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檔案庫的前世今生 第二章 朱元璋的理想

整整十年,朱元璋一直沒閑著。

平定四邊、改革官制、安定民生、恢複生產,天下有堆積如山的事情等著處理。洪武皇帝在百忙之中,還抽出空來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兩次大清洗,日子過得相當充實。

一轉眼到了洪武十四年,算算日子,十年了,差不多到戶帖第一次更新的時候了。

朱元璋沒打算做簡單的數據更新。他想要的,是一次系統的全面升級。

在朱元璋的規劃里,戶帖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他不只希望天下變得透明,還希望天下任何一處地方都能觸手可及。朱元璋的理想,是達成一種對社會細緻而全面的控制,讓統治者的意志,可以直接貫徹到大明最基本的戶籍單位——戶。

這個不獨是朱元璋的理想,對任何一個中央政府來說,最美好的狀態,是每一道指令都能順暢地傳達給每一個具體的人,百分之百地上行下效,如臂使指。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社會,國家機器想達到這個境界太難了。

大秦帝國嘗試過一次。秦的基層組織,每三十戶設一位里典、一位伍老;鄉一級有嗇夫、三老、游徼。這些人都屬於政府公務員,負責治安、徵稅、司法等庶務。上一級的縣令或縣長對他們有任免、獎懲、指導工作的權力。

在這個結構之下,朝廷的意志可以從中央貫通到最低的里一級。

可是當時沒有紙,更沒有電話和電報。中央政府想要掌控每一處基層,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別的不說,秦始皇每天要批閱一百二十斤奏章,可想而知全國工作量有多少。

這種基層結構的成本太高,可秦廷又不願放鬆管束。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法律再細密些、再嚴苛些,指望民眾畏法謹行,老實不生事,以此減少管理負擔。可是,實際效果恰好相反:律法越嚴,管理起來就越麻煩,基層就越容易出問題;而基層問題一多,官府不得不強化懲戒,反而讓成本越來越高。

一來二去,形成惡性循環,直到結構不堪負荷。

秦代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這個無視管理成本、希望徹底掌控基層的軸勁,也算其中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吧。

後來劉邦就學乖了。西漢雖然上繼秦制,但法律上「約法省禁,蠲削煩苛」 ,同時在基層官員的選拔上懂得妥協,把很多權力讓渡給地方上的大族。漢代的地方豪右、強宗之所以那麼強大,本質上,是中央與地方在管理上達成微妙平衡的結果。

此後歷代王朝都吸取了這個教訓。中央政權為了減少管理成本,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縣一級。再往下,官府只控制地方上的財稅、軍權和意識形態解讀權等大節,把一部分瑣碎的事務管理權——比如小規模的司法、治安、公共工程、社會福利等——交給地方上自決。

誰來自決呢?自然是當地的鄉紳、豪強以及宗族等等。

比如你跟你弟弟要分家產,先不用去衙門,由本家族長主持公道;誰家閨女私奔了,不用驚動縣官,由本村德高望重的縉紳決定懲治手段;鬧了小偷強盜,暫時不必請官兵圍剿,十里八鄉自結義勇,巡邏捉拿;修橋、興學、義莊之類的公共事業,也不用朝廷特別撥款,當地鄉宦富戶捐幾輪錢就湊夠了;趕上規模不大的災荒,地方上也可以自行賑濟。

甚至像徵收賦稅這種大事,官府有時候都可以外包給包稅人,自己坐等收錢。比如宋代有買撲之法,規定凡稅收千貫以下的小集市,官府只向包稅大商人收一筆定額稅,至於商人再從集市裡徵稅多少,官府不再監管——所謂「許人認定年額買撲,更不差官監管」。到了元代,包稅之風更是盛行。

有句俗話,叫「皇權不下縣」。很多人將其誤讀為皇權管不到基層,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皇權管不過來基層。

這個話題,不能簡單以「下縣」或者「不下縣」一概而論。它並非一個「是否」問題,而是個程度問題,探討的是政府給地方自治讓渡了多少管理權,有的朝代多點,有的朝代少點,歷朝歷代程度均有所不同,從來不存在百分之百下縣的皇權,也不存在一點都下不去的皇權。

這種讓渡管理可以保證統治效率,但也會產生一個問題——讓地方坐大,形成和皇權對抗的利益集團。他們會為了自身利益,對中央朝廷的指令進行過濾,對自己有好處的,加碼執行,對自己不利的,蓄意扭曲或者對抗。

