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一~十五

十一

醫師問答

小松內大臣聽得這些情況後,因他是對任何事情都非常謹慎的人,馬上就到熊野參拜神社去了。在本宮的證誠大菩薩【1】神殿里,徹夜地祈禱:「父親入道相國,所做所為多屬無道之舉,動輒挾製法皇。重盛身為入道相國長子,雖曾屢屢諍諫,但因己身不肖,不被父親採納。看他所作所為,大概一代榮華猶自難保,更不要說子孫相續,顯親揚名了。此時此刻,重盛自思,我忝居重臣之列,隨波逐流,恐怕不合良臣孝子之道,不如隱名退身,拋卻今世令譽,只求後世冥福。無奈我乃一介凡夫,資質愚鈍,不明是非,因而未能毅然決然。為此祈請南無權現金剛童子【2】明示,若我平家子孫榮華未絕,仍能仕於朝廷,懇請緩和入道的作惡之心,使天下得以安寧;若榮華僅止於家父一代,子孫將會蒙羞受辱,那麼就請縮短重盛的壽命,以救助來世的苦難。以上祈願,唯求大神予以冥佑。」正在披肝瀝膽地祈禱,忽有一團燈籠火似的東西從大臣身上出來,倏忽之間就消失了。很多人都看見了,只是驚駭得不敢聲張。

從熊野回來,涉過岩田川的時候,嫡子權亮少將維盛以下的少年公卿,在白色狩衣內穿著淡紫色的襯衣,因正值盛夏,便在河中嬉戲,把狩衣都弄濕了,顯出了襯衣的顏色,簡直象喪服一樣。筑後守貞能見了,斥責道:「你們這是怎麼啦,把狩衣都弄成不吉祥的東西了,趕快換衣服吧。」大臣阻止道:「我的祈禱已經如願了,這狩衣就不要換了吧。」同時,又差人去熊野進獻幣帛,表示感謝。眾人都覺得奇怪,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沒有多久,那些公子們果然真的穿上喪服了,這真是非常奇怪呀!

回家之後,沒過幾天,重盛便得了病。他認為熊野神明已經滿足了他的心愿,所以既不進行治療,也不再祈禱。此時,由宋朝渡海過來一位名醫,在日本小住。入道相國正好在福原別莊,便派越中守盛俊為使者,向小松內大臣傳話:「你的病越來越重,正好有宋朝的名醫來到我國,真是可喜,就叫他來為你治療吧。」小松公叫人扶了起來,把盛俊喚到面前,說道:「你回去稟告,就說:關於為我治病的事,我已敬領相國之命。但是,你仔細聽著,延喜帝【3】是位賢君,但他把異國相士召進京城,這事即便是在佛法末世,也不能不說是賢君的過失,日本皇朝的恥辱。更何況重盛乃一介凡夫,將異國醫生招進京城,豈不更是對國家的不敬嗎。漢高祖提三尺劍,削平天下,在征討淮南黥布時,為流矢所傷,呂氏叫來良醫療治。醫生說:『此傷可醫,但要給我五十斤黃金。』高祖說:『在我打天下的時候,曾經多次負傷,並不覺多麼疼痛,而今我的壽命已盡。生死由命,縱有扁鵲,又有何益。但是如果不讓他治,又象是捨不得金子。』於是賜給醫生五十斤黃金但卻沒讓他醫治。古人的話,我至今還銘記在心。重盛無德無才,忝列九卿,位至三台,命運如何,皆在於天。不察天意,妄加治療,又有何益!如果這病是天定的劫數,求醫治療也無益處;若不是天定的劫數,不施治療也能得救。古時,耆婆【4】醫術無效,大覺世尊【5】逝於跋提河畔。這表明劫數內的病症非醫藥所能治癒。劫數內的疾病如果能夠治癒,那麼釋尊也就不會圓寂了。劫數來臨無醫可救,這是非常明顯的。況且被治者是佛體,施治者是耆婆。而今重盛既非佛體,名醫又不如耆婆,即便他精通四部醫書【6】,擅精百病療法,恐怕也無法救助久積污穢的人。即便他熟讀五經【7】,能治百病,對劫數之內的病症也是難以治癒的。假若他的醫術可以為我延長壽命,豈不是說本朝無道深醫士;如果他的醫術並無效驗,那麼我見他又有何益!更不要說我身為本朝的三公大臣,竟與外國浪遊的客人相見,既是對國家的不敬,也是政道的陵夷。即使重盛因此而喪命,也不能對國家之恥無動於衷呀。要你傳達的就是這些。」

盛俊回到福原,將經過哭訴了一遍。入道相國說道:「這樣以國恥為念的大臣,自古以來未曾聽說過,在這佛法末世就更不必說了。因他與日本現實格格不入,這次大概是無可救藥了。」說完便悲傷地回京去了。

