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埋沒的人才

在詹姆斯·卡梅隆和蕭逸臣商定了最後這位「邦女郎」的人選的三個小時之後,身在北京的鞏利就接到嘉禾公司鄒文懷親自打來的電話。影片《泰坦尼克號》的轟動給中國電影人的震動是可想而知的,在得知自己將會有機會和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國際大導演合作的機會,鞏利甚至還沒有看到劇本,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來自卡梅隆的邀請,欣然赴港試鏡。

按照鞏利後來對媒體的描述,在見詹姆斯·卡梅隆之前她是很緊張的,對方畢竟是享譽全球的好萊塢頂級導演,而鞏利雖然屢獲國際電影大獎,但和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國際化大導演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鞏利之前合作的一直都是中國導演,這次見面帶給她的壓力可不小。

「你好,菊仙!」首次見面,詹姆斯·卡梅隆就操著剛剛學會的中文,和鞏利打起了招呼,很有意思的是他對鞏利的稱呼使用的是鞏利在《霸王別姬》中飾演的女主角的名字。

鞏利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詹姆斯·卡梅隆連忙解釋說:「我看過你的《霸王別姬》,就決定一定要和你合作,如今果然實現了!」

詹姆斯·卡梅隆這麼說,鞏利這才明白了事情的緣由,有了這個輕鬆的開場,兩人很快就談到了劇本角色的問題上,當聽說自己要在007電影中飾演「邦女郎」的時候,鞏利卻表現出了猶豫。在她的印象中,「邦女郎」不僅要長得漂亮,而且都是那種很能打的,她一想到片中要打鬥,覺得自己再怎麼學,恐怕也應付不了,所以她感到有些為難。

「我想這沒有任何的問題,這部電影里有三位『邦女郎』,激斗的那些場景,就交給其他兩位演員,你需要飾演的是一位黑道頭目情婦的角色,而按照劇情的要求,我們的邦德需要接近你來了解這個黑道與潛伏在香港的一些幕後真相,然後在這其中會發生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詹姆斯·卡梅隆解釋說。

在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之後,鞏利知道這是一部對自己很有挑戰的電影,拍攝過程中,她不僅要對大量英文台詞得心應手,而且為了完美演繹出角色的性格與生活背景,還必須掌握粵語的一些基本對話。為了表現這位令邦德神魂顛倒的黑道女情婦的魅力,鞏利還必須額外加練射擊和古巴舞蹈等額外課程。

雖然在很多經典的電影里飾演的都是中國社會深受壓迫的女性形象,但鞏利骨子還是一位渴望實現自我突破的現代女性,這部電影可以成為她進軍好萊塢的跳板,她又怎麼會錯失這樣的機會。

卡梅隆新版007電影的主演陣容在鞏利確定加盟之後基本成型,詹姆斯·卡梅隆前腳剛離開香港,蕭逸臣後腳就來到了香港,不過他這次不是為了卡梅隆的新片,而是因為鄒文懷不久前寄給他一個劇本。這個劇本,讓蕭逸臣眼前一亮。

嘉禾被派拉蒙併購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還沒有能夠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長效人才培養機制。雖然目前蕭逸臣目前並沒有給公司規定硬性的製作目標,但僅靠《無間道》是無法長久的支撐公司的發展。因為蕭逸臣自己本身就是編劇出身的緣故,他認為好的影片需要好的劇本,但是嘉禾送到美國的劇本都被他一一的否定,他的眼光確實有些挑剔了。

那邊蕭逸臣按著不放,嘉禾的推出新片的計畫也就一拖再拖,就在公司的高管們為此事發愁的時候,鄒文懷寄給蕭逸臣的劇本終於打動了他。

這個故事給蕭逸臣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它的整體框架很像是20世紀50年代出版的一套歐美經典兒童文學《納尼亞傳奇》,那部系列小說故事的開始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偶然進入了一個異世界,稱為納尼亞,並在那裡經歷過一連串的冒險,及看到那個世界的創造。之後,他將一顆從異世界帶來的種子埋在花園裡,還長成了一顆大樹。這棵大樹後來被颶風颳倒,又被造成了衣櫥,然後又引領了四個小孩子進入這個神奇國度的不同時期,每一本互有關連,但亦可獨立閱讀。

蕭逸臣隨後想到了後世被改編成電影的《納尼亞傳奇》,這部影片同樣創造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而蕭逸臣看到的這個劇本,簡直就是一個《納尼亞傳奇》的東方版。兩個中國的小孩,在一個神奇的葫蘆的帶領下,時空穿梭到一個名叫浮遊仙境的異世界裡。邪惡的勢力控制了異世界,然後兩個孩子成為古來預言中給世界帶來光明的天機,隨後在異世界中結識的好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展開了對抗邪惡的戰鬥。戰勝邪惡,就是他們找尋回家之路的鑰匙!

