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海銀晨智能識別科技有限公司
創業者:張青
2002年,中共十六大會議會場。大門打開時,監控攝像頭正對東方。此時太陽剛剛升起來,在這種強逆光情況下,一般攝像機拍攝的人臉都是黑的,根本無法進行識別。承擔身份鑒定這個艱巨任務的銀晨智能公司,當場採集數據,訓練演算法,順利完成任務。「這就是用自主研發技術的好處,」董事長張青感慨,「用別人的技術進行二次開發,難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很難用到最好。」
憑著先進的技術,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銀晨科技開始了產業化進程,銀行智能銷售系統的大額銷售量為大規模的產業化奠定了基礎。2004年銀晨科技推出全新的市場理念,與諸如安防、監控、門禁系統等傳統領域相結合,成功實現了從技術創新到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相結合的過渡。公司現已在1300多個銀行網點安裝產品進行試點,成都公安局人臉識別照片資料庫也首次達到了800萬人。2005年企業開始銷售系統集成軟體,2006年企業開始銷售核心部件的模塊。
如今無論在技術研發還是在產品應用上,銀晨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臉識別領域,銀晨科技獲得了國家專利12項,被受理的專利申請16項,擁有的軟體著作權12項。董事長張青自信地說,到2010年,市場預計將達到260億元的規模,其中核心技術就佔到50億—80億元的規模。
當了20多年兵,見證了中國軍隊短暫的商業化歷史。穿著軍裝管理了6年軍隊控股的上市公司,張青任董事長兼總裁。2000年軍隊不準經商,企業脫離軍隊,張青欣然脫下了軍裝。他「已不適應軍隊的體制和要求,在部隊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絕不允許犯錯誤」,這其實與創新是截然不同的文化。技術出身的張青很早就嘗試高科技研發,申報自主知識產權。他深深體會到,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鑒,難免犯錯誤,而這恰恰與部隊的文化格格不入。
就這樣,這位曾比別人早5年破格提拔、前途非常好的軍隊幹部,毅然放棄部隊的生活,去圓他的科技創新夢。在美國9·11事件還沒發生前,他和他的團隊就堅信人們對安全的需求將越來越高。因此到處尋找增長點,為未來作準備,希望可以開創一個事業,一個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事業,甚至在整個科技發展史上留下足跡。
從部隊的上市公司,轉為地區級企業,他們堅持看好「人臉識別」這一項目,為此而留下來繼續進行該項目。他們不但進行投資,還運作、增發,融資1.65億,想繼續做銀晨公司這個項目。
結果這個項目被一位民營老闆購併。好在這位民營老闆知道張青一直在運作這個項目,力邀他加盟。就這樣連換三種體制,張青仍然與他的項目在一起。「什麼是幸福?」張青自得其樂,「干自己願意乾的事情,並能由此謀生,就是幸福!」他在新的體制下,又開始一次創業。
「我們做的事沒有書本介紹,沒有經驗可借鑒。而這恰恰吸引我們,如果有人做過,我們可能就不做了。」如今張青總結,「自己身上的確有這種樂於創新、探索的好奇心,和一直專註一個目標的特徵」。
過去的識別技術是根據你有什麼,例如鑰匙、卡;發展一個階段後,是根據你知道什麼,例如密碼;再往後發展,就是根據你真正是什麼來識別,例如指紋、人臉、聲音、dna、虹膜等等。
考慮到國家、社會公共領域對安全技術的戰略性需求,銀晨科技自成立之初就選擇了「人臉識別」這一新興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領域,這在當時是極具前瞻性的,因為直到9·11事件發生後,全世界才開始高度關注此類技術。從此,銀晨科技踏上漫漫創新路。
人才是創新之源,而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我國當時根本就沒有成熟的技術人才可用。銀晨公司知難而進,決定自己培養人才為己所用。7年過去了,公司的人才儲備在技術更新和領先技術掌握方面都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研發人員佔總人數一半以上,碩士佔到30%以上。
不僅如此,銀晨公司還祭出另一法寶——與科研院所合作。2000年4月,「中科院計算所—銀晨科技人臉識別聯合實驗室」成立。該實驗室擁有以國家「863」計畫「306」主題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高文教授為核心的人臉識別領域國內一流的專家團隊,包括3位教授、1位研究員、1位副研究員、1位博士後、8位博士研究生和6位碩士研究生,這為銀晨科技在人臉識別核心技術研究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與此同時,銀晨公司還積極主動了解用戶需求並及時反饋給實驗室,形成了產學研的良性循環。
自1999年開始從事人臉識別核心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產品開發起,銀晨科技就制訂了明確的發展戰略,技術領先並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是根據市場的需要,將先進的技術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經過六年多的積累,如今無論在技術研發還是產品應用上都獲得巨大的成功。其產品「銀晨人臉識別智能監控系統」和「銀晨嵌入式人臉識別器」分別獲得了上海市2004年度和2005年度重點新產品。同時,憑藉其產品的優秀性能,「人臉識別出入控制系統」還獲得了2005年上海工業博覽會銀獎和第七屆中國國際高交會優秀新產品獎。
2001年,銀晨公司做了一個技術上的大膽決定——讓產品脫離windows系統,從pc平台移植到dsp(數字信號處理)平台上,這在當時看似的「異想天開」,被銀晨用4年的執著鑽研變為美好的現實。這一利用dsp平台的「人臉識別」系統,是全世界首家推出的人臉識別專用嵌入式應用系統,不但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大大提升,生產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這為日後大規模的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2002年入駐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使銀晨公司這類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在園區如魚得水。政府給予大力支持,上海市科委、信息委、浦東新區紛紛給予研究經費支持,前後共扶持資金近千萬,幫助銀晨解決了研發經費不足的難題,並試行政府首購制,使銀晨的產品有了應用平台,使銀晨的產品市場越來越大,銷售業績一直保持著80%以上的增長,企業真正開始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