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孿生兄妹

時間是十二點差七分。溫德林來到二樓的前廳,鳴起鑼來。他穿著披到膝頭的紫色短褲,叉開雙腿站在一塊年久褪色的跪毯上,用槌擊打這個金屬圓盤。洪亮的鑼聲響徹整座屋宇,聽去粗獷而野蠻,遠遠不像是召集家人集合的一種信號:聲音傳到左右兩側的客廳,傳到彈子房,傳到藏書室,傳到冬天的花園,傳到房子的上上下下。整幢屋子的氣氛和諧而溫馨,洋溢著某種甜蜜的、帶有異國情調的香氣。最後鑼聲停了,溫德林又忙著張羅別的事達七分鐘之久,而弗洛里安在餐廳里剛好把早餐安排舒齊。可是十二點鐘時,殺氣騰騰的鑼聲又一次鳴響起來,這時家裡的人一一出現了。

阿倫霍爾德先生本來在藏書室里忙著同舊書打交道,這時他蹣跚地走了出來。他經常收集各種文字的初版古書,這些書有的很珍貴,有的已經發霉。他一面輕輕地搓搓手,一面悄聲用稍帶苦惱的聲調問:「貝克拉特還沒有來嗎?」

「沒有,但他馬上就到。他幹嗎不來呢?他在飯館裡可以省下一頓早餐哪,」阿倫霍爾德太太回答丈夫說,說時悄然走到鋪有厚地毯的樓梯口,樓梯的平台上擺著一架教堂用的古老小風琴。

阿倫霍爾德先生眨眨眼睛。他的妻子真是異想天開。她是一個矮小丑陋的女人,未老先衰,好像被熱帶的太陽曬枯了似的。在她的萎縮的胸口,掛著一串寶石項鏈。她那灰白的頭髮本來有許多地方曲曲折折,凸進凸出,後來卻挽成了一個大髻;在頭髮一側的某處,插了一枚閃閃發光的大別針,別針上嵌有珠寶,並飾有一根白色的羽毛。阿倫霍爾德先生和孩子們不止一次地用婉言勸阻,希望她別留這種髮式。可是阿倫霍爾德太太堅持己見,不肯放棄這種趣味。

孩子們來了:他們是孔茨和梅麗特,西格蒙德和西格林德。孔茨是一個臉膛黑黝黝的美男子,穿一身鑲邊的制服,嘴唇往上翹,還有一個使人望而生畏的砍傷的刀疤。他在輕騎兵團里服役六個星期。梅麗特露面時,穿的是一件沒有緊身胸衣的長袍,她是一個一本正經的姑娘,年已二十八,頭髮是金灰色的,長著一個鷹爪鼻和灰色的猛禽般的眼睛,一張嘴巴看去也很冷酷。她在學法律,一舉一動顯得我行我素,目空一切。

西格蒙德和西格林德最後從三樓手挽手下來。他們是雙胞胎,年紀最小,只有十九歲,像樹枝那樣優雅嬌柔,稚態可掬。女孩子穿一件紅色的天鵝絨上衣,衣服在她身上似嫌笨重,是仿照十五世紀佛羅倫薩衣服式樣裁剪的。男孩子穿一件灰色茄克衫,一條生絲領帶呈深紅色,瘦長的腳上套一雙漆皮皮鞋,袖口的鈕子上嵌有小小的寶石。他的黑鬍子十分濃密,但剃修整潔,因而他那雙眉緊鎖、瘦削蒼白的臉兒同他的身材一樣,看去仍保持一副少年氣概。他的腦袋長著又黑又濃的頭髮,頭路單邊分開,一直披到太陽穴上。姑娘的頭髮卻是暗棕色的,頭路深而光滑,鬈曲的頭髮蓋住耳朵,頭髮上有一個冠狀金頭飾,一粒大大的珍珠從那兒垂到額角上,這是親哥哥給她的禮物。在小夥子一隻手的手腕上,則有一條沉甸甸的金鏈條,這是姑娘給他的贈品。他們兩人十分相像。兩人的鼻子都向下彎,嘴唇都十分豐滿,柔軟地貼在一起,顴骨凸出,黑眼睛炯炯有光。最相似的莫過於兩人又長又小的手了,小夥子的手不比姑娘的更有男子氣概,只是顏色稍稍紅些。他們經常手挽著手,也顧不上兩隻手湊在一起是否容易產生濕氣……

家人們在大廳里的地毯上,站了一會兒,幾乎一句話也不說。最後馮·貝克拉特來了,他是西格林德的未婚夫。溫德林替他開了門。他進來時穿黑色的燕尾服,一跨進門就向周圍的人們道歉,說自己來遲了。他是一個官員,是名門世家之子,身材矮小,臉色發黃,鬍子尖稜稜的,舉止彬彬有禮,每講一句話以前,他總從張開的嘴巴里迅速吸氣,而下巴則壓在胸脯上。

他吻了吻西格林德的手說:

「嗯,西格林德,您也原諒我吧!從部里到動物園的路多麼遠哪……」對於她,他不得以「你」相稱,她不喜歡這個稱呼。她毫不遲疑地回答:

「是很遠哪。不過,如果您考慮一下路程,早一些離開部里不是更好嗎?」

孔茨附和她,黑眼睛眯成一條縫,一閃一閃的,說:

「這對咱們家庭的經濟情況肯定大有好處。」

「哦,天哪……事務嘛……」馮·貝克拉特乾巴巴地說。他現在三十五歲了。

這一對兄妹口若懸河,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似乎氣勢洶洶,咄咄逼人,也許這只是一種自衛的本能,也許有意出口傷人。也許他們僅僅是因為愛說話才這麼饒舌,因此只有書獃子才會生他的氣。貝克拉特這句可憐巴巴的回答,他們就輕輕放過,似乎他們在他面前顯得很有分寸,他也不必賣弄什麼聰明了。這時大家向餐桌走去,走在最前面的是阿倫霍爾德,他想讓馮·貝克拉特知道,此刻他正飢腸轆轆哩。

大家都坐了下來,把漿硬的餐巾鋪開。餐廳非常大,地上鋪有絨毯,四壁都是十八世紀的護牆板。天花板上懸著三盞枝形吊燈,可供七人同膳的家庭餐桌在燈光下顯得白茫茫的一片。餐桌的位置靠著一扇落地長窗,窗腳下低矮的鐵柵門後面有一個噴泉,銀花四濺。花園裡仍是一片冬景,憑窗眺望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牆壁的上部飾有哥白林雙面掛毯,毯上是一片田園牧歌景色,這些掛毯蓋住牆壁的上半部分,以前是一座法國城堡的裝飾品。人們坐在桌邊有寬大軟墊的椅子上,軟墊上鋪有哥白林毯。在潔白的、閃閃發光而熨得十分平直的花緞布上,擺著一些餐具,每套餐具旁都有一隻畫有蘭花的尖腳杯。這時阿倫霍爾德先生舉起他瘦骨嶙峋的小心翼翼的手,把夾鼻眼鏡在鼻子上放到一半高度,同時用猜疑的神情看起餐桌上的三份菜單來。他的腹腔叢有病——所謂腹腔叢,是指胃下的一叢神經——能引起嚴重病症,因此吃食物時很愛挑剔。

菜倒是有一些:肉湯,牛骨髓,白酒加鹽水,野雞和菠蘿,別的什麼也沒有。這不過是家常早餐。可是阿倫霍爾德先生十分滿意,這些都是受用的佳肴呀。湯端上來了。與餐具架接在一起的送菜升降機把它從廚房裡默默地傳遞過來,僕人接過去後就彎下身子把它放在桌上,神態既專註,又殷勤。小杯子用精緻透明的陶瓷製成。一塊塊白色骨髓,在熱騰騰的金黃色液汁里漂浮。

聞到湯汁的熱氣,阿倫霍爾德先生的精神為之一振。他小心地伸手把餐巾湊到嘴邊,一面在尋找適當的詞兒把心裡想說的話抖出來。

「再喝一杯,貝克拉特,」他說。「這個有營養。只有工作的人才有資格講究飲食,好好享受一番。您樂於吃嗎?您吃起東西來津津有味嗎?如果沒有味,那就更糟了。對我來說,每一頓飯都像一次小小的宴會。有人說過,生活畢竟是美好的,上蒼安排人們一天能吃四餐。講這種話的人真能稱我的心。為了不辜負一日四餐,一個人還得保持適當的青春。不過,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得到。……每個人都會老,哼,這點誰也沒有辦法改變。但問題在於要使事物保持新鮮,別老是習慣於某一事物。……比如說,」他繼續說下去,說時把一小塊牛骨髓放在小麵包上,再在上面撒些鹽,「您想改變一下目前的處境,您要大大提高您目前所處的水平,」(說到這裡,馮·貝克拉特微笑起來)「要是您想享受生活樂趣,真正享受一番,有意識地、藝術化地享受一番,那末就得注意千萬別使自己習慣於新的環境。習慣無異於死亡。它就是麻木不仁。別生活在這裡面,別以為什麼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對生活的幸福應當有孩子般的趣味。您瞧……好幾年來,我總算能享受到一些生活的樂趣,」(說到這裡,馮·貝克拉特微笑起來)「我可以向您說一句實話,每天早晨上帝讓我醒來時,我的心頭總怦怦亂跳,因為我的床單是絲綢做的。這就叫做返老還童……我知道我是怎樣才能做到這點的,可我能像一個人了魔的王子一樣,環顧四周……」

孩子們彼此肆無忌憚地交換了眼色,連阿倫霍爾德先生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顯然十分尷尬。他知道孩子們一致反對他,而且蔑視他:看不起他的出身,看不起他身上流的、後來又傳到孩子們身上去的血液,看不起他發財致富之道,看不起他的癖好(在他們眼裡,這些癖好是不合時宜的),看不起他那種獨善其身的養生之道(他們認為他是沒有資格的),看不起他那軟綿綿而想入非非的喋喋不休的談話,他們認為他的話格調不高,沒有情趣……他對這一切都了如指掌,並認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他對孩子們並非一點沒有歉意。可是畢竟他得維護個人尊嚴,過自己的生活,而且對此津津樂道。他有權這麼做,而且事實證明,他這種考慮是值得的。他本來是一條蛆蟲,不錯,是一隻虱子,可是他能安之若素,唯其如此,所以他能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因而他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阿倫霍爾德先生生在東部一個偏僻的區域里,後來同一個富商的女兒結了婚,由於他採取了聰明而果斷的行動,又施展了一番陰謀詭計(他著眼於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