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必須死——徽州絲絹案始末 第二章 六縣大辯論

萬曆三年三月初九,徽州知府崔孔昕突然向歙縣發下一道逮捕令,要求緝拿帥嘉謨。

逮捕令是這麼寫的:「今照帥嘉謨,既能具詞呈告撫按,必為有力之家,有謀之輩,何為捏作在外,屢提不到。中間必有主使之者,擬合行提。為此,仰縣官吏速究帥嘉謨有無妻子兄弟,是否在外,此輩奸惡,漸不可長,設法緝拿解府,從重問擬,庶足以警余奸,毋得遲違。」

這個緝拿帥嘉謨的罪名,實在有點莫名其妙:你帥嘉謨有本事去兩院告狀,怎麼沒本事留下來配合調查?一直躲在外頭,一定非奸即惡!

太不講道理。帥嘉謨外出避禍,可不是自己情願的。何況戶部隆慶五年下的文,時隔四年,徽州府這才想起來指責別人不配合調查,這反射神經未免也太遲鈍了。

這一看就是欲加之罪,倉促擬成。從逮捕令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徽州府濃濃的焦慮,有點氣急敗壞,似乎有什麼大事要發生,迫使他們不得不加快行動。

這份急就的逮捕令,很快下發到了歙縣。知縣姚學閔倒是沒耽誤,立刻安排人手聯合執法——因為帥嘉謨是軍戶,隸屬新安衛,所以這事必須跟衛所協調。

軍戶歷代都得當兵,戶籍寄在各地衛所之下,自成體系。地方民政部門如果碰到涉及軍戶的事,必須知會衛所。

半個月以後,也就是三月二十四日,在新安衛的協助下,歙縣總算逮到帥家的一個親戚,叫帥貴。一問方知,帥嘉謨帶著老婆孩子,一直躲在江夏縣沒回來過,只留下帥貴看家。

知縣姚學閔迅速把這個情況回報徽州府,然後還特意加了一句「無憑拘解」。意思是,想抓他,就得跨省執法,跨省執法需要憑據,我們歙縣可拿不出來。

歙縣在捉拿帥嘉謨這件事上,一點也不熱心,畢竟帥嘉謨是在為本縣利益奔走。徽州府對此心知肚明,可也不能說什麼,只好先把帥貴拘押了事。

沒想到,這事才過了十幾天,到了四月初十,徽州府忽然接到一封呈文,署名正是帥嘉謨。

在這篇呈文里,帥嘉謨舊事重提,先把關於「人丁絲絹」的前因後果重述一遍,然後回顧了各級各屆領導對此事的批示。緊接著,他解釋了一下自己的行蹤:「回途遇害,羈縻遠避,未申情款。」

帥嘉謨並沒說這危險是什麼,也沒提誰是主使。但既然他不敢回徽州,那兇手從何而來,昭然若揭。這一句指控,真是綿里藏針。

當然,對於徽州府,帥嘉謨的態度還是很誠懇的:「今奉爺台仁恩催議,千里奔歸,伏乞作主,憐憫偏苦,洞察奸弊。」意思是,今天您既然催促我,我便千里星夜趕回,希望您能為小人做主。

這句話,算是針對徽州府「屢提不到」給了一個解釋。

在呈文的最後,帥嘉謨又提出了一項新證據:順天八府,也有「人丁絲絹」這個稅種,皆為諸縣分攤,沒有例外。

這個順天八府的稅種雖非決定性證據,但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旁證。同樣是「人丁絲絹」,人家都是分攤解決,怎麼就你徽州府這麼特殊呢?

看來他在江夏縣這幾年,根本沒有心灰意冷,仍舊在孜孜不倦地搜尋證據,還把視野擴散到了全國範圍。

不過帥嘉謨提交這一篇呈文的時間相當蹊蹺。

徽州府的緝拿令發於三月初九,到了三月二十四日,歙縣才搞清楚帥嘉謨的下落。即使他們立刻派人趕往江夏通風報信,送到也得四月初了。而到了四月初十,帥嘉謨的呈文竟然已經送到了徽州知府的案頭。

徽州到江夏差不多一千里地,帥嘉謨從接到報信返回徽州,到撰寫呈文提交官府,只用了十七天時間,這未免也太有效率了吧?

除非,這封呈文,帥嘉謨早就準備好了。

除非,徽州府的動向,歙縣早就已經向他通報了。

這才符合實際情況,帥嘉謨為歙縣萬民請命,歙縣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明面上歙縣鄉紳們不便公開支持,但私下肯定會給予支持。

從種種蛛絲馬跡能感覺到,帥嘉謨和歙縣之間,早在暗中密切聯絡,而且他們在策劃一個很大的動作。

無論如何,帥嘉謨的再度出現,讓徽州府鬆了一口氣。大概是嗅到空氣里什麼味道,比起上一次的敷衍態度,徽州府這回的態度積極得可怕,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兩天之後,四月十二日,徽州知府崔孔昕迫不及待地把帥嘉謨的呈文轉發給歙縣,說有人向本府投訴人丁絲絹案,你們好好詳查一下。

這個命令,很有意思。按道理,這件事應該是六縣合議,再拿出個章程。你現在不通知其他五縣,讓歙縣先去詳查,豈不等於讓原告自己去審犯人嗎?

