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7章 新的共和國

謝爾蓋的解釋也是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他收集了大量資料和證據,力圖證明自己和這件事無關,甚至他自己還在電視前賭咒發誓,如果有勾結米國人,就不得好死,還準備斷指明誓。

一時間,也有不少他的支持者選擇相信了他。

但是很快的那兩名米國戰俘又被拎出來表演了。

經過審訊,米國戰俘供認,他們之所以能夠順利找到藏在地下室的哈諾維奇將軍,那是因為有人向他們透露了哈諾維奇所使用的手機,以及大概的相對位置。

而知道哈諾維奇手機號碼的,按照羅琳自己的說法,只有區區的不到四個人。

一個是納斯尼亞,一個是羅琳,以及朱爾佩奇還有另外一個就是謝爾蓋總統。

納斯尼亞和朱爾佩奇是哈諾維奇的生死戰友,而且納斯尼亞、朱爾佩奇當日並沒有給哈諾維奇打過電話,所以基本可以排除。

而相反的,事發前,謝爾蓋和羅琳和哈諾維奇通過電話。

羅琳不可能讓美國人刺殺自己的父親,所以唯一的最大嫌疑露出了水面。

那就是哈諾維奇很可能是被他之前的最親密戰友謝爾蓋總統給出賣了。

聯繫到現在兩人在和談上的分歧,這個推斷簡直是理所當然。

哈諾維奇一旦死了,得益者肯定是謝爾蓋總統啊。

這兩個「米國戰俘」的供述出來後,馬上就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開始做出了各種大膽的猜測。

這麼一來,謝爾蓋再也坐不住了。

他不得不,連夜又跑出來發表聲明,絕無此事,另外他還聲色俱厲地譴責發表這種猜測性文章的媒體,聲稱要將他們繩之以法。

當然,那些媒體壓根就不鳥他。

因為很多都是東南軍區這邊的,也有一些本來就是國外的媒體,比如西斯拉夫的哈里斯人的、波斯人的媒體。

甚至電視台的評論員也開始公開議論此事。

在瘋狂的新聞轟炸下,謝爾蓋再也堅持不了了,他承諾成立一個獨立的調查團專門來調查這個案子。

但是軍方並不同意,他們要求這個調查團必須具有中立性,不應該由總統本人來指定這麼一個調查團,就算要的話,也應該由對東斯拉夫友好的國家檢察官來進行。

同時,還發生了一件更大的事情。

那就是軍方宣布成立一個全國人民武裝軍事委員會。

委員會的委員由各個軍區的最高指揮官以及各個軍團司令官組成,委員會統領東斯拉夫地區包含警察、民兵組織在內的武裝力量。

軍事委員會主席還是哈諾維奇,副主席是四名,其中首席是納斯尼亞,一個是西北軍區指揮官佩羅姆,而另外一個則是羅琳和朱爾佩奇。

納斯尼亞在東斯拉夫地區的聲望是僅次於哈諾維奇的將軍,而且還是個女將軍,所以此次副主席由她擔任倒也無可厚非,朱爾佩奇目前代替哈諾維奇維持東南軍區的軍方,他入選也在理。

值得注意的是,哈里斯人佩羅姆,他前段時間才被謝爾蓋解職,但謝爾蓋的命令在西北軍區的抵制下,再加上新任的軍官不敢去赴任,導致佩羅姆自己不得不回爐繼續擔任西北軍區的指揮官。

而謝爾蓋也開始裝聾賣傻裝不知道。

當然,佩羅姆自己很清楚,那是因為哈諾維奇以承認謝爾蓋的統治地位換來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軍事委員會成立了之後,整個的指揮權除了西北軍區之外,指揮權還在東南軍區手裡。

更重要的是羅琳上位了。

在軍事委員會主席的主持下,羅琳由中校直接晉陞為準將。

成為東斯拉夫地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將軍。

作為軍事委員會的副主席之一,羅琳除了負責東斯拉夫地區所有特種部隊之外,現在還負責擔任東斯拉夫地區軍隊裝備部部長,並且擔任國防部長特別助理,擔任東南軍區參謀部參謀長。

基本上已經是除了哈諾維奇以及納斯尼亞和佩羅姆蝦米昂的軍方第四人。

而且哈諾維奇目前重傷的情況下,整個東南軍區的指揮權基本就在她和朱爾佩奇手裡。

更重要的是,她負責整合全國的所有特種部隊。

將管轄雪狼、鷹隼、巨雪熊等多支特種部隊,這些部隊都是東斯拉夫真正能夠打勝仗的部隊,雖然人數加起來不過兩千多人。

但根據不完全統計,米國人的陣亡至少有百分之四十都是拜雪狼所賜,可見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有多強悍了。

