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2章 制度

劉徹看著遼東郡東部都尉成望的奏報。

心裏面真是哭笑不得。

成望在奏報上說:臣奉陛下詔諭,往朝鮮曉諭其君臣。

劉徹確實下過命令,讓遼東郡派一個官員去通報朝鮮君臣關於甲子詔諭的事情——既然要對朝鮮開戰,那肯定要先教育一下朝鮮君臣。

漢律中有不教而誅是為罪的豁免條款。

作為皇帝,劉徹也需要一個能進一步激發國民愛國情操的借口。

派人去朝鮮,教育一番。

然後,隨便學一下後世米帝的手段,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告訴天下人,朝鮮人是自己作死,並非朕想要侵奪他的土地。

然後,與朝鮮的戰爭,就將變成一場正義的戰爭,維護秩序的戰爭,而非一場侵略戰爭。

同時也可以瓦解朝鮮國內的部分抵抗意志。

只是,劉徹萬萬沒有料到,成望這個遼東郡現在最高級別的軍事官員,居然親自去了朝鮮?

夠膽!

更有種的事情,還發生在後面。

成望在奏報上說:然朝鮮君臣,終不肯奉詔!

然後,他就——「臣出於義憤,於是,殺朝鮮將……斬首百餘,築為京觀,以慰慘死邊民,在天之靈……」

真是有種啊!

劉徹拿著奏疏,站起身來,踱了幾步。

成望的說辭,劉徹一句都不肯信!

什麼朝鮮君臣終不肯奉詔?

不肯奉什麼詔?誰的詔?

這個成望春秋筆法玩的真是順溜!

至於後面的什麼出於義憤,劉徹就只能呵呵了。

整個事情,這個遼東郡東部都尉給劉徹的感覺,就是在拿著雞毛當令箭,自作主張!

劉徹活了三輩子,這樣的事情,豈能瞞過他?

看著這奏疏,劉徹就不由得想起了小豬統治時期發生過的同樣類似的事情。

一個叫涉何的小豬近臣,奉小豬的詔書,去朝鮮出使,回來的順手宰了送他的朝鮮大將和貴族,然後,上報小豬……

只能說,歷史真是出奇的相似啊!

這些官僚們,還真不能小看了他們!

這個事情,劉徹現在有三個選擇。

第一個,就是派出使者,調查整個事情過程,然後,根據事實來決定——這樣的話,這個成望妥妥的就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矯詔、欺君,哪一個都夠殺他全家了!

只是,劉徹除了愛與正義外,找不到要這麼做的理由。

後世歐米的殖民者們,哪一個不是敗類人渣王八蛋呢?

但就是這些敗類人渣,生生的給白皮們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即使到了新千年,歐洲白皮都還享受著這些敗類人渣的遺產。

因此,像成望這樣膽大夠種的官僚,劉徹倒是希望能多一些。

起碼,膽大妄為,比遇事膽怯,因循守舊好多了。

況且,真要那麼幹了,劉徹覺得,他恐怕會打擊以後的殖民者的積極性。

想要殖民,首先的第一條,就得學會把夷狄當牲口看。

跟他們講禮義仁恕的話,不止會養出一條條白眼狼,更可怕的是,他們未必會領情!

譬如說,三哥家的賤民們……

但,要是不處置這個成望,朝野上下的輿論就不提了。

劉徹擔心,以後某些傢伙有樣學樣,玩出類似後世霓虹一樣的下克上,那就不好玩了。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要是以後的軍官大臣,都這麼玩,他這個皇帝就該去玩泥巴了。

第二個選擇,自然就是獎賞這個官僚,給他陞官加爵,作為典型,到處宣傳。

只是,這麼做除了激怒整個朝鮮君臣,使之不顧一切甚至於倒向匈奴外,沒有任何好處!

劉徹現在面對的局面,可不是後世小豬面臨的局面。

小豬征伐朝鮮時,匈奴人縮在漠南,頭都不敢露。

當時,匈奴人恐怕還會對漢軍攻擊朝鮮,感到慶幸。

但現在可不同。

匈奴人的勢力如日中天,一旦朝鮮放棄一切顧忌,全面投向匈奴,甚至成為匈奴的一個附屬勢力。

那時候,就麻煩了!

更麻煩的是,現在,劉徹還沒做好軍事上的準備。

打朝鮮,只是他的一個戰術目的,通過打朝鮮,拿到梁國軍隊的控制權,才是他的戰略目的。

這個成望打亂了他的計畫和部署,還想要好處,做夢吧!

