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曹溪 一

大師往曹溪山,韶、廣二州行化,四十餘年。若論門人,僧之與俗,三五千人說不盡。若論宗旨,傳授《壇經》,以此為依約;若不得《壇經》,即無稟受。須知法處、年月日、姓名,遞相付囑。無《壇經》稟承,非南宗弟子也。未得稟承者,雖說頓教法,未知根本,終不免諍。但得法者,只勸修行。諍是勝負之心,與道違背。

世人盡傳南宗能,北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禪師於南荊府當陽縣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師於韶州城東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漸頓?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漸頓,人有利鈍,故名漸頓。

慧能在曹溪一住就是四十多年,所教授的僧俗信眾有三五千人之多。要說他的法門宗旨,便是傳授《壇經》,以《壇經》為傳法的憑證,誰如果得不到《壇經》,就說明沒受過慧能的真傳。傳付《壇經》也不是簡單地把書一給就算完了,而是要把得法人的姓名、得法地點、時間都記清楚。沒有得到《壇經》傳承的便不是南宗弟子,這些人雖然也聽過頓教法門,但只知皮毛,難免會因為教義而起爭端。只有那些真正得法的人才會一意修行,不理會任何爭論,因為一有爭論便會惹起勝負之心,這與佛法是不相容的。

——以上這段記載有個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說慧能以《壇經》傳法,那麼《壇經》里必然不可能出現上邊這段話,這大概只有兩種可能,要麼這是在《壇經》成書之後又被後人增補,而原始版本都已失傳,要麼這段話就是後人在說謊,慧能當初根本就沒有傳授《壇經》這回事。

如果從教理來衡量,既講不立文字,又對編纂成書的《壇經》如此重視,慧能有生之年應該不會作出如此自相矛盾的事;從傳承常理來看,如果還有一個更原始的《壇經》版本被廣泛地流傳出去,在後世竟然毫無痕迹也有點兒說不過去;從佛教發展來看,這段話顯然門派之見極強,完全不是慧能當時的風格,八成是禪宗後學根據他們當時的教派紛爭環境而有針對性地編造出來的。

可疑的不止這一段,整個曹溪部分的記載都顯出是禪宗後學所為,充滿門戶之見,打擊別人,抬高自己。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段是神會一系的作偽,但是,神會分明就是那個跳起門派爭端的人,以奮不顧身的姿態貶低神秀一系,截然劃分南北,完全不符合所謂「只有那些真正得法的人才會一意修行,不理會任何爭論,因為一有爭論便會惹起勝負之心,這與佛法是不相容的」,神會的徒子徒孫們如果真這麼寫,這不是在罵自己的老師么?

以小人之心推測,這大概是擁有了《壇經》的一派人自貴其說,標明自己才是正宗嫡傳,或許是神會一系兩害相權取其輕。有人肯定會問了:「正宗嫡傳的標誌不是傳法袈裟么?袈裟哪兒去了?」——別急,現在抬高《壇經》就是為後文的這個問題張目。

《壇經》接下來的一段話是解釋南北分立的:大家都說「南能北秀」,其實這種說法非常膚淺。神秀禪師在湖北當陽玉泉寺擔任住持,慧能大師則住在廣東韶州的曹溪山,地理上有南北之別,而禪法只有一家。頓、漸雖有分別,但那是針對不同資質的人而分別設立的法門,佛法實質上也只有一種。

——這段話說明了一個問題:在當時,「南能北秀」的說法已經出現了,但這個「南能北秀」就像「南慕容,北喬峰」一樣,說的是南北兩大名人,而不是說禪法分立為南北兩派,更不是說整個兒禪門除了慧能和神秀之外就別無人物了。在慧能和神秀的時代,禪法正是百家爭鳴的階段,南方除慧能之外,北方除神秀之外,各有宗師級的人物,各擅勝場。再者,從常理來看,「南能北秀」這類說法往往是知名度比較低的人攀附一個知名度很高的人,好比我們推廣湯顯祖的時候會說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而無論從世界範圍的知名度來說還是從文化影響力來說,湯顯祖都是遠遠趕不上莎士比亞的。同樣,我這篇東西將來如果出版,宣傳語也可以寫上「《論語》看于丹,《壇經》看好熊」,或者「於我所欲也,熊亦我所欲也」之類的——誰都知道于丹,但除了幾個親朋好友之外沒人知道好熊是誰,甚至好熊只要談個女友就可以把讀者群擴大一倍。

在慧能和神秀的時代,慧能雖然比好熊要牛,但神秀可比于丹還要火得多,所以,僅以知名度而論,「南能北秀」的說法實在可疑。人民群眾充滿了盲從精神,現在我們要參禪,多數人都會追捧慧能,人家到底是禪宗第一高手么,但如果把我們放到唐朝,肯定追隨神秀的人是大多數,這和慧能、神秀各自的佛學修為沒多大關係,假如慧能弟子中沒有神會,假如唐朝皇室里沒有唐武宗,禪宗還不知道會怎麼發展呢。世間事多得是因緣巧合。

從宗派的角度來看,宗教分立並不像公司拆分,而往往是後起之秀向傳統宣戰,這宣戰並不是把自己從傳統中分立出來,而是說自己才是正宗嫡系,其他都是旁門左道。所以,《壇經》這裡說佛法只有一種,並無南北之分,神會在滑台大會上也不是說禪宗分南北,而是說神秀一系的禪法不是正宗。所以,如果你當著神會的面說「你們南宗禪如何如何」,神會肯定不會高興的。「正確」的說法是:並不存在南宗禪和北宗禪之分,只存在正統和旁門之別。

各位當中如果有堅持坐禪入定的,那麼按照慧能一系的說法,你們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屬於旁門左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