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吉爾生化(上海)有限公司
創業者:周敏
吉爾生化(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敏是個愛說愛笑的人,認識她的人都說她一到哪裡就把笑聲帶到哪裡,因此她給人留下的印象總是最深的。除了她個性影響之外,她的名片也會讓人過目不忘,因為名片上除了她是公司的總經理外,還擔任了許多社會職務:浦東新區政協委員和浦東新區僑聯副主席等。
雖然很多成功的企業家的名片上會有各種社會職務頭銜,但在張江這樣相對低調的高科技企業里卻並不多見。周敏與大多數的張江高科技企業家不同,……不同,也即有個性,這一切包含在了她更多的創業歷程之中。
創業之初因為盤廠不慎,什麼事情都沒做,周敏就把自己起家的6萬美元拿出一半賠給別人。這成為周敏「心口永遠的痛」,而痛的越深,往往會讓人能有更深的感觸。
周敏的吉爾生化在創立開始就遇到了她從未想到過的「社會現實」之後,她開始清楚地認識到,社會活動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有時是相當重要的。於是,性格開朗的周敏積极參与浦東新區政協和浦東新區僑聯的社會活動。事實上,她在這些社交場合遊刃有餘,的確這些社會活動在關鍵的時候也挽救過吉爾生化的命運。
2001年美國爆發了「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美國對進口的化學原料和藥品開始了更加嚴格的審查制度,這些標準也開始在各個產品的生產國開始推行。由於吉爾生化生產的產品形態是白色粉末物體,因此在出關方面受到了更加嚴格的限制。
當時吉爾生化的產品主要還是為美國做出口貿易,因此交貨時間的限制,會直接導致生產廠商的命運,畢竟這些廠商大多規模和資金實力都比較小,經不起這樣的風吹雨打。周敏很清楚,自己的公司和其他的貿易公司一樣,很可能會受到這些出關新標準的限制,從而導致交貨時間的延遲,她也看到了最終的結果會影響到資金的流轉。此時,對於吉爾生化最重要的就是——出關的時間。
幸運女神總是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而周敏正好是其中之一。當時很多新入行做美國化學藥品出口的公司都不了解新標準,對於辦理的渠道和手續就更不清楚了。而周敏此前在社會活動中偶然結識的海關相關部門負責人,則成了周敏難得的老師。她提前向這些老師詳細了解了流程手續,以及節約時間的經驗和技巧。這些寶貴的經驗幫助周敏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這個棘手的問題處理掉了。最終使貨物及時到達了美國,沒有造成退貨。
周敏現在說起這件當時令她心急如焚的往事時,還心有餘悸,因為她看到了同是張江的幾家化學藥品公司就是因為幾萬美元的貨物沒有按時送達美國,最後導致了這些公司因資金無法周轉而破產的結局。從很大程度上講,創業前期的艱辛和碰壁,很好地教育了周敏,並使她迅速地成長了起來,最終使她那還很稚嫩的公司逃過了一劫。
周敏到現在也會經常提起,吉爾生化是隨著張江這個大平台的壯大而發展起來的。
吉爾生化在1998年5月入駐張江高科技園區,雖然現在看來,這樣的選擇很平常,但在當時卻需要非凡的眼光,因為當時的張江和現在完全兩樣,土地荒涼,雜草叢生。周敏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也經常提到,「雖然張江高科技園區在1992年已經成立,但是當時還沒有『聚焦張江』的提法,張江還是一片農田,所以選擇在張江創業是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的。」周敏坦陳,「但是我們還是看好張江的前景,並且也能夠和政府工作人員有很好的溝通」。
事實發展證明了周敏的選擇是正確的。1998年進駐張江後,吉爾生化成為張江屈指可數的幾個「老企業」之一。尤其是到了張江被正式升級為國家級高新科技園區的時候,吉爾生化也隨之成為眾多媒體和政府關注的焦點。
周敏說:「我應該是張江這些企業里見過國家領導人最多的企業家,這帶來了國家對我們企業的關心,說實話我們應該感謝張江提供給了我們這樣的平台。我們作為張江的『老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代表,在社會活動方面得到了張江園區的照顧,並且隨著園區的發展而壯大了自己。」
吉爾生化在2000年以後,利潤開始有了明顯的增長,公司產品除了出口,也逐漸進入國內市場。吉爾生化的員工也從原來的8人增加到現在的近200人,產品從原來的1種發展到700多種。「我們公司最早只有8個人,辦公面積僅188平方米。說實話,對公司的將來我當時心裡沒有底,我們考慮更多的是怎樣生存下去,怎樣讓客戶接受我們的產品(多肽試劑)」。周敏對照了創業時與現在的情況,會心地笑了。
吉爾生化從成立之初就走上了一條十分穩定的道路,用周敏的話講,這和她自己的個性是有關的。公司沒有從銀行貸過一分錢,公司資產從起初的20多萬元發展到2004年的2400多萬元,完全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銀行的貸款門檻太高,比如說擔保費用的問題就很難解決」,周敏對此解釋說。
現在的吉爾生化則將自己的生產基地分別放在了江蘇的丹陽開發區和上海的紫竹高科技園區。「我們在紫竹拿地是每畝13萬元,當時張江的地價是每畝48萬元,現在則漲到了80多萬元」,周敏說。雖然張江的地價漲了,但當時張江的地價對新進入的企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周敏沒有選擇冒這樣的風險。
作為入駐張江已有7年時間的吉爾生化的總經理,園區內眾多企業的興衰,周敏已看了太多。用她的話講:「在我們現在的辦公大樓里,我看過了很多公司的進進出出,與吉爾生化同一時間段入駐張江的企業如今存活下來的已經寥寥無幾。對於眾多初創的企業來講,能夠挺過前三年已屬不易。」因此現在的周敏更強調管理,控制企業的風險是企業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回想起創業之初,周敏既是總經理,又身兼銷售員、倉庫管理員、出納員、出口報關員等數職,現在她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定位和企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