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五、六

禿童

仁安三年三月十一日清盛公五十一歲時,因為生了一場病,於是許願出家入道,法名凈海。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病一下就好了,因而得以盡享天年。這期間,平家真可謂盛名震動朝野,人人欽羨的事就象草木見到春風,家家渴慕的事有如百禾遇上甘霖。說起六波羅一家的貴胄公子來,無論什麼樣的名門望族,都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入道相國【1】的內兄,平大納言時忠卿,曾說過這樣的話:「不是出自平氏家門的人,皆屬賤類。」因此,世間的人都想找點什麼因由,與平氏一門扯上關係。不僅如此,甚至連衣領怎麼折,烏帽子【2】怎麼疊,只要說是六波羅的樣式,天下的人便紛紛效仿。

無論怎樣的賢王聖主,以及怎樣的治國良相,都免不了會有些無聊的人聚在某些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傳一些流言蜚語,這本是世間常有的事。唯獨在入道相國全盛時期,卻並沒有說平氏閑話的。這是因為入道相國有獨到的安排。他選出了三百個十四、五、六歲的少年,一律留著齊耳短髮,穿一身紅色的直裰【3】,讓他們在京都各處行走探查,遇見有說平氏壞話的人,馬上通知同夥,闖進他的家中,沒收其資財傢具,並將那人抓到六波羅府中去。所以一般平民即使眼裡看見,心裡不滿,也沒有敢說出來的。不只是街頭行人,就連路上通行的馬和車,一見六波羅的禿童都遠遠避開。真可謂「出入禁門不問姓名,京師長吏為之側目」【4】了。

--------------------------

【1】清盛為太政大臣,出家後被稱為入道相國。入道是大臣出家後的尊稱。

【2】黑布直筒帽,有挺直的,叫立烏帽子;也有摺疊的,叫折烏帽子。

【3】類似我國清代的馬褂,胸前有扣,補貼口有結紮的帶子。武士上陣時,鎧甲披在它的外面。

【4】見陳鴻《長恨歌傳》:「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

--------------------------

闔第榮華

入道相國不僅自己享盡榮華,他的闔家子孫也全都發達起來。長子重盛做了內大臣兼左大將,次子宗盛做中納言兼右大將,三子知盛任三位中將,長孫維盛則任四位少將,平氏一門有公卿十六人,殿上人三十多人,另外還有各國國守,以及在衛府和各省司擔任官職的,共有六十多人,在那時的政界似乎再沒有別家的人,可謂權傾朝野了。

在從前的聖武天皇【1】時代,神黽五年(728)朝廷始設中衛府的大將,自從大同四年(809)中衛府改為近衛府【2】以來,兄弟分任左、右大將的只有三四回。在文德天皇【3】時,藤原良房以右大臣兼任左大將;藤原良相以大納言兼任右大將,這二人是閑院左大臣冬嗣的兒子。在朱雀院【4】在位時,左大將是小野宮實賴公,右大將是九條師資公,他們是貞信公【5】藤原忠平的兒子。後冷泉院【6】時期,左大將是大二條教通公,右大將是堀河賴忠公,都是御堂關白【7】藤原道長的兒子。二條院【8】時,左大將是基房松【9】公,右大將是兼實月輪【10】公,都是法性寺【11】公藤原忠通的兒子。這些人都是攝政關白家的子弟,一般人是沒有這種榮幸的。從前殿上人恥與為伍的人的子孫,如今卻穿上了禁色【12】官服,身著綾羅錦繡,兼任大臣大將,兄弟同時做著左、右大將,雖說如今是佛法衰微的末世,這事情也是夠奇怪的了。

此外,清盛公還有八個女兒,也都得結良緣,福分非淺。一個女兒在八歲時與櫻町中納言成范卿定了婚約,平治之亂【13】以後退了親,嫁給了花山院左大臣【14】,生了幾個兒子。成范卿之所以被稱為櫻町中納言,是因他風流儒雅,酷愛吉野山的櫻花,在領地上栽了很多櫻樹,並在櫻樹叢中建房居住。因此,來看花的人便將這裡叫作櫻町。櫻花一般開七天就凋謝了,成范卿覺得可惜,便禱告天照大神【15】使花期延長為三個七天。那時皇上聖賢,神也顯示出神德,花也有了靈氣,從人心愿,竟真的能保持二十天的花期。

