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六~十八

十六

大臣被流放

法印回來將入道相國的意見詳細奏明了法皇。法皇也覺有理,沒有說什麼。同月十六日,入道相國按照事先的謀劃,宣布自關白起,太政大臣以下公卿殿上人共四十三人,一律停職,閉戶蟄居家中,左遷關白公為太宰帥,遠流鎮西(九州)。關白公說:「情勢如此,只能聽其自然了。」便在鳥羽附近叫作古川的地方出了家,時年三十五歲。世人都說他是通曉朝廷禮儀、心如明鏡的人,都感到惋惜。被貶遠流的人如果中途出家,照例是不到原定的地方去的,最初是定在日向國,現在因為出家,便安置在了備前國府附近一個叫井迫的地方。

從前大臣被流放的有左大臣蘇我赤兄、右大臣豐成、左大臣魚名、右大臣菅原道真、左大臣高明公、內大臣藤原伊周公等【1】六人,但作為攝政關白而被流放,是沒有先例的。

已故中殿攝政基實的兒子、二位中將藤原基通,乃是入道相國的女婿,被任命為大臣關白。從前圓融天皇在位時,天祿三年(973)十一月一日,一條攝政謙德公去世,其弟堀河關白忠義公【2】當時只是從二位中納言;他的另一個弟弟法興院大入道【3】是大納言兼右大將,而忠義公竟越過了他,升為內大臣正二位。上諭宣達之後,人們都說這是令人吃驚的晉陞;現在這次就更是破格了。二位中將並不是參議,沒有經過中納言,就直接做到大臣關白,這是聞所未聞的【4】。對普賢寺公藤原基通被升為大臣關白這件事,上卿宰相、大外記,以及大夫史【5】,無不愕然。

太政大臣藤原師長被停了官職,放逐到東國。保元年間,因為父親惡左府(賴長)的關係,兄弟四人都被處以遠流,其兄右大將兼長、其弟左中將隆長和范長禪師等三人,未及被召回京,就死在流放之地。只有師長在土佐的幡多地方過了九年,於長寬二年(1164)八月被召還,官復原職,第二年又被晉陞為正二位。仁安元年(1166)十月又由中納言升為權大納言。因當時大納言沒有缺額,所以僅被列於定員之外。大納言有了六個人,就是從此開端的。像這樣由前中納言升為權大納言,除後山階大臣躬守公、宇治大納言隆國卿外,以前從不曾聽說過。師長長於管弦,才藝過人,次第升遷從未滯留,以至做到了太政大臣的最高位,這回不知遭了什麼報應,再次被流放。以往在保元年間,左遷於南海的土佐;如今在治承時代,又被流放於關東的尾張。以無罪之身而賞配所之月,原是風雅之人所樂為【6】,所以大臣雖在流配之中也不大覺得煩惱。想起唐朝太子賓客白樂天,謫居潯陽江畔的事,如今自己遙望鳴海潟的風光,賞明月,嘯湖風,彈琵琶,吟詩歌,以此打發歲月。有一次,他到尾張國第三神宮去參拜熱田明神,夜裡為取悅於明神,便彈起琵琶,唱起歌來。當地本是蒙昧之鄉,哪有人懂得什麼風雅,邑老、村女、漁人、野叟,雖然都側耳靜聽,但無人能辨音韻之清濁,聲調之律呂【7】。古時唐土「瓠巴鼓琴,鳥舞魚躍」【8】,「魯人虞公發聲清哀,遠動梁塵」【9】。是說妙技達於極點,自然會引起萬物共鳴。這時,人們聽了師長的妙音,個個產生了莫名的感覺,滿座均感奇妙。漸至夜半更深,奏起了《風香調》,使人如聞花之香馥;彈起了《流泉曲》【10】,則似覺月色增輝。隨後又唱起詩歌「願以今生世俗文字之業,狂言綺語之過」【11】,彈奏起琵琶秘曲,明神為之感應,寶殿為之震動。師長說:「如果不是平家將我流放此地,今夜怎能夠拜見這種吉祥瑞相呢。」感動得淚流滿面。

按察大納言資方卿的兒子右近衛少將兼贊岐守源資時,被停了兩個官職。參議、皇太后宮大夫兼右兵衛督藤原光能,大藏卿、右京大夫兼伊豫守高階泰經,藏人、左少辨兼中宮權大進【12】藤原基親,都被同時停了三個官職。朝廷下旨說:「按察大納言資方卿,其子右近衛少將,其孫右少將雅賢,著即驅逐出京。」上卿藤大納言實國、博士判宮中原范貞奉命,即日驅逐這三人出京。大納言資方卿說道:「三界雖廣,竟無地可容這五尺之軀;人生無多,卻難度這半日時光。」便連夜矇混出宮,逃往萬里之外去了。經過詩歌中很有名的大江山、生野等地,在丹波國一個叫村雲的地方暫停下來。後來終於被查到,被流放到信濃國去了。

