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回 兩仙童 風穴盜冰蠶 四劍俠 巒山驚醜怪

石生又等了多日,忽見又是接連一日兩次地動山搖,崖上瀑布點滴無存。正盼得兩眼將穿,忽有三道光華飛落崖上。內中有一道頗似那日女子所用,疑有接引之人在內。剛要上前探看,那三道光華倏又飛起,也未看清來人模樣。到了晚間,自己出外洗完澡回來,竟為崖上之人發覺,跟蹤下來尋找。他在石上往下一看,原來是個小和尚,並非預期之人。且喜雲霧甚密,沒有被他發現。

那小和尚在下面找到天明,又喊來兩人,內中一個幼童,竟與母親所說一般無二,不禁喜出望外。原想下去相見,後來一想到自己赤身露體,未免太不雅相;如不下去,又恐錯過機會。正在委決不下,忽被金蟬發現那塊大石,上來尋找,竟看出行跡,上前擒捉。兩下一對面,越發不好意思,慌不迭地駕起劍光逃走。當時並未逃遠。

他又長於隱形潛跡,眾人追他時節,他正潛伏在那塊石頭底下,乘人不覺,用隱形法回轉穴內,望著金蟬等三人商議分路防守,暗暗好笑。幾次想和金蟬說話,都是羞於出口。雖知以前母親給他做過一身衣服,苦於當時未及問明,不知藏在什麼地方,遍尋無著,兀自在穴中著急。直到次日天明,金蟬要去洗澡,那小和尚也喚了那個同伴走開,聽二人語氣,彷彿對他不甚注意,不久就要離開此山,這才情急起來。暗想:「再不露面,定會失之交臂。他去洗澡,也是赤身露體,何不趁此時機,趕去相見?說明以後,再請他弄件衣服穿穿。」

想到這裡,探頭往上下看了看,且喜無人在側,便駕劍光跟蹤而去。因為金蟬先走了好一會,祇知照著他飛行的方向追趕,卻沒料到金蟬半路途中下去警戒猩、熊,取那妖童所遺衣服,無心中聽見泉聲,換了路徑。石生飛了好遠,連見下面幾個常去的溪澗,並無金蟬蹤跡。失望之中,也恐是走錯了方向,姑且再往迴路找尋,仍未遇見。正行之間,猛見在下方許多猩、熊圍著一人在那裡咆哮。飛行前去,低頭一看,原來是幾件衣服,攤在一個石筍上面,遠望跟人一樣。當時以為是無主之物,衣服主人已享獸吻,自己正無衣穿,樂得拿走。

剛剛飛身下去,那數十隻猩、熊一見有人搶衣,紛紛怪吼,猛撲上來。論石生本領,這些猩、熊豈值得他一擊。一則出世不久,一切言談行動,無不幼稚,二則不願殺生害命,急匆匆地抱起便飛。剛剛升到空中,偶一偏頭,看見石後溪澗之中,有人泅泳方歡,定睛一看,正是自己想見之人。再往手上一看,那衣服原本共是兩身,急忙之中,隨手拿了兩件。原想回穴穿好,再從隱處探他三人對自己有無嗔怪之意,然後出面相見。劍光迅速,頃刻回轉穴內。穿好一看,因為金蟬一身短裝,石生又是初次穿衣,覺得非常滿意。

正要出穴去見人家,猛想起母親在日,曾再三囑咐,說自己家法最嚴,不準偷盜他人之物,何況偷的又是接引自己之人,不告而取,怎好和人相見?不禁又為難起來。想要送還,又捨不得。正不知如何是好,忽聽石上有人說話的聲音。側耳一聽,正是金蟬和笑和尚在說失衣之事,並說如不將衣送回,決不干休。才知上穴還有人在彼守候。金蟬祇有一身衣服,恰巧自己取了來,暗幸自己回穴時節,逕往下層穴內,沒有到上穴裡去,未曾被那小和尚堵上。

因聽金蟬嗔怪,益發添了悔恨,便乘二人不覺,決計將衣服送還,再圖相見之地。及至繞到玄霜洞,剛將一件衣服脫下,金蟬、笑和尚已經回轉,恐怕撞見,連忙飛回穴內。一會又聽金蟬、笑和尚二次到了石上,商量贈衣之事,又感又愧。等二人去後,才從下穴回到上穴,探頭往外一看,大石上面果然無人守候。這才斷定,所來三人並無惡意,祇不過想和自己交個朋友。不由喜出望外,忙跑出去將所贈衣服拿起就穿。

道袍原本寬大,又斷去半截,雖然長短還可將就,祇是袖子要長出多半,肥胖臃腫,遠不如金蟬所穿衣服合身好看,越看越不順眼。來人走得快,更不容再為延遲。又想起母親教養恩深,如今天上人間,不知神遊何所,自己就要出世,連衣服都沒給留一件。想到傷心之處,一時忿極,發了童心,賭氣將衣服一脫,奔回穴去,兩手撫著壁上遺容,哀哀慟哭起來。

哭沒多時,恰好金蟬見衣追來,一眼看見昨日所見的孩子赤著上身,在穴中面壁而哭。恐怕又將他驚跑,先堵住穴口,暗作準備,身子卻不近前,遠遠低言道:「何事如此悲苦?可容在下交談嗎?」說罷,見那小孩仍是泣聲不止,便緩緩移步近前,漸漸拉他小手,用言慰問。石生原已決定和來人相見,請求攜帶同行,祇為盜衣之事,有點不好意思。又因慈容行將遠隔,中懷悲苦。一見金蟬溫語安慰,想起前情,反倒藉著哭泣遮羞,一任金蟬拉著雙手,也不說話,祇管悲泣。