在明初那會兒,這個問題格外嚴重。元代粗放型管理持續了一百多年,地方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獨立小圈子。中央政令下發到地方,執行難度很高。朱元璋曾經發狠,強行把一大批浙西富戶遷入京城,算是一力破十會。但這種手段只能偶一為之,不可能在每一個地方都這麼硬幹。

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制度。

十年之前,戶帖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面。但出於種種客觀原因,朱元璋做了很多妥協和折中,他覺得很不痛快。經過整整十年的磨合和實踐,朱元璋覺得可以按自己的理想,放手來玩一回大的了。

在和戶部尚書范敏等人商議過後,朱元璋決定對基層組織下一次狠手。他給這一次改革設置了兩個目標:

第一、擊破橫亘在朝廷和基層之間的利益集團,提高對基層的掌控力;

第二、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

這兩個目標看起來背道而馳,怎麼可能同時完成?朱元璋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面對質疑,他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把目光投向江南一處叫湖州的地方。

原來早在戶帖制推行的洪武三年,朝廷便已經在湖州府悄悄搞了一個平行的試點工程,叫作小黃冊。

這個小黃冊試點工程,和戶帖制的內容截然不同。

小黃冊的基本行政單位,叫作「圖」。一圖之內,一共有一百戶人家。每十戶人家編成一甲,從中選出一戶甲首來管理,一百戶人家正好十個甲首。再設置一位里長,為一圖最高長官,負責掌管這十個甲首,直接向縣級衙門彙報,不過不算政府編製。

接下來,就到了規則的關鍵部分。

無論「甲首」還是「里長」,不是由上級全權指派,也不是由基層民主選出。這兩個職位的選拔方式,居然是輪換制。

首先這一百戶人家按照丁糧多寡,排出一個次序。前十名的富戶,按照排位輪流擔任「里長」一職,每戶任期一年,十年為一輪。

第十一名到二十名的十戶,則擔任甲首,每戶分管九戶人家——這九戶人家裡也包括不當值的里長候選戶,他們的任期也是一年。到期後,由甲內人家進行輪換,十年一輪。

也就是說,以十年為周期,一圖之內的每一戶人家,一定會有一年擔任甲首,也有機會擔任一次里長。

這一百戶人家,統一編入一冊戶籍檔案,叫作「小黃本」……啊,不對,「小黃冊」。這個制度,就叫作「里甲制」。

每一年催辦稅糧軍需時,縣裡把命令下發至當值里長,然後當值里長會召集十個當值甲首,讓他們各自回去督促手下十戶(包括自家)交稅。嚴格來說,十個甲首能管轄到的,只是九十九戶,因為始終有一戶在擔任里長。

你輪值到里長這個職位時,並不意味著可以免除賦稅,反而要承擔額外的管理責任,如果管戶交不起,你還得替他們把缺額補上。為什麼要按富裕程度來選派里長?就在這兒等著呢。

除了這些,里長、甲首還得負責排解鄰里糾紛、文書作保、治安巡檢等瑣碎的庶務,其職能相當於現在的街道辦、居委會、公證處加聯防隊。

這些庶務,原來都是由當地富戶、鄉紳憑藉威望來主持的,幾乎每一個村裡都有一位土皇帝和幾家大族掌握著權力。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如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人人有機會當「甲首」,有實力競爭「里長」的人家也比從前多,小小一個鄉里諸侯蜂起,這土皇帝自然也就當不下去了。

而且每一百戶為一圖的強行劃分,把一些體量龐大的家族給分割開來。每一個分家都有自己的甲首和里長要競爭,再想讓他們抱團可就難了。

里甲輪換制的毒辣,可見一斑。

朱元璋的算盤打得很巧妙,皇權暫時下不去,那我就把你們的權力進一步切割切碎,分散給更多人。

一塊蛋糕,拿刀切蛋糕的人權力最大,大家都得聽他的;現在朱元璋扔過來十把刀,每個人都可以輪流切一下,原來切蛋糕的人自然權威喪盡。

它的精髓在於,把政府讓渡給紳權和族權的權力做了進一步細分,保證每一戶人家都有機會掌握基層權力。這一招看似讓基層更加分散,反而讓中央權威回來了。

更絕的是,無論里長還是甲首,都是從一圖之民中遴選出來的。他們沒有官身,更沒俸祿,該職位的工作支出——比如小黃冊的製作費用——均由集體公攤。對官府來說,不需要承擔管理人員的成本。

如此一來,提高基層掌控力和減少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