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格物世間 第124章 金書玉冊宗門重

在五行宗洞天外,眾人都已到來,宋琦、賴繼學、阿梨和黎青山,還有雲夢仙子和她弟子越空蘭,作為主人的見守和龍光華也來到此處,在見守身邊,是肖寒和南慕煙。柳致知取出虎符,兩半虎符合一,交給見守,見守御物術起,兩塊虎符飛起,在空中各放白光,合為一體,一頭威風凜凜的白虎出現,一聲長嘯,風動雲涌,向山涯撲去,山涯之上,也發射出白光,洞天門門戶開。

在眾人面前,呈現出一卷畫面,一張牌坊矗立在面前,整體是五彩玉石構成,柳致知是第二次進入洞天,其他人除了見守,都是第一次進入洞天,就連黎青山和雲夢仙子也不例外,他們雖是金丹高手,但均沒有進入過洞天,洞天一開,立刻凝神觀察,想看出其中奧秘。

牌坊上方寫著古篆,是「五行洞天」幾個字。下方是一條石路,均為漢白玉鋪路,見守一見,恭恭敬敬跪倒在地,龍光華也隨之跪下,磕了幾個頭,然後起身,對眾人說:「見笑了,想不到我有生之年,還能再次入洞天,多謝道友成全。」

柳致知說:「見守道友,五行洞天本是五行宗的基業,我不過順手而為。」

見守向眾人說:「請,各位真人和道友,裡面請!」說完,在前面帶路,眾人在其後,過了牌坊,原來的石山已不見,纖陌交通,田地分成一塊塊,長著靈藥,但沒有人管理,已呈荒蕪之勢,石路九轉十八彎,中有小溪,蜿蜒曲折,路兩邊每隔二三百米遠,有亭翼然,各成其趣,在前方不遠,有大殿聳立,這是五行宗宗門所在,在其四周,卻是散落著一間間屋舍,點綴在田野之間,間隔著樹木,這樹木有不少外面都見不到,甚至柳致知懷疑是否絕種,而且,每顆大樹,均是數百年向上。

從其中向四邊望去,遠近山峰聳立,各有其妙,洞天之中,撲面而來是新鮮的空氣,比之外面,眾人只覺得精神一振,知道這是洞天聚靈樞而成。

「五行洞天,佔地五里多,本是一塊半開放的山谷地,祖師根據地形,打造了洞天結界,在外面看來,僅是一座石山,在其中,四邊群山無所遮擋,它庇佑了五行宗二千多年,雖幾經劫難,但依然屹立不倒。」見守介紹到。

「果然是洞天福地。」黎青山感慨到,他向四周望去,視野開闊,除了沒有人,整個一幅世外桃園的圖畫,葯田之中,雖然幾十年未得人管理,還有不少靈藥,怪不得洞天是一個大派的基礎。

到了大殿,見守請眾人坐下,說:「本門逢遭不幸,幾近滅派,幸得義士相助,今日重開洞天,因門派人少,禮節簡陋,怠慢了各位,多請原諒。」說完,深深的一躬,表示歉意,眾人還禮。

雲夢仙子說:「主人還是自去整理一下,查閱宗門的譜系和各種物品,近快舉行大典,也好完成心愿。」

「仙子說的是,只是宗門之中金書玉冊還要麻煩柳道友,五行宗的兩人都無閱讀能力,柳道友金丹成就,能閱讀其中內容。」見守不好意思,提出這個請求,對於這個請求,黎青山和雲夢仙子覺得很正常,而柳致知是第一次聽說,帶點詫異看著他們,不僅是他,宋琦和賴繼學也很驚訝,他們的也不知道。

黎青山說:「古來大派傳承,最重是這金書玉冊,它的材料一般由黃金或者是其他貴重金屬,也可由美玉等構成,一般得到丹道中大葯已採的程度,或由相似境界才能閱讀其中內容,見守不可能閱讀,而這位龍光華道友,才大葯初生,還欠火候,得過幾年才能正常使用,故大派傳承,此冊最重。」

眾人恍然大悟,柳致知入內,而見守也入內,龍光華在這裡陪著大家,肖寒和南慕煙則作為迎賓,好在洞天之中,倒有些靈果成熟,他們取了些,眾人不至於枯坐。

金書玉冊,柳致知總算知道為什麼叫金書玉冊,這是一本玉作封皮,中間全部是金頁的書冊,令人稱奇的是,中間的金頁如同紙一樣,居然是軟的,顯然經過法力洗鍊,用手翻根本翻不動,翻看此書雖用御物之術。

