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國民收入的分配 第十二章 進步對價值的一般影響

第一節新開發國家中資本和勞動投放場所的有利程度部分地取決於和舊世界市場的聯繫,在這些市場上它可以出售自己的產品,並以其未來的收入提取它目前所需要的各種供應品。

任何地方對勞動與資本的僱用取決於三個條件:第一,它的自然資源;第二,知識的進步和社會與工業組織的發展所產生的,善於利用這些資源的力量;第三,靠近有出售剩餘產品的市場。最後這一條件的重要性,往往為人所忽視;但是,當我們觀察新開發國家的歷史時,它顯得十分突出。

人們常說,那裡有不收地租的大量肥沃土地和相宜的氣候,那裡勞動的實際工資和資本的利息就高。但這隻有部分的真理。美國初期殖民者所過的生活很苦;自然界給予他們以大量的木材和肉類,幾不取代價。但是,他們卻很少享有生活上的安逸和奢侈。甚至現在也有許多地方(尤其是在南美和非洲),自然資源極豐,而資本和勞動卻裹足不前,因為它們缺乏交通工具,與外界隔絕。相反地,位於沙漠中的一個礦區,一旦有交通與外界相聯,就可以給勞動與資本提供高額報酬(荒涼海岸附近的商埠也如此),如靠本地資源,則它們也許只能維持少數居民,和赤貧。自從輪船交通發達以來,歐洲對新世界產品所曾提供的有利市場,就使北美、澳洲和非洲及南美洲的某些部分成為資本和勞動前所未有的極其有利而巨大的僱用場所。

但是,造成新開發國家的現代繁榮的主要原因畢竟在於歐洲所提供的市場不是現貨市場,而是期貨市場。一小撮殖民者在取得大量肥沃土地的產權以後,在當代就想獲得它的未來利益。他們無法直接實現這一目的,而只有通過間接的辦法,即以支付他們的土地在未來所生產的大量物資這一諾言來換取歐洲的現貨。他們用這種或那種形式把自己的新地產以很高的利率抵押給歐洲。英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他們積累了現成物資,就立即用這些物資來換取大於他們在本國所能得到的期貨:大量資本流向新開發的國家,而資本的流入大大提高當地的工資率。新資本逐漸滲入邊遠地區,那裡資本如此缺乏,而迫切需要資本的人又是如此之多,以致它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往往能得月息二厘,後來逐漸降至年息六厘,甚或五厘。因為殖民者富於進取性,同時又看到取得產權有利,它不久將具有極大的價值,他們都想成為獨立的業主,或僱主(如果可能的話);因此,工人必須用高額工資加以吸引,而這種工資大半都是用從歐洲抵押借款或其他方式所得的商起來支付的。

不過,精確估計新開發國家中邊遠地區的實際工資率,是很困難的。工人都是優秀的人,富於冒險性,能吃苦耐勞,堅決果斷,精明強幹。他們都是壯年,從不生病;他們所經受的各種折磨,是英國普通工人,尤其是歐洲普通工人所不能忍受的。他們中間沒有窮人,因為大家身體都很強壯。如果有人生病,則他只好到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去,那裡工資較低,但也可能過一種清靜而安閑的生活。他們的工資,如用貨幣計算,是很高的,但是,有許多的安逸品和奢侈品,他們必須用極高的價格購買,或完全棄而不用,而如果他們住在人口比較稠密的地方,則他們會自由地(或按低價格)獲得這些東西。不過,其中多數只是滿足人為的需要;而這些東西在沒有人有或者沒有人要的地方,是很容易被棄而不用的。

隨著人口的增長,優等土地既已被占,所以自然對耕作者的邊際勞作所提供的農產品報酬一般地較少;這就有使工資稍微下降的趨勢。但是,即使在農業里,報酬遞加規律也時時在和報酬遞減規律相抗衡,許多最初被人忽略的土地,在細心耕種以後,可以獲得豐收;同時公路和鐵路的開闢,以及各種市場和工業的發展,都使生產上的種種經濟成為可能。

這樣,報酬遞加和報酬遞減規律似乎勢均力敵,有時這一規律,而有時那一規律佔優勢。

如果勞動和資本的增長率相等;如果綜起來看生產規律是報酬不變規律,則分配給和以前保持同樣比例的資本和勞動的報酬將不變,因此,工資或利息也無須有任何的變動。

但是,如果資本的增長比勞動要快得多,則利率勢必下降;工資率或許上升,而犧牲一定量資本所應得的份額。不過,資本總份額的增長可以大於勞動總份額的增長。

但是,無論商品生產規律是否是報酬不變規律,而新地契的生產規律卻是報酬急劇下降的規律。外國資本的流入,雖然與以前也許相同,但同人口比較起來反而減少。工資大半不再靠從歐洲所借的商起來支付了。這就是一定效率的工作所能賺取的生活必需品、安逸品和奢侈品隨著減少的主要原因。但是,還有兩種原因,使用貨幣計算的平均日工資趨於下降。隨著安逸品和奢侈品種類的增加,勞動的平均效率,由於體質比初期殖民者要差的移民的流入而有所下降。同時這些新的安逸品和奢侈品其中多數並不直接列入貨幣工資的範圍內,而是在它的範圍以外。

