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紅顏真容

有四匹戰馬脫韁而逃,卻被花戰諸人給拖住,其餘的戰馬全部被射殺,連那幾名陶唐氏的嚮導也死了,而敵人已經走得無影無蹤,地上只有一片零亂之極的腳印。

眾人不由得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顯然為眼前發生的事給怔住?

是什麼人乾的?

「讓我去追!這群人一定走不多遠!」木青憤怒地道。

「只怕你追去可能會中了他們的伏擊,他們故意留下這些腳印,應該不會怕我們追擊!」歧富吸了口氣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蛟幽不禁擔心地問道。

「沒有戰馬,我們要走到崆峒豈不是要數月時間?」花戰有些沮喪地道。

陶瑩望著滿地的馬屍,心中也一陣痛惜,這幾個陶唐兄弟也死了,確實是有些冤,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她強忍著心中的悲憤,吸了口氣道:「現在,我們最主要的還不是戰馬的問題,我們要的是,能夠儘快走出太行山,然後一切的事情再想辦法。」

「嗯,瑩兒所說甚為有理。」歧富點頭附和道。

劍奴心中也暗喜,在危急時刻,陶瑩確有一股不讓鬚眉的英氣,能夠臨危而不亂,主持大局。

軒轅心中也大感安慰,雖然他沒有說話,可見陶瑩能夠在這種時候放棄私人的感情,清醒地分析眼前的局勢,可見陶瑩的確是個獨擋一面的好助手,能得妻如此,也確實讓軒轅心中寬慰了不少。而這一切或許與陶瑩所生長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在陶基耳濡目染之下,陶瑩也擁有了不讓鬚眉的將才。當然,這與陶瑩的聰慧及其獨立的性格也是不可分割的。

跂燕雖然剛毅,但是對於整體的指揮調度,卻要比陶瑩遜色許多。

「那我們便先找路儘快走出太行吧。」滿蒼夷吸了口氣道。

※※※

杜聖的兵力屯於黃河之畔,北與君子國相距近兩百里,西北距陶唐氏僅百餘里,與之遙相呼應。

杜聖兵力的駐地乃是「華」聯盟中的一個小氏族部落姒氏部。

姒氏首領鯀禹乃陶基的好友,此人頗有才能,雖然傍依東夷,卻能夠在東夷人眼皮底下使族人得保安全,這確屬不易。

「註:鯀禹乃是大禹之父,據《史記夏·本紀》所載:禹為姒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故有夏後氏、有邑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鯀禹加入「華」聯盟,實也是受了陶基的影響,因為陶基是鯀禹最為敬重的長者,更是他的岳父,只憑這一層關係,鯀禹便無條件地加入了「華」聯盟。

此刻有熊族征討東夷,姒氏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鯀禹更是積極備戰,甚至已準備將族人遷往陶唐氏,使其免受戰火的干擾。

杜聖的兵力主要是為杜修和有悔長老作援兵,為其補給一切資源,解其後顧之憂。

這種冬日裡突然出兵,就是要攻東夷人一個措手不及。

冬天出兵本是一忌,因為天寒地凍,實不易征戰。但正因為許多人都這麼認為,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有熊戰士都已經習慣了冬天作戰,他們極習慣應付嚴寒,所以在這種天氣里出征,並不會太過影響其作戰的鬥志和士氣。相對來說,有熊之地比之東夷之地還要冷一些。

杜修和有悔長老進軍極為順利,幾乎是沒有遇上什麼強有力的抵抗,甚至是兵臨其部,那些人便降服於有熊,更為有熊軍對東夷人倒戈相向。

當然,杜修和有悔長老只讓這些部落的一部分戰士留下與之並肩作戰,其部落的婦孺與部分人全都遣往熊城,由熊城安置,這同時也是對這些留下來作戰的東夷降兵的一種牽制。如果這些人敢不賣命的話,其妻兒父母便將慘死。因此,這些留下與有熊戰士並肩作戰的東夷降兵只得一心為有熊賣命了。

當然,杜修和有悔長老的兩路人馬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其大軍人馬眾多,高手又多,一氣衝殺,那些反抗的人還未等到救兵,便已潰散。這些不降死戰的東夷人一旦被擒,便將充為有熊的奴隸,干最苦最累的活,更將受盡痛苦,有的是當場處死,一個不留。

杜修和有悔長老絕不會心慈手軟,因為他們明白,這場戰爭與涿鹿之戰不同,如果不讓東夷人知道他們的威勢和狠辣,將無法起到威懾的作用。

降與不降簡直是天堂地獄之別。降於有熊的部落都受到善待,甚至允許他們加入部落聯盟,成為一個自由且和平共處的合作夥伴;不降死戰的部落,將得到的是滅絕的後果。

這一路上,杜修和有悔長老都是踏著屍體而過的。

東夷的許多戰士皆調去了三阿攻打鬼方,是以杜修和有悔長老所遇到的阻力並不是很大。不過,他們卻知道,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真正的艱險還在後面,因為少昊終究會回兵的,而且他們越是深入九攀之地,就越危險,到時候四面楚歌都是有可能的。

