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BD戰役(13)

浦口區。

這裡同樣也是一個國家級高新開發區,由於和信實業是外企,故而開發區的副主任文涌濤親自陪同,想要拿下這個一期投資就在3億美金的大項目。

黃宣不認識文涌濤,但文涌濤卻認識黃宣,所以兩個人說來說去,總是能說到一塊。

李生剛也昂首挺胸的跟在黃宣身後,他知道黃家厲害,但黃宣究竟有多厲害,他其實也只能猜測,畢竟,對於黃家內部的許多東西,他是看不清楚的。

所以,李生剛一邊走,就一邊琢磨:自己前面是老闆,老闆旁邊是開發區副主任,這個叫主任的多了,街道辦事處也有主任,學校也有主任,計生委也有主任,就不知道這個主任是多大的官,不過站在自己旁邊的是刑處長,幹啥的不知道,人家都叫刑處長。叫處長就明確了,縣處級,縣處級,就是說,這位處長大人,和自家縣裡的父母官,是一個級別,興許還大點,那自己身邊是處長,自己不就和縣長一樣大了?

李生剛正想的高興,旁邊的刑處長察言觀色,以為冷落了這位總經理,立馬掏出根煙,道:「李經理,來一根?」

「行。」李生剛抱著剛培養出來的小肚腩,剛接過煙,刑萬年立刻就打著了火機……

李生剛的虛榮心瞬間得到了最大的滿足——看看,縣長給咱敬煙呢。

深吸了一口,沒嘗著什麼味,這對於煙齡足有15年的李生剛來說是少有的事情,又吸了第二口,李生剛才不確定的取下來看了一眼,呵,中華。

刑萬年瞥見了,取下叼著的煙,笑笑道:「我平時也就是抽根玉溪,也就是請人,才捨得抽中華。」

「這就是生活……」李生剛感慨著,想當年,其實也就是今年,還在做電廠廠長的時候,人家請客吃飯,撐死也就是玉溪,鉑金的才31,送禮常常都是軟盒的,一條不到230,看看人家,「平時也就是抽根玉溪」。再遙想當年,那就是今年以前,什麼是好煙?軟包的白沙也就得意了。

這就是生活哪……

王郝陪在黃宣身旁,名義上的生產總監,可現在工廠還八字沒有一撇呢,哪裡來的生產打理,他跟著黃宣,主要還是因為「品相」好。黃宣年紀太小,跟人家主人不搭界,雖說來者是客,但談話總是要講究個氣氛,有王郝在一旁,他與這位文涌濤也就好說話了。

副主任今年56,正是能上不能下的年紀,不過估計,下一屆怕是趕不上了。話雖如此,但這人老而彌精,一路上絕口不提優惠政策,只是道:「我們開發區的規劃面積有16.5平方公里,已經開發了10平方公里,現在進駐的企業有2000家。呵呵。」他似是而非的笑了兩聲,跟著道:「我們的計畫呢,是爭取在5到10年,把開發區擴建到50平方公里,所以黃先生你是不用擔心,未來工廠擴建,沒有地方了。」

刑處長和李生剛都湊趣的笑了起來,黃宣撇撇嘴,沒吭聲。

將工廠建在這裡,是早就決定了的事情,僅僅就為了「近」,也得建在這裡,所以徐啟已經張羅著準備開張了。可是要說未來擴建,若是真的能在BD聯盟里獲得舉足輕重的位子,那就說明,藍光光碟的主要生產,等於是被和信壟斷了,若是如此,再將工廠建在南京,這裡的成本優勢就成為瓶頸了。

再者說,章廣晟究竟是怎麼回事,黃宣還沒摸透呢。

不過,這再早也是一年後的事情,他也就趁著性道:「文主任,要說這裡的基礎建設,也有10年的功夫了,考察也是下屬們的事情,我現在最關心的兩點,一個就是咱們的稅率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廠區面積和土地出讓金的價格,咱們今天就談談這個,剩下的,我就交給王郝了。」

這麼說,買下來的基調就算定下來了,文涌濤連說「好好。」然後想了想,道:「黃先生,這個具體的政策讓刑處長給你講,說起來,還是挺複雜的。」

黃宣將頭轉向刑處長。

刑萬年今年43。剛剛提拔上來三年,40多歲的處長,也算是年輕,他長的頗有特色,鼻子以上是國字臉的造型,鼻子以下猛的一收,就成了瓜子臉的造型,按說這樣應該算是瓜子臉,可他又不是大板瓜子,也不是葵花籽,反而有些像是西瓜子。說話時,以鼻子為軸的中線向外鼓出,聯想豐富些的人,眼前立刻形象的躍出一隻正在嗑瓜子的松鼠模樣——腮幫子鼓鼓的,彷彿在向外吐東西。

