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需求,供給與爭值的一般關係 第十五章 供求均衡的一般理論摘要

第一節第五篇摘要。參閱附錄九。

本章並不包括新的內容,它只是概括出第五篇討論的結果。對於略而未讀上述最後幾章的讀者,本章的後半部也許是有幫助的,因為它可以指出其中的大意,雖然未能作何解釋。

在第五篇中,我們研究了關於供求的最一般的相互關係的理論;儘可能地不考慮那些具體運用這種理論的特殊情況,並把這個一般理論同幾種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的具體特點的關係留給第六篇加以研究。

問題的困難主要地都依場所範圍和所述市場持續的時間的不同而改變;而時間的影響比空間的影響更加重要。

甚至在一個為期很短的市場,例如,在一個鄉村穀物交易的集市上,「講價還價」也許圍繞著一個均點擺動,而這個均點多少有權被叫做均衡價格。但是交易者在出一種價格或拒絕另一種價格時,幾乎不考慮到生產成本。他們的主要照顧方面是現有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商品的現有存量。的確,他們也多少注意一些最近將來會露苗頭的生產變動;但是在易腐品的場合下,他們不會料得很遠:例如,生產成本對魚市場上一日的交易並沒有顯著的影響。

在嚴格的靜態下,其中供給在各個方面都可以完全與需求相適應,正常生產費用,邊際費用和平均費用(租也計算在內),對於長期和短期都是同一種東西。但實際上職業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在把正常一詞用於決定價值的那些原因時,對這個詞的使用卻有很大的伸縮性。我們需要研究的是一種相當明確的分界線。

這種界線的一端是長時期,在這個期間,各種經濟力量有時間充分發揮它們的正常作用;因此,在這個期間,熟練勞動或任何其他生產要素的暫時稀缺可以得到補救;並且在這個期間,因生產規模的擴大而正常地產生的那些經濟(所謂正常,即不藉助於任何重大的新發明)有時間來顯現自己。用正常能力經營,並擁有大規模生產的內部與外部節約的正常門路的一個代表性廠的費用,可以當作計算正常生產費用的標準。如所考察的時期長得足以使投資能建成新企業,並且卓見功效,則邊際供給價格就是這種價格,它的預期在長時期內恰足以引誘資本家和各級工人把他們的物質資本與人身資本投於該業。

分界線的另一端是這樣的時期,這種時期長得足以使生產者有可能針對需求的變動來調節他們的生產,如這種調節利用現有的專門技巧,專業化資本,和工業組織是可能的話;

但是它長得不足以使他們有可能在這些生產要素的供給方面進行任何重大的變動。就這種時起來說,物質生產工具和勞動的數量必須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現成的;而邊際供給增加額是由生產者就用現有的生產設備值得他們生產的數量的估計來決定的。如果生意活躍,則使一切能力都盡量緊張,加班加點,從而,生產並不是由於缺乏更多或更快生產的意志,而是由於缺乏力量而受到了限制。但是如果生意清淡,則各個生產者都必須打定主意,怎樣才值得接近直接成本地承受新定貨。這裡是沒有確定的規律的,起作用的主要力量是害怕破壞市場;而它對不同的個人和不同的工業集團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起作用的。因為不論僱主或僱工之間的各種公開結社和各種非正式的「習慣上」的默約的主要動機,是在於使各個人不致以那種只顧目前利益而不顧該業更大總損失的行動來破壞共同市場。

第二節續前。

其次我們又討論了那些為滿足連帶需求而必須被結合在一起的東西的供求關係,其中最重要的事例是必須在某業中共同起作用的專業化物質資本與個人專門技術的事例。因為在消費者方面不是對它們各自,而只是對它們共同製成的產品有著直接的需求;對它們各自的需求是派生需求。這種需求,在其他情況不變條件下,隨著共同產品需求的每次增加和連帶生產要素的供給價格的每次減少而增加。同樣地,有連帶供給關係的商品,如煤氣與焦炭,或牛肉與牛皮,它們各自只能有一種派生供給價格,而這種價格是一方面由整個生產過程的費用,和另一方面由其餘共同產品的需求來決定的。

因某物被用於幾種不同場合而對它引起的合成需求和出於幾個生產來源的某物的複合供給,並不產生很大的困難;因為為不同目的而需要的幾種數量,或來自不同來源的供給的幾種數量都可以用第三篇中所用的同一方法加在一起,以合成富人、中產階級和窮人對同一種商品的需求。

