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第四節

陳平原微笑輕聲道:「我當然不會忘記,你沒見我帶著筆杆子?你們的事迹,我要替你重炒冷飯。嗯,我有件事要跟你說說,你後天到縣裡來。」

雷東寶心裡一寒,操,別是又要問他拿錢。可他又不能不答應,小雷家需要貸款。

縣領導們又到電線廠和養豬場視察一圈,拍下很多照片,才打道回府。

不過,出乎雷東寶的意料,陳平原這回並沒伸手問他要錢,雷東寶雖然拎包裡帶著錢,可沒機會拿出,陳平原自始至終沒給一個暗示。

陳平原一見雷東寶單獨來,就遞給他一張報紙,得意地笑道:「你看看,第一版,上面是不是介紹你們小雷家。」

雷東寶拿來一看,果然是。當下認認真真看了一遍,笑道:「吹牛吹大發了。」

陳平原笑道:「沒吹牛,實事求是,誰有懷疑,上你們小雷家一看就行。這回你給我長臉,這篇報道上去,不用我去報社活動,自動登上一版。我也發了一分給市四套班子,你等著接待領導們參觀吧。」

「我哪有那本事接待領導,市領導們又不是你,我們知根知底,市領導弄不好被我得罪怎麼辦。」

陳平原不以為意地笑笑,道:「我清楚你不喜歡接待,但你這回得當作任務來完成,一定得好好給我完成。貸款我已經替你聯繫農行,農行知道你們運作,說基本沒問題。你拿到錢,得答應我立刻開始上新村第二期,二期的範圍得擴大。」

雷東寶一點不客氣地問:「為什麼?」

「不瞞你說,內部消息,縣委書記將調到市裡。我!那個位置必須我去坐。你明白了嗎?」

雷東寶想了會兒,就點頭,心裡想的是,以前老徐說過,這個陳平原能辦事,只要抓得住他,他辦事能力很強。目前通過接觸來看,陳平原雖然貪,手指長,可只要他答應辦的事,從來不拖拉,辦事能力確實強,比其他縣裡官僚作風十足的幹部強得多。雷東寶反而現在並不反感陳平原,只覺得老徐看人真准。陳平原做書記,比外面再派一個過來強,誰知道派來的又是誰。有老徐那樣的領導當然是上上大吉,但是陳平原那樣的拿錢就辦事的也不錯。他就直捷了當地道:「行,以後有人來參觀,我就說這新村是你教育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新村設計是你幫著想點子的,我們村辦企業都是你在扶持。」

陳平原本來多少還端著一點領導的架子,可聽雷東寶一說,「噗」一聲,一口水全噴了出來,大笑。「哪能說得這麼赤裸,也稍微婉轉一些。」

「那不行,我就那麼個糙人,你讓我照著報紙背,別說別人聽著假,我也背不出來,要我命嗎?」

陳平原一想也是,笑道:「也行,你平時怎麼說話,市領導,甚至省領導來了也怎麼說話,不要改也算是鄉土本色。嗯,反而能取信於人。」

雷東寶倒是直說:「你本來就幫我們大忙,加點小忙給你又怎麼了。那你答應我們貸款的事呢?沒錢我沒法上二期。」

陳平原微笑道:「急什麼,我這就給你聯繫。」心裡想,這糙人說的糙話還真是討人歡喜,怎麼聽怎麼真,也果然記情,記著他幫小雷家的那麼多忙。他要秘書聯繫農行行長,放下電話對雷東寶道:「除了參觀時候的應答,你也得草擬幾份報告,以後免不了有些報告會要你參加。你讓你們那個村長草擬吧,我這兒筆杆子寫出來的東西與你們村裡寫出來的味道搭不上。我的這件事情,只能辦好,不能辦砸。」

「知道,我們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

陳平原一愣,又笑,這人怎麼把《大海航行靠舵手》也搬出來了呢?不過雷東寶把他們之間的關係這麼一比喻,他倒是放心了,雖然小雷家與他的關係並不是魚兒非水不能活,可是,雷東寶能這麼想,倒也是好事。

過會兒,雷東寶就舒舒服服地呆在這間以前老徐坐過的辦公室里,看陳平原與縣農行行長通話。通話很順利,很快就得出結論,過了周日,下周一就要小雷家派人去農行辦手續。過後,陳平原問:「一百五十萬,滿意嗎?」

「滿意,我回去就平二期的地。五十萬給二期,二期的規模可以比一期大一倍。一百萬給村辦企業,加上我的自有資金,到年底,你看著,我的養豬場爭取可以年岀欄一萬頭,不行的話,八千頭十拿九穩。」

