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用人——海納百川聚人才 3、「以夷制夷 洋人內閣」

李嘉誠如是說:人才難求,對具備創意、膽識及謹慎態度的同事,應給予良好的報酬和顯示明確的前途。

香港作家何文翔曾這樣評論道:「李嘉誠成功的關鍵,是他融匯了中西文化的精華採用西方先進的管理方式。」《壹周刊》在《李嘉誠的左右手》一文中還分析道:「反觀一些事業上沒有像李嘉誠般飛黃騰達的富豪,倘若說他們有什麼缺失的話,那往往就是不曉得任用人才,以至窒礙了企業的發展。環顧香港的上市公司,雖然很多公司資產值不少,但至今始終擺脫不了家族式管理。」

在李嘉誠的管理體制中,既有老、中、青相結合的優點,又兼備中西方的色彩,可以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長實是一家股權結構複雜、業務範圍廣泛的龐大集團公司,李嘉誠可以說是這一商業帝國的絕對君主,但在集團內部,卻絲毫看不到家長制的影跡,它完全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運行。

李嘉誠擯棄家族式管理,而採取將中西方的優點和長處糅合在一起的管理機制。這歸根結底是對人才的引進上。李嘉誠引進人才,不拘一格,不僅重用年輕人,而且連「洋人」也不「放過」。李嘉誠的人才觀是開放的,做到了中西合璧,各采其長——只要是人才,他就喜歡,不計其他,這是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說明,李嘉誠經商時腦中有一套自己的人才觀。像英籍人士馬士民、李察信、還有布魯嘉,都是李嘉誠重用的洋人。在1970年代以前,香港華人見了洋人(特指有歐羅巴血統的白種人),都會有「洋大人」的感覺。但是如今,香港人自信香港是東方之明珠,是全球經濟最發達地區,港人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比西方國家差。華人公司僱傭「鬼佬」(外國人)職員,理所當然。在80年代初可不同,由於百多年來洋人歧視華人的慣性,經濟上開始崛起的香港人,仍存在抹不去的「二等臣民」的潛意識。那時候,僱傭趾高氣揚的洋人做下屬,是一件頗榮耀的事。

不過,李嘉誠僱用洋人完全是企業發展的需要。20世紀70年代初,長江工業的工廠分布在北角、柴灣、元朗等處,員工2000餘人,管理人員約200位。李嘉誠為了從塑膠業徹底脫身投入地產業,聘請美國人Erwin Leissner任總經理,李嘉誠只參與重大事情決策。其後,長江工業再聘請美國人Panl Lyons為副總經理。這兩位美國人是掌握最現代化塑膠生產技術的專家,李嘉誠付給他們的薪金,遠高於他們的華人前任,並賦予他們實權。到1980年代中期,李嘉誠已控有幾間老牌英資企業,這些企業有相當部分外籍員工。李嘉誠並不是沒有能力直接領導他們,而是集團超常拓展,他的主要職責在為旗艦領航。最有效的辦法,是用洋人管洋人,這樣更有利於相互間的溝通。還有重要的一點,這些老牌英資企業,與歐美澳有廣泛的業務關係。長江集團日後必然要走跨國化道路,啟用洋人做「大使」,更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與進行海外投資——他們具有血統、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天然優勢。比如,長實董事局副主席麥理思(Cee Magnus)是英國人,畢業於著名的劍橋大學經濟系。麥理思曾任新加坡虎豹公司總裁,因業務關係與李嘉誠認識。1979年,麥理思正式加盟長實。與香港洋行和境外財團打交道,多由麥理思出面。李嘉誠器重他,不僅看重他的英國血統、名校文憑,更看重他是個優秀的經濟管理專家。

1977年,李嘉誠購得美資永高公司後,迅速把矛頭指向稱雄香港的英資。他的第一個目標是怡和系的九龍倉,以退為進的李嘉誠放棄九龍倉收購,把經營不善的和黃洋行作為收購對象。李嘉誠完成收購和黃洋行先後達3年,1981年伊始,他正式出任和黃集團董事局主席。

港刊稱,「以鬼治鬼」是李嘉誠完成收購英資企業後的治理大計。青洲水泥的行政總裁選留布魯嘉,和黃集團的行政總裁是李察信。但是,就在遷冊問題上,李嘉誠跟李察信的意見不合,導致了李察信的辭職。接替行政總裁一職的是另一位英籍人士——馬世民。馬世民上任不久就參與收購英資港燈集團,並出任港燈主席。

馬世民等於是李嘉誠連公司一道買下的人才。1984年,馬世民即坐上和黃集團第二把交椅,任董事行政總裁。除和黃,馬世民還先後出任港燈、嘉宏等公司董事主席。馬世民是長實系除老闆李嘉誠外,第一個有權有勢、炙手可熱的人物。