柳致知神識一接觸此書,封皮之上,起了變化,這是一種類似心印的神通的效果,將宗門的由來。由誰創建等諸多信息自然投射了腦中,柳致知彷彿親身經歷那一個時刻,書翻開第一頁,這頁上肉眼根本什麼內容,但隨著神識心印,柳致知知道的第一代祖師為誰,正是戰國時的鄒衍,其後,金書之中,記載中各代弟子的情況,包括是飛升還是中途隕落,都一清二楚,看這一本書,等於就看五行宗的歷史,如三國時代,五行宗弟子于吉入世,結果遇孫策而被砍頭,于吉賣弄神通,屍解升天,民間傳說是這樣的,而事實上是他被真實砍頭,但陰神堅固,可以長時間留世,故而,多次恐嚇孫策,而于吉最後在師門幫助下,轉世而去。

柳致知花了半天,總算將金書玉冊看完,合上金書玉冊,神識在一瞬間,柳致知感到自己如同給書充電一樣,明白了,當合上書,書會吸收你的神識,以便保持其中印記,柳致知感慨萬千,這等於是一種另類的信息存儲方式,書中信息何止千萬,都在神念中展開,直接以心傳心,比之現代那些高科技,高明多了,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對修為有要求,而現代科技那些存儲手段,雖不如他,但普通人卻能使用。

而見守卻在查點其他書冊和各種東西,像器物譜,靈藥譜,宗門的功法典籍,還有前輩留下被封存法器丹藥等,半天時間,已經清點得差不多了,見柳致知合上金冊,便問:「柳道友,你看好了?」

柳致知點點頭,金冊之中,除了各代弟子名錄,還有就是門規,和一些重要典禮的過程,並不涉及門派的功法,但它作為門派立基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在才知道,大派與散修之間的區別。」柳致知感慨道。

大派注重傳承,而散修對這些無所謂,可以說,散修即使授徒,幾代一過,根本沒有人再提及你,弟子在外隕落,可能連什麼原因都不一定知道,而大派一冊金書,每一個弟子都記行清清楚楚,即使在外意外隕落,連隕落的原因都查得清清楚楚。

「幾十年了,我們這一輩都在金冊上留名,但各人的結局,都未能寫入其中,只有待龍光華後繼書記載。時間不早了,我們出去將大典進行了。」見守感嘆一番,不能讓客人久等,雖然客人不會介意,但他們也得快一點。

出去之後,大殿之中,眾人正在談笑,見他們出來,知道事情差不多了,便站起身來,準備儀式,這次大典,規模雖不大,而且是在五行宗劫難之後,情況特殊,但對五行宗意義非凡。

見守作為主祭,柳致知作為臨時傳承者,負責向龍光華宣讀門規等。肖寒負責迎賓,眾人合力布置現場,儀式進行得非常成功,見守弟子龍光華成為五行宗掌門,並舉行正式入門儀式,賜法號天正,意取自《道德經》上的一句話:清凈為天下正。

大典進行後,眾人賀喜,恭祝龍光華,也就是天正成為五行宗掌門。天正也回禮,並贈送來的佳賓各一份禮物,是一份千載沉金魄,這是一種煉材,一種特殊的金屬,是煉製多種法器的材料,現實中這種材料多屬可遇不可求之物。

柳致知問到:「天正掌門,你準備如何處理趙天一等人?」

「他們在世間炫耀神通,按律來說,當收回神通,不過,他們所處時代特殊,先勒令他們不得以神通耀世,如不聽,則行宗門的律法。」天正想了一會,給也一個答案。眾人見他處理得體,見守也滿意點點頭,露出欣慰的笑容。

出了大殿,黎青山說:「這洞天雖荒蕪了幾十年,但其中並不是雜草叢生,就是這樣,你們目前只有二個人,洞天廣大,還是多找些有緣人。」

眾人也點頭,五行宗目前只有二人,人是太少,天正說:「目前我功行不足,下來一段時間,我要在洞天之中潛修,幾年內不準備收徒,倒是師傅可以多收幾個徒弟,我多幾個師弟,師傅,拜託了。」

見守苦笑道:「也罷,趁著還有幾年壽命,到世間收兩個徒弟,只不過,修行是講緣份的,並不是隨便收。」

眾人說說笑笑,在洞天之中逛著,黎青山看了一眼柳致知,說:「小柳,是不是該娶阿梨過門了?」

阿梨滿面通紅,瞄了柳致知一眼,而越空蘭也看了柳致知一眼,眼中露出一絲苦澀,雲夢仙子見到這一幕,暗自嘆了一口氣。

「今年年底的事,到時請各位光臨!」柳致知說。

「哈哈,一定光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