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六十節 開關(上)

天啟六年,遼東都司府第一次同後金議和後,喀喇沁蒙古與後金結盟。天啟七年,閻鳴泰賭咒發誓不和後金議和後,喀喇沁蒙古又與後金背盟。看到喀喇沁蒙古一直在大明和後金之間游移不定,崇禎元年,大明遂大舉賞賜喀喇沁蒙古和察哈爾蒙古,共三十六萬兩白銀,以刺激他們前去同後金交戰。

但察哈爾蒙古和喀喇沁蒙古自相攻伐,大明對此束手無策。喀喇沁蒙古幾次請求大明居中調節,但大明一直不願意惹怒察哈爾蒙古,因為他們還希望察哈爾能夠前去攻打後金。

崇禎二年正月,遼東都司府再次和後金議和後,對前途徹底失望的喀喇沁蒙古、喀而喀蒙古各部再次與皇太極會盟。

其中喀喇沁蒙古投奔後金的腳步最快,到崇禎二年二月底,喀喇沁蒙古已經編定旗分,後金迅速完成了對其的收編工作,除了滿洲八旗外又設立了蒙古八旗。不久,明廷冊封的「順義王」卜失兔投奔後金,蒙古八旗已經有了兩旗。

崇禎二年塞外大飢,蒙古各部紛紛要求大明開邊市糶米。喀喇沁蒙古、也就是後金的蒙八旗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舉朝皆以為不可以賣米給後金的軍隊。

袁崇煥先是向崇禎請求發七十萬兩銀子的內幣,崇禎表示他沒有這麼多錢,因為海稅、礦稅等工商稅都停了,茶稅也大大減少,至於今年的鹽稅也還沒有收上來。袁崇煥不依,說不發內幣關寧軍有嘩變的風險。

這個說法激怒了內閣的溫體仁,自從崇禎把工商稅都停了以後,以往靠內幣支持的寧夏、宣大各邊軍都失去了軍餉來源,溫體仁爭辯說:平涼鎮積欠軍餉七十萬兩、西安積欠軍餉八十萬兩,秦軍不嘩變;延綏積欠軍餉一百五十萬兩,士兵已經二十七月沒發過軍餉了,可是三邊不嘩變;宣大軍已經十三個月不發餉了,其中宣鎮連軍糧都停了五個月、宣大軍仍靠向商人借貸度日而不嘩變;關寧軍拿走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七成,他們倒要嘩變!這憑什麼啊?

不過崇禎駁回了溫體仁的票擬,還是又千辛萬苦擠了三十萬兩銀子給袁崇煥運去了,勇於任事的袁崇煥遂借口軍餉不足,再次先斬後奏下令把寧遠軍糧賣給後金軍,並且沒有向朝廷報告。

三月初,邊境各地流言四起,眾口一詞地聲稱喀喇沁蒙古正在儲備南下的軍糧。翰林院編修陳仁錫正好巡視邊關,他急奏朝廷,喀喇沁蒙古部落一萬男丁,其中八千在寧遠關外運輸明軍軍糧,其中還有四百多後金的滿八旗男丁。

對此毫不知情的崇禎聞訊大驚,他立刻下旨嚴責薊遼督師袁崇煥,「據報西夷市買貨物,明是接應東夷,藉寇資盜,豈容聽許?」崇禎命令袁崇煥立刻中止賣軍糧給後金軍的行為,並對他的行為作出解釋。

袁崇煥則毫不猶豫地抗旨,他一面封鎖東江鎮想把毛文龍餓死,一面大賣特賣軍糧給敵人,同時還信誓旦旦地替後金蒙八旗向崇禎保證道:「這些人哀求備至,願以妻子為質,保證不敢誘奴入犯薊遼。」

明廷接到奏報後,崇禎再次下令嚴禁賣糧給後金軍,「西夷通奴,譏防緊要。奏內各夷市買布帛於東,明是接應,何以制奴?著該督撫嚴行禁止。」自從袁崇煥保證五年平遼以來,崇禎皇帝還沒有一次駁回過袁崇煥的奏章,所以崇禎皇帝就又給袁崇煥開了一個小口子,允許袁崇煥計口給糧,但不許進行貿易,否則以「通夷論處」,而袁崇煥則再次抗旨不遵……

此時在明帝國的西部,陝西省已經一年沒有下過一場雨了,百姓多以樹皮為食。到九月樹皮吃盡以後,百姓就開始吃土石解飽,不數日則紛紛肚皮下漲而死。楊鶴請求崇禎皇帝撥十萬兩白銀賑災,結果為天子所斷然拒絕。

同歲河南大飢,人相食,和陝西一樣,河南饑民很快就開始吃人肉,並用人骨頭燒火燉湯。河南布政司和陝西布政司懇請崇禎皇帝至少免去災區的賦稅,天子回覆「知道了」,但稅還是要收,如果收不上則地方官官員一律罷官罰俸。

在崇禎皇帝的嚴厲命令下,陝西、山西、河南各布政司出動邊軍進行征糧、征銀,硬是從災區百姓手裡搶到了九成的賦稅額,完成了天子交代下來的任務。崇禎皇帝竭盡全力地搜刮民脂民膏後,跟著就把這些沾滿百姓血淚的糧食運往寧遠,然後再由袁崇煥賣給後金軍。

