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3章 強強聯手

一直仁厚的當紅股票經紀方進新與貧窮粗鄙的丁蟹相交數十年,卻被丁蟹衝動下打進醫院,醒來後不僅失憶而且智障,從此方家一落千丈,遺下四個子女,幸得羅惠玲照顧,而丁蟹則流落台灣。

十多年後,方進新長子方展博長大成人,但卻一直投閑置散,後得父舊友葉天教誨,正欲發憤圖強之際,得悉丁蟹已潛逃返港,他誓要為父討回公道,奈何丁家兒子丁孝蟹,丁利蟹等黑社會大哥,勢力龐大。方展博幾經奔走,終使丁蟹被判極刑!但連串惡夢亦因而展開:先是大妹方芳背棄方家,幼妹方敏不堪壓力而跳樓,甚至曾與丁孝蟹相戀之二妹方婷亦難逃厄運。至此,方展博唯有遠走台灣。

另一方面,丁蟹以患癌為理由,獲提早假釋出獄,雖失意於舊情人羅惠玲,事業卻一帆風順,更有意思進軍股票界。展博得退休毒梟周濟生,退休華探長龍成邦之助,偕紅顏知己阮梅及龍成邦之女龍紀文回港,並聊同婷好友陳滔滔秘密部署,擬把股票市場變成宰殺仇家的屠場。

其中由秋官所飾演的丁蟹,更是奇妙地帶出了一個丁蟹效應,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指的是從鄭少秋於1992年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開始,凡是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恒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損失慘重的現象。

陳海記得,有人統計過丁蟹效應的次數,經秋管的電視劇、節目番出以後,股市明顯下挫的記錄達到了32次,最嚴重的就是今年,《江湖奇俠傳》一經播出,恒生指數跌破一萬點。「丁蟹一出,股市就瀉」,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廣為傳播。

有分析員認為丁蟹效應純屬巧合而已。他解釋,鄭少秋的劇集多安排在每年的八九月間上演,那時適逢半年結,市況較波動,而且鄭少秋早前上演的劇集,在時間上遭遇較大型的經濟回落周期,所以股市才出現較大跌幅。

撇下這些不說,拍出這些經典劇集的TVB實在是太強大了,居然造出各種奇妙的景象,現在李加成的懷疑陳海懂得,對手強大,自己又是外來的和尚,古話雖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是這一點放在香港就未必成了,這是一個排外的地方,假如你不是背有靠山,想在這地方成就一番事業,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陳海一來,就要槍挑地頭蛇?

所以,陳海知道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為自己在香港發展尋得一個靠山,沒有比李加成更合適的靠山了,成功的幾率有幾成?陳海不知道,只能是奮力一搏罷了。

「你來找我,認定我會幫你?」

「沒有認定。」陳海老老實實地答道:「只是我在香港,唯一認識的值得稱為山的人就只有您一位了,我只想試一試,對我,沒有什麼損失,就算不能成功,我現在也榮幸地和您一起共進早餐,已經是一種收穫了。」

「這張嘴倒是比當初靈活許多了。」李加成說道:「不妨,你先說說你的思路。」

「華星現在在內地也是屈指可數的影視公司,旗下有自己的藝人歌手,這一點與TVB相似,另外,華星自己投拍的電視、電影也大量啟用自己公司的藝人,這一點也與TVB相似,只是,華星的著力點在於內地,在一些細節的方法並不像TVB,比如說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播放平台,電視劇的投入必須與其他的電視台合作,內地的相關規定讓我沒有辦法建立自己的電視台,所以我只有將主意打到香港來,我要做華星電視台。」

李加成的手指在桌子上面彈了很多下,陳海又說道:「現如今,難為我的不是錢,是關係,是人脈。」

「我現在無法給你做出答覆。」李加成說道:「你過來香江找我,定然是深思離慮過的。」

陳海等了半天,終於等到了這句話,馬上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做好的策劃書,李加成接過去:「準備得齊全,這一點值得讚揚。」

陳海聽到李加成如此說話,心裡覺得希望越來越大,正想說話,有人突然走到他們這一桌來,開口叫道:「爸。」

是他,來人正是李加成的兒子,被自己救下來的李家公子,看到陳海,李家公子的表情有些複雜,李加成說道:「這還是你們第一次正式見面。」

陳海站起來,伸手出去:「你好。」

李家公子握住陳海的手,不輕不重,陳海能夠感覺到對方心裡的抵觸,自己好歹是她的救命恩人,不明白他為什麼對自己不太友好,李加成站了起來,拿起那份策劃書:「好了,我先走一步,再會。」

再會兩個字讓陳海充滿了希望,那李家公子看了一眼陳海,眼神里充滿了嫉妒的神色,陳海身子一抖,目送兩人離開,這才重新坐回去,細細地去品那早茶,剛才只顧著說話,陳海的肚子早就餓了,現在只剩自己一個人,反而可以放開手腳地吃,就在陳海大快朵頤的時候,一個人悄然坐在了陳海的對面:「這麼巧?」

陳海一抬頭,吃一了驚,筷子上的點心也差點落下去,坐在對面的正是新義安的話事人向先生:「真巧,向先生也來吃早茶?」

「偶爾吧,這麼巧,看到你和李先生在。」向先生說道:「所謂隔牆有耳,兩位的對話我倒是聽得一清二楚,不過是無心之舉。」

陳海拿不準向先生過來的意思,只有笑了一聲,向先生說道:「陳先生的膽量很大,對香港的認識也很深,沒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沒有背景,是沒有人會買賬的,陳先生知道新義安和潮州也有關係嗎?」

「這個……」陳海搖搖頭:「我倒是沒有聽說過。」

「新義安又叫潮州幫,源自1866年在萬安成立的潮州鶴佬幫。1919年萬安幫分裂,義安幫另開山堂,並於1921年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向香港政府華民政務司署註冊,1947年註冊被取消後,改為新義安至今。」向先生說道:「說起來,我們和李先生還是有些聯繫的,可惜,走的路和李先生不一樣,不過現在,大家都在商界,也無所謂以前的背景了,剛才你的想法我也聽到了,你在內地的情況我也明了,我倒是願意與你合作,如何?」

「據我所知,貴公司一向是以電影事業為主的。」陳海毫不客氣地說道:「為什麼現在對電視有興趣了?」

「著眼於長久吧,香港的電影市場其實很小。」向先生說道:「有限的市場,爭奪卻不少,你也知道,香港的名導演有多少了,這麼多人擠在一起搶飯吃,這一行可不好過啊,可是電視不一樣,受眾廣,而且長久,廣告費也是一項大收益。」

陳海有些振奮了,因為向先生的話不像是開玩笑,他很認真,甚至有些渴求的意思:「我覺得中國星和華星聯手,也是天意。」

「星電視。」陳海脫口而出,不過他自然不是衝動的人:「雖然很高興向先生願意與我們合作,不過……我們對彼此並不算了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