沒想到,歙縣比徽州府還積極。詳查文書發出三天之後,歙縣竟然就發了一篇申文給徽州府,洋洋洒洒好長一篇。

這篇申文,出自知縣姚學閔之手,代表了整個歙縣官方的態度。申文的開頭氣勢十足:「歙縣為蔑制蔑悖典,射害殃民,懇恩遵照《大明會典》,均平絹賦,以蘇偏困事。」

姚學閔的申文,簡單來說就是兩點:第一,《大明會典》記載徽州府輸「人丁絲絹」8780匹,從來沒提過讓歙縣單獨交;第二,「人丁絲絹」被人篡改成了「夏稅生絲」,以致五縣之稅落到了歙縣頭上。

這篇申文,基本就是複製帥嘉謨之前的論點。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是下民上書,這一次卻是知縣大人親自背書,不光背書,還要赤膊上陣。

此前帥嘉謨也提過戶房舞弊之事,可他不敢把話說得太明白,只能隱晦表示。而姚學閔根本不多顧慮,直接撕破了臉皮,指著戶房那些書吏的鼻子開罵。

知縣大人表示,徽州府的戶房,一直以來都是由五縣胥吏把持,世頂名缺 ,從來沒有出過歙縣籍的糧官。歙縣沒人在府里,只能被人欺負。所以「人丁絲絹」被篡改成「夏稅生絲」這件事,一定是出自徽州府戶房糧科的書吏之手。

這故事的真假,沒法查證,反正姚學閔說了,這是「父老相傳」。

姚學閔一介知縣,怎麼突然變得如此生猛?謎底就在申文里的一串人名。

為了壯大聲勢,姚學閔找了本地的一批鄉宦聯署。這些鄉宦大多是退下來的本籍高官,雖然無權,但在當地仍舊擁有著絕大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事實上,這些鄉紳鄉宦才是歙縣真正的統治者。他們下對基層平民控制力度相當大,上有官場的人情網路,又坐擁數量巨大的田畝與各項產業。如果不獲得他們的支持,歙縣知縣什麼也做不了。中國有「皇權不下縣」 的說法,政府機構必須靠這些「鄉賢」的配合,才能真正對底層實行有效統治。

現在這些人一個接一個地浮出水面,向徽州府展現出肌肉。

看看這份聯署名單的前幾名吧:

汪尚寧,歙縣竦口人,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汪道昆,歙縣千秋里人,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他文名極盛,和王世貞並稱南北兩司馬,為「後五子」之一。後人猜測《金瓶梅》的作者時,汪道昆也是被懷疑的對象之一,可見這人的實力。

江珍,歙縣溪南人,進士,官至貴州左布政使 。

方弘靜,歙縣人,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右侍郎 。

程大賓,歙縣槐塘人,進士,官至貴州按察使 。

曹樓,歙縣雄村人,進士,官至江西右參政 。

江東之,歙縣江村人。此時他還沒進士出身,要到後年才考中。再後來,他以御史 身份首先向馮保開炮,也是萬曆朝中一個名人。

要說徽州,真是人傑地靈的學問之鄉,底蘊深厚。區區一個歙縣,隨隨便便就拽出六七位還在世的進士高官助陣,個個身份顯赫,地位不凡,簡直就是全明星隊,別人眼睛都要被閃瞎了。

有他們背書,這份申文的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從聯署名單就能知道,歙縣這次突開重炮,絕對是籌謀已久。從徽州府發文到歙縣回覆,一共就三天,若是臨時準備串聯,哪裡來得及?

歙縣鄉紳們一定是早早開始籌劃,就等著突發奇襲,打五縣個措手不及。

可是,歙縣哪兒來的膽量,把所有的矛盾都擺到檯面上跟五縣打對台?就算有鄉宦聯署,也不至於這麼直白大膽吧?

很快答案就來了。

五月十日,應天巡按鮑希賢下文給徽州府,說歙縣申文干係重大,必須仔細地檢閱會典、府志、賦役等文件,會同五縣通查,一有結果,立刻上報。

注意,此前包括海瑞在內,歷屆應天巡撫、按兩院給的批複,都是「仰府查議報奪」,沒太多傾向性,就算催促六縣合議,也是不急不忙。

但鮑希賢這次的口氣明顯偏向歙縣,反覆強調這次五縣通查,一定得查出一個結果來。而且鮑希賢不是直接在徽州府的上文做批複,而是讓兵備道發出憲牌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