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沉默之島》.姚一葦

這一部相當獨特的小說。我從幾個層面來看它的獨特性。

(一)主角有二,係兩個完全獨立,且不相關聯的人物,但都叫晨勉(為了有所區別,我暫且名之為晨勉甲和晨勉乙)。晨勉甲出生於一個不幸家庭,母親殺死父親,依外婆長大;而晨勉乙則出身於正常家庭,父母健在。晨勉甲有一妹,名農安,留學英國;而晨勉乙則有一弟,亦名晨安,在美念書,她們後來的男友,前者是德國人,名叫丹尼;後者的為本國人,其英文名亦叫丹尼。當然此種名字的雷同不是偶然的,而是作者玩弄的文字遊戲;在此遊戲的背面,是不是說一個人的出身、背景,甚至性別都不重耍,重要的是人之為人(或晨勉之為晨勉)的共通性呢?作者似乎在此將人的國籍(出現了許多不同國籍的人)、身世、性別、年齡、家庭關係、婚姻、社會(道德或法律)約束,作了相當程度的顛覆或消除,所謂相當,而非完全,因為至少我們看見晨勉甲最後和一個男同性戀者結婚,為的是腹中孩子需要個「名義上的父親」。

(二)「性」成為她們生活的主要部分,不管是已婚或未婚;至於她們的工作或別的生活,只是輕輕帶過。「性」在此成為她們自身的一種需要、一種目標,一種與外界的溝通管道,或甚至一種表現或證實自身存在的方式。她們沒有意圖,亦無鮮明的意志活動;她們似乎並非是如此想,才這樣做。大部分都是出自於偶然遭遇:如晨勉甲之於丹尼;晨勉乙之於祖。「性」(sexuality),如照傅柯的說法,乃是「一種權力的積極產物」,那麼這篇小說不僅在表現「性」的壓抑的解脫,或許更可能是對該一「權力」的挑釁吧。

(三)然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基本原因,還涉及人的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在以前,大家往往強調人的心靈或思想作用,和心靈如何支配人的身體;而此間則相反,強調身體如何控制心靈。例如:

晨勉除了身體,一切都呈麻痺狀態,她腦子聽身體的,身體又聽祖的,……

她根本不需要他,是身體需要他,……

像這樣的例子,可以找到許多,為省篇幅,不具錄。有關「身體」的探討,在今日已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論旨,不只是個人對自身身體的自主性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學上的重要論題。作者有意或無意試圖為我們揭開某種女性身體的祕密,但結果,我們所獲得的,恐怕只是題目所暗示的「沉默之島」吧。

最後,我有一個疑問:這兩個晨勉之間有何關聯?小說中所提到的有幾處,如:

晨勉生出另一個自己——正與美麗、不解憂愁,重視兒女前途的母親在家裡話別……。

她的那個晨勉和祖,他們也一樣。她問晨勉:「如果是妳,會留祖嗎?」她會。「那個晨勉。」不會。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假如作者確在二者之間建立了某種關聯(不管用什麼理由),但又為何不繼續發展下去呢?

以上所述,是我對這篇小說的一點看法,不管我個人是否喜歡,它或多或少呈現出某種特殊的表現,因此我挑選了它,雖然沒有獲得我預期的結果。

我只能選擇我的知識與能力的範圍內所能把握的東西,而不能強作解人。然而今天,在西方「後現代文化」的強勢影響下,難道要合於詹明信所謂的「拼湊」(pastiche)和「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二大特質,才是好的作品嗎?附錄之三: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