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第五節

宋運輝笑道:「我這方面不強求孩子,她怎麼看就怎麼叫,只要大方向別錯就行。對不起,王老先生。」

外公道:「我奇怪啦,你們國內的比我們在美國的還西化,一說傳統,好像都是要打倒的一樣。現在傳統都得去台灣找啦。大陸不行,老的沒保留,新的沒學到,不三不四。」

梁母微笑道:「一個疆域寬廣人文種族複雜的陸地才能包容文化多樣性,並能將多種文化熔融創新成一個兼收並蓄的文化。因此文化多發源於類似中國、歐陸等地,美國現在也可以輸出它的文化,而相對封閉的島國則基本上是傳承者的身份,台灣保留傳統也是理所當然的。爹爹,我們的人文體系已經與過去大不一樣了。」

外公到:「你別狡辯,我沒說你不應該變,可是你們把傳統裡面好的變沒了,我這幾天看著就想到『禮崩樂壞』這一句。就說思申今天這件事,你們說的我都聽得懂,傳統生意人有這麼不講信用的嗎?那姓楊的要換作解放前做出這種事還敢在城裡呆著?早讓我們商會合夥兒滅了。做生意的誰不求個亮堂堂的金字招牌百年老店的?做生意你騙官府可以,可不能騙合伙人騙顧客,那樣做是短視。」

梁思申道:「可楊巡不覺得這是在騙我,他還覺得他這是大包大攬做了所有的事。」

外公道:「這就是我說的禮崩樂壞嘛,你大環境變得惡劣,單個人能好到哪兒去。」然後單獨對宋運輝道:「宋廠長,傳統還是有用的,別有意去破壞。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家庭如果用破壞傳統的方式去發展人文,這很危險,一定弄得人民無所適從。」

梁思申看看媽媽,道:「我同意外公。但我反對沒原則的孝順。」

梁父梁母則與宋運輝面面相覷,三個人都想到那個最破壞傳統的年代。但梁父道:「我們還是別太多議論社會。楊巡即使不是特例,可他在對待我們囡囡的事情上更是個看到小紅帽獨行的狼。現成的例子是,我今天下午先跟他談,他不得不承認他所做的事,但他只承認是疏忽。可是到囡囡面前,他卻反咬一口。說明他是看菜下碟的。小宋,這樣的人我們每天可以遇到,他們在我們面前是十足好人,十足溫順,可是深究起來就難說了。來前我太太還在說楊巡是個上進青年呢。這回他算是不小心露出馬腳,但沒他第二回的機會。我們前面給他尋找出人品形成原因,我們可以理解,可我們不能接受。」

外公卻笑道:「楊巡這回偷雞不著蝕把米,騙誰不好,敢騙官僚?吃豹子膽啦,這小子,呵呵。思申碰到他是秀才遇到兵,他碰到我女婿是兵痞遇到長官,算是都撞對了啦。小宋啊,我跟你說,我年紀大,看的人多。人這東西,殺人放火都或許情有可原,惟獨沒良心是永遠不能原諒的。思申今天哭什麼?還不是因為好心遇到驢肝肺了嘛,本想提攜楊巡一把,結果反被咬一口。你們都假惺惺說什麼規範道德,我老頭子說實話,楊巡就是沒良心。跟沒良心的人你也不用有良心,思申,我以前看你是個果斷的,黑心的,沒想到你今天這麼婆媽。這事叫我解決的話,我拍死楊巡。」

宋運輝正被梁父與外公對楊巡這個人所下的結論所震驚著,心裡矛盾著,卻聽他女兒在一邊睜著似懂非懂的眼睛,迷茫地道:「小楊叔叔不是蒼蠅,怎麼能拍死呢?」

眾人都沒笑,都被外公的「拍死」兩個字震驚著,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尤其是梁父,第一次有跟岳父握手的衝動。只見外公笑嘻嘻地道:「這娃娃有前途,才這麼小的人,大人說話都能插上嘴,有主見。爺爺說著開玩笑的,大活人哪兒拍得死,又不是蒼蠅。」

但大家聽著心裡都有數,楊巡在實力雄厚的外公眼裡,只是一隻蒼蠅那麼微小,在梁父眼裡,也沒好上多少。梁思申心情複雜,她生氣的時候不是沒想過外公的主意,可是,想到楊巡曾經兩天兩夜沒睡地監督工地,為合資企業下過那麼多苦力,她如何拍得下手,她是真的婆婆媽媽。她不禁看向非常欣賞楊巡的宋運輝,看到宋運輝也看向她,眼睛裡有不忍。