其次我們研究了企業補充成本(特別是同建立商業往來、推銷和保險有關的那些成本)在其各種不同產品之間的分配。

第三節續前。

在研究那些同時間因素有關的正常供求均衡的主要困難時,我們對某種生產工具的價值及其所制產品價值的關係,作了較充分的探討。

如不同的生產者在生產某物上具有不同的便利,則它的價格必須足以補償那些沒有特殊額外便利的生產者的生產費用;否則他們將停止或縮減他們的生產,而相對於需求而言,供給量的稀缺,將使價格上漲。當市場處於均衡狀態,而該物正在按足敷開支這些生產費用的價格出售時,除了他們的費用,對那些擁有任何額外便利的人還留有剩餘。如果這些便利源於對自然恩賜品的佔有,這種剩餘就叫做生產者的剩餘,或生產者的租。總之是有剩餘的,如果自然恩賜品的所有者把它租給其他的人,因其使用他一般能獲得相當於這種剩餘的貨幣收入。

產品的價格等於邊際上(亦即在不提供租的不利條件下)

生產的那部分產品的生產成本,這部分產品成本的計算,不會陷入循環推理,而其他部分的成本卻不然。

如果過去用於種植蛇麻的土地現在用作菜地而能提供較高的地租,則種植蛇麻的土地面積無疑地將有所減少;而這將提高它們的邊際生產成本,因此,也提高它們的價格。土地對某種產品行將提供的地租,要求我們注意這一事實,即對用於該產品的土地的需求,增加了其他產品供給的困難,雖然它不直接列入那些生產費用。同樣的論點也適用於城市土地的地基價值和建築物成本之間的關係。

這樣,當我們一般地考察正常價值時,當我們研究那些決定「長期」正常價值的原因時,當我們探討經濟原因的「最後」結果時,則得自這些形式的資本的收入列入必須用以補償所述商品的生產費用的報酬之中;而關於那種收入的可能數量的估計直接地支配著生產者的行動,他們關於究竟是否值得增加生產資料,尚在猶疑不定。但是,在另一方面,當我們考慮決定短期正常價格的原因時(所謂短期是相對於大量增加那些生產工具所需要的時間而言),則生產工具對於價值的影響主要是間接的,多少近似於自然恩賜品所起的影響。我們所考察的時期愈短,那些工具的生產過程愈慢,它們所提供的收入的變動在節制或增加它們所制商品的供給上,從而在提高或降低產品的供給價格上,所起的作用也就愈小。

第四節續前。

這就使我們不得不考慮那些和遵守報酬遞加規律的某種商品的邊際生產費用相關的技術性困難。這些困難源於一種企圖,即認為供給價格取決於產量,而不考慮各個別企業在擴大它的內部組織,尤其是外部組織方面所必須佔用的時間的長短;因此,它們在價值理論的數學和准數學的討論中是最突出的。因為如供給價格與產量的變動被看作是完全相互依存,而不涉及逐漸的增長,則似乎有理由認為,各個別生產者的邊際供給價格等於因生產他的最後一單位而增加的生產費用總額;這種邊際價格在許多場合下多半會因他的產量的增加而減少,且比需求價格在共同市場上由於同樣的原因要減少得多些。

因此,靜態均衡理論並不完全適用於那些遵守報酬遞加規律的商品。但是應該看到,在許多工業中,各個生產者都有一個特殊市場,在這個市場上他是人所共知的,同時他又不能迅速擴大這個市場,因此,雖然他迅速增加他的產量也許在技術上是可能的,但是他會冒有這樣的風險:要麼急劇降低自己市場上的需求價格,要麼被迫按較不利的價格在別處出售他的剩餘產品。雖然有些工業,其中各個生產者都有機會出入整個的大市場,可是在這些工業中,如現有設備業已得到適當利用,則因增加產量而獲得的內部經濟卻微乎其微。無疑地也有一些工業,就它們而論,這些論斷都不適用——它們處於過渡階段,必須承認,正常供求的靜態均衡理論運用於它們是勉強而無益的。但這些場合是不多見的;而就大多數加工工業而言,供給價格和產量的關係對於長期和短期卻顯出根本不同的性質。

對短起來說,使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組織和產量的迅速變動相適應的困難是如此之重,以致供給價格一般必須被認為隨著產量的增減而升降。

但在長期內,大規模生產的內部與外部節約有時間來顯現自己。邊際供給價格不是任何特定產品組的生產費用,而是整個生產和推銷過程中的邊際增加額的全部費用(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