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篇 創業資金篇 不得不說的風險投資

隨著創業的熱潮洶湧,尤其是網路新貴們的不斷湧現,風險投資已成為創業者關注的焦點,介紹風險投資相關知識的文章也比比皆是。然而,由於有意無意地引導或誤讀,這一在國內還是新興的行業仍然面目模糊,甚至被扭曲。

作為創業融資的一種途徑,風險投資項目與其他方式的融資項目相比,在數量上非常之少。一個比喻是,獲得風險投資的概率,相當於在晴天被雷劈中。所以,儘管風險投資與絕大多數創業者關係不大,我們依然用一定的篇幅來談談風險投資。它的基本概念和介紹,創業者可以通過網路獲得很多,本節重點討論容易被誤解的幾個問題。

創業原則

11 不要為了風險投資商創業。

風險投資是一個舶來品,有不少人強烈建議將英文「venture capital」重新翻譯為「創業投資」,以免誤導創業者。我們也的確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中國的風險投資都不願意冒風險,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

這是一種普遍的誤解。沒有資本願意冒風險,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如果用保險公司來類比,就容易理解了。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都是無法預料的風險,保險公司通過概率精算來駕馭這種風險,具體方式是通過更多的人來分擔風險。其前提是風險真實發生的概率在一個時間段里相對穩定,例如一個城市的人口死亡率。因此賠付成本可以預估出來,可以有效駕馭風險。

風險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創業肯定有風險,風險投資願意麵對這一事實。但這並不等於,風險投資明知企業夭折的可能性很大還願意冒險。這就像辦理超齡壽險要進行體檢一樣,越是在風險領域,越要有風險控制意識。不然「風投」真成了「瘋投」,對創業者和自己都沒好處。

沒見過得了病的人質問保險公司為什麼不接受自己投保的,但卻不只一次地見過創業者質疑風險投資規避風險。也許,風險投資易名為保險投資才能更好地消除誤會。

一句話,從事風險領域工作並不意味著玩命。飛機與汽車相比,面臨的風險更多、更複雜,但飛行事故的概率遠低於汽車事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風險控制更嚴格。從機場和長途客運站的安檢嚴格程度,你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風險投資商同樣是靠剔除看得見的風險來駕馭風險的。一個項目只要有一個難以彌補的致命風險就足以失敗,甚至那些創業者說不清的地方都意味著隱藏的風險。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市場?」

「為什麼產品定在這個價位?」

「憑什麼能搶佔市場10%的份額?」

「為什麼沒有競爭者?」

「憑什麼能超越競爭對手?」

「憑什麼說1年後銷量可以翻倍?」

「為什麼廣告投放如此高?」

……

風險投資商不斷用各種問題「鞭打」創業者,直到剝出他們覺得可信的內核。

而對於那些無法預測或規避的風險,如行業的重大變化、創業團隊出現矛盾、研發遇到困境等等,風險投資商依靠投資成功概率來分散並規避這種風險。偏穩健型的一般結果是:1/3的項目能夠如最初想像的那樣進展順利並取得可觀收益,一般回報在5—10倍之間;1/3的項目最後走向歧途,雖然能夠經營,但無法產生高額收益,回報在1—2倍之間;還有1/3的項目不能善終,要麼被關閉,要麼低價轉手。偏進取型的可能結果是:100個項目中有1—3個項目成功,總計獲得100%以上的超高回報;其他90多個成績平平,或有所損失。無論哪一種風險偏好,投資者在選項目時都會盡其所能地規避風險,而非主動冒險。

創業者似乎經常看到,一家未來三四年都盈利無望而且此前很少有收入的企業獲得風險投資,居然一評估價值都要數千萬。於是大家相信守著樹樁真的能撿到兔子。一個「好」主意,兩頁草紙,真的能換來成百上千萬的真金白銀。

這就難怪我們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vc最近關注什麼項目?我的翻譯是——最近兔子往哪片林子跑?我們唯一能做的回答是:兔子到處跑,因為可口的胡蘿蔔實在太少了。忘了這些童話吧,到處傳頌著谷歌、攜程之類的傳奇,恰恰是因為罕見。更何況,如果風險投資商都改投影視了,你真的就因此去當導演嗎?