馬世民1940年生於英國,原名叫西蒙·默里,馬世民是他來香港後取的中文名。馬世民未讀大學,他說他的大學就是人生。他有不凡的經歷,19歲跑去參加法國僱傭兵團,派駐阿爾及利亞作戰。他後來把他的經歷寫成一部名為《Legionaire》的小說,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

1966年,馬世民來到香港,進入最負盛名的怡和洋行工作。馬世民在怡和服務了14年,深得怡和重視,他是多間公司的執行董事,如怡和工程、金門建築等。1970年代後期,他還被派往倫敦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專修經濟管理專業課程。

1970年代末的一天,馬世民代表怡和貿易來長實推銷冷氣機,希望長實在未來的大廈建築中,採用怡和經銷的冷氣系統。與李嘉誠的見面,彼此都留下深刻印象。

1982年後,和黃的行政總裁李察信去意已定,李嘉誠猾物色接任人選,竭力拉馬世民加盟。1984年,李嘉誠通過和黃收購了馬世民在1980年獨自創立的Davenham公司,委任他任和黃第二把手——董事行政總裁。

馬世民一上任,便為和黃賺大錢,並輔佐李嘉誠成功地收購港燈集團。是為當時華資進軍英資四大戰役中的一役。1986年,馬世民提出立足香港、跨國投資的策略,得到李嘉誠的支持。於是,就有了和黃、長實及李嘉誠私人大筆投資海外的驚人之舉,引起世界經濟界的矚目。誰知,種子撒出去,卻不見摘回豐碩的果實——投資回報不理想。

李嘉誠無疑是海外投資金額最大的一位香港華人富豪。與此同期,香港不少財團已在中國內地轟轟烈烈幹起來,取得驕人業績。李嘉誠先輸一輪,不甘再落後,從1992年起,把港外投資軸心放到內地市場。

正是這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經濟特區,掀起改革開放的巨浪。中國內地,被世界經濟界看成全球最具潛力的投資市場。據傳,親英亦親華的馬世民,固執地要李嘉誠三思而行。李嘉誠往往行動遲人一步,但決策一定,就不易隨便更改。

李嘉誠為了增強下屬對集團的歸屬感,往往會給他們以低價購入長實系股票的機會。

就在馬世民離職的9月中,馬氏就用8.19港元/股的價格購入160多萬股長實股票,當日就按每股23.84港元的市價出手,凈賺2500多萬港元。

商人在商言商,皆為利來。李嘉誠體恤下屬,讓下屬分享利益,可使集團擁有更強的凝聚力。其實,如果要計算的話,李嘉誠給予下屬額外的利益,比他們因勤奮工作而創造的效益,相差不知凡幾。就以馬世民來說,低進高出長實股票,凈賺2500多萬。但是,馬世民為和黃與李氏家族創造的盈利則以十億百億計。以小換大,最大的賺家還是李嘉誠。

李嘉誠過去對收購來的英資公司,不但保留英人,還繼續招聘英人,實行「以夷制夷」,港人慣稱之「鬼打鬼」。馬世民把李嘉誠左右手稱為「內閣」。評論家說:「這個內閣,既結合了老、中、青的優點,又兼備中西方的色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1993年9月,馬世民辭去和黃行政總裁的職務,由長實董事副總經理與和黃執行董事霍建寧接替。馬世民成為和黃最後一位洋大班。也就是說,從霍建寧開始,以後不太可能啟用洋大班。李嘉誠向高層表示,和黃以後請人,要多用本地人,並且通曉普通話是必要條吉—這很清楚地表明,他的投資大計是放眼內地。李嘉誠「以夷制夷」的策略方針,對於穩定軍心、控制局勢起到了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收購英資公司之後,如果實行排外,勢必會使公司出現混亂,陷於停滯和癱瘓。這樣,經濟上勢必遭受慘重的損失。相反,保持穩定,以夷制夷,可使公司正常運轉。以馬世民為例,他任和黃總裁達9年之久,為和黃創下了輝煌的業績。一些投資的失利,只是白璧微瑕。馬世民的政見,曾招來不少非議。但他的人品,卻幾近完美——他的口碑,甚至可與李嘉誠相提並論。馬世民辭職後,其下屬無不對「波士」(老闆)交口稱讚,有的還掉下眼淚。由此可見李嘉誠「以夷制夷」戰略的成功。

然而,李嘉誠的投資重心轉向內地時,就順應現實需要,以當地人為重,並且要通曉普通話,這是李嘉誠適時應變的體現。李嘉誠用人不拘一格,能夠巧用洋人,他抱著「以夷制夷」的思想,認為重用洋人不僅可以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而且還可以通過他們語言等方面的優勢打入歐美市場。而且經過事實證明,「以夷制夷」的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