一個女兒被立為皇后,所生的皇子被立為太子,後來登基為帝,為母后加封了院號,稱建禮門院【16】。既然是入道相國的女兒,又為天下之國母,其尊貴榮華自不待言了。還有一個女兒是六條攝政公【17】的夫人,高倉天皇在位的時候,被封為養母【18】,特許以「准三后」待遇,稱為白河君,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又一個是普賢寺公【19】的夫人,一個是冷泉大納言隆房卿的夫人,一個是七條修理大夫信隆卿【20】的妻子。另外,有一個安藝國嚴島神社的巫女所生之女,在後白河法皇的宮裡做女官;還有一個是九條院【21】的女雜役常葉所生,在花山院的小姐那裡服役,稱為廊下君。

日本又叫秋津島,共分六十六國,其中歸平家管轄的有三十餘國,已經超過國土的一半了,其他莊園田地更是不計其數。綺羅滿堂,如花似錦;車馬雲集,門庭若市,揚州之黃金,荊州之珍珠,吳郡之綾,蜀江之錦,各種希奇珍寶,應有盡有。「歌堂舞閣之基,魚龍爵馬之玩」【22】,即使是帝王之家、神仙洞府也不過如此。

--------------------------

【1】聖武天皇是日本第四十五代天皇(724—748年在位)。

【2】近衛府是諸衛府中最重要的,負責警衛皇宮,朝會時任警衛和儀仗。

【3】文德天皇是日本第五十五代天皇(850—858年在位)。

【4】朱雀院是日本第六十一代天皇朱雀天皇(930—945年在位)遜位後的稱呼。

【5】貞信公是藤原忠平的謚號。

【6】後冷泉院是日本第七十代天皇冷泉天皇(1045—1068年在位)遜位後的稱呼。

【7】對藤原道長所建法成寺的尊稱。關白即攝政大臣。

【8】二條院是日本七十八代天皇二條天皇(1158—1165年在位)遜位後的稱呼。

【9】松是基房家的地名。

【10】月輪是兼實所居山莊名。

【11】法性寺是藤原忠通的別邸。

【12】非經敕許,不得穿用的顏色,包括青、赤、黃丹、梔子、深紫、深緋、深蘇枋七色。

【13】賓士元年(1159),源義朝等謀反,幽禁後白河上皇,遷徒二條天皇。平清盛起兵平亂,翌年正月,誅滅義朝,史稱平治之亂。從此朝中大權歸於平氏。

【14】即藤原兼雅。

【15】天照大神是太陽女神。

【16】即平清盛的女兒德子,於承安元年(1171)入宮,為高倉天皇的女御,第二年成為中宮(即皇后),治承二年(1178)生子言仁親王,治承四年親王即位為安德天皇。養和元年(1181)中宮上尊號為建禮門院。

【17】即藤原基實。

【18】天皇養母,照例多以內親王(公主)充任。准三后是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待遇給予俸祿。

【19】即藤原基通。

【20】掌管宮中修繕、營造等事務的機構「修理職」的長官。

【21】指當時的皇太后藤原呈子。

【22】引自《文選·鮑照蕪城賦》:「若夫藻扃黻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

--------------------------

祇王

入道相國既然已把天下置於掌握之中,什麼世間的非難,人們的嘲諷,便全都不顧忌了,一味任由自己去幹些不合情理的事。例如,當時京城中有兩個有名的舞女,是一對親姐妹,名叫祇王、祇女,是一個叫刀自的舞女的女兒。姐姐祇王為入道相國所寵愛;妹妹祇女也因此為都中人士所推崇。清盛公給母親刀自建了一所豪華的房子,每月還送一百石米、一百貫錢,於是刀自一家也因此安富尊榮了。

在我國,舞女起源於鳥羽院時代,當時名叫島千歲與和歌前的兩個人開始跳這種舞蹈。跳舞者最初是穿白絹便服,戴著立烏帽子,腰插白鞘腰刀起舞的,因此稱作男兒舞。隨後把烏帽子和腰刀都去掉了,只穿白絹便服,這種歌舞就叫白拍子。

京城裡的舞女們耳聞目睹祇王的幸運,有的羨慕,也有的嫉妒。那羨慕的人說:「啊,祇王真幸運呀,同操樂戶生涯,誰不願意有那樣的機遇呢?一定是因為她名字里有個祗【1】字,所以才有這麼好的運氣。我們也將這個字用在名字中試試看。」於是就有人叫祗一、祗二,或者祗福、祗德。那嫉妒的人說:「這和名字、文字有什麼相干,這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所以也有好些人並不把祗字加在名字上。

過了三年,京城裡又出現了一個有名的舞女,是加賀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