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必須死——徽州絲絹案始末 第一章 都是學霸惹的禍

這個故事,要從徽州府下轄的歙縣說起。

大明共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以及一南一北兩個直隸,咱們可以把它們粗略地理解為省份。

南直隸下轄有一個徽州府,歷來人傑地靈,無論官場還是商場都是英才輩出,是有名的文教繁盛之鄉。其時徽州府一共統轄六縣:歙、黟、休寧、婺源、祁門、績溪。其中歙縣最大,同時它還是附郭縣——也就是說,徽州府治設在縣內,與歙縣縣衙同城辦公。

府縣同城,很多府一級的文書檔案,自然就存放在縣城的閣架之上,以便隨時調取勘合。這些關於稅糧戶籍的案牘十分重要,關乎一縣之興衰,可又超級無聊,全是各種枯燥的數字羅列。所以它們長年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隆慶三年(1569年),有一個歙縣人忽然對這些檔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人叫帥嘉謨,字禹臣。嚴格來說,他沒有歙縣戶口,不算當地居民,而是個祖籍江夏的軍戶,隸屬於徽州府境內的新安衛 。軍戶是大明特有的一種戶籍,世代都是軍人,歸屬於各地衛所——類似於軍分區——不過這出身沒什麼不好,朝中此時有個叫張居正的大人物,也是軍戶 出身,正是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

帥嘉謨在文武兩道的表現都很一般,註定仕途無望。他只有一個特長:對數字天生敏感,擅長算學,是個學霸級的數學天才。

可惜在大明,可沒多少領域能讓這位理科生一展才華。最好的就業方向,就是去當個管錢糧的小官吏。而這個崗位,要求對錢糧稅賦的計算很熟悉,需要做大量的應用題來練習。

當時沒有教輔和習題集,帥嘉謨一腔做數學題的慾望無處發泄。好在這個苦惱沒持續很久,他便發現了一個絕好的題庫:歙縣架閣庫。

徽州府歷年的稅糧賬冊,都存在歙縣庫房裡。大明稅賦結構很是繁複,徽州又是納稅大戶,賬冊涉及大量加減折算、書算錢糧,這正是絕佳的應用題題例。磨鍊好了這門手藝,以後就業便有保障了。

於是在隆慶三年的某一天,帥嘉謨設法接觸這些官府賬冊。一個學霸就這樣高高興興地開始做起數學題來。

做著做著,帥嘉謨覺得哪裡有點不對勁。

憑藉著對數字的高度敏感,他注意到徽州的歷年稅賦里有一個疑點:徽州府每年向南京承運庫繳納的稅糧中,除正稅之外,還有一筆科目叫作「人丁絲絹」,須以實物繳納,且數額頗大,每年要繳8780匹生絹。

帥嘉謨再往下去查徽州府下屬諸縣的分賬,發現徽州府下轄六縣,其他五縣都沒有「人丁絲絹」這麼一筆支出,只有歙縣的賬簿上有記錄,數字與徽州府上繳南京承運庫的等同。

換句話說,徽州府每年8780匹生絹的這筆稅支,是由歙縣單獨負擔的。

帥嘉謨大為駭異,這可不是小數。為了確保自己沒犯錯,他還特意去查了一下《大明會典》 。

《大明會典》是一本官方發布的資料集,裡面收錄了典章沿革以及各級政府稅賦資料、行政法規,從弘治朝開始,每代都會進行修訂,算是政府法令的一個彙編,亦勉強可以當作年鑒來用,權威性很高。

帥嘉謨在《大明會典》里的徽州府條目下,找到了同樣的納稅記錄。更重要的是,《大明會典》里只提及是由徽州府承擔「人丁絲絹」,並無任何字樣表明是歙縣獨自承擔。

按道理,徽州府的這一筆「人丁絲絹」稅目,應該是六縣均攤,怎麼只壓在歙縣一處呢?雖然歙縣的體量比其他五縣都要大,可也不能這麼欺負人哪。

帥嘉謨心想,這件事關乎一縣之民生,可不能這麼糊塗下去,必須挖個水落石出!

就像所有的學霸一樣,帥嘉謨看到眼前出現了難題,不驚反喜,興高采烈地繼續深入挖掘。最終,他在《徽州府志》 里找到一條看似無關的古早線索。

徽州這個地方,歸附於洪武爺的時間很早。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稱吳王之後,在徽州實施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元稅,稱為「甲辰法制」。結果年底核查,行中書省發現數字有問題,於是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搞了一次「乙巳改科」 ,對很多科目的稅額重新做了調整。