第二節上世紀英國的對外貿易增加了它對安逸品和奢侈品的支配,而只是近來才大大增加了它對必需品的支配。

英國經濟現狀,是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交易(不論商品或勞動)的趨勢所直接造成的,它是在長期內慢慢地發展起來的;但是,它在十八世紀曾獲得兩種動力,一方面由於機械的發明;另方面由於海外消費者的增長,他們輸入大量相同的貨物。當時已經開始用機器製造部件,和用特殊機器製造各生產部門所使用的特殊機器。當時報酬遞加規律在有定型工業和大資本的工業國家裡首次顯示了它的充分作用。特別是當大資本結成股份公司、或母子公司、或現代的托拉斯時,情形更是如此。當時對遠銷於遠距離市場的貨物開始了精細的「分等定級」(「grading」),這就引起了農產品市場和股票交易所中國內的,甚或國際的投機組織,這些組織的將來,和生產者中間的企業主或工人的持久性組織一樣,是未來一代所必須解決的最嚴重的實際問題的根源。

現代運動的關鍵在於把大多數工作化為同一類型的工作,和減少各種磨擦,而這種磨擦使得強大的要素不能充分發揮集體作用,並把它們的影響散佈於廣大的區域,以及在於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力量來發展運輸。公路和十八世紀輪船運輸的改善,打破地方性的組合和壟斷,並給廣大地區中的組合和壟斷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在我們的時代,海陸交通,印刷機,電報和電話的每次擴展和減價,都可以產生上述二重趨勢。

第三節續前。

雖然在十八世紀,像現在那樣,英國的國民收入,就其出口來說,多取決於報酬遞加規律的作用,但這種依存的方式,卻有很大的變動。當時英國幾乎壟斷了新的工業生產方法,她所出售的每包貨物(總之,當它們的供給量加以人為的限制時)可以換取大量的外國產品。但是,部分原因由於遠途運輸笨重貨物的時機尚未成熟,她從遠東和美洲輸入的商品,主要是供中產階級享用的安逸品和奢侈品;而這些商品對於降低英國工人生活必需品的勞動成本所起的直接影響很小,雖然這種新興貿易曾間接地降低五金、衣服和英國工人所消費的其他本國工業品的成本。因為為海外消費者大規模生產這些東西使他獲得低廉的產品。不過,它對他的食物的成本卻沒有什麼影響。而食物不得不在報酬遞減的趨勢下來生產,它之所以發生作用,是由於新工業區的人口迅速增加,那裡狹隘的農村生活的傳統限制不復存在。大戰後不久,法國連年歉收,使食物成本提到歐洲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對外貿易逐漸對我們的主要食品的生產成本開始有所影響。隨著美國人口從大西洋沿岸移向西方,愈益富饒的、適於種植小麥的土地獲得了耕耘。運輸上的經濟(尤其是在近幾年來)增加得如此之多,以致從耕作區外的農場運輸一夸脫小麥的總成本急劇下降,雖然距離有所增加。因此,英國就沒有必要使耕作愈益集約化。李嘉圖時代曾慘淡經營的那些種植小麥的荒山禿嶺已經變成了牧場。現在農人只耕種那些能給他的勞動提供豐富報酬的土地。相反地,如果英國只靠自己的資源,他勢必在日益貧瘠的土地上掙扎,並不斷地再耕那些已經耕得很好的土地,以便用這種繁重的勞動使每畝增產一或二蒲式耳。也許現在從一般的年成來看,僅僅夠支付開銷的那種耕作(即處於耕種邊際上的耕作)所提供的產量比李嘉圖時代多一倍,比英國在現有人口下被迫生產她的全部糧食時多四倍。

第四節英國從工業進步中所得到的直接利益比最初看起來要少些,但從新的運輸業中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

工業生產技術的進步,提高了英國滿足落後國家的各種需要的能力;因此,把用手工製造產品以供自己使用的那種精力,轉而用於生產原料並以之購買英國工業品,是符合落後國家的目的的。這樣,發明上的進步,為英國的特殊產品開闢了廣闊的銷售場所,並使她有可能專門在報酬遞減規律不十分顯示自己作用的條件下來生產她的糧食。但是這種好運卻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