隨著遼東都司府堅持不懈地和後金軍進行貿易,袁崇煥賣給後金軍的糧食數量已經無法統計,這次空前的大規模糧食貿易導致遼東都司府「邊儲始渴」,關寧軍和遼東都司府賣糧一直賣到了自己的儲備都不夠維持軍事行動。

……

十月九日,京師

前些日子收到福建靖海成功的消息後,皇帝就下令嘉獎朱一馮和黃石,此外皇帝還把朱一馮的奏章翻來覆去地看了三、四遍。

朱一馮在他的那份奏章里把自己的功勞又吹噓了一番,而且他說靖海稅一旦開始進行,很快就能償還欠百姓的錢。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在胡亂吹噓,朱一馮還主動表示願意再多干幾年福建巡撫,一直到把欠債還清以後再把位置乾乾淨淨地留給下一任巡撫。

這種充滿自信的奏章讓崇禎感慨了很久,當時內閣擬的票是「優詔以聞」,但崇禎尤嫌不足,皇帝對內閣說道,他最欣賞的不是朱一馮的信心,雖然這個在大明朝也不多見了,不過也不是朱一馮獨一份。最讓崇禎感動的是朱一馮的責任心,數百年來大明官員大多都是糨糊匠,在任的時候不惜挖牆角來粉飾牆壁,但人走後留下的全是爛攤子,像朱一馮這樣勤勤懇懇的老實厚道人可實在是太少見啦。

結果皇帝就大大地嘉獎了朱一馮,還勉勵他好好乾,等再過兩年還錢也都順利的話,崇煥很可能會提拔他為戶部尚書或是直接選拔入閣。

今天輪到溫體仁和李標正在文淵閣內辦公,為各地來的奏章打著票擬。其中朱一馮這份讓溫體仁來了興趣。朱一馮以最快地速度回奏了皇帝的聖旨,同時態度堅決地表示自己不能勝任皇帝的提拔。關於上次的靖海大借款問題,這次朱一馮又發揮了一番,自稱如果不能親手「還上義民的最後一兩銀子」的話,他是會寢食不安的。

除此以外,朱一馮還告訴朝廷海事可能還會有反覆,現在海寇方定,人心還不是很穩,所以朱一馮覺得國家還是讓他再幹些時日為好,以免節外生枝。除了以上的理由外,朱一馮還說自己才能不足,也就是巡撫的水平了,恐不堪大用,絕不可能勝任戶部尚書或者閣臣這樣的重任。

最後朱一馮還說自己身體有些毛病,大夫說需要福建的一種特殊的海沙蟲做藥引子才能治療,而且這種海沙蟲還必須是剛剛從海底泥土裡挖出來的活物,出水一個時辰以上就不靈了。朱一馮的千言萬語其實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他不想離開福建,死也要死在福建巡撫這個崗位上。

溫體仁把朱一馮的長篇大論念給李標聽完,然後哈哈笑了起來:「別的人都是削尖了腦袋想做京官,而這個朱大人卻拚命推辭,對六部和內閣唯恐避之不及,這個福建巡撫有這麼好么?」

「福建山多地少,糧食從來不能自給自足,一向都要靠從浙江、江西或湖廣進口,嗯,福建比起北方或是還行,但在江南絕對是個窮省。」李標說完後就又核對了一下幾個省的農稅,其中以福建最少,農稅少自然趁機揩油的機會也少。不過,就算農稅多如湖廣、浙江,也沒聽說巡撫就不想著入京啊。

那就只剩下一個理由了,李標評價道:「黃石也很能幹,朱一馮想撈邊功。」

溫體仁詫異地問道:「海寇不是平了么?朱一馮已經把能撈的邊功都撈到手了啊。」

「哦,溫閣老有所不知。上個月朱一馮又來過一封奏章,是懇請出兵討伐日本薩摩藩的倭寇。」上次這份奏章的票就是李標擬的,所以李標知道得很清楚,而這封奏章來的時候溫體仁正好生病了所以不在:「皇上已經准了。」

溫體仁一聽就來了興趣:「可是日本是不征之國啊。」

跟著他又一皺眉:「這又要花多少銀子啊。」

「一錢銀子都不花,是福建布政司自己籌備,而且不會耽誤了明年的賦稅。」李標也不太明白為啥朱一馮那麼能撈錢。內閣幾個人一直都不明白朱一馮是從哪裡刮出來的那麼多銀子:「不是進攻日本,是去保護琉球。」

「哦?」

「朱大人的奏章里說,具投降的海寇交代,還有很多倭寇盤踞在琉球,其中以日本國薩摩藩的倭寇為多。為了保證福建水道暢通,朱大人就又下令福寧鎮水師出擊了,而且琉球又是我大明的藩屬,福寧軍師出有名,打勝了也足以弘揚國威。」

這件事情是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而且還不用花朝庭的銀子,所以崇禎和內閣立刻就批准了。黃石可以從霞浦出兵,整個軍事行動由朱一馮統籌,同時還給山東、浙江等地行文,允許福寧軍臨時停靠,補充淡水和糧食。

「這就難怪了,黃石所向無敵,打幾個倭寇還不是跟玩一樣?」溫體仁點了點頭,這麼說起來這奏章就合理多了:「看來朱一馮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