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08章 商賈的力量

九月已丑(初一),郅都來到了太原。

這是他第三次來到這座城市。

第一次,是馬邑之戰後,他受命來此主持戰後的善後。

第二次是高闕之戰,他從太原出發,前往河陰。

而這一次抵達太原,郅都看到了很多與過去不一樣的東西。

太原城變得更熱鬧了,市面上也更繁榮了。

尤其是現在,太原城內外,都擠滿了來收購糧食的商人。

「這太原什麼時候,來了這麼多收購糧食的商人?」郅都很好奇,於是就問了一句來迎接他的太原令張垣。

「回稟君上,這些商人都是收了糧食,賣去龍城的……」張垣是郅都的舊部,曾經擔任過棘門軍校尉,河陰之戰,他失去了自己的一隻眼睛和一個手掌,不得不退役。

若在過去,像張垣這樣在戰場上負傷殘疾的軍官,基本上只能拿著國家的撫恤回家種田了。

但如今,因為軍方勢力不斷膨脹和軍人地位不斷提高的緣故,所以,他儘管受傷殘疾被迫退役,但卻可以出任官員。

從棘門軍校尉轉任太原令,在秩比和地位上算是平調。

但話語權卻不一樣了。

太原令是太原郡的四號人物,僅在郡守、郡尉和郡丞之下。

他還有著軍方背景和靠山,誰也不敢小瞧他。

故此,在太原令任上,他得以做很多事情。

包括推動建設太原-蕭關的軌道馬車工程以及重新拓寬直道。

「賣去龍城?」郅都聽了,心裡若有所思,他知道,最近幾個月,天下的商賈,都組隊前往龍城。

坊間傳聞,這些人都賺死了。

甚至有人一夜暴富。

但問題在於——這麼多糧食,幕南各部,吃的了這麼多嗎?

以他雙眼所見,這太原城之中的商人,每天都會收購數萬石的糧食,運往龍城。

這還只是一個太原!

在晉陽、狐奴、雲中等城市,恐怕類似的情況,也都在上演吧?

這樣想著,郅都就問道:「今年太原豐收,據說畝產粟米達到了三石……」

「是的,君上……」張垣依然如同當年在郅都麾下一般,畢恭畢敬地答道:「今年太原郡各地的粟米都是大豐收,畝產最多的達到了四石半之多!」

這是受益於戰爭勝利的紅利!

自高闕之戰後,漢軍俘虜了數十萬的戰俘、奴隸。

雖然其中大半都被送去了內陸,但依然有數萬人留在代北地區,這些戰俘,每日辛勤的勞作,建設種種水利設施。

加之,高闕之戰後,天子下詔詔免了代北各郡的田稅、徭役。

這使得百姓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諸自己的生產生活。

兼之法家勢力開始全面影響代北各地的官僚系統,許多地方官員,乾脆就是法家的官員。

而法家的官員,最喜歡和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刷政績。

當今天下,最好的刷政績方式,莫過於興修水利,建設道路。

有了免費勞動力,還有了足夠的組織動員能力,加上百姓本身就樂意修建水利設施。

於是,從去年開始,代國、上郡、隴右和雲中都掀起了水利建設的高潮。

僅僅是太原一地,去年興修的水利渠道總長就超過了一百里。

水利設施一完善,都不需要怎麼去推廣技術,粟米產量和小麥產量,立刻就蹭蹭蹭的狂漲。

以張垣所知,這太原的漲幅,在代北各郡之中其實是最低的。

最高的是上郡!

上郡今年的粟米平均畝產據說已經接近了兩石半!

整整增加了一石!

讓人瞠目結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糧食產量的狂漲,既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壞事。

像是去年,單單是為了收購農民手裡多餘的糧食,太原郡就幾乎將自己手裡全部的錢都砸了進去了。

郡守為了省錢,據說連郡守衙門的蠟燭也不敢多點。

即使如此,太原郡的財政也幾乎破產,去年秋收後,太原郡給官員發放俸祿,直接發的是粟米。

沒辦法,糧食太多而官府的錢太少。

假如官府不去平抑糧價,使糧價暴跌,那搞不好,穀賤傷農的事情就會出現。

若是過去,官老爺們大約不會管泥腿子們的死活。

穀賤傷農就穀賤傷農唄。

正好搞死一批自耕農,與商賈地主一起好好吃一頓盛宴。

但在如今,卻沒有官員敢坐視這種事情發生了。

至少在代北,沒有人敢這麼玩。

因為大家都不想死……

今日的代北各郡,地方基層縣鄉亭里,幾乎都有完備的基層民兵組織。

雲中和上郡的某些地區,甚至每一個鄉都建設有一個基本的武庫。

武庫之中,塞滿了大量武器裝備。

隨時隨地都可以拉出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

至於百姓的家裡,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著刀劍弓弩,年輕人人人都是弓馬熟練。

惹毛了他們?

