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人三策 (五)緯書和偽書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由此引申,來看一段《老子》。

漢朝初年號稱以「黃老之道」治國,勵行「無為之治」。到底這「黃老」和「無為」是怎麼回事,前文已經講過一些,後文還會詳細再講。這裡只先摘引《老子》當中的一個章節: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是《老子》通行本的第六十六章,是那句名言「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出處。翻譯一下:江海之所以成為百川匯流的地方,是因為它比百川要低,水往低處流,這不就全流到江海里去了么。所以說,聖人若想高踞萬民之上,嘴裡一定得盡揀謙卑的詞說,比如什麼「我就是大家的公僕啊」,「我是為大家服務的啊」等等;聖人若想領導萬民,就得把自己的位置擺在萬民之後。於是乎聖人雖居上位而大家不感到負擔,聖人雖作了領導而大家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因此,天下人便擁戴聖人而不會厭棄他。聖人正是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人能和他爭。

要談《老子》,首先必談版本。大家可千萬別以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通行本《老子》就是《老子》自古以來始終不變的樣子,事實上,這個通行本是晚到唐朝才基本定型的本子,如果拿這個本子來揣測漢代的黃老思想那可就有些偏頗了。唐朝重視《老子》,這部書甚至曾作為唐朝科舉考試的必讀教科書——科舉要考的東西可不僅僅是儒家典籍哦。現在我們看到的《老子》,所謂「道」為上篇、「德」為下篇,五千言,八十一章云云,這都是唐玄宗搞出來的,聖旨一下,古籍原貌盡失,再等時間一長,人們忘記了當初這個緣由,就以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老子親筆寫下的完整版本的原貌,而在這種張冠李戴的基礎上大談老子如何如何,這種事居然還很常見。

漢朝的《老子》到底什麼模樣,可資參考的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帛書《老子》和今本《老子》在篇章結構上差異不小,文字意義上則大致相同,就我引的這章來說,雖然字詞有多處不同,主要意思倒還沒什麼大變。這就是說,大家看我上邊的翻譯,大概就是漢朝人的「老子說」了。

那麼,這就是《老子》的原貌嗎?當然不是。感謝考古發現,1993年在湖北郭店村的一座戰國中晚期的楚墓里又出土了一部竹簡《老子》,是為郭店簡本,有甲、乙、丙三本,是迄今為止最原始的《老子》版本,其內容不僅和今本大有不同,和帛書本也很不一樣。就拿上邊這章來說吧,郭店簡本寫作:

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兩相比較,乍一看,總體意思似乎差別不大,但細一捉摸,簡本說「聖人之在民前也」云云,是一種敘述式的說法,是說:「聖人作萬民的領袖,把自己的位置放在萬民之後;聖人高踞萬民之上,言辭謙卑,把自己說成在萬民之下。」而帛書和今本的意思卻是:你「如果想」當萬民的領袖,「就得」把自己扮成龜孫子;你「如果想」高踞於萬民之上,「就得」把自己的位置擺在萬民之下。——別看字句變動不大,意思卻有了本質的區別。「如果想……就得……」這個句式,擺明了是在教授權謀詐術,這可像極了和韓非子齊名的法家巨擘申不害的思想,分明就是帝王御人之學,哪是什麼清靜無為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疑點:老子不是一向反對仁義、聖人、忠孝什麼的嗎,怎麼在這裡(無論是今本、帛書本還是簡本)卻大談聖人之道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由此引申的問題是:皇帝們不都想獲得聖主的美名嗎,如果老子反對聖人,為什麼漢初要大行黃老之道呢?連帶著還有一個問題:漢朝皇帝的謚號都帶一個「孝」字,比如漢武帝應該叫做「漢孝武帝」,可見其以孝道為政治核心精神,而大家熟知的老子是明確反對「孝」的,為什麼在漢初還能吃得開呢?

呵呵,問題先放在這兒,容後再講,咱們先回到《春秋》災異上去,回到東漢明帝方才那份詔書上去。

詔書里有一句「日食之變,其災尤大,《春秋》圖讖所為至譴」,是說「《春秋》圖讖」把日蝕當作老天爺對皇帝的最最嚴厲的警告。——我們心裡還得打上一個問號:《春秋》當真這麼說過嗎?不對,這是「《春秋》圖讖」說的。那麼,什麼是「《春秋》圖讖」呢,它和《春秋》有什麼關係呢?