「噢?一萬頭是什麼概念?」

「全省最大。比國營的還大。」

陳平原一愣,沉默下去,想了好一會兒,才道:「我再給你二十萬,你年底一定給我達到一萬頭。你如果達到了,我請省里領導給你題匾,就題『萬頭養豬場』。」

「這容易,只要你給錢。」

兩人拍手成交,兩人都心裡很是愉快。陳平原又看到當年老徐在時,樹小雷家為典型給自己帶來的好處。雷東寶看到的則是一百七十萬資金在前方閃閃發亮。有這些錢在,他什麼事不能幹?回去小雷家,就號召閑人們,將剛騰出來的舊屋扒了,準備擴建養豬場和電線廠。同時,原定留給二期的地,開始平整。

沒人反對二期,想到可以白撿一套新房子,搬進窗明几淨的新家,誰都高興。而電線廠與養豬場的擴建,又讓兩家企業職工與職工家屬感到高興。全村上下都是高興,彷彿那錢是縣裡白給的,而不是縣農行借給的。

果然,接下來,接二連三的參觀團,取經團,雷東寶最先還看在陳平原面上接待一下,後來來的人他也看看級別,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官僚團,他不出面。眾人對於超前意識的新村一期,自是交口稱讚。

沒想到梁思申暑假時候也不能回國。宋運輝接到梁爸爸憂心忡忡的電話,說梁思申如今沒法再住外公家,做父母的決定親去美國,幫女兒在讀大學的地方物色一套房子,否則遠隔重洋的父母不能放心。

但到八月,梁爸爸卻笑呵呵地又來電,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梁思申在美國那個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度不知多如魚得水,與幾位家境優裕的同學一起到大學城附近找房子,各自買了合適的小套,又很快學會開車,買輛小小兩廂微型車以備上課下課用,都不需他們父母幫忙。幾個小孩子雖然面孔稚嫩,可應付起購房事務來,無比務實踏實。梁爸爸還說,親眼目睹之後,做父母的心裡總算踏實了。他們回國後,梁思申將進中學同學家的家族企業做辦公室小妹,算是勤工儉學,一點沒有拿了足額遺產從此做紈絝子弟的意思,她幾個家境優裕的同學也是各自找勤工儉學機會,看來都是積極上進的人,他們看著很滿意。宋運輝說,可能是獨立的生活和來自獨立生活的壓力,反而培養了梁思申獨立自強的精神。梁爸爸表示肯定。梁爸爸也請宋運輝有空過去玩。談話中聽得出,梁爸爸的口氣帶著高位者的不容置疑,不過再是權高位重的人,遇到兒女之事。也是一樣慌了手腳。說到女兒,梁爸爸言語間不知道多欣慰多驕傲。

梁思申不回國,程開顏倒是鬆口氣,不再掛心。

而宋運輝則是繼續利用自己抓住新車間銷售與生產大權的契機,一步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閑暇時間,督促新車間技術室翻譯編寫操作規程,他自己則是撰寫多篇有關新技術新設備消化應用的文章,投稿於部門刊物。當然,投稿前,必須先得到總廠批准,敲章認可。

宋運輝寫的是一個系列,上中下三篇,題目為《引進,只是開始》,他以獨特的視角,講述從金州設備引進之後,國際市場方面對產品需求的參數變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面的價格體現出來的優勢增減,分析國外產品為什麼能在人工比中國貴的前提下還能保持價格優勢,又分析目前風起雲湧的自動化設備在減少運行成本和控制質量穩定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由此提出他的論點:國外設備引進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引進設備的良好框架下繼續革新技術改造,趕上國際技術領域和市場需求的風雲變幻,保持設備永恆的先進性,才是設備引進的最終目的。

本來,宋運輝只寫了一篇,就是系列中的上篇。但是他的文章視野開闊,角度新穎,觀點獨特,富有激情。文章登岀,立刻引起部領導上下的重視,視之為全系統設備引進的寶貴經驗之談。上面立刻打電話下來,詢問金州總廠如何能大膽走出計畫經濟體系,從國際市場高度回頭審視自己的產品。上面的領導要水書記盯住寫這篇《引進,只是開始》的職工繼續深入剖析引進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分析設備引進與現有制度的銜接與碰撞,分析金州總廠如何以設備引進為契機,大步邁入國際市場的曲折里程。

水書記本來對於宋運輝這篇文章並不是太在意,原來還以為只不過是一篇闡述設備引進消化改造的技術性文章,他不懂技術,略略看一眼就審批通過。這會兒被上面電話提醒,再叫秘書問宋運輝拿原稿來看,看著看著,一朵微笑升上他一向尖銳的眼睛。他拍著扶手舒心而笑,沒想到,去年因新設備虧損,因費廠長打壓受部里一肚子的窩囊氣,最後的出氣口竟然著落在宋運輝的一篇文章上。

宋運輝正與技術員就一批出口產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