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磨礪——自古英雄多磨難 11、知恩圖報 初顯氣魄

李嘉誠如是說: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為你失意時會需要他們。

從中南鐘錶廠離開的時候,李嘉誠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對鐘錶業現狀和未來的成熟看法。他離開中南覺得心裡愧疚,舅父畢竟是李家的恩人。於是在臨行前,李嘉誠毫不避諱的對舅父談了就香港鐘錶業的前途作了一番今天看來依然堪稱大商家眼光的分析。他認為,在高檔表市場為瑞士人獨霸,中檔表市場則為日本人獨佔,這樣的勢頭下中低檔表市場就是可開拓的空當。李嘉誠建議舅父迅速搶佔這一灘頭。後來,庄靜庵的中南鐘錶公司成為香港鐘錶業的巨頭,可能與少年李嘉誠的建議有一定關係。但是不管怎麼說,少年李嘉誠的商業眼光已頗具大家風範。

李嘉誠對五金廠的老闆深懷感激,但他不忍將自己埋沒在沒有多大前途的五金行業,而選擇了蓬蓬勃勃的塑膠業。但是,李嘉誠知恩圖報。就像他離開舅父的中南鐘錶公司時對舅父進忠言一樣,他對五金廠的老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嘉誠的觀點是:辦企業重要的是審時度勢。五金廠要麼轉行做前景看好的行業;要麼就調整產品門類,佔領塑膠製品不能替代的空當。塑膠用途雖然廣泛,但在替代金屬製品方面卻不是萬能的。李嘉誠走了。當時,老闆並沒有聽取李嘉誠的建議。果然,五金廠一度奄奄一息,瀕臨倒閉。李嘉誠重情義,得知這個消息後,專程回五金廠找到老闆。他讓老闆立即停止生產鍍鋅鐵桶,而改為生產系列鐵鎖。原來,李嘉誠一直關心著五金廠的前途。一來他要暗自驗證自己的眼光;二來五金廠待他不薄,他卻跳槽而去,心中總有歉疚,總惦記著找機會報答。因此,他一直在方便的時候不忘了解著五金製品的市場行情。他掌握了鐵鎖緊俏的信息,另一方面,還沒有哪一家五金廠專事生產鐵鎖,不存在其他同業的競爭。有這幾條,李嘉誠斷定,生產鐵鎖穩保紅火。為了保證穩步領先,還應計畫系列開發。否則,只要一發現有利可圖,其他五金廠就會一齊湧上這條道,競爭會很激烈。只有永遠先人一步推出新產品,才能穩操勝券。這一次,五金廠老闆信服了李嘉誠,言聽計從。一年後,一度愁雲慘霧籠罩的五金廠煥發了勃勃生機,盈利豐厚。

李嘉誠念念不忘自己創業,擁有自己的一方商業天地。終於,他又辭別了塑膠公司的老闆。老闆在與李嘉誠幾年的相處中,深深了解李嘉誠終究不是池中之物。老闆也是個善人,他甚至覺得,李嘉誠在自己手下,實在是委屈了。老闆約李嘉誠到酒樓,設宴為他辭工餞行。李嘉誠十分感動,同時帶著他內心的歉疚,坦誠地向老闆和盤托出自己的計畫。他說:「我離開你的塑膠公司,是打算自己也辦一間塑膠廠。我難免會使用在你手下學到的技術,也大概會開發一些同樣的產品。現在塑膠廠遍地開花,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不過,我向你保證,我絕不會把一個客戶帶走,絕不用你的銷售網推銷我的產品。我會另外開闢銷售線路。」雖然是在商言商,李嘉誠依然是重義輕利,一諾九鼎。

後來,李嘉誠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果然,有不少李嘉誠原來在塑膠公司發展的客戶轉向與李嘉誠合作。但李嘉誠無一例外地謝絕了,並且一再強調他原先打工那間塑膠公司的實力和對自己的深情厚誼,希望這些客戶繼續與塑膠公司保持往來關係。李嘉誠的真誠使這些客戶感動,找到李嘉誠的大部分客戶又繼續與塑膠公司做生意。

二十多年後,由於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的衝擊,香港塑膠業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原料大危機。已經是潮聯塑膠業商會主席的李嘉誠,挂帥救業。同時,將自己公司的庫存原料撥給那家塑膠公司,把自己的恩公從倒閉的邊緣挽救回來。那時已經年過花甲的塑膠公司老闆噙著熱淚說:「我沒有看走眼阿誠的為人。」李嘉誠的為人有口皆碑,這是生意興隆的人際基礎。

在創業之初,他成功地解決了創業所需的資金。他總是對他人說:「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筆錢創業,是母親勤儉節省的結果。我每賺一筆錢,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外,全部交給母親,是母親精打細算才維持了全家的生活。我能夠順利創業,首先得感謝母親,其次要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李嘉誠總是能時時刻刻想到幫助過自己的所有人,知恩圖報。

創業感悟:知恩圖報是一個人做人的品質。在社會上,為了謀生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老闆給你提供的賺錢、鍛煉自己,以及積累經驗的機會。就算你想離開另謀高就,但是一定要對前一份工作的老闆心懷感激。李嘉誠屢次跳槽,每次都是自己在當時的行業做得正有前途的時候離開,且憑著自己對這一行業的準確認識對老闆還提出可行性的建議。這是他知恩圖報的表現,同時,又顯示出小小年紀的李嘉誠的商業眼光和氣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