《後漢書》唐人注在這裡引了《春秋感精符》,解釋道:「人君位高權重,和老天爺是有感應的。人君聖明,則天道得正,日月光明,五星有度。太陽明亮,就說明政治搞得好;太陽昏暗,就說明政治有問題。」

——《春秋感精符》再次出現。這個書名看上去神神秘秘的,似乎有鬼神莫測之機、天地難言之理,不像《春秋》、《尚書》、《周易》那麼簡簡單單、樸實無華。其實兩漢期間,這種名字的書湧現了一大堆,還有比如《易緯乾鑿度》、《尚書璇機鈐》、《詩含神霧》、《河圖括地象》、《春秋命歷敘》等等等等,這就是所謂的「緯書」。漢明帝所謂的「《春秋》圖讖」也就是指的這類東西,考證起來,應該全部誕生於新莽和東漢時期。

所謂「緯書」的「緯」,是相對於「經書」的「經」而言的,從紡織來看,經是直的絲,緯是橫的絲,經緯縱橫交錯,這才能織出布來。而儒家「六經」號稱成型於孔聖人之手,博大精深,可孔聖人擔心「六經」太深了,怕人看不懂,所以又編寫了一系列的「緯書」作為輔導材料,我們把經書和緯書交織起來,才見得聖人的深意。

但明眼人知道,所謂「緯書」,其實都是「偽書」。新莽以至東漢是一個大規模製造偽書的時期,其手段一般是綁名人、綁名著、跟風起鬨、偽造名人作序、迎合政治風氣而投機等等,這些手段竟然一直發展了下去,到明代的出版業「市場化」的時候達到成熟——別看咱們現在的圖書市場上偽書成災,銷量驚人,花樣百出,其實並沒有多少比明朝人更新奇的創意,而推其濫觴,還得說新莽和東漢年間的那些成批的緯書。

這些緯書怎麼看怎麼不像是孔聖人寫的,通篇都是怪力亂神,更有不少明顯是為政治投機而作的。但正是這些書煽乎著社會風氣,一時之間,談災異、談預言、談老天爺的授命,比西漢董仲舒那套理論更加具體而微。而這些緯書後來雖然頻遭質疑,卻直到隋煬帝時期才遭到了滅絕的命運。——隋煬帝也搞過一次焚書,在全國範圍內查禁讖緯圖書,焚燒殆盡,如有私人膽敢藏匿,一經查出,死刑伺候。所以,《春秋感精符》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只能在古籍的一些古注當中還能瞥見一鱗半爪。

緯書雖然經過隋煬帝之火幾近滅絕,但其中一些典故卻和前文所講的《老子》版本演變一樣,時間一長,人們便忘記了當初的緣由,另因尊崇孔子的緣故,也就無所謂真假了。在這些典故當中,就有把孔子作《春秋》的來龍去脈講得詳詳細細的,並且流傳久遠,直到近代還有不少人信以為真。

我們先來看一組五言詩,這是張爾田為自己的著作《史微》所作的題辭。張爾田於史學造詣深厚,《清史稿》就有他參與修撰。張爾田這一組五言詩,既對《史微》有著提綱挈領之功,其本身又是一個簡約的儒學框架,正好值得在此一看:

(一)

日月麒麟鬬,乾坤鳳鳥翔。

斯文留竹帛,大典在烝嘗。

冠帶朝群後,蠻夷走八荒。

憑誰遵正朔,翼翼我文王。

(二)

萬古苞符史,風雷柱下開。

人騎青犢去,帝殺黑龍來。

抱器周官缺,求書禹穴哀。

茫茫瞻六合,誰是素王才。

(三)

一脈傳千古,微言奠九流。

文章推祭酒,仁義動諸侯。

河洛鉤沈史,春秋考異郵。

八儒分派別,齊待漢皇求。

(四)

手定經綸業,艱難付後王。

詩書秦劫火,禮樂漢文章。

石室心傳邇,蘭台口說詳。

至今過孔壁,絲竹有輝光。

(五)

洪範陳韜意,端門受命心。

世家尊太史,師統定劉歆。

五德傳終始,群經列古今。

沾袍無限淚,感動一沉吟。

前四首我只簡單講講。

第一首詩,麒麟和鳳凰全是和孔子有關的高等動物,先渲染一下靈異現象,然後強調禮治的意義,末句點出了「遵正朔」的概念——「正朔」和前文提到過的「大一統」有關,一併留到後文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