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回 入穴仗靈猿 火滅煙消奇寶現 驚風起鐵羽 天鳴地叱雪山崩

神鵰、袁星和米、劉二矮護送雲從、風子到了飛雷崖,見了英瓊。正值芷仙要英瓊命神鵰去擒捉野味,回來俺臘,余英男忽然定要跟去。英瓊因英男大難已過,平時擒捉野味的地方相離峨嵋不遠,料必無事,便命袁星保了同去。

米、劉二矮將雲從、風子送入凝碧仙府,走至太元洞前,正遇齊靈雲陪了玉清大師一同走出,米、劉二矮說了經過。玉清大師略看傷勢,說是無妨,少時服了丹藥,當日便可痊癒。吩咐靈雲送入洞內紀、陶二位道長房中,請紀道長調治。米、劉二矮正要托起雲從、風子,玉清大師忽然喚住問道:「你二人從後洞來時,可曾看見余仙姑麼?」

米鼉便將英男騎著佛奴,帶了袁星前去擒捉野獸之事說了。玉清大師便命二矮速將雲從、風子送入洞府,回來候命。二矮聞言自去。玉清大師笑對靈雲道:「昨晚我略露口風,英男便警覺。她知無此劍,也難與三英二雲並列了,祇生性太急了些。」靈雲便問何故?

玉清大師道:「英男師妹因開山盛典在即,門下弟子祇她一人道淺力薄,連口好劍都無。雖有英瓊妹子送她的一口,偏又本質不佳。昨晚因聽我說起法寶囊內藏有幾口從異派手中得來的好飛劍,意欲在開府時,分送給幾個新進的同門,她便示意求我挑一口好的相贈。我笑對她說:『你是本門之秀,三英之一,怎便看上異派之物?你的寶劍自有,每日閒著,祇不去找,卻要這個則甚?』她便請我給她指點一條明路。我來此無事,也為她無劍可惜。仙府珍品雖多,都遠比不上紫郢、青索。曾代她算過,知道她應得一口好劍,雖仍非紫郢、青索之比,卻也相差不甚遠。

「經她一磨,我又給她佔了一卦,卦象竟是甚奇,大概一出門便可到手,劍也是在那裡等著她的。那藏劍的人與她頗有淵源,得時也頗費一些周折,並且此行祇宜獨行,卻又要假手一個異類。

「我因她得劍時,既不能約了眾姊妹同去,而得劍以後,又有仇敵從旁劫取,以她能力萬非敵手,當時再三勸她不要心急,容我今日和你把開府一切應辦之事佈置定了,然後想好主意,由她一人先去取劍,算準她得到手後,再派人前去與她接應。她卻這般性急,恨不能今日便到了手。因我說了一句藉助異類,便騎了佛奴,帶了袁星同往。劍是一定可得,祇是難免遇見大敵。雖說她大難已過,不致凶險,總是不可不防。那阻礙英男的敵人,正是米、劉二人以前同黨,命他二個急速跟去,便無礙了。」

正說之間,米、劉二矮已經事畢覆命。玉清大師示了方略,米、劉二人領命自去。不提。

且說英男的心事,已在玉清大師口內說出。她從小就飽經憂患,自被英瓊救回凝碧仙府,借靈泉、溫玉、仙丹之力,復體還原之後,見英瓊已是一步登天,自不必說,其餘諸同門個個英姿仙骨,都一個賽似一個,自愧弗如,滿腹俱是豔羨欽服之心。雖然時常虛心請益,從來祇在本分內用功,並沒絲毫過分的要求。再加上人既絕頂聰明,性情又復溫和異常,對誰也是一樣親熱,分不出一點深淺。因此除英瓊共過患難,是她至交外,所有仙府同門,個個都成了她的莫逆。祇為開府在即,聽靈雲說,到日教祖回山,不論同門新舊,本領高低,俱要當眾將自己藝業施展出來,給師長評定。

英男雖是柔順服低,人總是向上的。因見仙府同門俱有師父仙劍,自己僅有英瓊送的一口得自異教的飛劍,本質既是下品,而且那劍經過邪法祭煉,僅能作為平時練習之用。如改用本門心傳,下苦功夫將它煉好,似太不值,煉起須時,也來不及。聽說玉清大師收了幾口飛劍,雖然得自異派手內,劍的本質卻要好些。因見玉清大師平時對她甚好,估量去要,不會不肯。

及至被玉清大師一點破,恍然大悟。暗想:「英瓊得那口紫郢劍費了多少事,吃了多少辛苦,干莫神物,豈能隨便到手?久聞玉清大師占驗如神,何不前去試它一試?」便問明了大師劍的方向,想背人先和英瓊商量一下。到了後洞一看,同門好幾個在彼,不便將英瓊喚開說私話,祇好暫時祕而不宣,省得徒勞,不好意思。正趕上神鵰奉命擒捉野獸,去的方向恰好正對,便借騎鵰飛行閒遊為名,帶了袁星同去。

英男在鵰背上飛行了一陣,乘虛御風,憑凌下界,覺得眼界一寬,甚是高興。暗忖:「玉清大師雖從卦象上看出神物方向,卻未說準藏在哪裡。茫茫大地,宛如海底撈針,何處可以尋找?」不由把來時高興打退了一半。知道鵰、猿俱是靈通之物,玉清大師又有藉助異類之言,想了想,無從下手,祇得對鵰、猿道:「我余英男昨日受玉清大師指點,說我該得一口仙劍,就應在前途和二位仙禽仙獸身上。我肉眼凡胎,實難找尋,千萬看在你主人份上,幫我一幫,把它得到,真是感恩不盡!」

