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名毀津門 八 老朽眩暈病發作了,恕不能奉陪

羅淑亞很快就到天津來了。這個法蘭西帝國駐中國全權公使,是個受過訓練的職業外交官。他和豐大業一樣,自以為是貧窮落後的中國的主宰,眼角裏根本就沒有這個國家的平等位置。但他的外表卻顯得比豐大業文雅,舉止談吐也不像豐大業那樣的粗魯。在法國時,他聽說中國好比一隻綿羊,對洋人俯首貼耳地順從;又好比一團泥巴,任洋人隨意捻捏。

來到中國當公使的這幾年,他才發現情況並不完全如此。就在官場中,也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如綿羊泥團,而廣大的中國百姓則更有雄獅猛虎般的氣概,對天主教堂和傳教士似乎有一種本能的仇恨,迭起的教案,多是衝著法國而來。前幾年爆發的酉陽教案,至今沒有得到滿意的處理。他不得不親自坐輪船去四川,沿途恐嚇中國地方官。剛回到使館不久,更大的天津教案令他又光火又心怯。先是崇厚在處理,他知只要他在北京幾個照會過去,崇厚便會一一照辦;後知清廷派曾國藩去了天津,這個老頭子不比崇厚容易對付。他決定親去天津一會。

「午安,曾中堂!」在崇厚陪同下的羅淑亞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身穿朝服的曾國藩,他主動地先打招呼。

「幸會,公使先生。」曾國藩想到自己乃正一品大學士,不能在洋人面前過於謙卑,他有意不出大門,只在接見廳的門口等候。

分賓主坐下,獻茶畢,寒暄幾句後,曾國藩便不再說話。

羅淑亞見他端坐在太師椅上,不停地以手撫鬚,面色安詳,器宇凝重,隱然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不動容、驚雷響於後而不變色的氣概,不禁暗自詫異。他見過清朝的官員成百上千,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州縣官吏,未有第二個人可與之相比。本想等曾國藩發問,見此情景,羅淑亞心想,若自己不先開口,老頭子便很可能這樣穩坐撫鬚下去,直到端茶送客為止,叫你莫測高深,最後兩手空空而去,哭笑不得。

「曾中堂,貴國暴民作亂,敝國領事被戕殺,國旗被焚燬,教堂被燒,使館、育嬰堂、講書堂被搗,死難者達九人之多。這是敝國建國以來,在外國從未遭受過的變亂。敝國上下震怒萬分,世界各國也同聲指責,不知曾中堂如何看待這事?又打算如何處置?」羅淑亞操著熟練的華語說。

「公使先生。」曾國藩停下梳理鬍鬚的右手,語氣緩慢厚重地說,「對於在上個月的騷亂中,貴國所蒙受到的損失,尤其是領事先生及其他幾位貴國國民的遇害,鄙人深感悲痛,並將遵照敝國皇太后、皇上的旨意,認真查辦,嚴肅處理。不過,公使先生,事情的起因,來自於貴國教堂挖眼剖心的傳聞,而領事先生向我朝廷命官開槍,打死縣令家人,則更是事態激變的導火線。這兩點,鄙人也想提醒公使先生注意。」

正是這兩點,擊中了天津教案的要害,羅淑亞心裡暗驚:老傢伙果然厲害。但羅淑亞有恃無恐,他要把這兩個要害抹掉:「曾中堂,挖眼剖心之說,純是對敝國的惡意中傷。貴國各地都如此哄傳,但無一處實證。這能作為圍攻教堂的理由嗎?恕我說句不客氣的話,這恰恰說明貴國百姓的愚昧無知。豐大業鳴槍,乃是為了嚇唬包圍他的歹徒,劉縣令家人致死,純係誤中。貴國百姓以此為借口,肆行當今文明世界中已絕跡的暴行,太令敝國君臣遺憾了。」

「公使先生。」曾國藩的臉色開始嚴峻起來,「在橋上放槍,說是驅趕圍攻的人,或可勉強說得過去,在崇侍郎家放槍,又作何解釋呢?嗯?」

崇厚聽出這一聲「嗯」中的陰冷氣味,他生怕羅淑亞惱羞成怒,忙笑著解圍:「那天晚輩也是態度不好,跟豐領事大聲爭吵,兵役都圍了過來,豐領事在那種情況下開槍也可諒解。」

崇厚自知這話會使曾國藩氣惱,忙又對羅淑亞說:「曾中堂一向對貴國持友好態度,堅持守定和約,不願引起兵端,目前正在嚴令緝拿兇手,以正國法。」

曾國藩先是對崇厚的媚態頗為不滿,後轉念一想,也不宜與羅淑亞鬧翻,真的鬧翻了,對國家大為不利,於是順著崇厚的話說:「公使先生不是問鄙人的態度嗎?我可以告訴先生,敝國朝廷的態度就是鄙人的態度。具體說來,一是捉拿迷拐人口、挖眼剖心的匪徒,二是嚴辦殺人越貨的兇手,三是訓誡辦事不力的地方官員,四是對貴國的損失表示歉意,並酌量賠償。」