所以,要為自己創業,做自己認為真正值得的事業。在此基礎上,你可以了解一下風險投資商的「食譜」,以便知道自己的項目是否同樣讓他們垂涎欲滴。

其實,沒有多麼神秘或複雜。正如我們在「土篇」為自己做的商業計畫書中所論述的,都是為了論證一個問題——風險小,回報高,值得投。

風險投資商首先是「商」,是逐利的。風險投資本身就是商業行為,並不背負促進創業發展、扶持科技產業之類的社會責任——雖然客觀上具有這樣的效應。這個行業的出現和發展是當時美國特定條件促成的。一是美國人均可支配資產較高,而銀行存款利率較低,股市又比較成熟,一些富裕者便拿出部分資產進行風險投資以博得高額回報;二是戰後軍事和空間技術的發展帶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為風險投資提供了較多「種子」和發展空間;三是美國有深厚的企業家傳統精神,政府又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因此,一部分資金流向這一領域投資。而矽谷傳奇不但使先驅者受益,更因為財富榜樣吸引了更多資本趨之若鶩。一旦有更好的獲利方式,資本同樣也會流向別處。即使現在,風險投資與其他產業或金融基金相比,量級也相差懸殊。

所以,創業者要讓投資商看到利益有多大,風險如何化解,以及自己的決心就足夠了。當然,這需要創業者拿出翔實的數據和有說服力的分析。把自己當作風險投資商,這些就都很容易理解了。畫餅充饑對誰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創業者自己,讀過下節你就知道了。

如果創業者有跟風險投資商談判的經歷,也許更能體會風險投資商是如何規避風險的。很多發出商業計畫書卻沒得到見面機會的創業者抱怨的實在有點太早了。真到討價還價的時候,創業者會越發感慨風險投資是如此厭惡風險。當他們考慮邁上夢想的泰坦尼克時,他們最先做的事是——坐在救生艇里。

這就回答了上節的問題,為什麼一家未來三四年都盈利無望而且此前很少有收入的企業可以獲得風險投資,竟然評估價值數千萬。答案是,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項目都是以可轉換優先股投資的方式交易的。這意味著一旦被投資公司的運營不盡如人意,風險投資商投入的那些錢就好比是該公司的一筆債權投資。如果該公司經營不順或走下坡路,風險投資商就會先於創業者拿錢走人。

首先要理解的是優先求償權的概念。優先求償權是風險投資的一個標準做法,它是風險投資商進行股權投資的底線。國外絕大多數的風險投資項目都是以優先股的形式操作的。之所以稱為優先,是因為它們優先於普通股。通常的風險投資項目,創業者持有普通股,僱員獲得普通股或購買普通股的期權,而風險投資商拿到的是優先股。這種優先股總是含有包括優先求償權在內的一系列特殊權利。優先求償權是指在發生套現機會時,風險投資商享有一種選擇權,要麼獲得優先清償所得,要麼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並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所有權作為投資回報。

舉例來說,風險投資公司,即vc,擬投資一家軟體公司。軟體公司在1年前向市場銷售一種軟體,銷售額達到300萬元,發展勢頭很好。vc對這家公司估值為1500萬元,決定投資500萬元。作為該投資安排的一部分,vc和軟體公司創始人同意從公司投資前估值的1000萬元里拿出20%的股份作為給新進員工的股票期權。結果是,除了20%為員工預留的股份,vc持有軟體公司25%的股份,創始人持有55%。vc所佔股份計算公式如下:

vc所佔股份=vc投資/(投資前公司價值+vc投資)×100%

也就是:vc所佔股份=500萬/(1500萬+500萬)×100%=25%

在這個例子里,vc購買的是含有優先求償權的優先股。

現在,我們分別考慮兩種結果:

(1) 軟體公司保持高速成長,並以1.5億元的價格被收購。這時vc擁有一個選擇權——要麼獲得500萬元的優先清償,要麼轉換為普通股,獲得25%的收益,也就是3750萬元。這個選擇太容易了。

(2) 軟體公司處境艱難,並以1000萬元的價格被競爭對手收購。vc再一次面臨選擇——要麼獲得500萬元的優先清償,要麼轉換為普通股,獲得25%的收益,也就是250萬元。同樣,很容易做出選擇。

當使用現金或上市公司股票支付收購價格時,收購價格可以明確計算。但是,當收購者是非上市公司時,收購價格的確定就會難得多,而且往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