分分鐘都可以來一次章丘之變,殺進太原城,把貪官污吏抓起來送去長安。

一旦出了這樣的簍子,從過去的經歷來看,長安天子和九卿們,大約也是只會鼓勵百姓和獎勵百姓。

某些學派,譬如思孟、重民之類的學派,說不定還會跳起來鼓掌。

在人民獲得了他們的槍杆子後,官僚們不得不認慫。

所以,太原的諸公們,也就不得不去做事情,防止出現一個章丘之變。

回想起此事,張垣也是感慨萬千,在心裡更加認同了當初天子所說的「聖人制五兵,非以相害,乃以禁暴誅邪而已」。

今天果然如此,百姓手裡的刀槍弓弩,讓官僚們不得不投鼠忌器,不得不去做一些有利於民生的事情。

不過呢,也正因為如此,今年開春的時候,太原郡的上下官吏,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因為,去年為了維穩,太原郡幾乎花掉了自己府庫的最後一個銅板。

各地官倉里的糧食,堆積如山,根本沒法處理。

若今年再來一次豐收,太原郡上上下下,恐怕都得辭官了……

好在,關鍵時刻,商人們來救駕了。

龍城貿易的興盛,使得商人們紛至沓來,官倉里的糧食,直接被買走。

就連百姓手裡的餘糧,也是被一掃而光。

去年的財政拮据,在今年變成了財政富裕。

有了錢,郡守府直接開始考慮修直道和軌道馬車了。

花錢刷政績這種事情,傻子都會做啊!

由是,太原上下的每一個官吏,都成為了龍城貿易的受益人。

甚至許多人都認為,自己能不能升官發財,更進一步,與龍城貿易的繁榮程度有著直接聯繫。

龍城貿易越興盛,大家的政績就越多。

而郅都受命為護匈奴將軍,全權節制幕南各部的消息一傳出來,太原郡甚至是整個北地諸郡,都是忐忑不安。

大家都害怕,郅都去了龍城,可能會打壓現在興盛的漢胡貿易。

原因呢,也很簡單。

因為郅都是法家的名臣,而法家自古就對商人瞧不起,恨不得殺光天下商人。

於是呢,就派了張垣過來求情和遞話。

千萬千萬,要讓郅都了解到如今代北各郡的難處,高抬貴手,莫要搞砸了大傢伙的政績來源。

郅都哪裡知道這些事情,他只是看著這繁榮的市面和到處高聲吶喊的商人,有些不悅,他對張垣道:「張公,你即為太原令,為何不好好整頓一下這太原市面?任由商賈之輩橫行,買賣糧食,售與匈奴?需知,糧食才是國本、民本啊!」

他面朝長安方向拱手拜道:「天子多次教誨群臣: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在貨前啊……」

張垣聞言,面露苦澀,道:「君上明鑒,下官也不喜商賈之輩,對此輩從無什麼好感……」

這是當今天下多數官員的共同心理。

一方面,大傢伙都看不起商賈。

無論是儒法還是黃老、墨,都覺得商人是萬惡之源。

但另一方面,沒有人能拒絕得了商人的小錢錢。

特別是,當商人的小錢錢直接與他們的政績掛鉤時……

李悝變法,尚且需要白圭的小錢錢輔佐!

今天,漢室的商賈與官僚集團和學術界之間的糾葛和糾纏之深,已經遠遠超越了當年李悝與白圭的糾纏。

所以,當代的官員和學者,都出現了一種非常糾結的心理。

許多人靠著罵商人、打壓商人而出名,但他們出名後,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商人的金錢所俘虜了。

學者要開學苑,離不開巨賈的資助和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