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之六 帆拉凱色 姬昀璁

1

九月,明帝宣詔,將二皇子牧雲陸冊立為太子。

正這時,宛州反王牧雲欒大舉進攻。自穆如世家流放後,朝中除兵法出眾的牧雲陸,再無能與牧雲欒抗衡的大將。前方連連告急,新立為太子的牧雲陸只好立刻率軍出征。

但更驚人的訊報傳來,北方右金族在擊潰端朝北陸軍,殺死皇長子牧雲寒後,開始於瀚寧邊境森林日夜伐木,運至天拓大江邊造船準備南渡進攻中州。領軍者是右金二王子碩風和葉。

北有右金,西有西端,兩面受敵。明帝日夜憂慮,唯恐數百年江山毀於他手,憂鬱成疾,重病不起。中都盛傳,明帝牧雲勤將活不過這個冬天。

2

將近新年,中都一片大雪。雪似乎把聲音也壓得沉靜了,偌大繁華的都城顯得十分安靜寂寥。明帝牧雲勤於昏沉中醒來,忽覺精神好了些,命常侍將他扶到殿門外,於樓欄上看京城雪景。

他回頭四顧,問道:「我諸位兒郎何在?」常侍急遣人去召宮中眾皇子,頓時后妃侍官百餘人,擁著皇子們涌至和源殿下,明帝見眾皇子年少,有些尚自玩雪不已,嘆道:「可惜我最愛的皇兒,卻早戰死瀚卅戰場。」 忽然問:「瀚州可曾下雪?」常侍搖頭說不知。明帝想起長子牧雲寒,心痛不已,呼道:「我死後,我諸子中有能北破右金,重奪我瀚州故土,奠寒兒於長寞山祖廟者,方算是我牧雲氏之帝!」

言畢跌倒,眾人忙扶入宮中,數時辰後,明帝牧雲勤於大雪狂飄中崩逝,年五十三歲。

3

寒風大雪中,整個天啟城縞素一片。

牧雲笙站在園中,望著風捲紙灰向天,雲噴狂雪覆地,交織成密密的一片,他什麼也聽不到,沒有人來告訴他發生了什麼。這世上的一切事,都與他無關。

他伸出手去,以指為筆,憑空畫著什麼。滿城惶亂、一片號哭之時,他卻在與世隔絕的園中、冷寂如冰的屋內,不食不眠地整整一天。當他畫完那幅《天啟狂雪圖》,望著那滿紙冰霜,又抬頭四顧,雪花從窗外噴洒進來,周遭不聞人語步聲,彷彿世上只剩他一人一般。他周身冰冷,丟下筆去,推開屋門,天地陰霾,狂雪撲面。他閉上眼睛,淚水方才流了下來。

4

此時,千里之外的衡雲關,宛州叛軍正借明帝駕崩、端軍軍心混亂之機,十幾萬人輪換強攻城池。血戰二十天,城中將士剩不到五千人。太子牧雲陸幾天未睡,難進吃喝,已是強撐站立。城外殺聲震天,牧雲陸知道自己這一倒下去,城防立潰,一切皆休。

眾副將前來,請求護他從關後山嶺小路突圍。他們都道:「太子回到中都,還有整個中州可以運籌帷幄,今日若戰死這裡,豈不是壞了大端的江山?」

牧雲陸仰天大笑道:「中都?此刻只怕沒人願我回去!」他指向戰陣,「叛軍早繞到關後,四面城已圍住,如何逃生?」他拔劍高呼:「我牧雲家死於戰陣之上,死得其所。千古帝業,就留給後人相爭吧!」

他終是戰死不退。

5

新年初二,中都城中毫無新春氣氛,街上靜悄無人,偶有兵馬匆匆行過,踏破白雪。

這時傳來了衡玉關破的消息,太子牧雲陸及城中將士,全部戰死。

6

太華殿內陰鬱灰暗,再無當年煌煌氣象,只有兩個影子如幽靈站立,傳來輕悄嗡語。

大司馬杭克敏道:「二皇子若死,誰為新帝,先帝在世時早有遺詔,我當依詔行事,怎能為私利而另選帝君?你休得再言!」

長史南枯箕冷笑出宮,密召眾將道:「杭克敏迂如朽木。各位輔國功業,在此一舉。」

於是皇后一黨眾臣起事誅殺杭克敏,迎立皇后之子十一皇子牧雲合戈為帝。

天色方明,百官聚在太華殿前,待新皇牧雲合戈第一次早朝,並行三拜九叩大禮。至於禮樂大典,卻是於紛亂之際免去了。南枯箕主持早朝,皇后南枯明儀晉封太后坐於牧雲合戈身後。合戈不過五歲,望著殿外人群十分惶恐,還弄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7

牧雲笙靜坐園中,聽著登基大典的禮鼓,心想這宿命終是破了。他心中彷彿卸下重擔,丟下筆,向園外走去,一路思忖人生悲喜。渾渾噩噩,走過宮中,彷彿他還是當年每天這樣行走。宮中眾人見了,卻嚇得魂不附體。這六皇子不是病死已久,怎麼此時步行宮中?真是白日見異。