--------------------------

【1】這六個大臣都是公元七世紀至十世紀之間的人。

【2】藤原兼通,天延二年(974)任命為關白。居住在堀河,故稱為堀河關白。忠義公是他的謚號。

【3】藤原兼家,天元元年(978)為右大臣,後晉陞攝政關白。出家於法興院,故這麼稱呼。

【4】二位中將而非參議,不得參與朝政。一般歷經參議、中納言、大納言,才得晉陞為大臣。

【5】都是太政官的屬員,前者掌管詔書、奏章,後者掌管太政官的文書以及各司各國的事務。

【6】據說中納言源顯基曾說過:「願將無罪之身,得賞配所之月。」顯基是後一條天皇的寵臣,一生得意,歿於永承二年(1047)。這話原是一種假設,表示雅人深致罷了。

【7】中國古時把音樂分為六律六呂,共十二個音階。

【8】見《列子·湯問篇》。又淮南子有云:「瓠巴楚人也,鼓琴而鳥飛下,潭魚出。」

【9】見劉向《七略別錄》。

【10】《風香調》和《流泉曲》是當時琵琶曲子的名稱。

【11】見白居易《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下兩句是:「轉為將來世世贊佛乘之因,轉法輪之緣也。……」

【12】中宮職(中宮事務管理機構)的判官。官階為五位。

--------------------------

十七

行隆其人

前關白松殿【1】的武士中有一個江大夫判官【2】遠成,也是平家所厭惡的人。曾經聽到謠傳,說六波羅已下令拘捕他,還沒有想好去什麼地方就同他兒子江左衛門尉家成逃走了。逃到稻荷山,下得馬來稍事休息,父子計議道:「本打算逃往東國,投奔被流放到伊豆島的前兵衛佐源賴朝【3】,但他也是欽案追究的人,自身尚且難保。在日本各地無處沒有平家的莊園,真是無地方可以躲藏。若在平時住過的地方被拘捕,也太難堪。不如現在回去,如果六波羅派人來捕我們,就剖腹自殺吧。」於是又回到河原坂的寓所里來。果然源大夫判官季定,攝津判官盛澄,率領甲士三百,來到河原坂寓所,將寓所團團圍住。江大夫判官來到檐下,大聲喊道:「請看吧,各位。回到六波羅就這樣報告吧。」便點燃了房屋,父子都剖腹自盡,在烈火中焚化了。

如果問這樣上上下下死了這麼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據說是因為現在晉陞為關白的二位中將基通公,與前關白松殿的兒子三位中將師家,爭奪過中納言的職位。如果是這樣,前關白松殿一人遭逢厄運自屬應得,但牽連另外四十餘人就很不該了。去年為贊岐院上謚號,為宇治惡左府贈官贈位【4】,但世上還是不平靜。因此天下不太平,並不能歸罪於贊岐院和惡左府的怨靈作祟。人們都說入道相國的心被天魔盤據著,變得極易動怒,不知天下要發生什麼樣的大亂了,京中上下人人自危。

那時有個叫前左少辨行隆的人,是已故中山中納言顯時卿的長子。在二條天皇時代,曾任辨官,非常得意,但被停官十幾年以來,換季之衣不繼,食物常常不足裹腹,過著雖生猶死的生活。入道相國派人對他說道:「有事對你說,請務必立即前來。」行隆想:這十幾年來與世無爭,難道是有人進了讒言嗎?心中萬分驚恐。夫人和兒女們都說:「不知道要降臨什麼災禍呢!」都嚇得哭了。因為西八條頻頻派使者來催,無可奈何之下,便借了車到西八條去了。萬萬沒有料到,入道相國馬上出來相見,說道:「尊駕的父親顯時卿,是我從前事無巨細都與之商量的人,所以我對你的事決不能漠不關心。這麼多年來你一直閉戶隱居,生活想必十分清苦,因為法皇管理政務,我也無法可想。不過現在你可以出仕了,官職的事由我給你安排,你暫且回去吧。」說罷就進去了。行隆回到家中,妻兒們如同見死人復生一樣,聚集在一起,高興得又哭又笑。

太政入道便派源大夫判官季貞,將應由行隆管轄的莊園的許多文書送了過來,又說怕他目前生活拮据,先送來絹一百匹,黃金一百兩,還送來一些白米。為供出仕所需,還派來雜役、飼牛人,並送來牛和牛車,應有盡有。行隆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惶惑地說:「這不是做夢吧,不是做夢吧!」同月十七日補了五位藏人的缺,又恢複了左少辨的官職。行隆已經五十一歲了,如今好象年輕了許多。但旁觀者都說,這只不過是暫時的榮華罷了。

--------------------------

【1】松殿即藤原基房,松殿是他的住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