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西來風雨——美國所藏秘檔解讀 蔣孔關係探微

——讀孔祥熙檔案之三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珍本和手稿圖書館所藏孔祥熙檔案中,保存著致蔣介石的幾封信,看來是孔祥熙本人認為很重要的文件。其一為:

介兄多鑒敬密陳者:

弟自由歐奉召返國,參加國難工作,倏逾半載。遵命擔任行政,亦已四月。初抵漢時,正值前方軍事失利,後方極形恐慌,難民流離於途,傷兵到處滋事,救濟不及,安置無方,人心浮動,怨言叢生,大局幾有不可終日之勢。而中央機關之西遷,或川,或湘,或武漢,辦公地點既無一定,負責長官亦多分散,政務更有停頓之虞。為安定後方,鎮靜人心起見,經竭力設法,約集來漢,乃將中央組織稍事整理,協助地方政府解決傷兵、難民問題。嗣我兄以軍事繁要,堅辭院務,籌劃改革中央行政機構,以謀政院與軍會之調整,雖蒙詢及芻蕘,迄未妄參末議,對於提出改組辦法,因而未曾過問。改組之議既定,以人事問題征及於弟,自維材輇任重,本不敢承,故再三辭謝,乃我兄推誠相與,懇切責勉,弟以時值國家艱危,我兄憂勞逾恆,遂不得不暫承其乏,冀我兄專心軍事,求取抗戰之勝利。所幸抗戰初起,中央即有決議,黨政軍統歸我兄領導,而政院諸務,早有成規可循,曹隨蕭後,自亦不必另有主張,另有政策。惟數月以來,外間或不加察,責弟無主張、無政策,在非常時期,更無特別辦法。實則以黨治國,一切大計均須取決於黨,聽命領袖,而抗戰時期,最重意志統一,政策一貫,尤不容個人隨便發表主張,致涉分歧。故切盼全國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早日開幕,有所指示。茲既先後舉行,決定《抗戰建國綱領》,則此後政治益臻穩定,軍事愈易撐柱,財政亦籌有辦法,且弟多年以來,即主張為統一政令、集中力量起見,政治軍事大權應歸我兄一人主持,去歲出國前並有長函向我兄建議,將軍委會改組,國防部隸於政院,由我兄以院長兼總長。此次大會通過我兄為本黨總裁,主持一切,尤與弟之平素主張相同。

目下前方軍事好轉,黨政軍權宜即乘時統歸我兄總攬,庶幾德威普照,軍民共仰,指揮便利,策應敏捷,於國家前途及抗戰前途裨益實多。弟近來身體多病,精力遠遜於昔。前為我兄分勞,應付難局起見,暫任行政,尚能勉強支持,如使長負重責,深懼自誤誤國,既負我兄推許之意,亦累我兄知人之明。亟盼允卸仔肩,俾得稍事休養,或另畀閑散職務,以便從容效力。倘我兄仍不願自兼院務,或由岳軍代理,亦頗穩妥。至財政一席,子文如能擔任,更為駕輕就熟。弟秉性率直,遇事認真,或不免獲罪於人。長財數年,幸賴我兄信任,雖有謠謗,均置不理,始能放手做去,即近來稍有成就,亦系我兄指導之力。就積極方面言,因整頓舊稅,舉辦新稅,為國庫增加數萬萬元;就消極方面言,因購置消費躬親核實,為國庫亦節省數千萬元。均有數字可查。至於改善幣制,整理公債,活潑金融,扶助工商,以及廢除苛雜,治本防災,直接間接,無形中為國家所增之富力,想亦有相當之數目。且自信經手事項,公私分明,絲毫不苟,差堪告慰於我兄。過去雖因嚴厲取締交易所操縱投機,並在整理公債時期不肯徇情,致受人攻擊,發生謠謗,曾經審計部派員秘密查賬數月之久。其結果中行方面並未發現錯誤,財部方面亦只因暫記賬為查賬者所吹求質詢,但該項支出均系奉有我兄手條,先行墊付,待補手續者,一經核對解釋,亦無問題。現在厲行預算制度,主計、審計,又復組織嚴密,一切收支必經種種手續,更不待言。

弟去秋在德,乘便診療宿疾,時期未滿,即奉我兄疊電召歸。匆匆返來,又因國難嚴重,未敢休息。近復忙碌數月,益感精力不及。惟前以國家情景欠佳,未敢提及下忱。今幸行政組織大致妥帖,戰事前途又形好轉,而財政亦籌有辦法。弟之去留,當不致影響大局。現擬提出辭呈,自不能不先商我兄。披瀝直陳,敬祈垂察。倘承不以畏難見責,尤為感幸。專肅,恭請鈞安!

