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留用人員的悲歡 一、高級職員,變辦事員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池步洲到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儲蓄部儲蓄科上班,職務是起草有關儲蓄的文件和宣傳品,職別是辦事員,比科員還低,工資卻仍是二百五十個折實單位,比科長還高些。這也許是羅俊他們為了摘去池步洲「高級職員」桂冠而採取的相應措施。但是考慮到他家庭人口眾多,又保留了他高級職員的工薪。儲蓄科內,一共有十幾個人,連科股長在內大都是留用人員,其中有一個還是合作金庫的老同事。因此同事之間,倒還好相處。

羅俊見池步洲家住郊區,每天上下班不但要倒好幾次車,還要步行很長一段路,十分不便,就把楊樹浦福祿街五十六號二樓的一套住房分配給他。

這是一座相當講究的二層洋房,房間敞亮,走廊寬闊,煤氣、電話、衛生設備一應俱全,一家七口住三間房間,還不算太擠,門口就有電車直達銀行儲蓄部,可謂方便之極。更巧的是:樓上樓下住的幾乎全是原合作金庫的老同事,大家相處得十分融洽。

當年介紹池步洲到上海合作金庫工作的俞鴻光,有一個堂房兄弟叫俞鴻謨,本籍福建福清,是印尼華僑,三十年代初與另一堂房兄弟俞鴻猷同時到東京留學,因同鄉關係與池步洲相識,交往頗為密切。池步洲之所以認識俞鴻光,就是通過俞鴻謨介紹的。余鴻謨忠厚誠實,寡言少語,但愛好文學,留學期間即與國內外進步文化界人士廣泛接觸,並搜集各種文學書刊,認真研究。抗戰期間,他滯留上海,在租界區開設書店。勝利後傾向革命文化事業,與文化界進步人士如夏衍等合作,繼續開辦書店。上海解放後,正式出任海燕書店經理。解放初期,共產黨對出版事業不像後期那樣控制得十分嚴格,私營書店也允許出版一些書籍。海燕書店除出售外版書之外,也組織人力翻譯出版一些文學書籍。

池步洲恢複工作以後,偶然得知俞鴻謨的近況,到海燕書店去看望他。談起前一時期「幾乎失業」的經過,俞鴻謨說:他書店裡正要用人,如果當時去找他,也許就不用到軍管會去求姚耐了。接著又說他書店裡正在編輯出版一部世界文學家傳記,依舊需要翻譯方面的人手,問池步洲能否在業餘時間幫他翻譯點兒資料。池步洲滿口答應。俞鴻謨就抱出十幾本日文版的精裝書來,裡面有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傳,請池步洲用業餘時間進行翻譯,按譯文字數計酬。

從此,池步洲幾乎每隔一個星期就要到海燕書店去一次,送去譯稿,取回稿費。累計起來,每月大約也能收入七八十個折實單位。這在解放初期,就已經超過「不無小補」的範疇了。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恰逢月底,無錢辦招待,去向俞鴻謨預支若干稿費,他也從來不加駁回。有這一筆「額外收入」,池步洲一家七口,生活還算過得下去。

俞鴻謨待人誠懇,事業心強,辦書店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可惜在「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中,也因與夏衍關係密切頻頻被批鬥無法忍受憤而自殺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