說時,袁星原在英男身後扶持,聞言剛要答話,那神鵰已經回首,向著英男長鳴一聲,倏地雙翼微束,如飛星隕瀉一般,直往下面山谷之中投去。

英男望見下面崖轉峰迴,陂陀起伏,積雪未消,一片皚白,日光照上去都成灰色,祇是一片荒寒人跡不到的絕景,以為神鵰發現什麼野獸。及至落地一看,神鵰放下英男,便將雙翼展開,往對面高峰上飛掠過去。

英男見那山盡是冰雪佈滿,一片陰霾,寒風襲人,乃完全荒寒未闢境界,休說野獸,連飛鳥也看不見一個,不知神鵰是何用意?方在猜疑,忽然一陣大風吹起,先是一陣輕微爆音,接著便是驚天動地一聲大震。定睛一看,對面那座雪峰竟平空倒將下來,直往側面冰谷之中墜去。那峰高有百丈,一旦墜塌,立時積雪紛飛,冰團雹塊,瀰漫天空,宛如數十百條大小銀龍從天倒掛,四圍都是霧縠冰紈包擁一起。那大如房屋的碎冰塊紛紛墜落,在雪山深谷之中震盪磨擊,勢若雷轟,餘音隆隆,震耳欲聾。

就在這時,耳際似聞神鵰鳴聲。仰面一看,神鵰飛翔越高。袁星站在身後兩丈遠近,用長臂向著空中連揮。再看神鵰,祇剩一個小黑點,祇管時隱時現,盤旋不下。英男尚以為神鵰是將自己放落,好去擒捉野味。知道袁星能通人語,正想再說那剛才尋劍之話,連喊數聲,叵耐雪聲如雷,兀自不止。走將過去一看,祇見袁星面向對崖,定睛注視著下面的奔雪,連眼都不瞬一下。

剛走近前,忽見袁星將手連擺,指了指天上,又指了指下面的山谷,又叫英男將身隱伏在近側一個雪包後面。英男猛地心中一動,剛將身伏倒,便見谷中雪霧中衝起一道五色光華,直往空中飛去。轉眼追離神鵰那點小黑影不遠,忽然往上一升,一同沒入雲中不見。

袁星連忙站起,喊聲:「余仙姑,快隨我走!」說罷,拉了英男一把,首先往谷中躥了下去。英男聞言,靈機一動,連忙飛身跟了下去。

英男稟賦既佳,輕身功夫又好,身體更是在冰雪寒霜中經過淬煉,脫劫以後,又多服靈藥仙丹,日近高人,端的奇冷不侵,身輕如燕。不一會,一路履冰踏雪,到了下面,見袁星在前,逕往雪塵飛舞中鑽了進去。趕到跟前,竟是三座冰雪包裹的洞穴,裡面火光熊熊,甚是光亮。入內一看,洞內寬大非凡,當中燃著一堆火,看不出所燒何物。到處都是晶屏玉柱,寶幔珠纓,流輝四射,光彩鑑人。

英男萬沒想到寒荒冰雪中,會有這般奇境靈域,好生驚奇。原來那洞本是雪山谷中一座短矮孤峰,峰底有個天生古洞。因洞外峰頂終年積雪包裹,亙古不斷,再加谷勢低凹,那峰砥柱中流,山頂奔雪碎冰到此便被截住,越積越高大,漸將峰的本形失去,上半截全是凝雪堅冰。雪山冰川,少受震動便會崩裂,哪經得起適才神鵰雙翼特意用力一扇,自然上半截冰雪凝聚處便整個崩裂下來。

英男見洞中不但景物靈奇,而且石桌冰案,丹爐藥灶,色色俱全,料知必有仙靈盤踞。袁星既將自己引到此間,必與那口寶劍有關。方在定睛察看,忽見袁星拔出雙劍,朝室當中那團大火一揮,立時眼前一暗,火焰全滅。猛聽袁星又高叫道:「寶物到手,仙姑快些出去,省得對頭回來闖見不便。」

英男聞言,又驚又喜,連忙縱身跳出。袁星業已越向前面,往崖上跑去,兩手抱定一個大有五尺、形如棺材的一塊石頭。

英男跟著袁星一路飛跑,躥高縱矮,從寒冰積雪中連越過了幾處冰崖雪坡,直到一個形如巖洞的冰雪凹中鑽了進去。袁星才將手中那塊石頭放下,說道:「仙姑的劍想必藏在石中,祇沒法取。待我去將佛奴喚回,帶回山去,再想法吧。」說罷,便自走出。

英男往那石頭一看,石質似晶非晶,似玉非玉,光潤如沐。正中刻著「玄天異寶,留待余來;神物三秀,南明自開」十六個凸出的篆書。細玩詞意,心中狂喜,知道是前輩仙人留給自己的。「南明自開」,想必要用火煉。用手一捧,竟是沉重非凡,何止千斤。暗忖:「自己不會飛行。袁星抱著它跑了一路,已累得渾身是汗。除了神鵰此時回來,帶了回去,求眾前輩師伯叔與眾同門行法打開,更無法想。適才那道五色光華,必是藏石之人,本領定然不小,萬一回洞發覺追來,怎生抵敵?神鵰怎地去了這一會還不見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