在這次改制中,朝廷發現歙縣的夏麥數量有問題,與去年同比差了9700石 ,於是對歙縣的3646頃輕租田,每畝各加征「夏稅生絲」四錢,以彌補夏麥缺額。

這個「補欠夏稅」年代太過久遠,看起來和「人丁絲絹」全無關係。帥嘉謨憑著天才般的直覺,覺得這兩者之間一定有什麼聯繫,於是拿起筆來,粗粗算了一下。

歙縣補的9700石夏麥,按照隆慶時的官方換算標準,每石折銀3錢,9700石糧食折算成銀子,是2910兩。而每年「人丁絲絹」補交的生絹折成銀子,每匹7錢,所以8780匹折銀6146兩 。嗯,兩個數字似乎沒什麼關聯。

帥嘉謨到底是個學霸,腦子轉得很快。他很快想到,徽州六縣彼此相鄰,一個縣夏麥歉收,其他五個縣不可能倖免。他再一追查,發現在同一時間,黟、休寧、婺源、祁門、績溪五縣也虧欠夏糧,一共是10,780石,可折銀3234兩。

2910+3234=6144。

這個數字,和「人丁絲絹」只差2兩。

帥嘉謨很快得出了結論:在國初,整個徽州府六縣共虧欠夏糧20,480石,以「夏稅生絲」為名義補之,折8780匹生絹。按說這筆錢是由六縣共同承擔的,不知為何,卻變成了歙縣單獨繳納。

更可怕的是:徽州並不養蠶,歙縣的老百姓必須先把糧食賣成銀子,拿銀子去買生絲,再繳給官府。周轉兩次,負擔更重。

如果從至正二十五年「乙巳改科」開始算起,到隆慶三年,這筆冤枉稅足足交了兩百多年!

歙縣簡直倒霉透了。

帥嘉謨做事很謹慎,他沒有急著去驚動官府,而是在歙縣摸了一圈底。結果他發現,自己並不是最早發覺有問題的,早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已有兩個歙縣人——程鵬、王相發現這個「人丁絲絹」有問題。

他們沒有在徽州府本地抗議,而是越級呈文給了徽州府的上級——應天巡撫和應天巡按,而且還不止一次!

應天巡撫和應天巡按,這兩個官職的管轄範圍可不只有應天府一個地方,而是涵蓋了除鳳陽、廬州、淮安、揚州四府之外的整個南直隸地區,其中徽州府也受其轄制。

在具體的分工上,應天巡撫協調各府州縣,以賦役為主,也兼管司法、治安;巡按以監察為主,但也插手民政、司法、軍事。勉強用現在做對比的話,一個是省長兼軍區司令,一個是省高級法院院長兼紀委,找他們兩位,算是拜對了衙門。

市裡不管,難道省里還不管嗎?

第一次接呈文的是應天巡撫陳克宅、巡按宋茂熙,兩位很快給了批複,要求徽州府徹查。可是他們很快便升遷轉走,沒人再去追問。接任的巡撫歐陽鐸、巡按游居敬,接到了同樣的呈文,也給了批複,要求徽州府召集六縣合議。結果負責此事的官、吏,都是其他五縣出身,敷衍塞責,推諉拖延。

在來回拖延之中,王相、程鵬先後莫名去世,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查到這裡,帥嘉謨推開賬冊,做了一個決定:他要第三次呈文,為歙縣討一個公平!

到底是正義感和鄉土情結使然,還是想藉此炒作自己?史料不全,不好妄自揣測他的動機。

無論如何,他決定冒著觸動利益集團的巨大風險,開始採取行動。

隆慶四年(1570年)的年初,帥嘉謨撰寫了一份呈文,詳細地寫明自己的查考過程,然後提交給了當時的應天府巡按御史劉世會。

在這篇呈文里,帥嘉謨玩了一個心眼,在講述緣由時加了這麼一句話:「緣本府遞年奉戶部勘合,坐取人丁絲折生絹八千七百八十匹,原額六縣均輸,府志可證。」

大概意思是,我說的這個問題,在《徽州府志》里也提到了,這是鐵證。

《徽州府志》是徽州府出面編撰的地方志,可信度很高。可是,府志里其實只是含糊地記載了徽州府或歙縣繳納「人丁絲絹」多少多少,根本沒有明確說過「原額六縣均輸」的話,更沒有和國初那筆虧欠的夏麥聯繫到一起。

帥嘉謨偷偷加了這六個字,是想給上官造成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方便行事——殊不知這一處小小的手腳,後來卻成了聚訟的一個關鍵焦點,這個後頭再說。

除了偷改了原文,帥嘉謨還發動了情感攻勢。他動情地說:

「南京承運庫每年收絲絹20,190匹,其中浙江、湖廣這種產絲大區,才繳納8501匹;應天(等)十三府,只要繳2905匹。我們徽州府根本不養蠶,卻要負擔8780匹。當地民眾只能賣了糧食,折成銀子,從浙江等地回購,這兩道手續,讓成本翻倍,苦不堪言。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