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

信使到來

木曾所在的地方,位於信濃國南部,同美濃國交界,距京都也不遠。平家的人聽到了這個消息,引起了強烈的震動,說道:「東國之亂未平,又出了這件事,這可怎麼好?」入道相國卻說:「一個小小的木曾何足掛齒。即使信濃全國的武士都歸附了他,我們在越後有餘五將軍的子孫、城太郎助長和四郎助茂,他們兄弟擁有很強的兵力,只要發一道命令,不用多麼費力就可消滅了。」但人們仍然在暗地裡驚慌地議論說:「這可怎麼好呢。」

二月一日,任命越後國住人城太郎助長為越後守,其用意就是為了討伐木曾義仲。二月七日,大臣以下家家戶戶都供奉了尊勝陀羅尼的經文和不動明王的畫像,為的是祈禱世間安穩,天下太平。二月九日,河內國石川郡的武藏權守入道義基和他的兒子石川代理判官義兼,背叛平家,歸附兵衛佐賴朝,逃往東國去了。入道相國獲悉此事,立即發兵討伐。任源大夫判官季定、攝津判官盛澄為大將,率三千人向石河郡進發。城內以武藏權守入道義基,其子判官代義兼為先鋒,總計不過一百多人馬。雙方大聲吶喊,射出響箭,廝殺了很久。城內的軍兵拚死抵抗,全都戰死了,武藏權守入道義基陣亡,義兼被俘。四月十一日,義基法師的首級,被送到京都,在大路上巡迴示眾。據說天子居喪期間傳示賊寇首級以前有過先例,那是在堀川天皇駕崩的時候,曾這樣處置過前對馬守源義親【1】的首級。

四月十二日,信使從九州來到京城。據宇佐大宮司公通報告:以緒方三郎為首,九州的臼杵、戶次、松浦等族人,都背叛了平家,幫助源氏。平家的人聽到這個消息,茫然失措,驚慌地說:「東國北國都背叛了,這可怎麼辦呢?」

四月十六日,又有信使從伊豫來到京城,報告說:自去年冬季以來,以河野四郎通清為首,四國的人也都背叛了平家,歸附源氏。事情發生時,忠誠於平家的備後國住人奴可郡的入道西寂,強渡到伊豫國去,在道前道後【2】的交界地方,在高直城【3】中把河野四郎通清消滅了。通清的兒子通信在父親被滅的時候,正在舅父安藝國住人好田次郎家裡,不在高直城中。河野通信得知父親被害,說道:「氣死我了,無論如何也要將西寂滅掉。」便時刻準備,窺伺機會。奴可入道西寂在消滅河野四郎通清之後,認為已經平定了四國的叛亂,便於正月十五日到備後國的鞆之浦,邀集歌女藝妓,酒宴遊嬉。在他酩酊大醉,昏沉入睡的時候,河野四郎通信率一百多敢死之士衝進來。西寂方面雖有三百多人,但因事發突然,毫無準備,一時慌亂無措,那些出去抵抗的,有的被射死,有的被斬殺,西寂也被活捉了去。後來被送回伊豫國。在通信父親被害的高直城裡,用鋸子將西寂的頭鋸了下來;又有傳說是被用磔刑處死的。

--------------------------

【1】參見第一卷第一節注五。

【2】伊豫國東部五郡稱為道前,中部七郡稱為道後。

【3】應是高繩城,亦稱河野城,為河野氏累世居住之地。

--------------------------

入道死去

從此以後,四國的武士都歸附了河野四郎。傳說連熊野別當湛增那樣身受平家重恩的人,也背叛了平家,投靠到源氏那邊去了。東國北國既已紛紛背叛,南海西海又蜂起效尤。夷狄【1】蜂起的消息聽來令人吃驚,天下叛亂的前兆時有奏聞;四夷傾刻間蜂擁而起,眼看天下就要危亡了。即便不是平家之人,凡有識之土,無不為之憂心。

四月二十三日召集公卿計議,前右大將宗盛卿說道:「雖然已向關東派出了討伐軍,但還沒有收到顯著的成果,宗盛願前去征討。」公卿們都恭維道:「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於是法皇降旨,命宗盛卿為大將軍,所有公卿、殿上人凡兼任武官的,或武藝嫻熟的,都隨他一道出征,討伐東國北國的叛賊。

前右大將軍宗盛卿,原定於同月二十七日出發往東國去討伐源氏,但因那時入道相國覺得身體不適,就中止了。自二十八日起,入道相國病情加重,京中和六波羅的人都在私下裡議論道:「大概是報應臨頭了吧。」入道相國自得病時起,湯水不進,體熱如焚,在他病榻二三丈以內的人都感到熱不可當。入道一個勁地嚷:「熱呀熱呀。」看起來,這病確實不同尋常。從比睿山的千手井汲了水來,倒在石鑿的浴槽里,將他浸在裡面,那水馬上滾起來,不一會兒便成沸水了。人們想,用另一辦法也許能讓他解一解熱,便用竹筧將水澆在身上,但那水就象灑在燒紅的石頭或鐵上一樣,立即迸散了,不能著身。偶然有沾到身上的,竟燃燒起來,滿屋子裡都是黑煙,火焰翻騰上升。據說從前有個叫法藏僧都的人,應閻王之邀請來到冥府,想尋問一下母親所在的地方,閻王被他的孝心打動,便讓鬼卒帶他到焦熱地獄去。剛走進那裡的鐵門,只見火焰象流星一樣升到空中,高達數百由尋【2】。現在這情形在入道相國身上可以想見了。

