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長實——長江滾滾向東流 一、地產——雄圖地產,招招領先

李嘉誠如是說: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衝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衝進去。

李嘉誠在塑膠花領域捷足先登,開拓先河,並一舉贏得「塑膠花大王」美譽。按說,輕車熟路、成就全球霸業才是正道。但李嘉誠清醒地認識到,世間萬事萬物,攀到了巔峰,就必然要走下坡路。塑膠花亦不例外。塑膠花的成功,滋長並堅定了他建立偉業的雄心。淡出,並不等於是撤出。在其後的10餘年間,他在逐步淡出塑膠業的過程中,依然保持著在香港塑膠領域中的領先地位,這為他開創新事業積累了數以千萬的資金。所以,生產塑膠花,只是他積累資本的手段。他的最終目的,是充分展示人生的價值。

李嘉誠千方百計地尋求新的投資方向。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挺進地產業。在這裡需要提及的一點就是,李嘉誠雖有高遠的目標,但絕非好高騖遠之人,他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向既定目標邁進。他的每一個重大決策,都要經過長時期的深思熟慮、周密部署。除非緊要關頭,他才會迅速決策。

在千方百計尋求新的方向的時候。李嘉誠也絕不是看到別人在哪一個行業成就高就會選擇哪一個行業,他要從眾多別人當時不怎麼看好的行業中,以他自己獨到的慧眼,挖掘這一行業的潛力。李嘉誠放眼整個香港的商業環境,從香港的特殊環境和社會發展大勢中,洞察出了地產的巨大潛質和廣闊前景。在今天的香港,擁有百億身家的財閥,十之八九是地產商或兼營地產的商人。足見李嘉誠確實具有遠見卓識。這是由香港特殊的環境造成的。但在當時,大富豪分散在金融、航運、地產、貿易、零售、能源、工業等諸多行業,地產商在富豪一族中並不突出——這就意味著,房地產並不是人人看好的行業。

其實,進軍房地產還有李嘉誠自身的感受。身為一業之主,李嘉誠也曾不止一次地為廠房傷透腦筋。要找到交通便利、租金適宜的廠房實在是太難了。好幾次擴大生產規模,都是在現有的廠房內重新布局。在各個車間里,設備、人員、製品,無不擠得水泄不通。香港工業化進程的急速發展,使物業商們喜笑顏開,於是便趁勢提高租金。許多物業商只肯簽短期租約,待用戶提出續租時,業主又大幅加價。用戶苦不堪言,李嘉誠自然也對此有切膚之痛。李嘉誠在每次為尋租廠房而大傷腦筋之時,都會想:我要有自己的廠房該多好,那就用不著再受物業商的任意擺布了。

當然,李嘉誠做出這麼大的決斷並不是僅僅從這一點出發的。李嘉誠看到了一個事實,香港長期鬧房荒,房屋的增加量總是跟不上需求量。最明顯的現象,是香港人口的激增和經濟的快速發展。1951年,人口才不過200萬,到1950年代末,已直逼300萬。人口增多,使住宅需求量大增,再加上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急需大量的寫字樓、商業鋪位和廠房。香港是彈丸之地,不僅狹小,而且多山。三四百萬人擠在區區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餘人,是當今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而且,「三世同堂」的大家庭格局逐漸被拋棄,隨著獨立的小家庭增多,社會對房子的需求呈直線上升趨勢。有限的土地,無限的需求,加之港府執行高地價政策,更使得寸土寸金,房貴樓昂。

從多方面經過深思熟慮、周密部署之後,李嘉誠敢想敢幹,他知道,許多現實和成就便是由夢想開始,經過努力而達成的。夢想可以是基礎,可以是動力,可以引導我們走向成功,但關鍵是要切實可行。李嘉誠進軍地產業的壯舉就是源自一個夢想,由這個夢想所觸動,他進行了踏踏實實的可行性研究,認準了地產的廣闊前景之後,這才毅然挺進。於是,李嘉誠於1958年在繁盛的工業區北角購地,興建了一幢12層的工業大廈,正式揭開了進軍房地產的序幕。1960年,李嘉誠又在新興工業區柴灣興建工業大廈。這兩幢大廈的面積,共計12萬平方英尺。從此,李嘉誠便在地產界一發而不可收,開始成就他的霸業。

創業感悟:「不要與業務談戀愛」,這是李嘉誠經商的一個重要的模式。當我們正從事的行業前景註定不妙時,應及時抽身。與此相應,當我們有把握確信一個行業的美好前景時,就應果斷地進入。不然,就會喪失先機。這就需要練就一雙審時度勢的火眼金睛。審時度勢的眼光並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形成的,它是通過平時一點一滴積累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不忘充實自己,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然後再找機會加以驗證。久而久之,必有收穫。

