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志願者 第13章 誰知女兒心思

柳致知雖聽說過苗疆有巫蠱之術,但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知為何,他對阿梨很放心,可能是阿梨非常美麗,讓人不相信這樣的女孩會做出什麼壞事,同時,他也對巫蠱之術非常好奇,他的修行標準是誤打誤撞,也沒人指導,巫蠱之術名聲雖不好,也應該算是法術修行的一種,他想從阿梨這裡了解一些與修行有關的東西。

兩人向螞蛄寨而去,一路上,兩人相互詢問,柳致知將自己是如何修行術法情況一說,對這次李義為何追殺也沒有保留,當阿梨聽到他無意之中居然外景入內,不由好笑:「阿哥,你運氣太好了,我聽阿婆說過,修行到一定階段有一關,與天地靈性相溝通,過了這一關,才能藉助天地神靈之力,真正入門,你這種情況和我們苗家啟靈相似,現在你才算真正修行人!」

柳致知這才明白自己無意之中進入修行大門,不由追問到:「那麼入門之後,有些什麼境界,又如何修行?」

「你們漢人稱之為修道,具體如何,我也不清楚,我簡單告訴阿哥巫蠱之術修行與境界。」阿梨笑到。

阿梨開始講述巫蠱之術的修行,巫蠱之術是由苗族先民為了種族在南疆這種溫濕氣候,各種毒蟲橫行的地理環境中一代代發展出來的一種巫術,其特點是養蠱為己用,分為俗傳和秘授二種,世人道聽途說就是通傳的巫蠱,簡單過程如下:

在養蠱以前,要把正廳打掃得干乾凈凈,全家老少都要洗過澡,誠心誠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點燭,對天地鬼神默默地禱告。然後在正廳的中央,挖一個大坑,埋藏一個大缸下去,缸要選擇口小腹大的,才便於加蓋。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見缸中的情形,人們越容易對缸中的東西發生恐怖,因恐怖而發生敬畏。缸的口須理得和土一樣平。等到夏曆五月五日(端陽),到田野里任意捉十二種爬蟲回來(非端陽那天捉回來的爬蟲養不成蠱),放在缸中,然後把蓋子蓋住。這些爬蟲,通常是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蠍、蚯蚓、大綠毛蟲、螳螂……總之會飛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腳會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蟲。這十二種爬蟲放入缸內以後,主人全家大小,於每夜入睡以後禱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禱告一次。連續禱告一年,不可一日間斷。而且養蠱和禱告的時候,絕不可讓外人知道。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自己養的蠱就會被巫師用妖法收去,為巫師使用,主人就會全家死盡。即使不被巫師收去,成蠱以後,也會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蟲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的,最後只剩下一個,這個爬蟲吃了其他十一隻以後,自己也就改變了形態和顏色。根據傳說的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叫做「麒麟蠱」,形態與麒麟相似,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的。

一年之後蠱已養成,主人便把這個缸挖出來,另外放在一個不通空氣、不透光線的秘密的屋子裡去藏著。蠱喜歡吃的東西是豬油炒雞蛋、米飯之類,飼養三四年後,蠱約有一丈多長,主人便擇一個吉利的日子打開缸蓋,讓蠱自己飛出去。蠱離家以後,有時可以變成一團火球的樣子,去山中樹林上盤旋,有時可以變成一個黑影,在村中房屋間來往。蠱的魔力最大的時間是黃昏。每次蠱回家之後仍然住在缸中。此時,主人就可以借蠱施行術法,當然,各種控制有完整一套儀式和咒語。

按以上方法,成功率並不高,危險也大,但在以前被稱為黑苗的部落常如此做,不過,新政府成立後,又經過數次運動,已很少有做了,白苗黑苗早已混居,不再有所區分。

另一種就是在少數人之間秘傳的養蠱之術,起步與俗傳類似,但煉蠱人在煉蠱之前先學習靜心煉意,有一整套的方式,在此期間,還學習各種藥物技術,調配草藥,可以算是巫葯,另外還有一整套的符咒,藉以修鍊自身,當啟靈成功後,能與天地神靈溝通,才建蠱缸,配製巫葯,配合符咒,每七日將一碗冷卻巫葯投入缸中,一年之後,剩餘一隻已是蠱蟲,然而並沒有結束,之後,每日取中指血一滴,中指血是心血的一種,混入巫葯之中,喂與蠱蟲,並用意念與之溝通,往往能控制自如,四十九日後,用瓦罐烘烤成灰,借符水喝入腹中,以意在腹中重新凝成蠱蟲虛影,隨煉蠱功候加深,最終宛如實質,卻與道家凝聚元嬰有類似之處。

一旦功成,此蠱可現可隱,飛行無跡,功行深處,千里之外,可以取人性命。此才是真正的秘傳苗疆巫蠱之術。一個人可以煉多隻蠱,只有一隻是本命蠱,如果本命蠱一傷損,人的功行也是大損。