弟孔祥熙謹啟

四·二十五日

孔祥熙於1937年3月以特使身份被派赴英國參加英皇喬治六世的加冕禮,其後,陸續訪問義大利、捷克、瑞士、德國、法國、比利時、美國,秘密訂購軍火武器及汽油等物資。盧溝橋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指示他「在國際方面多所接洽」,又再赴巴黎、柏林談判。同年10月,奉蔣介石之召回國。12月13日,南京被日軍攻陷。次年1月,為建立戰時行政機構,國民政府實行改組,孔祥熙被任命為行政院長。本函稱:「由歐奉召返國,參加國難工作,倏逾半載。遵命擔任行政,亦已四月」,知此函作於1938年4月25日。

當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國民黨在武昌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抗戰建國綱領》,選舉蔣介石為國民黨總裁,汪精衛為副總裁。同月6日,在漢口召開五屆四中全會。函中所稱全國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指此。

在國民黨的高級官僚中,孔祥熙是最受蔣介石信任的一個。其原因,從本函可以窺見:一是孔對蔣絕對忠誠,以蔣之主張為主張,絕不和蔣爭權,也絕不和蔣標新立異。本函稱:「弟多年以來,即主張為統一政令、集中力量起見,政治軍事大權應歸我兄一人主持。」又稱:「政院諸務,早有成規可循,曹隨蕭後,自亦不必另有主張。」這自然是十分投合蔣介石的胃口的。二是善於理財。1933年宋子文撂挑子的時候,國庫僅存現金300餘萬元,而月支出則達2200萬元。宋子文曾認為,三個月之後,國民政府的財政就要垮台。但孔祥熙接任後,採取各種措施,迅速積聚起大量財富,保證了蔣介石的各方面需要。本函所稱:「就積極方面言,因整頓舊稅,舉辦新稅,為國庫增加數萬萬元;就消極方面言,因購置消費躬親核實,為國庫亦節省數千萬元」,應是事實。三是不顧財務制度,蔣介石要錢就給。本函所稱「為查賬者所吹求質詢」的「暫記賬」,都是只憑蔣介石的「手條」,就照付不誤的。這是孔和宋很不同的地方。

孔祥熙擔任行政院長後,頗為部分人所不滿。王世傑1938年2月12日日記記載:「近來中外人士對中央信託局(孔為董事長)購買軍火,指摘殊甚,謂有不少舞弊情事。宋子文似亦有電告知蔣委員長。」3月4日日記云:「近日外間對於孔庸之長行政院,王亮疇長外交,頗多不滿。昨聞傅斯年君(國防參議會委員)曾以長函致蔣先生,指責孔、王甚力。」孔祥熙致蔣介石函中也說:「數月以來,外間或不加察,責弟無主張、無政策,在非常時期,更無特別辦法」,可見這種不滿的強烈。在2月12日的國防最高會議上,孔祥熙曾為中央信託局作過辯解,但並未能遏制這種不滿。於是,他便以退為進,於4月25日上書蔣介石,一方面要求辭職,聲稱「亟盼允卸仔肩,俾得稍事休養,或另畀閑散職務,以便從容效力」;一方面力辯自己的「無主張、無政策」乃是因為在蔣介石領導之下,「曹隨蕭後,自亦不必另有主張」;同時則大談自己多年來理財的「成就」和公正廉明,目的在於反駁輿論對自己的批評,爭取蔣介石的信任。果然,蔣介石見信後,即命陳布雷將信退給孔祥熙,並表示「慰問鼓勵」。這樣,一場反孔風潮還沒有來得及掀起來就被壓下去了。

其二為:

主席鈞鑒:

弟病中聞有將財政部外匯管理委員會結束,所余工作改由中央銀行執行之議,再四思維,竊認為應請重行考慮者有以下幾點:

(一)按歐美各國外匯自由買賣時期,業務則統歸中央銀行調劑,但實行外匯管理後,則多在財政部設立專管機構,處理審核手續,而業務則由中央銀行主管。如德、義、伊蘭、加拿大、智利、巴西、阿根廷及其他南美諸國,皆采此制。其他如英國、印度、紐西蘭等國由財政部授權中央銀行管理外匯者,亦各在中央銀行內另設機構,不與普通業務互相混合。蓋審核、業務兩種業務之應分別辦理,猶會計、出納之應分開也。分開則可收互相監察之效,合併則權力有過於集中之嫌也。

(二)我國管理外匯之執行,因英、美封存法令與我國有關係,而美國財部外貿局所頒布之《特許法令》第58項及第75項皆指明我國外匯管理委員會為合作執行之機關。按此項法令予我國管理貿易及資金之流動,頗多便利,而外國商人則認為不便。因此美方對此項法令久有放任傾向。今外匯管理委員會改組消息傳來,聞已有非正式表示,擬取消此項合作辦法而圖便利彼國商人也。

(三)查外匯管理委員會成績尚佳,若非確有必要,觀似不必更改,否則恐外人認為不穩定之表現。如以為現有機構不足勝任,則可視諸工作之需要而加強,似不應重起爐灶也。

總之審核與業務理應分開。如必欲將二者皆歸中央銀行處理,亦應在中央銀行之內特設審核委員會,聘請行外有關人事參加,方為妥善。因此事關係重大,影響國際合作,披直陳所見,以備參考。是否有當,尚乞鈞裁。

此函未署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