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時間流動消逝的速度總比人原來預想的要快許多。好像只是前不久才寫完了《古船》,而關於它的那些熱烈爭論,也像是剛剛消停。

可惜一晃就是十年,那一切的確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一個人的旺盛寫作期,到底有多少個「十年」呢?

今天再來回顧《古船》一書的寫作、關於它的爭執,已無太多必要。因為該說的都在這部書的兩個發言記錄、在一次答記者問和一篇海外版後記中說過了。餘在今天的,僅是一些懷念和感慨。

至今仍有人直率而熱情地告訴我:在我的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歡的還是《古船》。這等於說,依照他的尺度,至少是在這十年裡我沒有寫出過比《古船》更能打動他的東西。這種結論對我來說是悲是喜?是該憂慮恐懼還是欣悅篤定?大概都有一點。這新的十年裡我寫下了不止一部長篇和十幾部中篇,出版了許多本短篇小說集和散文文論集。這其中甚至包括了獲得國內一個重要文學獎項、被許多人激賞過的長篇小說《九月寓言》。

但是這十年中,我何曾像寫《古船》時,生命中擁有過那許多許多……

我在自我總結時也會認為,自己這十年來的寫作尚為努力,幾乎是全力以赴的、自謙自信和永不滿足的。我不敢荒廢光陰,不曾停止學習,更沒有沾沾自喜;我一直把創作當成心靈的至高要求,同時又化為不間斷的勞作。我的思悟變得較前深闊,技藝變得較前成熟,視野也變得較前展放,情感也愈加成熟……除此而外,我還未敢喪失專注的目光。我想讓生命的具體和連續,留下其色澤與聲音……它們會是漸變的、不同的。但問題是它們之間尚可以比較。

我於是自問:十年中,有寫作《古船》時那樣緊繃的心弦、青春的潔淨、執拗的勇力、奔湧的熱情嗎?

如果它們哪怕是稍稍減弱了一點點,那麼任何其他的優長都難以給予補償和成全了。它們在潛隱、凸顯、交織、催發,並化為巨大的內在張力,影響生命一般的寫作。

作品的質地不同。這種質地決定它命運中的一切,最終決定著。

於是,正如我以前所說過的,儘管《古船》必然地保留了那個年紀的藝術和思想的殘缺,但卻被更為重要的東西所彌補和援助了。

我今天有理由認為,《古船》是我對青春的禮讚和紀念。

回頭再看它引發的所有責難、非難,莫名其妙的攻訐,也都是非常正常和可以理解的了。如果沒有這些,倒是一件憾事。對應真正的禮讚和紀念的,必有其他。

在越來越變得職業化的「文學界」內,也許我的結論不會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但永恆的時間和川流不息的讀者會理解。這正不斷地給予證明。時下一個寫作者遇到了更為沉重的壓迫:世俗的競爭、文化消費品的包圍。他們不得不在寫作中尋找組合的訣竅、操作的特技,以及種種被認可的快意……因為捨此便難以「生存」。所以在此刻再談論所謂的「生命的投入」、「青春的激情」,不僅遠離時尚,而且有點「奢侈」。

好像以生命相抵的文學只屬於沒有生存之憂的人;只屬於既得的成功者。而仍舊在拚爭和進取者,已經不必擇路了,因為出路只有一條:跟隨潮流,走入職業。作品不需要作者的感動,「感動」只不過是一種設計,是套路之中的一環而已……

可歎的、具有殘酷意味的是,文學的歷史與心靈的歷史是吻合的。它會毫不留情地否決一切乖巧和苟且。它會給寫作者一個完全相反的、無情的回答。

因此我才那麼感謝圍繞《古船》,時間和讀者所給予我的全部恩惠。它使我更加堅定一種選擇、一種信念。它使我珍惜那些往往被一個作者所忽略了的東西。我會倍加珍惜的。

不久前的一個下午,秋天寂寥的枝葉在微風中輕輕自語,我又走到了南郊的山上。在灌木叢中,我不由自主地尋找著撰寫《古船》時住過的那間破敗小屋……我希望它還存在。是的,它還在那兒。只不過在這個喧嘩而空洞的秋天,它看上去顯得比往日更小、更破舊也更寒冷。

我在它的面前久久站立。後來我從窗縫往裡探望。裡面黑洞洞,什麼也看不見。顯然它完全被廢棄,變為了山中的一個多餘。只有我心裡知道它曾使我得以安寧,曾極大地幫助了我。秋葉紛紛落下,落在我的頭上、肩上。從這兒往前,再繼續走,就可以出山。我記得那也是一個深秋,我鎖上這間小屋,一直走到了東部半島。當時《古船》單行本剛剛出版不久。

記得《古船》發表的當月,在濟南南郊賓館由幾家報刊的文學單位聯合召開了討論會。在那個會上,我不像後來那麼冷靜。我說得比較多,反駁時比較動情。那次發言根據錄音整理出來,但未在刊物上發表,只收入了一個文論單行本,後來《古船》再版時又收作附錄。

北京的《古船》討論會發言比濟南的簡短,但也比如今見到的記錄整理稿長得多。這篇短短的記錄稿後來不止一次被報刊引用。

「關於《古船》答記者問」是比較晚的了。它是一個雜誌發表《時代風雲與古船沉浮》時,記者的一次專門採訪。這份雜誌差不多拿出了一個專號的版面刊出了一部長長的文稿,並配有多幅照片,主要是在大學內發行。因為時間過去了許久,很多問題也就可以暢談了,所以我在那次採訪時較少顧忌和迴避。

繁體字版的後記寫得短小,因為它離國內單行本的出版時間太近,許多當時應說的話已說完。那篇小文中,我寫出了自己對一些陌生讀者的期望……當時我完全沒有信心也沒有把握,不太相信一些與我們大陸有完全不同經歷和心情的海外讀者,會受到此書的感動。

結果令人欣慰,他們同樣地感動。兩三年內,海外就出了不同的版本,並多次再版和連載。可見我們有差不多的血脈在連結。

我在「文學週」期間與山東大學和山東師範大學的對話錄,發表時間與《古船》的出版間隔了七八年;而且《古船》在山東方面的首發式,也在濟南的大學區舉行。從時間的延續中、我的文字的變化中,正可互為印證和說明。

我自認為創作是自然和必然的延長,我並無質的改變,更沒有隨著世俗的要求而背離什麼。昨天是今天的根據,今天也會是昨天的證明。

敘事性作品與「言論」的關係,絕不像有人認為的那麼對立和不同。它們僅有的一點不同只是形式上的。它們血源既同,其餘即可不計。

我相信魯迅先生的話:從血管裡流出來的都是血。

我們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像流血般地寫作,這是過分的苛求嗎?

是苛求,也是一種基本的要求。

我不認為作家應該或必須是一位「小說家」……這個近乎常識的理解在今天卻被越來越多的文學人士混淆了。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將作家「等同於」小說家。這種混淆是非常不幸的。

「小說家」可以用通俗的、敘事的形式來傳遞心靈的那一份愛,來播撒心靈的聲音;也可以僅僅講一些合口入耳的故事。

而作家就不同了。人們有理由要求作家綜合出更多、更新的東西。所以作家是人類的發聲器官,他發聲,他才有美,有真,有力量,有不絕的繼承。

他們善意地要求我好好作一個「小說家」,是我所不能聽從的。我這兒,永遠也不會將敘事作品看得一定高於其他形式的作品。因為我只尊崇人的勞動、人的靈魂。

對於一個人而言,文學絕不僅僅是被藝術化了的文字組合。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真正的作家才能提筆寫出屬於他自己的第一行敘事作品……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八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