一系列的動作展開之後,謝爾蓋雖然有所不滿,但是在眼前這種局勢下,他如果再發聲,估計整個東斯拉夫地區就分裂了。

於是一個和總統權力幾乎並行的軍事委員會宣告成立。

幾天之內,宣布掌管東斯拉夫地區所有武裝力量。

謝爾蓋還是表示了抗爭,要求警察這一塊劃歸政府管轄。

軍事委員會很爽快的同意了。

但是軍方也表示,民事警察歸政府管,但是國民警衛隊還是歸軍方管轄。

謝爾蓋沒辦法,又拋出了一個設想。

即修改憲法,授予總統統領三軍的許可權。

軍方同意了,但是要求修改憲法前,必須先經過全國大選,議會同意之後方可修改。

謝爾蓋這下就躊躇了。

之前他這個總統之外,其實跟選舉毫無關係,也是一些重要的人聚集在一起開會,然後被推舉出來的。

選在如果要重新搞大選,以他現在的形象,還真不知道會不會一敗塗地。

但是箭在弦上,他不同意的話不就是說明他心虛嗎?

謝爾蓋面對軍方咄咄逼人的態勢,只能同意正式搞大選。

至於米國人,無話可說。

因為東斯拉夫人都是按照他們要求的,所謂的民主選舉進行,同時軍方也說了,他們不會幹涉選舉。

謝爾蓋焦頭爛額之際。

米國和東斯拉夫人的和平協議也無疾而終。

米國人不是傻子,現在謝爾蓋能不能擔任新一任的總統已經是一個問題,這時候和謝爾蓋簽署,貌似不一定能夠得到執行。

於是米國人重新回到了談判桌。

這一次是四方會談。

華夏國代表、米國代表以及東斯拉夫人代表和基輔波族人代表共同討論。

東斯拉夫人的代表里,這次還專門加入了軍方的代表,羅琳。

儘管東斯拉夫人全國上下,群情洶湧要為哈諾維奇將軍報仇。

但是羅琳站了出來,表示為了不讓老百姓繼續飽受戰火的摧殘,她原則上也同意停火,但是拒絕了美國當初那份協議。

雙方經過協商後,重新簽署了一份停火協議。

從合約簽署開始,停止任何的軍事敵對行動,包括刺殺以及空襲。

雙方交換戰俘。

也沒有提海倫娜的事,彷彿已經忘了。

至於限制軍隊規模什麼的,通通成了雲煙。

協議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停火,交換戰俘,米國人將會逐步退出東斯拉夫地區領土。

短短几天之內,米國人的態度如同翻天一般的變化。

別說謝爾蓋總統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寧逸都覺得納悶。

不過沐輕雪很快給他解惑了。

米國人這次真頂不住了。

奧斯曼人那邊的戰場越演越烈。

庫族人現在已經佔領了十四個州,而賽普羅斯島上的希族人已經將整個賽普羅斯收歸囊中。

最要命的是奧斯曼人還有一支軍隊被困在格國北方,回不了國。

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人不得不向米國人求救。

米國人雖然惱火,但實在是不願意再踩進這種泥潭裡。

尤其是這一次他要面對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

希臘、歐蘭王國、敘利亞、波斯、亞米尼亞、哈里斯、西斯拉夫,這都七個國家了,如果再加上東斯拉夫就是八國。

當然,這八國其實米國人並不在乎,也不擔心。

但是這八個國家背後的華夏國,才是他們要擔心的。

雖然說軍事實力上來說,就算加上華夏國,九個國家聯合起來也不會是米國的對手。

但這畢竟是在亞歐大陸,在歐羅巴眾國袖手旁觀的環境下,讓米軍孤單地和九國聯手對著干,沒有多少勝算。

因此,米國雖然也很惱火自己的盟友被人欺負了,想要為奧斯曼人討回顏面,讓自己這個小弟服服帖帖的,但眼下真不是再打一場的好時機。

高級武者的出現,而且在東斯拉夫讓米國人付出的慘重代價,讓他們意識到,光靠武器解決事情的法子已經漸漸的過時了。

未來,是武者的時代了。

如果多冒出幾個像寧逸這樣的怪物,米國人就要坐如針氈了。

在東斯拉夫的失敗,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