阿梨只說一個大概,其中具體怎麼操作,用什麼符咒,如何啟靈,都未細說,柳致知雖知道,但想煉也是不可能,阿梨說完之後,似笑非笑看著柳致知,看看柳致知有沒有異樣表現,如是普通人,聽說這個過程,可能已對阿梨產生厭惡感,柳致知神經卻是大條,沒有任何異樣,其實,柳致知當初五鬼術比之也好不到哪裡去,要挖墳取死人骷髏頭,開始四十九日,天天與五個白骨頭為伍,柳致知雖沒有經歷那個過程,但整個祭煉過程卻是清清楚楚知道,對苗疆這種煉蠱的過程,心中並不排斥,加之他這階段手上也是鮮血累累,早就有些麻木。

阿梨見柳致知沒有顯現出反感,還是一付挺有興趣的樣子,心中莫名一松,有一種欣喜。

世人以為蠱女在苗疆地位很高,事實上卻是恰恰相反,養蠱之人如果讓人知曉,就是苗人對他們也是敬而遠之,害怕大於尊敬,如果一個女子被認為養蠱,連找婆家都困難,誰也不想娶一個隨時可以對自己下蠱的女人,現實中,許多美麗苗家女,一旦被人認為養蠱,往往遠走他鄉,嫁給漢人,這也是漢人中傳說苗家女會放蠱的由來。

阿梨家不在村寨中,也與此有關,雖然阿梨和她娘否認養蠱,但別人一有傳聞,苗家小伙誰也不敢和阿梨相處,阿梨也只得將家搬出螞蛄寨。

「阿梨妹子,你是如何學到巫蠱之術的?苗家會巫蠱之術的人多嗎?」柳致知好奇地問到,阿梨講的事,給柳致知打開另一扇神秘的大門。

「我是與阿婆學的,苗疆知道巫蠱的皮毛的人不少,但真正煉蠱的很少,除了阿婆,我都不知道有第二個人,本來阿婆是中意我娘,想傳授給我娘,結果走漏了消息,我娘可是附近少有大美人,結果我娘黯然離鄉,數年後回來時,抱著我,我始終不知道我父親是誰。後來,阿婆就傳我巫蠱之術。」阿梨情緒有些低沉。

「阿梨也是十里八鄉的第一大美人!」柳致知見阿梨情緒有些低落,便誇獎到。

「謝謝阿哥的誇獎!我煉成蠱術,你現在所在小學校長是好人,我在那裡上學,後來考上了中學,到林山鎮上中學,最後考上大學,我娘叫我不要回來,我便在外省找了一個工作,沒幹上一年,單位那個經理對我動歪心思,他家中有老婆,我一氣之下,給他下蠱,誰知這傢伙家中有後台,不知在什麼地方找了一個方士,幫他驅蠱,我順勢收回了蠱,那個單位是呆不下去了,便回到家,以採藥為生。」阿梨說了她的經歷,柳致知不由對她刮目相看。

接著又說到了阿婆,柳致知這才明白,為什麼阿梨能得到真傳,螞蛄寨並不是一個普通苗寨,在過去,它是有守護神的,寨中有圖騰,是一隻大蛤蟆,本地人叫螞蛄,在山中有一個洞,叫螞蛄洞,裡面據說有一隻成了精靈的螞蛄,受村中供養,也保護著村寨,阿婆就是世代守護螞蛄的傳人一脈,但自政府破四舊後,再也感應不到守護神的存在,阿婆可以說是最後一任,本來矚意阿梨的娘,因阿梨的娘還未啟靈成功,便離開了寨子,回來後帶著阿梨,阿婆見她聰明伶俐,便將自己所學,全部傳給了阿梨,在阿梨上大學期間,阿婆離開了人世。

兩人一路談笑,到了近晚,才來到了阿梨的家,阿梨的娘見阿梨領回來一個帥氣的小夥子,也是滿臉笑容。

「阿妮您好,我是麻家寨小學的支教者,上次和杜校長來買過葯,今天在路上遇到阿梨妹子,談得開心,便來打擾!」柳致知見到阿梨的娘,立刻上前給長輩問好,阿妮是苗家稱謂,相當於漢語中阿姨,阿梨的娘年近四十,但依然是一個大美人。

「不要客氣,我說有些眼熟,原來是上次來過,跟我家阿梨還處得來?」阿梨的娘笑眯眯地說到,甚至有一種丈母娘看女婿的眼光,阿梨的特殊身份讓她娘很是為她終身操心,甚至多次讓阿梨到外面城市去工作。

「天已經快黑了,阿哥不如今晚就留在這裡,明天再走。」阿梨挽留到。

柳致知見太陽已經下山,他全速往趕,也要大半夜才能趕到學校,便點頭同意。見柳致知同意,娘倆個便開始準備晚飯,柳致知要是幫忙,結果讓阿梨推了出來。

晚飯雖臨時準備,也算豐盛,三人吃過飯,阿梨的娘巧妙詢問了柳致知的家中情況,柳致知照實回答,倒是阿梨不好意思,多次打斷她娘的話。

柳致知也將話轉向草藥方面,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