一天晚上,入道相國的夫人做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夢。夢中看到有人把一輛烈火熊熊的車子推進門來,站在車前車後的正是冥府的牛頭馬面,車子前邊立著一塊鐵牌,上著寫著一個「無」字。夫人在夢中問道:「這是哪裡來的車子?」牛頭馬面答道:「是從閻王殿來接平家太政大臣的。」又問道:「那麼這鐵牌又是什麼牌子呢?」回答說:「因為入道犯了焚毀南閻浮提十六丈金銅盧遮那佛的罪,要罰他墮入無間地獄的最底層,閻王已經做出判決,剛寫了無間的無字,間字還沒寫呢。」夫人驚醒過來,出了一身冷汗,把這事對人說了,聽的人都毛髮倒豎。於是就向那些有靈驗的佛寺神社捐獻金銀七寶,把鞍馬、盔甲、弓矢、大刀,以至腰刀,全都取了出來,送到寺社裡去,為入道相國祈禱,但這一切都毫無效驗。平家男女公子們全都聚集在病榻的前後,眼看著入道相國在那裡受罪,卻不知如何是好。看來,祈禱是無濟於事的了。

閏二月二日,相國夫人強忍著灼熱,走近病榻,哭著說:「你的病日見沉重,看來好起來的希望不大了,你對這世上的事有什麼不放心的,趁你現在神志還清楚,囑咐囑咐吧。」入道相國平日里似乎非常剛毅,現在卻也表現出十分痛苦的樣子,斷斷續續地說:「自保元、賓士以來,我屢次為朝廷掃平叛亂,朝廷恩賞有加,忝為帝王外祖,官至太政大臣,榮華富貴澤被子孫,已登峰造極,應無餘恨了。但惟有一件事心中不足,就是沒見到伊豆國流人、前兵衛佐源賴朝的首級,實在難以瞑目。在我死後,不需建造堂塔,也不必為我追薦供奉,只要馬上派出討伐軍,斬下賴朝的首級掛在我的墓前,這就是最好的祭奠了。」臨終說出這種話,真是罪孽深重呀。

閏二月四日,入道相國更加痛苦,家人萬般無奈,便在木板上潑了水,讓病人躺在上面,但這也未能緩解其熱,好一陣翻滾折騰之後,終於掙扎著倒在地上,氣絕而亡。各處都來弔唁,車馬之聲,不絕於耳。即便是貴為人君、萬乘之主的喪禮,也不過如此了。終年六十四歲,雖不算是衰老而死,但其宿命驟然而盡,大法秘法無法發揮效驗,神佛三寶全都失去靈光,諸多天神也無力加以護佑;何況凡人智力,更屬無濟於事了。即便有竭誠盡忠肯於效命的數萬武士列坐於堂上堂下,對於目不可見、力不可及的冥途使者,也無力延遲他片時半刻。一旦到了死出山【3】,渡過三途川【4】,便不能再返回來,只得一個人跋涉於冥途了。那時,生前作下的孽障便會化為鬼卒前來迎接,這是多麼可悲啊。但葬事不能再耽擱,同月七日,在愛宕舉行火葬,骨灰由圓實法眼掛在頸下,送到攝津國,在那裡的經島安葬了。就這樣,那聞名全國威振一世的人,他的軀體頃刻之間化為煙塵,升到京城上空去了;他的骨骸雖暫時留在島上,但用不了多久,便會與海邊的砂礫相混,化為泥土了。

--------------------------

【1】夷狄是借用中國古代東夷北狄南蠻西戎的說法,取其貶義,以喻東西南北都有叛亂。其實這裡謀反的並非異族。

【2】由尋是梵語,印度古時的距離單位,相當於十六里、三十里或四十里,說法不一。

【3】據佛教傳說,死出山是人死後第一個七天之內在黃泉路上要攀登的山,至此不可復回人間了。

【4】據佛教傳說三途川是人死後第二個七天要過的三條河。

--------------------------

經島

在送葬的那天夜裡,發生許多奇怪的事情。那座玉飾金嵌的西八條府邸,忽然起了火。房屋失火本不是什麼大事,但這次卻使人震驚。這火是何人所為?據說是有人故意縱火。同一天夜裡,在六波羅的南邊,又傳來二三十人拍手跳舞唱歌的聲音:「歡騰的水,嘩嘩響的瀑布的水……」還夾雜著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