羅淑亞見曾國藩談話的態度正在改變,暗思就是這個號稱中國中興第一臣的曾國藩,也不敢與法蘭西帝國對抗到底,他的膽氣充足了:「我注意到剛才貴中堂說的迷拐人口、挖眼剖心的匪徒時,並沒有涉及到敝國。對這個態度,本人表示欣賞。敝國教堂、育嬰堂沒有迷拐人口、挖眼剖心的人,但不保證貴國也沒有這樣的人。對這種匪徒的懲辦,本人和敝國政府是堅決支持的。對另外幾條,本人也很欣賞。不過,這些話都太空洞了。敝國大皇帝陛下通知本人鄭重向貴中堂及貴侍郎提出四條要求,請考慮。」

「哪四條,請公使先生提吧!」崇厚立即接話,曾國藩仍面色安寧、神態端莊,不斷以手撫鬚。

「第一,將聖母得勝堂按原樣修復。」羅淑亞的態度明顯地一步一步強硬了,「第二,禮葬豐大業領事。第三,查辦地方官。關於這一點,我還要說明一下,地方官不僅指在背後煽風點火的天津道、府、縣三級官員,還包括那天在浮橋邊指揮百姓鬧事的浙江處州鎮總兵陳國瑞。第四,所有參與殘害敝國公民的兇手,要一一緝拿歸案,殺頭示眾。」

崇厚本欲表示一一照辦,瞥眼見曾國藩臉色陰沉下來,遂不敢開口。曾國藩在心裡盤算著:重建教堂,懲辦兇手,已在考慮中;禮葬豐大業,雖然感情上有點彆扭,但作為一個領事,下葬時禮儀稍隆重點,也還可以說得過去;唯有這查辦地方官,尤其還包括陳國瑞在內,這卻難以接受。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曾國藩臉色略顯平和地對羅淑亞說:「公使先生,這四條要求,鄙人尚無權給你以明確的答覆,待請示皇太后、皇上以後再說。」一見羅淑亞還有話要說的樣子,他又轉過臉對崇厚說,「崇侍郎,你陪公使先生到驛館去休息吧,老夫眩暈病又發作了,需要躺一躺。」說罷,以手扶著額頭。

羅淑亞起身時臉色悻悻,但一時又找不到借口發作,曾國藩對羅淑亞做了一個抱拳的架式,現出無可奈何的模樣:「請公使先生原諒,老朽近年已是日薄西山,實不堪此煩劇。公使先生正當盛年,老朽羨慕不止。」

羅淑亞心裡狠狠地罵道:「這個老奸巨滑的政客!」嘴上只得說兩句客套話告辭,和崇厚一起離開文廟。

兩天後,吳汝綸、薛福成走進了文廟,曾國藩急切地問:「這兩天查訪的情況如何?」

吳汝綸說:「福土庵的一百幾十個孩子,我一個個地問遍了,都是無父無母、流浪街頭的孤兒,或在天津,或在靜海、寶坻等地,被教堂、育嬰堂收留的。問洋人待他們怎樣,都說很好,有飯吃,有衣穿,比在街上流浪強十倍百倍,唯一不好的就是強迫他們念聖經、做禮拜,愛法國人,不愛中國人,若稍有反抗,就會挨打。」

「他們當中有人見到挖眼剖心的嗎?」曾國藩問。

「沒有,誰都沒見過,只是見到人快要死的時候,傳教士們以水洗其目,用手將其眼皮闔上。這些,孩子們講,傳教士們說能使死者靈魂安寧地上天堂。」桐城才子吳汝綸本對教堂持強烈反對的態度,經過這兩天的親自查訪,他也對挖眼剖心之說表示懷疑。

「這樣看來,那的確是無稽之談。」曾國藩背著手在房裏踱步,對這一看法,他已是堅定地確立不變了。

「叔耘,武蘭珍將王三找到沒有?」

「找到了。武蘭珍先不肯找,我明白告訴他,事情鬧得這樣大,完全是他引起的,若不找到王三,講清這中間的關係,就要殺他的頭來平息眾怒。這下武蘭珍害怕了,第二天就把王三找來了。」

「王三是個怎樣的人?」

「據卑職看,這王三純是一個市井無賴。卑職審過他兩次。第一次他招供是教堂夏福音給他的迷藥。第二次又翻供,說迷藥是他自己製的,迷拐小孩的目的,是為了把小孩賣給別人做兒子,賺幾個錢用,與教堂無關。真正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把他押起來,過幾天再審!」曾國藩命令,「還有武蘭珍,也押起來,但要與王三分開。」

曾國藩心裡很煩躁,背手踱步的速度越來越快。一會兒,他戛然停止,轉臉問吳、薛:「這兩天,你們在街頭巷尾聽到什麼議論沒有?」

吳、薛對望了一眼,都不吭聲。

「難道一點都沒有聽到?」曾國藩又一次追問。

「大人,不是沒有,是多得很,天津滿城都在議論。」吳汝綸向來藏不住話,見曾國藩再問,便打破了與薛福成的默契。

「我曉得一定是議論很多,你們揀幾條主要的說說,尤其是關於我們來後的情況。」多走了幾步,曾國藩便覺得累了,他坐下,眼皮也無力地垂下來。

「百姓談得最多的是崇厚,說他是洋奴,是賣國賊。崇厚四處講,大人在他面前親口說的,謗則同分,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