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第一節

年底,正是商家最忙時節。楊巡發出好多購物券,不少單位開著購買文具的發票幾萬幾萬地捧來現金購買購物券,楊巡也識相,雖然購物券不打折,但是主動按照一定比例給購買購物券的經辦人幾張購物券作為回禮,經辦人都是心照不宣地收下,有些不久又捧著現金過來購買。再加年底本就購銷兩旺,商場竟然難得地出現了銷售高峰。

這時候,楊巡從報紙上了解到,有家外國大型超市在北京開業,那超市來自法國,名叫家樂福。正當楊巡思量著要不要忙過這陣子去北京看一眼,看是不是與香港的那些超市一樣,卻又從《新民晚報》得知,上海的家樂福也開業了。楊巡沒有猶豫,只等元旦銷售高峰才一過去,春節高峰還沒殺到,馬上拎行李直奔上海。

因為有妹妹楊邐落戶上海,楊家人在上海終於有了落腳點。楊巡下午一下火車就直奔那房子,他得先把大包行李處理掉了。那行李裡面有兩個哥哥給小妹買的高價羊絨衫和圍巾,有兩個哥哥一致認為適合白領麗人穿的品牌套裝、大衣,當然也有國外大牌的巧克力、咖啡。兩個哥哥認定小妹才那麼點工資只夠溫飽,額外消費還是需要兩個哥哥幫襯。但是楊巡因為有言在先,就不給現金只給實物。

楊巡下午三點多打開房門時,卻意外發現楊邐這個時候竟然在家。楊巡立即看到楊邐的臉上很是不自然,但他還是關切地問:「怎麼啦?請假不上班?身體不舒服?」

楊邐遲疑良久,才悶聲道:「我辭職不幹了。」

「怎麼回事?什麼時候的事?」

「元旦前的事,我發了工資走的。」

「那你這幾天怎麼過日子?」楊巡當即去廚房翻看,只看到幾包速食麵。「怎麼回事?跟我說說。」

楊邐有些不情願,但還是翹著嘴巴道:「我們不是今年不包分配嗎?公司就賤看我們,進去的人都沒好位置,有些先做文印,有些先做跑腿,把我分去reception,叫我一干就干到辭職為止。」

「那個銳什麼什麼的是什麼位置?」

「receptioion。」

「總有中文名目吧,梁思申那個半老外說話都不吐英文。」

「你就梁思申梁思申,reception就是接待。」

「啥,你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去做接待員?這不是小看人嗎?」楊巡當然知道接待是什麼,檔次高點的企業都在門口圍個大櫃檯,櫃檯後站一個漂亮小姐,客戶上門,第一個調戲的就是接待小姐。楊邐公司竟然讓一做就是半年。楊巡很生氣,但隨即便冷靜下來:「你們那幾個一起招進去的,不是有跑腿文印的嗎?他們也還干那行?」

楊邐一時沒吱聲,悶一會兒,才避開眼去,硬邦邦道:「當然。」

楊巡當即發現楊邐撒謊。其他幾個肯定已經脫離苦海,而楊邐估計個性很沖,不肯妥協,又不安於接待位置,被公司管理人員討厭,因此就被有意摁在接待位置上不給挪窩,她臉面掛不住只有自動求去。楊巡不予戳穿,想著楊邐辭職已經難過,他別添亂了,岔開話題道:「走,剛開了家超市,叫家樂福的,我們去買些東西。你跟我一起去,別拉著個臉,現在不是每星期都有人才市場嗎?找工作容易。」

楊邐沒應聲,但默默跟著出門,上了計程車後,也是不肯說話,好像還是楊巡欠她似的。楊巡坐在前面,看計價器上面的數字飛轉,腦袋裡也是飛轉著思考,要不要對妹妹施以援手。如果不施,就沖她那麼點工資,估計現在已經錢包見底。可是如果施的話,助長的是楊邐那臭脾氣,楊邐即使找到下一個工作,又如何能安心崗位?如今楊邐在家裡都是車進車出,空調席夢思,即使他今天給帶來的衣服,也是一套上千的,這樣的花費,楊邐面對只值一件大衣價的工資,心態怎麼好得起來?說起來,楊邐不肯腳踏實地的工作,與他的縱容很有關係。

其實他現在給楊邐一個月幾千塊錢很容易,可那不是更加縱容楊邐了嗎?楊巡的心徘徊在硬與軟之間,無法做出決定。他深知,如果換作是別人說起自家孩子的事,他一早會扔話出去讓家長好生教訓沒出息的子弟,可是輪到自己小妹,他卻下不了手。一直到進去人聲鼎沸的家樂福裡面,楊巡才停止艱難的思考,推上一輛購物車開始他的觀察。