李嘉誠如是說: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最重要的是要有遠見,殺雞取卵的方式是短視的行為。

在李嘉誠還沒有正式入市房地產行業之前,香港房地產行業就有了賣樓花的絕好先例。所謂賣樓花,就是一反原來地產商整幢售房或據以出租的做法,在樓宇尚未興建之前,就將其分層分單位(單元)預售,得到預付款就動工興建。賣家用買家的錢建樓,地產商還可將地皮和未完成的物業拿到銀行按揭(抵押貸款),可謂是一箭雙鵰。銀行的按揭制日益完善,用戶只要付得起樓價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以把所買的樓宇向銀行按揭。銀行接受該樓宇作抵押,將樓價餘下的未付部分付給地產商,然後,收取買樓宇者在未來若干年內按月向該銀行付還貸款的本息。無疑,銀行承擔了主要風險。售樓花的創舉加速了樓宇銷售,加快了資金回籠,彌補了地產商的資金不足。因此,許多地產商紛紛效尤,蔚然成風。

李嘉誠雖然經過長期醞釀分析,吃准了房地產業的樂觀前景,但他仍採取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方針。在當時,房地產還不像今天這麼熱門,一般的大商人大多數都分布在金融、航運、地產、貿易、零售、能源、工業等諸多行業,房地產還不是誰都看好的行業,但是也絕非是冷門。房地產已經成行成市,箇中好手已在其中創出了許多新意。

雖然賣樓花在當時的地產行業有很好的發展途徑,引起許多地產商的紛紛效尤。李嘉誠是房地產業的新手,按理也應效仿這一作法,但他未這樣做。他從物業入手。後來,他這一做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港府公布的統計數據,1959年港府拍賣市區土地平均價為:工業用地每平方米104.85港元;商廈、寫字樓、娛樂場等非工業用地1668.44港元;住宅用地每平方米164.75港元。而到1980年,這三類拍賣地價分別狂升為每平方米29549.03港元、124379.06港元、13728.30港元。升幅分別為280.8倍、73.5倍、82.2倍。地升樓貴,李嘉誠後來真可謂是「坐享其利」。他擁有大批物業樓宇,儲備了大量土地,逐漸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地主。當然這已是後話。

之前,李嘉誠就認為,地產的利益與銀行休戚相關;地產業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銀行。真可謂唇亡齒寒,一損俱損,所以過多地依賴銀行,並不一定就是好事。根據高利潤與高風險同在的簡單道理,按照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總原則,李嘉誠制訂方略:

1.資金再緊,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樓花以加速建房進度。

2.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或會同銀行向用戶提供按揭。

3.不牟暴利,物業只租不售。

李嘉誠認為,收租物業,雖不可能像發展物業(建樓賣樓)那樣牟取暴利,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而且物業將逐漸增值,時間愈往後移,其效益就愈能顯現出來。只要物業在,就是永久的聚寶盆。

針對李嘉誠這一謹慎入市的做法,許多人都認為保守。但是,一切就等事實來證明。1961年6月,潮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發生擠提風潮,證實了李嘉誠穩健策略的正確性。廖寶珊是當時的「西環地產之王」,他在西環大量購買地皮興建樓宇,並在中環德輔道西興建廖創興銀行大廈。為了高速發展地產,他幾乎將全部的存戶存款掏盡,終於引發了存戶擠提風潮。這次擠提風潮,令廖寶珊在情急之中突發腦溢血而身亡。廖寶珊是青年李嘉誠深為敬重的潮商中的成功人士,這次變故,使李嘉誠更進一步意識到了地產業與銀行業的風險。然而,許多地產業和銀行界人士仍未對此產生足夠的重視。後來,銀行真正危及到了房地產業,引發了一次房地產危機。由於李嘉誠事先預見,避免了這場危機。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築條例,決定於1966年實施。許多地皮擁有者,為避免新條例實施後吃虧,紛紛趕在1966年之前建房,從而引發了一股建房狂潮。在這股熱潮中,銀行不僅提供按揭,積極資助地產商,而且自己也投身其中,直接投資建房,這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時間炒風空前熾熱,大量職業炒家應運而生。

什麼是長期利益,什麼是短期利益,李嘉誠看的很准,他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放棄掉長遠的利益。在這股風起雲湧的炒風中,李嘉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深深地知道,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