劉徹沒馬上下令,派出使者去抓他回長安,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至於第三個選擇,那就是裝啞巴,裝作沒有這個事情,不予任何回應。

很快,劉徹就做出了決定,他將手上的奏疏,丟進王道的手中,吩咐道:「拿去燒了!」

這封奏疏是成望的密奏。走的是特殊途徑,沒有經過丞相府,所以,只要燒了它,除了劉徹與成望自己外,沒有人能知道整個事情。

只是,這樣一做,劉徹清楚,成望就得看他的命了。

朝鮮人是肯定忍不下這口氣的。

而衛滿朝鮮,別的可能沒有,但刺客、亡命之徒多的是!

許多在漢朝被通緝的罪犯,最後都是跑去了三越、匈奴和朝鮮避難。

小豬的那個涉何,就是死於朝鮮人的報復。

然而,這與劉徹何干?

成望既然敢做出這種事情,就得承受因此而來的風險!

他要是能躲過朝鮮人的報復和暗殺,那就證明,他還有點用。

躲不過正好!

「恐怕這也是小豬當年放任涉何的原因罷?」劉徹心裡想著。

然後,劉徹就不再去此事了。

對劉徹來說,眼下最大的事情,毫無疑問就是即將舉行的考舉。

根據內史衙門和少府衙門的預計,今年的這次考舉,參考的士子人數,恐怕會超過一萬人!

這麼多人同時在長安參考,無疑是對劉氏政權組織能力的一次考驗。

為了維持秩序,劉徹已經下令,從灞上抽調用於防備匈奴入侵的一萬軍隊回到長安協助南北兩軍。

目前來看,長安治安大體良好。以往惹是生非的遊俠兒們,今年都在忙著賺錢。

關中各種工程的開工,使得這些遊俠兒不是受雇去做了監工,就是忙著在長安城招工,沒那麼多時間去行俠仗義了。

這次考舉,對漢室而言,意義重大。

假如一切順利,這次考舉過後,漢室就將開啟從封建軍事貴族集團政體向官僚利益集團政體的過渡。

為了能讓這一切順利進行,劉徹做出了大量的妥協和讓步。

譬如說,他下令,凡有列侯勛臣子弟參考,成績一律自動上升一檔。

前兩天,他又下詔,以照顧功臣為名義,所有兩千石以上官員的子侄參加考舉,一律依照列侯勛臣子侄待遇處理。

黑嗎?

確實很黑!

但卻必須如此!

不然,萬一鬧出最終錄取者大部分是寒門子弟的悲劇出來。

那舊貴族勛臣官僚階級必然會仇視和抵制考舉的進一步擴大化。

想要讓改革順利推進,劉徹就必須在這方面做出妥協。

劉徹從來就沒幻想過,官僚貴族階級會以國家社稷為重這樣天真的事情。

人都是自私的,為了國家和人民這樣的口號,中二少年或許會信以為真,但,每一個成熟的官僚,都不會把它當成一回事情。

餵飽了貴族勛臣和官僚們以後,劉徹就得以對考舉進行制度化和系統化的規範。

到今天為止,粗略的考舉制度以及規範條例差不多出來了。

主要就是將考舉的三輪考試分為三檔。

通過第一輪的士子,將有資格被錄用為關中地方的基層官員,譬如亭長、游繳、廧夫等等,從事基層的管理工作。這類士子被稱為秀才,就是優秀人才的意思。

通過考舉第二輪的,必然可以獲得亭長、游繳、廧夫的任命,同時有機會出任地方縣衙的刑曹令吏、書吏以及長安九卿衙門的低層文官。

這一類士子被稱為貢士。

通過考舉第三輪的,必然將出任縣一級衙門的各種低階官職,同時有機會進入到九卿衙門乃至於成為天子侍從官。

這一類士子被稱為茂才。

這三類,在未來的升職以及考核方面待遇一樣,全部都將從最底層的一百石官員起步。

但,很明顯,基層的廧夫游繳在進步速度方面完全拼不過在縣衙里的人,更不用說九卿衙門中的人和皇帝身邊的人。

之所以要如此劃分,既是要選取最優秀的人才來進行培養,更是劉徹不得不對現實做出的妥協。

畢竟,後世打個遊戲,還要分個大神菜鳥,這考舉,若沒有個等級,就很難服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