不同於《納尼亞傳奇》中創造的異世界,這個名為《尋仙》的劇本中浮遊仙境的異世界裡充滿了東方的文化元素,騎著大青蛙的頑皮小和尚,架著飛葫蘆、愛玩飛劍的小道士,鳳凰化身的小仙女,懸浮在空中的小島,種種新奇的設定無不體現出作者獨具匠心的設定。而這個劇本獨到之處,就是很多華語電影中外國觀眾很難理解的元素兒童化,立足一部兒童電影,講述的卻是一個成人的童話。

蕭逸臣看過劇本之後的第一個反應是這絕對是一個人才,因為從劇本的質量上看,這人的編劇功底比之他也不遑多讓,而這樣的人才,正是蕭逸臣迫切需要的。而聽鄒文懷說,寫這個劇本的那人還不到三十歲,是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名講師,這讓蕭逸臣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好奇。在他的印象中,香港後世沒有哪個知名編劇和這個人對得上號,難道這是一個被埋沒了的人才。

在嘉禾公司本部典雅別緻的咖啡廳里,蕭逸臣終於見到了這位名叫常明生的年輕編劇。常明生給蕭逸臣的第一眼的感覺是一個性格很安靜的人,在見到蕭逸臣的到來讓他顯得有些意外。「是常先生吧,你好!」蕭逸臣首先向其打招呼。

「蕭主席,您好!」常明生的反應顯得有些靦腆,顯然他並不是一個擅長交際的人。

「常先生的劇本我看了。」蕭逸臣手裡拿著茶杯,眼睛卻看著常明生,「我不知道常先生當老師怎麼樣,但我肯定您會是一個優秀的編劇。」

「蕭主席過獎了。」常明生的回答依舊很簡短。

「那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劇本吧。」蕭逸臣輕輕的喝了口茶,「總體上我對常先生的劇本沒有什麼意見,但公司希望您可以把主角改成兩個來自美國或歐洲的孩子。」

「可我寫得的是一個關於中國古典童話的故事,主角卻是兩個外國孩子,蕭主席不覺得這有些不倫不類的嗎?」常明生顯然不贊成蕭逸臣的建議,語氣還隱隱的帶有些許不滿。

「難道一個中國的童話里,主線人物就一定是要中國的孩子嗎?」蕭逸臣反問道。至於常明生的態度,他倒並不以為意。

「這……」對於蕭逸臣這樣的問題,常明生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常先生,在這裡有兩個問題我需要說明。」蕭逸臣看了常明生一眼,「首先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我不得不考慮這部影片的投資收益。如果影片投資拍攝以後僅僅是投放東、南亞市場,您的劇本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可嘉禾雖然目前立足的是東、南亞市場,但公司今後更多面對的是國際市場。按您劇本的要求,這部影片的初步投資就將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而這樣的投資僅僅用來滿足東、南市場收益是十分有限的。」

「其次,撇開商業利益不談,就站在文化推廣的角度而言,選用歐美的孩子作為主角,來引出整個劇情,這樣可以減小外國觀眾對於接受影片核心價值觀的代入感,這樣反而可以更有利於中國文化的傳播。中國電影人一直希望通過中國電影來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但外國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遠比不上中國人對外國文化的認識,如果把原汁原味的中國電影展現在他們面前,他們能像中國人接受外國電影一樣接受中國電影嗎?」

「如果華語電影永遠只會給別人做嫁衣,那麼華語電影就不可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儘管蕭逸臣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但常明生的態度卻固執得有些不近人情。

蕭逸臣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那麼常先生可以試著在劇本中弱化主線人物,形成多主角的模式,這樣也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常明生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蕭逸臣的提議。他也知道,蕭逸臣作為投資人能做出這麼大的讓步,已經是給了他很大的尊重,就憑這一點,蕭逸臣就不同於他之前見過的一些電影投資商。

既然關於劇本主角的問題雙方都做出了讓步,兩人接下來的談話就輕鬆了許多。在商討了劇本其他的一些細節之後,兩人談論的話題又轉到了劇本的創作上。常明生不得不承認,在對電影劇本的理解和運用上,蕭逸臣確實有許多過人之處,派拉蒙能有今天的成就絕非偶然。和蕭逸臣談話,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常明生甚至認為,如果蕭逸臣不是他想要超越的那個目標,或許他倆真的可以成為好朋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