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塑膠花——創業艱難百戰多 1、把握時機 艱苦創業

李嘉誠如是說:最要緊的是要充實自己,多知道外面的事,無論政治、經濟,最準確的行情你都要盡量知道。因為你只有充實你自己了,機遇來的時候,才有能力抓住它。

最初,李嘉誠並沒有開拓商業的遠大夢想,他只是為生計所迫,為了賺錢養活一家人而不斷努力的。後來他發現,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他所經歷的各行各業中,都有一種如魚得水之感。他的信心一點一點地開始膨脹起來,他覺得這個世界在他面前已小了許多,他渴望到更廣闊的世界裡去闖蕩一番,於是他渴望能夠擁有自己的企業,創出自己的天下。獨立創業的夢想開始在他的意識里越來越清晰。

李嘉誠走上創業之路後,環境又改變了。生意場上的風風雨雨和挑戰刺激,不容李嘉誠有片刻喘息與停留,他已無法回頭。於是,他強迫自己定下心來,強迫自己培養做生意的興趣。然後,他真的有了興趣,開始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並一步步地向前發展。獨立創業是很多青年人的夢想,這當然是一種值得稱道的志向。

20世紀40年代後期,大批的人們從陸路水路湧向香港。這大批的內地人,給香港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人口上,香港人口從1940年代初日軍侵佔時期的五六十萬人一下子激增到1950年的近200萬。其次是給香港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勞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場的容量擴大了許多。此外,帝國主義在華的利益受到毀滅性打擊,設在上海、天津、廣州等大城市的外國洋行及工廠,紛紛撤到香港。這在客觀上填補了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以及日本佔領時期給香港帶來的創傷。香港經濟獲得了資金的起動力和人才的輔助力,加以有大量的廉價勞工,使香港經濟獲得了喘息機會以及重振的基礎。即使當時的香港謠言四起,攪得人心惶惶,李嘉誠堅定地看好香港的經濟前景。他執著地認為,創立自己的事業,現在是最佳時機,不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則悔之晚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對於機遇的把握,李嘉誠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說:「最要緊的是要充實自己,多知道外面的事,無論政治、經濟,最準確的行情你都要盡量知道。因為你只有充實你自己了,機遇來的時候,才有能力抓住它。假如一個人都是馬馬虎虎過日子,機遇就是跑到你面前,你也沒有機會抓住它。還有,你去找機會難,但是機會來找你就容易。」

從這裡可以看出,機遇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成功人士往往在機遇到來的時候,能表現出準確的判斷力、堅定的信念和果斷的決策,從而躍上機遇的快馬,成就人生的轉折,馳向輝煌。李嘉誠是個善於把握機遇的人。他總是能在工作之餘,時刻不忘關注時局的變化,對各種行業前景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機會和挑戰,都有一定了解,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因此,他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

李嘉誠創辦長江塑膠廠,正值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爆發。港英政府關閉對華貿易進出口通道,香港轉口貿易地位一落千丈。港府及時調整產業政策,使香港經濟由轉口貿易型迅速轉向加工貿易型,並取代轉口貿易成為香港經濟的新支柱。

識時務者為俊傑。順應時勢,時勢造英雄。李嘉誠毅然辭工,獨立創業,投身塑膠行業,正是順應了香港經濟的轉軌。他選擇塑膠業作為發展方向,是基於兩種考慮,首先,他在塑膠公司積累了充足的全盤經營塑膠廠的經驗,這完全可以作為他創業的本錢。李嘉誠後來在回憶塑膠公司的經歷時,感慨地說:「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用10億也買不到的。」其次,塑膠業在當時世界上尚屬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塑膠製品加工容易,投資少、見效快,適宜小業主經營。塑膠原料從歐美日進口,產品既可在本地市場銷售,又可擴展到海外,銷售渠道比較廣。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

在創業之前,至少應該考慮資金和經驗兩個問題,如果這兩方面,尤其是經驗方面有不足,則宜慎重。我們來看李嘉誠是怎樣解決資金問題的。

李嘉誠打工時間沒有幾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也不是很高。他每賺一筆錢,除了日常必用的部分外,全部交給母親,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的積蓄。據他的同事朋友回憶,李嘉誠從未奢侈過一回,他外出從來都是吃大眾餐,他的衣著,沒有一件稱得上是高檔貨。不過,李嘉誠從不認為他的積蓄,是他自己省出來的,他都說是他的母親勤儉節約的結果。後來,他好不容易湊了5萬港元創業資金,其中較大的一筆,是他幾年來推銷產品的提成,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向親友借來的。李嘉誠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交往中,都給別人留下了良好的形象,大家都感覺到他誠實穩重,將來定會大有前途,所以都樂意資助他創業。所以,在借錢時,並沒費太多的周折。

李嘉誠既然決定要做,就決心一定要做好,所以極希望給自己的塑膠廠起一個響亮的名字,也就是有個響亮的招牌。他從辭工時起,一直在思考廠名,他先後取了幾十個廠名,都覺得不滿意。後來,他就把廠名定為「長江」。他對這一名稱的解釋是:「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長江之源頭,僅涓涓細流,東流而去,容納無數支流,形成汪洋之勢。日後的長江塑膠廠,發展勢頭也會像長江一樣,由小到大。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未來的長江集團,也應該為中國人引以自豪。長江浩蕩萬里,具有寬闊的胸懷,一個有志於實業的人,理當揚帆萬里,破浪前進,去創建宏圖偉業。」

資金有了,廠名有了,廠房在哪裡呢?我們再來看看李嘉誠對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當時,數十萬內地人擁到香港,使香港的房產一下子水漲船高,鬧起了房荒,房租高得嚇死人,工業用戶自然更高,而李嘉誠手上沒有太多的資金買得起好的廠房。李嘉誠從港島到九龍,跑了一個多月,好不容易才在港島東北角筲箕灣租借了一座破爛不堪的廠房。這間廠房實在是破舊不堪,窗戶幾乎沒有一扇完好無損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風鉤脫落,房頂上到處都是「天窗」。香港春夏兩季雨水特別多,雨水經常漏泄得遍地都是。廠里的壓塑機是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是歐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膠設備,落後得不能再落後了。而且筲箕灣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實在不是辦工廠的好地方。可是正因為偏僻,所以租金較低,幾經討價還價,李嘉誠便租下了這間廠房。李嘉誠手頭的資金實在太緊張了,他只能找最廉價的廠房,暫且建起廠來再說。李嘉誠想,創業之初,到處都需要錢,就這麼點錢還是盡量放在生產上,等以後羽毛漸豐,收入有餘時,再遷到市區吧。李嘉誠這一做法,可謂量力而行,深得自然之道。就是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李嘉誠開始了自己艱辛的創業歷程。

創業感悟:不管我們是在打工,還是在自己創業,都有必要對自己所從事行業的前景有清醒的認識。經營往往受非人力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明察善斷,未雨綢繆。「盛極必衰,月盈必虧。」當一個行業剛剛興起時,往往意味著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也同時意味著需要一個艱苦的開拓過程。當一個行業非常成熟時,容易進入,但也意味著發展前景有限。在一盛一衰之間,蘊藏著無窮的風險和機遇。正可謂: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審時度勢,是為商者最重要的素質。但是發現機遇並不等於就能夠抓住機遇。成功者並沒有天生把握機遇的能力,他們只不過是在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並且多積累了一些知識而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