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一~十六

十一

橋頭交戰

高倉宮在從三井寺到宇治的路上,從馬上掉下來六次,據說這是昨夜未睡的緣故。於是便將宇治橋的橋板拆除了一段,讓高倉宮進入平等院休息一下。六波羅方面聽說後說:「啊呀,高倉宮要逃到奈良去,快追上去,除掉他。」於是以左兵衛督知盛、頭中將【1】重衡、左馬頭行盛、薩摩守忠度為大將軍;武土大將【2】有上總守忠清,其子上總太郎判官忠綱,飛驒守景家,其子飛驒太郎大夫判官景高,高橋判官長綱,河內判官秀國,武藏三郎左衛門有國,越中次郎兵衛尉盛嗣,上總五郎兵衛忠光,惡七兵衛景清,以上這些人為先鋒,共二萬八千餘騎,翻越木幡山,進抵宇治橋橋頭。他們估計敵人在平等院,便高聲吶喊。高倉官方面也齊聲高喊。六波羅的人馬走在前頭的喊道:「橋板拆斷了,不要跌下去。」但後面的人沒有聽見,仍然擁上前來,將前面的人擠下去二百多人,全落水淹死了。於是兩軍分據橋頭兩端,相互發射開始交戰的響箭。

高倉宮方面的大矢俊長,五智院但馬,渡邊省,播磨授,源太續等,他們射出的強弩,鎧甲都擋不住,盾牌也能被穿透。源三位入道賴政身穿絲綢直裰,外罩藍色細皮條縫綴的染成白色羊齒葉形的鎧甲。他好象認定了今天就是最後的日子,有意不戴頭盔。長子伊豆守仲綱身穿紅地絲綢直裰,外罩黑絲縫綴的鎧甲,因為要拉強弓,所以也沒戴頭盔。這時,五智院但馬將大長刀拔出鞘來,獨自走上橋去。平家的人見到了便嚷道:「射死他,夥伴們!」善射的箭手們彎弓搭箭一支連一支地射了過去。那五智院但馬不慌不忙,箭從上面射來就伏下身去,從下面射來就跳閃過去,從正面射來就用長刀撥落。無論是對面的敵人還是自己的夥伴,都看呆了。從此以後,人們就稱他為斬箭但馬。

做雜活的僧侶中,筒井的凈妙明秀穿著褐色直裰,外罩黑革縫綴的鎧甲,頭戴附有五枚護頸的頭盔,佩著黑漆鞘的腰刀,背後箭筒里插著二十四支黑鵰翎的箭,手中握一張纏藤塗漆的弓和一把心愛的白柄大長刀,走到橋上,大聲報名道:「想必你們平日也聽說過,今天就讓你們見識見識,本人就是三井寺里無人不知的雜役僧侶凈妙明秀。以一當千的兵士,哪個有本領的請過來,見個高低吧。」說完就將那二十四支箭,一支接一支地射了過去,對方立即有十二人被射死,十一人受傷。箭筒里只剩下最後一支箭的時候,他忽然將弓扔掉,將箭筒解了下來,並且脫掉皮毛朝外的鞋子,赤著雙腳,順著橋上架空的桁條跑了過去。人們都不敢走的架空的桁條,在妙凈坊腳下就象走在京城的大路上一樣。他用長刀砍倒了五個衝上來的敵人,砍第六個的時候,長刀的柄突然斷掉了,於是扔掉長刀,拔出腰刀應戰。因敵人太多,便使出蜘蛛腳、擰麻花、十字手、翻筋斗、轉水車等種種招數,舞動腰刀砍殺起來。登時砍倒了八人。砍第九個人時,因為用力過猛,砍在那人頭盔上,刀身從把手處折斷了,掉到了河裡,幸好腰間還有一把匕首,便拚死命廝殺。

乘圓坊阿闍梨慶秀手下有個叫一來法師的,是個力大敏捷的僧徒,這時也跟在妙凈坊後面殺了上來,但因橋上桁條很窄,無法從妙凈坊身邊通過,於是就在他頭盔上用手一按,說一聲:「對不起,妙凈坊。」從他肩頭跳了過去,到前面廝殺去了。後來一來法師戰死在這裡,妙凈坊僥倖連滾帶爬地祇了回來,在平等院門前的草地上,卸下甲胄,一數鎧甲上的箭孔,共六十三處,射透的有五處,幸好都沒有傷及要害,在各傷口包紮了一番,用布裹了頭,穿上白色狩衣,把弓折斷當作拐杖,腳上穿著低齒木屐,口中念著阿彌陀佛退到奈良去了。