見萬年向前緊走了兩步,李生剛連忙跟上,這可是他的標尺,總不能和後面的科級幹部站在一起吧,多掉價兒。

刑處長清清嗓子,就笑道:「黃先生,那咱就分成兩個部分說,一個是稅率,還有個是土地,對吧。」

黃宣頷首。

「稅率呢,主要也是兩個,第一就是優惠稅率,和信實業是外企,按照15%的稅率走,其他的公司,基本上是33%。」刑處長看著黃宣又道:「第二個就是定期減免,生產性企業『兩免三減半』。當然,這個是要經營期10年以上,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按照咱們這個工廠的進度,如果快的話,就從明年開始算所得稅。」

這些其實從文件上也能看到,但和官員們親口說的,卻在實際操作上有許多不同,例如「開始獲利的年度」這句話,就很有講究。

黃宣又問:「土地呢?」

「咱先說這個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工業用地分成5類,你們現在看上的是二類土地,呵呵,原則上呢,一類和二類土地是不布置新的工業項目的。」看的出來,這個刑萬年,對於業務還是很熟練,說話,也很有技巧。

「二類工業用地,每畝是28萬元,先不談優惠政策,和信是要求第一期600畝,第二期1500畝,第三期3000畝。基本上呢,這個土地是可以劃給和信實業,不過規定呢,不建設不交錢,建設前,就要先交錢了。這麼一算呢,600畝土地就是1.68億。」

刑萬年呵呵一笑,再看看他的文主任,道:「接著咱們說優惠政策。開發區的規定呢,固定資產投入300萬美金的外資企業,每畝土地就可以優惠5%,1000萬美金呢,就可以優惠10%,和信這條是滿足了。剩下呢,和信可能符合要求的,一個是屬於園區現代化配套製造業的工廠,一個呢,是屬於國家高科技產業及扶持的入區企業,可以減免土地轉讓金的10%—20%,當然以上這些,都不能疊加,只按照最高的計算。」

一直要到數年後,國家才有可能出台相關規定,將優惠政策,特別是高科技大型企業的優惠普及到全國,在此之前,只有在國家級開發區內的企業,才能享受優惠,正因為如此,許多企業是削尖了腦袋往裡面鑽,這些開發區的土地價格也就蹭蹭的向上浮。

黃宣聽的明白,就是說10%減免可以,20%減免就要談,但他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就一個人信步向前走去,留下一群人,眼巴巴的拿主意。

一直走到準備圈下來的土地前,黃宣方才駐足,李生剛最近運動太少,累的氣喘吁吁,還沒緩過勁來,黃宣就點名道:「李生剛。」

「唉,來了。」李生剛捂著肚子又小跑了兩步,看著黃宣一笑,道:「你是和信的中國分公司總經理,這就是你在這個位置上的第一個任務。」

「談價錢?」

「恩。」黃宣點點頭,別人都遠遠的站在外圈,裝作不看二人的樣子。黃宣敲敲自己的太陽穴,道:「格雷戈里做你的副手,有不懂的問王郝,這件事情我就全權交給你了,1.68億,給我看看你能講下來多少。」

「知道了。」李生剛雖然累的夠嗆,聲音反而洪亮起來。

「好?」黃宣拍拍李生剛的肩膀,他心裡拿的還是同樣的主意:小人有後台,則天下無敵。暗笑了兩聲,黃宣又抬頭問他,道:「鮑魚怎麼樣了?」

「人家還沒回應呢,可能以為我們是什麼販子了,我這兩天再催催。」李生剛這麼說,其實他也覺得,黃宣就是個「販子」,那三頭網鮑自己長,得要幾十上百年,楊貫一那麼大名氣,家裡也就是十幾二十隻鎮店,黃家又沒有漁業項目,怎可能有多少。

遠遠的看見徐啟也走了過來,黃宣道了一聲「OK。」就打發李生剛去招待幾個人,他招手把徐啟叫了過來,問道:「怎麼樣?」

徐啟是黃宣內定的廠長人選,正帶著幾個以前的下屬實地考察,做著建設前的準備工作。這裡是開發區的邊緣地帶,荒草蔓生,有些地方還是農田拋荒的。靠近公路的地方站這些樹,應該是開發區建設前就已經栽下來的,大的能有二三十年的樹齡,梧桐之類的都很難被一人合抱,若論風景,比起城裡很多公園還要好些。

這胖子還是肥頭大耳的,在草地里兜了一圈,頭上流的全是油,但也沒見瘦,說話瓮聲瓮氣的道:「如果只是生產藍光碟片,這個工廠就簡單的很,和普通的DVD廠子要求類似,主要還是看生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