宋運輝看到梁思申眼裡的動搖,雖然他思考之後知道梁父和外公說的都沒錯,楊巡這個人在他面前一直是好人,可背後……比如說對尋建祥這個合作人的分割這件事,可以看出楊巡的真實品性,可是想到楊巡一路闖過了的艱難,想到楊巡一直來對他的奉承和為他辦過的那麼多事,他無法不開口為楊巡求情。便道:「梁伯父,這件事最大的責任在我。作為我這個既了解楊巡又了解小梁的人,而且我又是清楚國外與國內人思維區別,我沒有阻止兩人的合作,我是肇事的根源。楊巡有私心嗎?有,不能否定,可是他在合資公司這件事上的私心不能算多,還談不上沒良心,應該是經營理念不規範佔大頭才是。我看他對合資公司的投入絕不亞於他當年做兩個市場時候,那是全心全意的。很少見到有人對合作的企業能如此投入。畢竟從國情而言,楊巡在合資另一方基本上不參與的情況下能做到今天這一地步,並不算是罪大惡極。我想腆著臉給楊巡求個情,在這件事上,最該責怪的是我這個小梁信任但沒把監督工作做實的人。」

外公一聽就笑了,道:「思申有給你諮詢費監理費了嗎?如果沒有,她憑什麼要求你監督?你是最沒責任的人。小夥子,難怪年紀輕輕就做大廠長,好,有擔當,也夠狡猾。思申要是跟你一樣,我今天就把財產交給她打理。」

外公對誰也不幫,對誰都不客氣,讓宋運輝聽了也是訕訕的,外公揭穿他苦肉計的用心。梁父一時也不好繼續說什麼,否則就顯得連宋運輝也責怪上了似的。他拍拍宋運輝的手臂,很是真誠地道:「小宋,我會聽取你的意見。」

梁思申見此忙道:「爸爸,我們不生氣,我們得承認楊巡的工作。給他一個機會,把項目完成。還是我的方案。」

宋運輝心想,梁思申真是寬容。梁父卻道:「本來就說用你的方案,可楊巡不幹。」

外公氣道:「我氣死啦,沒見過你們這種犬儒。乾脆今天一頓飯吃完全都出家算了,割肉飼鷹都沒你們高尚,沒良心的人你們以為感化得了嗎?告訴你們,這世上什麼都可以原諒,惟獨背叛不能原諒。氣死了,我看電視去。」

外公說走就真的走了,攔都攔不住,梁母只能向宋運輝道聲歉,緊隨其後。梁思申與宋運輝都很是吃驚,惟有梁父看著岳父的背影一會兒,轉頭就笑笑道:「老頭子就這唯我獨尊的脾氣。對不起,小宋,別給影響情緒。」

梁思申連忙跟宋引打岔,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宋運輝見此更能理解當年梁思申為什麼要與外公打官司,看起來以前小小的她在外公手下很不好過。想到梁思申吃過苦頭之後依然寬容,而楊巡卻還是固守那些小生意人的勾當,心下嘆息,卻也對楊巡加大了反感。沒錯,什麼都可以原諒,惟獨背叛不能原諒。

一頓飯吃完,因為宋運輝帶著孩子,梁父沒有挽留,親自下去,冒著寒風堅持送宋運輝上車了才走。宋運輝感動,卻又是替楊巡擔心。梁父這個出身良好的人,顯然被社會磨礪掉的稜角較少,感情上恩怨分明得很。梁父對他越好,宋運輝相信,梁父對楊巡越狠。宋運輝回想起來,忽然發覺,梁父嘴上敷衍著梁思申,其實從頭到尾都沒贊同梁思申的方案,都是以模稜兩可帶過,而沒表態。包括他的求情,梁父這句「我會考慮你的意見」已經很說明問題,梁父壓根兒就想等女兒走後,自己著手處理。可想而知,楊巡慘了。

但是今天該說的話他都說了,梁父的想法,他只停留在猜測上,總不好現在就恃仗過去的一點點恩情再要求人家退讓,他想來想去,只有打電話給楊巡,要楊巡立刻接受梁思申的方案,明天立刻簽字確立協議。

但是楊巡卻正生氣著,他生氣的是梁思申竟然如此不信任他,他全副心血都投入到合資公司,卻還被梁父如此污衊。他不肯答應宋運輝的提議,說答應就是承認他貪污,那是不可以的。他跟誰承認都行,就是不能跟梁思申承認。

宋運輝覺得自己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不顧旁邊女兒在場,怒道:「楊巡,你找死嗎?」

楊巡道:「宋廠長,我沒找死。現在情況是,梁思申想撤資,可已經撤不了,只有選擇借款這個類型。但是對我來說,我不答應,這個項目就是拖著,照舊,他們也沒有其他辦法。如果我不拖著,答應梁思申的方案,項目還是照舊進行,可我損了的是名譽。於情於理,我都沒可能答應。」

宋運輝明白了楊巡的用心,項目做到這個程度,以梁思申在國外,梁父在省外,兩處都鞭長莫及來看,就算是控告了楊巡,讓楊巡坐牢,出了梁父心頭的毒氣,可是項目呢?項目若是因此而停頓的話,梁思申將遭受慘重損失,梁家不會不投鼠忌器。宋運輝嘆息,奉勸一句:「楊巡,你好自為之。應該說梁思申已經仁至義盡,你別逼她了。」

楊巡卻不這麼想,他清楚宋運輝對梁思申的好,他只是道:「我不想蒙冤。」

宋運輝無語,只好作罷。梁思申外公和梁父就楊巡人品所說的話對他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