以妙凈坊過橋為榜樣,三井寺僧眾和渡邊族人前仆後繼爭先恐後地踩著橋上的桁條渡過河去。有的取了敵人首級或武器回來,有的受了重傷剖腹自盡,或跳進河裡。橋上殺得熱火朝天。平家的武士大將上總守忠清來到大將軍面前說:「請看吧,橋上正打得激烈,現在正是騎馬渡河的時候,但此時正是五月梅雨季節,水勢很大,渡河時人馬恐怕要受損失。是到淀或芋洗去好呢,還是到河內路去好?」正說著,下野國住人足利又太郎忠綱上前說道:「淀、芋洗、河內路,這些地方你打算讓天竺、震旦的武士去呢,還是讓我們去?不把眼前的敵人除掉,一旦放他們進入南都,那時吉野和十津川的援兵也聚攏而來,就更難對付了。在武藏和上野的交界處有一條大河叫利根川,秩父和足利失和的時候,經常在這裡作戰,如果從正面進攻就應在長井渡過去,如果從敵後進攻則須從古我杉渡口衝過去。為了要從杉渡口過河,足利便說服上野國的一個住民新田入道,讓他幫助渡河作戰,但是準備渡河的船隻都被秩父的人毀掉了。新田入道說:『不能從這裡渡過去,將永遠是我等執弓矢者的恥辱,既使被河水淹沒也不過是一死,趕快過河!』於是就用騎兵拖著步兵渡了過去。這是坂東【3】武士常用的辦法。現在大敵當前,隔河交戰,怎麼能計較水的深淺呢!這裡的水深和流速同利根川差不多。各位勇士跟我來吧!」說完,率先躍入水中。接著,大胡、大室、深須、山上、那波太郎、佐貫廣綱四郎大夫、小野寺禪師太郎、邊屋小四郎都跟著下去了;從卒們有宇夫方次郎、切生六郎、田中宗太等,總共三百餘騎。足利又太郎忠綱大聲喊道:「把壯馬放在上手,弱馬放在下手;凡馬腳能踩著河床的地方,就放開韁繩讓它自己走;如踩不到河床,便拉緊韁繩讓它游泳。有掉隊的,就讓他拉住弓梢走。每人都相互拉著手,並肩游過去。騎馬的要坐穩鞍鞽,踩住馬鐙。若是馬頭沉下去,一定要把它拉起來,切記不要拉得太過。若是馬鞍浸在水裡,可騎在馬的後部。對馬要放鬆一些,對河水可不要掉以輕心。在河裡不要拉弓,敵人射過箭來也不要還射。要把護頸拉下來,但不要拉得太過,以免頭頂中箭。排成橫隊前進,不要沉到水裡!順水斜著渡過去!」在他的指揮下,三百多軍兵,未失一騎,全都渡到對岸去了。

--------------------------

【1】藏人頭兼中將,故稱頭中將。

【2】原文為侍大將,即在大將軍之下以武士身分統領一軍的大將。

【3】坂東亦稱關東,即位於箱根關以東的相模、武藏、上總、常陸、上野、下下野、陸奧等國。這裡的人以武勇著稱。

--------------------------

十二

高倉宮之死

足利又太郎忠綱那天身穿朽葉色直裰,赤革連綴的鎧甲,頭戴有兩隻牛角的盔【1】,佩著金飾的腰刀,背後插著黑白分明的鵰翎箭,手握纏藤的弓,胯下騎著灰色錢形斑紋的戰馬,鞍鞽上塗了金,並且配有柞樹枝上立有貓頭鷹的裝飾。他腳踩馬鐙立起身來,大聲喊道:「你們遠處的聽著,近處的看著,本人就是當年除掉朝敵平將門【2】,蒙賜獎賞的藤原秀鄉的十代孫,足利太郎俊綱之子又太郎忠綱,現年十七歲。我這樣無官無位的人,若對親王引弓放箭,恐怕要受天譴的。但是,弓矢相對也好,神佛是否保佑也好,這都由平家來擔當。對面三位入道的人,若是覺得自己有本領的,請過來,與我見個高低!」說著就沖入平等院,廝殺起來。

大將軍左兵衛督知盛見了這個情形於是下令:「渡過去,渡過去!」二萬八千餘騎一齊躍入河中朝對岸渡去。湍急的宇治川,立即被人馬堵塞,河水被阻住,偶爾從人縫中衝出去,其勢迅猛無比,簡直可以衝決一切。步卒們緊跟在馬的下手渡河,很多人連膝蓋部分都沒被河水打濕。不知道怎麼搞的,伊賀、伊勢兩國的官兵,搞亂了馬兵步卒的編組,被河水沖走了六百多餘騎。淺綠的,緋紅的,大紅的,各色各樣革綴的鎧甲,在河裡沉浮著,就象神南備山的紅葉被山風吹落,飄在暮秋的龍田河,被堤堰擋住難以流動一樣。其中有三個穿紅色革綴鎧甲的武士,被捕香魚的柵梁擋住,無法逃脫。伊豆守見了,作歌道:

伊勢勇士披紅甲,

宇治川中做香魚。

這三個人都是伊勢國的,分別叫黑田俊平四郎、日野十郎和乙部彌七。其中日野十郎是個有經驗的老兵,他把弓梢塞進岩石隙縫,抓住了攀上岸來,隨後將那兩個人也拉了上來。

所有兵馬都已登岸,於是進攻平等院的正門,進進出出,殺來殺去。在混亂當中,高倉宮已向南方逃去,留下源三位入道的人在這裡射箭阻擋。

三位入道賴政年逾七旬,奮勇作戰,左膝中箭,負了重傷,打算平平靜靜地自盡,便退進門內。但敵人緊跟著攻進來。這時他的次子源大夫判官兼綱,身穿藍地直裰,唐綾縫綴的鎧甲,胯下騎著花白色的戰馬,為了救父親,幾番回馬交鋒,終於被上總太郎判官射中,面部受了重傷,疼痛難忍。這時上總守的一個叫次郎丸的侍童是個大力士,他拍馬上前,與之扭打起來,二人一起滾下馬來。源大夫判官兼綱雖面部受了重傷,但他是有名的大力士,終於將次郎丸按在地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