牧雲笙只想去見一見新登基者是誰。他信步走向太和殿,唬得百千衛士圍在兩邊,不知如何是好。牧雲笙卻只如不見一般,走上台階。百官一片驚嘩。

南枯箕心想,世上哪裡有鬼,這是活人無疑,這六皇子若是回來爭位,卻為何孤身一人,想必是痴症又犯了。我殺了那許多人,不在乎多殺一個。於是立目大喝:「六殿下,見了新陛下,如何不跪?」

牧雲笙卻只是站在那裡,出神地望著牧雲合戈。

合戈年幼,被強令坐在皇位上,正無措間,忽見牧雲笙站在下面,喜得跳下龍座,直奔過去:「六哥哥好久不見,你去哪裡了?我們去玩吧。」

南枯箕大喝一聲,合戈嚇了一跳,噤在那裡,頓時哭出聲來。牧雲笙上前舉袖為他擦拭眼淚,太后明儀卻過來一把抱過合戈,重放回龍座上。

牧雲笙想著自己小時,隨皇后之女瑛兒去雍華殿中看方出生的小合戈,那時小嬰兒是那麼可愛,眼睛痴望這世界,純凈得不染一點塵灰,而皇后是那樣美麗可親,總是和聲柔笑。現在她坐在上面,面色冰冷,而這小合戈,也並不知有無數人為他丟了性命。他將來長大,還會知道太華殿前曾有的血跡嗎?

南枯箕來到牧雲笙面前,低低說:「殿下,大勢已成,你還是順時而行的好。」

牧雲笙心中一動,他眼中不見南枯箕,只默默念 :「大勢已成……大勢已成……原來天命是錯的,一切都改變了……那麼,盼兮也可以和我一起了……」

他一旦專註思索起來,又不覺早忘卻周遭事情,自顧轉身向殿外走去,於跪伏的百官眾目睽睽中走過。南枯箕又氣又怒,可大殿之上,卻也不能發作。牧雲笙走出殿門,看殿外那巨大廣場上還跪伏著近千官員,黑壓壓一片,伏在自己腳下。他嘆了一聲,轉頭而去。

8

暗殿之中,長史南枯箕正與掌握京師兵權的龍驤將軍虞心忌商議:「右金反部已盡得北陸,不日必將南下。當速召各郡守率軍勤王。」

虞心忌搖頭笑道:「各地兵馬雖號稱五十萬,但軍心不齊,少經戰事,且各懷觀望之心。以我之見,不如與右金密談盟約,允其在北陸稱王。右金為游牧之族,不能定居,縱然搶掠,不能占我疆土。倒是其他牧雲氏割據皇族才是威脅。」

南枯箕道:「萬萬不可,北陸乃大端宗室發祥之地,一旦割與右金,千古罵名。」

虞心忌大笑道:「看來這罵名你是不肯讓你外甥皇帝來擔了,那麼我自然再找另一個皇帝來擔便是。」

南枯箕大驚,便要拔劍,早被虞心忌一劍砍翻。發出哨箭,四面兵士殺入府來,各騎軍早按預先謀劃沖入府內,捉拿皇后一黨,再見數月之前天啟血雨腥風。南枯一族千萬算盡,終為塵泥。

虞心忌領軍帶劍上殿,太后南枯明儀抱著小合戈瑟瑟發抖蜷在龍座之上道:「將軍,你當初舉兵擁我母子入主金殿,今又率兵來驅,這是何故?」

虞心忌嘆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最該坐在這金殿上的人已經死了,剩下的想坐此龍位之人,均該殺之。只不過今日輪到你們而已……」

他轉過身去,一揮手,兵士們一擁而上,太后明儀與合戈抱頭尖叫,被拉下龍椅,亂劍刺死。

血慢慢從白玉階上淌了下來,待屍首被拖出殿去,虞心忌這才轉過身來,面向空空的龍位。

「虞心忌是不忠之人么?」他對著龍椅問道,愴然跪倒,「太子!你英魂若在,請回殿上坐!」

他猛地連連重重叩首,頭破血流,染紅玉陛。但寶座無言,雕龍不嘯。

9

牧雲笙被軟禁在自己曾經的寢殿中,渾然不知外面江山又要換了主人。他只是在等待去與盼兮相見的時間。《天啟全景卷》,也只仍缺中心東華皇城,無法補上,只恨不得長出翅膀飛上天去,一覽皇城全景。

這日正在宮中枯坐,面對白紙,胡亂塗抹,心中煩躁。忽聽殿外人聲,起身看時,殿門洞開,撲進來一群士兵,推了他便走,直來到太華殿上。那裡殿內殿外竟又早聚了文武無數。

牧雲笙被推到殿前,他心想著,這次又是哪位兄弟做了皇帝,又要向誰叩拜?

卻忽然聽常侍太德上前高聲道:「恭賀六皇子殿下!先皇留有密詔,皇太子殿下若有變故,不能繼位主政,則由六皇子牧雲笙繼承大統。現皇后一黨已誅,請殿下即刻上座登基,江山萬載,福澤永固,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殿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