這一開始是因為東夷人沒能及時反應過來,等其反應過來後,定會聯合起來與有熊軍對抗,那時候便將是有熊軍最為艱難之時。

※※※

九黎族,風騷依然沒有回返,不過風騷已經捎回了信息,讓九黎族安心等待他的歸返。而他不在之時,九黎族的事務全都交給風沙去打理。

風沙乃風絕的大兒子,風騷的親侄兒,也是最得風騷看好的年輕人。皆因風沙的武功深得其父真傳,更受少昊的指點,也算是少昊的弟子之一,其武功之高並不會比風絕或風騷遜色。最難得的是這個年輕人不像他的幾個兄弟一般,驕橫狂妄,更不會少不更事,只知貪玩。因此,九黎族中,風沙隱隱成了風絕和風騷之後最具權威的人。

事實上,得風絕寵的還是二王子風浪,但風浪與風沙比起來,在脾氣上要差多了,稟性也不甚好,儘管其武功直逼乃兄,卻不被風騷看好。

風浪此時並不在九黎族中,被少昊調去了三阿,而且領走了三百九黎勇士。九黎族實實在在地由風沙主事了,這是沒有爭議的。

風絕被軒轅那一擊廢去了武功,一直都未曾復元,看來也是沒有多大希望了。因此,他便將九黎王之位傳給了風騷,這也使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和睦了。

風騷當年未座上九黎王之位而憤然以面具遮顏,更發誓不得王位,不摘面具。此刻他也終於如願以償,摘下了面具,卻是風絕念及了兄弟之情。事實上,風絕大可將王位直接傳給風沙,風騷也無話可說,也沒法可想,但風絕沒有這麼做,所以風騷心底暗暗感激他的這位兄長,這才更愛惜風沙。

風沙確實是個人物,將九黎族管理得很有條理,西聯神谷,而他坐鎮神堡,使九黎族居地達方圓近三百里,在東夷族諸部之中,可算是最具權威的部族之一,只有高辛氏可與之相比。

九黎地處黃河與濟水之間,土地肥沃,森林河湖密布,可謂是極其富饒之地。是以,少昊對九黎也極為看好。只是在與軒轅的多次交手之中,九黎損兵折將,聲勢弱了些,這才安分地守在自己的本部並不外侵,也可算是在休整元氣。

在軒轅的手裡,九黎損失了近千名優秀的戰士,便是強如九黎,也難以承受,這幾乎是九黎戰士的三分之一了。

九黎總兵力也只有三千餘人,加上一些依附的部落,兵力也僅四千左右,可是與軒轅大戰之後,又與龍族戰士屢屢交鋒損失不少,因此,九黎也需要休生養息,至少,外侵已是無力。

作為一個強大的部落,九黎自有其過人主處。至少,少昊的強有力支持,使九黎建立了堅城神堡,這也象徵著九黎在東夷的重要地位。

儘管石堡並未能竣工,但是其雄偉之處卻是無可否認的。

軒轅當初便嘗試過神堡戰略的重要性,只是那時軒轅不敢在那石堡之中多呆,而匆匆地撤走。

九黎並不會廢棄這樣一座堅堡,畢竟花了他們幾年的心血。當初建神堡之時,調動了一千多名奴隸,苦幹了數年,卻沒想到竟在半路上殺出一個軒轅,而弄得九黎一敗塗地。在損失了那那麼多奴隸的情況下,九黎只好將神堡的工程草蘋竣工,然後便派人駐入其中,與神谷遙相呼應。

風沙收到了其它各部的告急,關於有熊族的入侵之事,這也確是一件令人有些頭痛的事。不過,若是能夠聯合諸部,也絕不會怕有熊。

東夷之強並非浪得虛名,不過主要的力量卻偏向東部,如鳥夷、禺夷、萊夷、九夷,無不是勢強人眾,若是這幾部出力反擊,有熊族的戰士絕對占不到半點便宜。

風沙自然不便親自出手,他只是讓敖廣極速去聯絡鳥夷、禺夷諸部。

敖廣對有熊族是成見早深,那便是因為軒轅,在軒轅的手中,他一折再折,若說只是因為軒轅武功絕世還好說,可是事實卻並非這樣,他折在軒轅的手中時,軒轅的武功根本就不足為懼。是以,他將那視為平生的奇恥大辱,尤其是那日軒轅一箭射中了他的屁股,更被毒蠍叮得滿身是包,使之威信大夫,他恨不得食軒轅的肉、寢軒轅的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