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磨礪——自古英雄多磨難 5、茶樓堂倌 訓練本領

李嘉誠如是說: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經過艱苦的努力,李嘉誠終於進了茶樓做煲茶的堂倌。因此就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而且,他開始體會到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想做的,通過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通過李嘉誠求職這件事,舅父不再懷疑外甥獨立謀生的能力。不過,還不敢預料李嘉誠今後會幹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他送給了李嘉誠一個鬧鐘,希望他能好好地把握時間。而當時的李嘉誠,也不敢有宏願大志。眼下最現實的,是好好做這份工,養活母親和弟妹。

在茶樓工作當堂倌是很辛苦的。從天蒙蒙亮開始到半夜人寂時,每天的工作都在15小時以上,都是「披星戴月上班去,萬家燈火回家來」。因為廣東人習慣喝早晚茶。店夥計按照季節的不同,必須在5時左右趕到茶樓,為客人準備茶水茶點。李嘉誠每天都把鬧鐘調快10分鐘響鈴,最早一個趕到茶樓。調快時間的習慣一直保留到今日。他做任何事,都走在時間的前面。到茶樓打烊時,夜已經很深了。這樣的工作對一個才十四五歲的少年,實在是太累太乏了。若干年後,李嘉誠曾對兒子談他少年的經歷:「我那時,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3天3夜。」

茶樓的工作很可以鍛煉人的社會能力。首先,每天15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練就了李嘉誠的意志和毅力,長時間的跑堂奠定了李嘉誠日後當行街仔(推銷員)的腳力基礎;其次,茶樓是一個濃縮的社會,三教九流無所不包,李嘉誠絕不放過這個了解社會學習社會的絕佳場所和機會。他喜歡聽茶客談古論今,散布小道消息。他從中了解了社會和世界的許多事情。不少事,在家庭,在課堂,聞所未聞;不少說法,與先父和老師灌輸的一套,大逆相忤。李嘉誠發現,世界原來是這麼錯綜複雜,異彩紛呈。李嘉誠的思維不再單純得如一張白紙。又因為先父的訓言刻骨銘心,他在紛紜變幻的世界沒有迷失自我。他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時,給自己定了兩門必修功課。其一是時時處處揣測茶客的籍貫、年齡、職業、財富、性格等等,然後找機會驗證。其二是揣摩顧客的消費心理,既真誠待人又投其所好,讓顧客在高興之餘掏腰包。

李嘉誠對顧客的消費需要和消費習慣了如指掌。如誰愛吃蝦餃、誰愛吃干蒸燒麥、誰愛吃腸粉加辣椒、誰愛喝紅茶、誰愛喝綠茶、什麼時候上什麼茶點,李嘉誠心中有一本賬。能贏得顧客並能讓顧客乖乖掏錢,自然也獲得老闆的歡心。李嘉誠成為春茗茶樓加薪最快的堂倌。

不僅僅是賺錢,更重要的是李嘉誠學到了一套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領,自覺養成觀察人的習慣,使他贏得了作為一個堂倌十分出色的業績,並迅速地了解了社會和各式人等。同時茶樓也是一個生意人聚集的地方,處處留心的李嘉誠獲得了許多生意信息,從茶客的談話中暗自學到了許多做生意的訣竅。成事在天,謀事卻在人。要從商,必須得用心。這是李嘉誠在小小的茶樓得到的重要商業啟示。就當時而言,李嘉誠訓練自己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領,主要是為了干好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後來,他這種本領卻派上了大用場,成為他了解客戶的真實需要、駕馭客戶心理的絕招。可以說,若無這項本領,他絕不可能有後來的輝煌。

在茶樓時,李嘉誠遇到了終生難忘,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飯碗危機」。這次危機讓李嘉誠明白了怎麼做人。做人需得善,經商也得善。

一天,一位生意人在大談生意經,李嘉誠聽得入迷,竟忘了伺候客人茶水。待聽到大夥計叫喚,才慌裡慌張地持茶壺為客人沖開水,結果不小心灑到茶客的褲腳上。當時的李嘉誠還是個不太懂人情世故的孩子,第一次遇到這種事,他情知不妙,嚇得一臉煞白,呆若木雞。老闆立即跑過來,正待斥責李嘉誠,不料那生意人卻為李嘉誠開脫說:「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後,老闆對李嘉誠說:「我知道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褲腳。以後做事千萬得小心。萬一有什麼錯失,要趕快向客人賠禮,說不定就能大事化小。這客人心善,若是惡點,不知會鬧成什麼樣子。開茶樓,老闆夥計都難做。」

母親知道後,說:「菩薩保佑,客人和老闆都是好人。」她又告誡兒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積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李嘉誠再也沒見過那位好心的茶客,他成為巨富後對友人說:「這雖然是件小事,在我看來卻是大事。如果我還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讓他安度晚年,以報他的大恩大德。」

從這件小事上,李嘉誠學會了知恩圖報,以善從商也成了李嘉誠商業生涯的準則。

創業感悟:命運是公平的,它雖然不會按照你的願望給你所想要的,但是命運會提供你得到它的條件,它需要你去識別,去利用。不管是什麼樣的工作,都是一個發現自我、展現自我的機會,同時也是得到了一個體驗人生,積累經驗的機會。都要將它視為訓練自己的毅力以及培養各種能力的手段,還要處處留心,在這份實踐工作中學習積累本領。而不應該怨天尤人,覺得這份工作太低賤。大凡成功的商人多數都是從最低等最累的工作做起,從而逐步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和本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