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小松公出家入道,法名凈蓮。到了八月初一,到底做到了臨終不生妄念,溘然長逝了。時年四十三歲,正值盛年,實屬可哀。京中上下人等無不嘆息:「入道相國橫行於世,幸虧有他從中調解,世間才得平靜。現在他去世了,天下不知要鬧出什麼事來呢!」只有前右大將宗盛卿的人說:「從今以後就是大將軍的天下了。」覺得很是高興。父母疼愛子女乃是常情,就是不肖之子死了,也覺得悲哀,更何況重盛公乃平家棟樑,又是當代的賢人。說起父母妻子的別離,家門的衰微來,更是不勝悲傷。因此,國家嘆息良臣的喪失,平家惋惜武略的傾頹。這一切都是因為這位大臣儀容端莊,心存忠正,才德與言行兼備的緣故。

--------------------------

【1】即阿彌陀如來。

【2】南無是梵語,也譯作歸命,系向佛祈禱時的開頭語。權現金剛童子是熊野三山的護法神。

【3】即醍醐天皇。

【4】耆婆是古代印度名醫。

【5】即釋迦牟尼。

【6】四部醫書指中國古代的四大醫書:《素問》、《大素經》、《難經》、《明堂經》。

【7】五經指醫書中的五經:《素問》、《靈樞經》、《難經》、《金匱要略》、《甲乙經》。

--------------------------

十二

無文佩刀【1】

這位內大臣重盛公生來就是個奇特的人,他能預知將來發生的事情,比如四月初七夢中所見的事就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在夢中他走到了很遙遠的地方,在一個不知是哪裡的海邊上,路邊豎著一個大牌坊,內大臣問別人道:「這是什麼牌坊?」答道:「春日大明神【2】的牌坊。」牌坊前聚集著很多人,有一個法師的首級被插在刀尖上高高地舉著。內大臣問道:「這是誰的首級?」答說:「是平家太政大臣入道公的首級,因他作惡多端,惡貫滿盈,本社的大明神就令手下處置了他。」聽到這裡就醒過來了。平家自保元、賓士以來,屢屢平定叛亂,蒙朝廷倍加恩賞,忝為天皇的外祖父,一門之中當官者有六十餘人。二十多年來,其富貴尊榮是難以形容的,但因入道相國惡貫滿盈,一門的好運已盡,思想過去,念及未來,內大臣不由得淚水盈眶。

正在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內大臣問道:「是誰?」外面答道:「瀨屋太郎兼康。」又問道:「你有什麼事?」「有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我等不及天亮,現在特來稟告,請屏退左右。」大臣把身邊的人斥退,叫他進來。兼康將自己夢見的事詳細說了一遍,與大臣的夢一點不差。內大臣見瀨屋太郎兼康也能與神明相通,因而不勝感嘆。

第二天早晨,嫡子權亮少將維盛正要去法皇那裡,內大臣將他叫住,說道:「做父親的本不應該說這樣的話,你在你們這輩當中算是最出色的了,但如今世事前途未卜,很令人擔憂。貞能在這兒嗎?給少將斟酒!」貞能進來把酒斟了。大臣又說:「這杯酒本來是要先給少將喝的,但飲酒不能僭越親長,我先喝了再給少將斟吧。」便連喝了三杯,然後遞給少將。少將也連喝了三杯。內大臣說道:「貞能,把贈品拿給少將。」貞能便從錦袋中取出一把刀來。少將心想:「這一定是祖傳的小烏寶刀【3】吧。」正在高興的時候,卻發現竟是舉行大臣葬禮時佩帶的無文寶刀。少將大驚失色,顯出很不安的樣子,內大臣潸然淚下,說道:「少將,不是貞能拿錯了。這把刀是大臣殯葬時所用的無文寶刀,原是準備在入道相國去世時重盛佩用的,現在重盛要比入道公先去了,因此把它送給你。」少將聽了這番話,只是俯身咽淚吞聲,哽咽不能言語。這天也沒去天皇那裡供職,蒙著被子躺了整整一天。後來,內大臣參拜熊野神社,回來就生了病,不久就去世了。這時,少將才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

--------------------------

【1】刀鞘沒有任何文飾的樸素的佩刀,本是六位以下官員經常佩用的,公卿大臣則只在喪葬時佩帶。

【2】在奈良市春日山鹿,祭祀藤原氏的氏族神春日大明神。

【3】大寶三年(703)製做的一把兩面有刃的劍,柄上有烏狀金屬裝飾,故名。原是源氏祖傳寶物,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被殺後,歸平氏所有。

--------------------------

十三

燈籠大臣

內大臣一心消災修善,看重來世禍福,他在京城的山麓建造了一座有四十八間的寺院,與彌陀六八弘願【1】的數目相應。又在每一間掛一盞燈籠,共掛了四十八盞,有如九品蓮台【2】在眼前閃耀,又如鳳凰鸞鏡大放光芒,使人恍如置身於極樂凈土一般。規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