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宸濠之亂 十七

行經野雲縣,聽說縣城東邊的一座小山上有一隻鐵船,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王守仁不禁好奇,待真去看時卻只能看到一個輪廓,想來是深色的岩石凸起成船形吧。

王守仁偏在「感時花濺淚」的心境下,凡有所見都會「而今觸緒傷懷抱」,平添幾分老生常談的感慨。山上的鐵船,這真是一個絕妙的意象,律體詩不足以鋪陳與宣洩,一首七言古體詩《舟過銅陵野雲縣,東小山有鐵船,因往觀之,果見其彷佛,因題石上》彷彿一發不可收拾,這是王守仁的詩里少見的極富文學趣味的佳作:

青山滾滾如奔濤,鐵船何處來停橈?

人間刳木寧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

仙人一去已千載,山頭日日長風號。

船頭出土尚彷佛,後岡有石雲船稍。

我行過此費忖度,昔人用心無乃忉。

由來風波平地惡,縱有鐵船還未牢。

秦鞭驅之未能動,奡力何所施其篙。

我欲乘之訪蓬島,雷師鼓舵虹為繅。

弱流萬里不勝芥,復恐駕此成徒勞。

世路難行每如此,獨立斜陽首重搔。

首句將起伏的青山比作起伏的波濤,便可以順理成章地追問鐵船的來處。朱熹曾有推斷,山由濁水凝結而成,所以山巒才呈波浪的樣子。故而以山巒喻波濤,倒也真是儒者的當行本色。

鐵船從何處來,由何人造?疑是仙人昔年所乘,而仙人又為何乘此而來呢?「由來風波平地惡,縱有鐵船還未牢」,也許因為海上的風波不及平地,所以在平地行船才特地需要鐵船吧,但鐵船終究敵不過平地的風波啊。我欲乘鐵船遊仙而去,而無力載起一粒芥子的弱水又怎能載得動這隻鐵船呢?但我也不須嗟嘆,畢竟世路難行才是人生的常態啊。

這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或者說「詩窮而後工」,鄙薄文藝的王守仁在這一時期寫下的詩每每有卓絕的文采,而國事正風雨飄搖,人生正山窮水盡,索性縱情山水,於是我們讀到「窮探雖得盡幽奇,山勢須從遠望知」(《江上望九華山》二首之二)、「卧穩從教波浪惡,地深長是水雲冥」(《繁昌道中阻風》二首之一)這樣深得宋人理趣的句子,也讀到「高閣松風飄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燈」(《山僧》)、「僧與白雲還暝壑,月隨滄海上寒潮」(《又次壁間杜牧韻》)這樣頗具唐人情趣的句子。而所有的詩興與遊興,歸根結底不過是在排遣政治上的敗興罷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