生指教。」

張良說:「當初武安侯率部攻入關中,留張楚舊將呂臣駐守南陽。

張楚軍雖不足為慮,但呂臣確是良將……此人是張楚軍中的異類,頭腦冷靜,能審時度勢。

其麾下蒼頭軍,更是張楚軍中少有的精銳。只可惜陳勝吳廣無識人之明,項梁羋心又因他是降將,雖接納卻不肯重用。大王只需派一合適之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當可令呂臣歸降。」

呂臣,蒼頭軍?

劉闞並沒有太多的印象,但既然張良如此推薦,想必不是普通人吧。

沉吟片刻,他問道:「但不知,子房以為何人能說降呂臣?」

「臣有一人,但不知大王敢不敢用。」

「誰?」

「盧綰!」

劉闞思來想去,萬萬沒有想到張良居然會給他推薦了這麼一個人,登時呆愣住了。

張良笑道:「大王可是覺得盧綰這人,不堪重用?」

劉闞點點頭,「我與盧綰認識,說起來已有十餘載……他能勸說呂臣投降?我還真不這麼想。」

「呵呵,盧綰此人,的確是不學無術。」

張良笑呵呵的說:「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長於交際。從這一點而言,盧綰倒是學武安侯了十足。當初呂臣不得志的時候,正是盧綰折節而交,更多次暗中接濟蒼頭軍,才使得蒼頭軍保存下來。今武安侯已死,楚王羋心甚至有可能已經忘記了呂臣這個人,而項籍忙於徵戰,更無暇理會。此正是呂臣心神不穩之時,大王只需派盧綰前去,曉以利害,定能歸降。」

「唔……」

劉闞長出了一口氣,蹙眉思忖許久。

「既然子房認為盧綰可擔此重任,那我迴轉咸陽之後,就著手安排此事。」

※※※

就這樣,第二日,劉闞離開澠池,迴轉咸陽。

與此同時,一封調令自咸陽丞相府發出,蒙克在蒲坂與呂釋之交接完畢之後,動身前往澠池。

此事,蒲將軍柴武也已經得到了韓信龍且戰死,張耳投降彭越的消息。

柴武雖勇猛,但卻不是一個沒有頭腦的人。他很清楚,隨著韓信等人的戰死,他在河北已經變成了孤軍。而三齊之亂,也使得項羽在短時間內,無法顧及河北的形式,他留在左邑,遲早會被吃掉。特別是當邯鄲被流竄在太行山中的秦軍餘孽奪取之後,柴武知道,大勢已去。

於是趁呂釋之初掌兵權,尚未來得及行動時,柴武果斷的放棄了左邑,率部沿少水撤退,自河內軍退入河洛,與項羽匯合。對於柴武的不戰而退,項羽也表示出了理解。而且柴武雖然是逃跑,可是麾下兩萬軍卒,竟一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