與去年考察香港超市不同,這回進家樂福,他已經是一個商業系統從業人員,對百貨行業的商品已經有了系統認識。此時面對看不到邊的熟悉的商品和熟悉的價格,他的感受徹底不同。他看到,這裡的商品基本涵蓋吃穿住行,一個家庭只要要求不高,可以在這裡買到所有家用。他看到這裡的商品價格普遍比他的百貨商場裡面便宜,而同類商品的選擇餘地卻更大,商品可用琳琅滿目來形容。他看到這裡的購物環境與香港的一樣便利,沒人在身邊說三道四,拿什麼不拿什麼完全自由。他還看到,這裡的燈光明亮空調溫暖,售貨員對外地阿鄉沒有晚娘臉。他更看到這裡也是自動計價,便捷迅速,最後還送塑料袋方便顧客拎走。因此楊巡看到,即使今天不是休息日,即使現在還是上班時間,超市收銀台面前還得排起長隊,裡面來往購物的人不知比香港多多少。他還看到,他一下子也消費了兩千多塊,而排他前面的兩個人消費也不少。

走出超市,西北風讓他火熱的腦袋一下清醒,他憂慮地對楊邐道:「要是在我們市也開這麼一家,我的商場還不喝西北風去?」這裡比香港的超市帶給他更大的震撼,香港的超市遠在國境之外,他即使前去取經,也最多只是感慨而已,可是上海的家樂福,卻讓他看到身後危機重重。

楊邐一圈兒超市逛下來,大哥又一下子給她買了不少食品家用,她的心情立刻好轉,聞言就反應敏捷地道:「上海也才只一家呢,不知幾年後才能去二線城市。不過真要開那麼一家在旁邊,商場起碼一半的商品沒銷路了。」

楊巡點點頭,好久都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在黑暗中等到一輛計程車,將買來的東西塞滿後備箱和后座,他才又道:「以前梁思申跟我說起超市時候,我還以為那種又亮又漂亮又有空調的地方東西一定貴死人,我還跟她說照國內經濟水平起碼十年都不需要超市。可沒想到……還不到五年。我一點準備都沒有。」

坐在後面的楊邐不由得探頭看前面大哥的臉色,昏暗燈光下,她看到大哥兩隻眼睛發直,心事重重。「別擔心,不是說了嘛?上海也才開始,你還有幾年準備時間呢,夠多了,自己造一個也來得及。」

「自己造一個容易,可是我哪有錢庫存那麼多貨物?那得多大流動資金。」楊巡不知道家樂福的經營模式是怎樣的,他估計與自己商場四樓的小超市差不多,「只有老外才有那個錢啊,難怪是法國人開的。」

楊巡憂心忡忡,卻也在憂心中看到一絲希望,「還好,家樂福的普遍價格還是比我那市場那些攤位的貴,像我這樣的人當然逛超市,可工資不到一千的,看到有一分錢的便宜當然是先奔市場。家樂福的運營費用怎麼跟市場比?還好,沒法比。」商場危殆,可好歹市場可以保住,楊巡終於放下一小半心事。

回到小區,天色已經全暗,家家戶戶的脫排油煙機噴出濃烈的菜香,被樓宇間的狂風一陣攪合,令楊家兄妹更覺饑寒交迫。楊巡讓楊邐在樓下守著,他一趟一趟地拎東西上六樓。楊邐被一月的冷風吹著,一件一手長的呢子大衣根本無法禦寒,只盼著大哥快快來去,把東西收拾完。楊巡幾趟六樓跑下來,人早累得腿腳打晃,身上的大衣早甩了。他最後一趟下來,索性把地上全部東西都收拾到自己手裡,楊邐都不需要拎什麼。但等楊邐準備空著兩隻手上樓,楊巡卻叫住她。

「老四,去打幾個電話,問問梁思申那單位具體地址。我上去燒飯炒菜。」楊巡摸出一張五十塊錢交給楊邐,「電話費不夠回來問我拿,用不完算你的。」

楊巡以為說完就可以上樓。不料楊邐接了錢,沒掖進口袋裡去,卻跟著楊巡一起上樓了。「太冷了,回家用你的手機,現在不是能漫遊了嗎?」

楊巡一個人拎著所有東西往上走,氣喘吁吁地道:「手機通話費加漫遊費,一分鐘得多少?你公用電話一分鐘才多少?快去快回。」

「大哥你怎麼算賬的?你給我五十塊錢,就算通話加漫遊,也夠打二三十分鐘的,手機打跟公用電話打有什麼不同?今天溫度接近零度,你想凍死我?再說即使我拿114查出梁思申的單位電話,可現在已經七點多,下班時間了,哪兒找得到人問地址?」

楊巡從肩膀上扛著的米袋後面艱難地看看小妹,他更意識到小妹辭職的根源在哪兒了。他走進門卸下貨,一把抓了楊邐手中還嘲笑似的掂著的五十元,嚴肅地道:「你工作態度很有問題。我來告訴你。第一,我給你五十塊,你沒用完,雖然對我來說一樣是支出五十塊,可對你來說,卻有收入。同樣的效果,但用手機支出五十塊的話,錢就全進電信手裡去了,我一樣還是支出五十塊,但你一塊都撈不到。你以為錢是那麼好賺的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