金蟬正在勸解之間,忽聽四壁隱隱雷鳴,穴口石壁不住搖晃。石生一下地便被關閉穴內多年,知道石壁有極樂真人靈符,以前業已開闔幾次,恐又被封鎖在穴,不見天日,連忙止了悲泣,道聲:「不好!」拉著金蟬,便飛身逃出。忽見一道光華一閃,後面石壁平空緩緩倒了下來。二人剛剛飛到穴外石上,將身坐定,那石壁已經倒下丈許方圓大小,落在地面,成了一座小小石臺,上面端端正正,坐著一個道姑。

石生定睛一看,慌不迭地跑了進去,抱著那道姑放聲大哭。金蟬也跟了進去,看那道姑,雖然面容如生,業已坐化多時。聽那小孩不住口喊親娘,連哭帶數,知是他的母親,便隨著拜叩了一番。立起身來,正要過去勸慰,猛見道姑身旁一物黃澄澄地發光,還堆著一些錦繡。拿起一看,原來是一個金項圈和一身華美的小衣服,猜是道姑留給小孩之物。忙道:「小道友且止悲泣,你看伯母給你留的好東西。」說時先將那件羅衫一抖,打算先給小孩穿上,忽見羅衫袖口內,飄墜下一封柬帖。

石生已經看見,哭著過來,先接過柬帖。還未及觀看,金蟬已一眼看清上面的字跡。同時穴口石壁上下左右,俱一齊湊攏,隆隆作響。知道不妙,慌忙一把將石生抱起,喊一聲:「石壁將合,還不快走!」二次出穴,才行站定,又是一道光華閃處,石壁倏地合攏,除穴口丈許方圓石壁沒有苔蘚外,餘者俱和天然生就一般,渺無痕跡。

石生見慈母遺體業己封鎖穴內,從此人天路隔,不知何年才能相見,自然又免不了一番悲慟。金蟬溫言勸慰了好一會,才行止淚。再細看手中柬帖時,外面祇寫著「見衣辭母,洞壁重闔,見機速離,切勿延擱」十六個字。再打開裡面一看,大意是說石生的母親陸蓉波,在穴中面壁苦修多年,靜中參悟,洞徹玄機,完成正果,脫體飛昇。算準石生出世之日,特以玄功先期佈置,使石生臨別,得瞻謁遺體。此後由金蟬接引,歸入正教,努力前修,母子仍有相見之日。所留衣飾,早已製就,因恐石生年幼,有衣之後,隨便見人,離穴遠遊,錯走歧路,所以到日,才行賜與等語。

石生讀完,不禁又是傷心。經金蟬再三勸慰,說伯母飛昇,完成正果,應當喜歡,何況祇要努力向道,還有相見之日。一面說,又給他將上下衣服穿的穿,換的換,金項圈給他戴好。這一來越顯出石生粉裝玉琢,和天上金童一般。

金蟬交著這麼一個本領高強的小友,自然高興非凡。石生頭一次穿這般仙人製就的合體美衣,又加金蟬不住口地誇讚,也不禁破涕為笑。他自出娘胎,除了母親憐愛外,並未遇見一個生人。自從乃母坐化飛昇,每日守著遺容,空山寂寂,形影相弔,好不苦悶。一旦遇見與自己年貌相若,性情投契的朋友,既是接引自己的人,又那般地情意腕摯,哪得不一見便成知己,口中祇把哥哥喊不住口,兩人真是親熱非常。略談了一些前事,金蟬起初祇想和他交友,不料竟能隨他同去,喜得無可形容。為要使笑和尚、莊易聽了喜歡,忙著將他脫下的衣服換好,急匆匆拉了他便往玄霜洞走去。眾人見面之後,自是興高采烈,覺著此行不虛。

談了一陣,石生便去玄霜洞後昔日英瓊寄居養病的石室裡面,用法術叱開石壁,取出陸敏遺藏的幾件法寶。然後又約了金蟬等三人,重到那大石上下觀察,見下穴也同時封閉,仙山瘞骨,靈符封鎖,不愁有異派妖邪來此侵犯,才行復回玄霜洞坐談。

金蟬笑問石生,昨日為何隱形回穴,讓自己在穴外白等一夜?才知那穴先時祇有上層,因為陸蓉波坐化以後,石生時常獨自遊行,屢次發現有人跟蹤,恐怕早晚無意中被人尋到地方,匆忙中不及隱形藏躲。他原會叱石開山之法,偏那石穴有極樂真人靈符作用,僅有一處石脈沒有封閉,被他用法術打通,裡面竟有極曲折的長石孔,通到大石下面兩丈遠近。有一石穴,穴口雖祇二尺多寬,祇能供人蛇行出入,穴內卻甚寬廣,比上穴還大得多。穴外藤蔓封蔽,苔痕長合,非知底細,撥籐而入,決難發現。而且上下兩層,須自己叱石開山,才可通行,所以外人不能發現。

笑和尚道:「那日我見蟬弟追你,銀光往下飛落,一閃不見,後來又發覺你仍在穴內,便知下面必有路可通,我曾經四處細找,全穴並無縫隙。卻不知石弟還會玄門禁制大法,叱石開山。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